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食色里的传统

  • 定价: ¥36
  • ISBN:978710113373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326页
  • 作者:郗文倩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古人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一张一弛见出生活智慧。劳与逸、实用与审美、日常与节俗,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物质与精神打成一片”的传统。传统蔓延流淌到当下,以传统之源观照当下之流,让人慎终追远。翻阅由郗文倩著的这本《食色里的传统》,重新审视并怀念一些逝去的生活图景,欣赏仍在延续的传统,学习古人慢生活。

内容提要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郗文倩著的这本《食色里的传统》从古人日常生活出发,细说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等主题,举类迩而见义远,一滴水里见出大千世界,古人的天人关系、时空想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惯性、治国理念、养生观念、时令民俗、审美风尚、娱乐休闲等尽在其中。文笔清新自然,结尾有余不尽,“可信”与“可爱”兼而有之。

作者简介

    郗文倩,1971年生,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及文体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礼俗与汉代文体关系研究”“秦汉文体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古代礼俗中的文体与文学》等,并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序  传统的细节和脉络
饮食
  饮食小道
  味道的通感
  文吃与武吃
  如鬼饮食
  座次移转
  鲜味的秘密
  栈养:善乎?恶乎?
  食素为心
  秋补与食补
  豆腐四兄弟
  腌菜:小菜还是大菜?
服饰
  华夏衣冠
  发如韭,剪复生
  首饰
  脂粉
  男角女羁
  长袖善舞
  葱绿配桃红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服妖
  头巾
  缠足
行旅
  世界:想象的?行走的?
  出行宜忌
  折柳涕泣
  死亡也是出行
  春游的巧立名目
  途中遇虎
  徒步与骑驴
  负笈游学
  何以多“客愁”?
  题壁
  接风洗尘
草木
  春韭
  香椿
  野菜与救荒
  豆话
  瓜的命名
  见过世面的土豆和红薯
  菘葵当家
  松公与柏伯
  毒草为药
  梅的形神
  蒿子的文艺范儿
节令
  节气:大自然的脉搏
  立春物候
  寒食与改火
  小满苦菜秀
  端午人物
  夏至消暑
  中秋:嫦娥与蟾蜍
  重阳与长寿
  十月一,送寒衣
  大雪小雪
  腊八食粥
百戏
  角抵为戏
  幻术西来
  鼠戏、蚁戏及其他
  射者,男子之事
  口技与隔壁戏
  手技:弄丸与跳剑
  蹴鞠为欢
  斗鸡
  走狗
  傀儡戏,鬼也怕
  “浪”秧歌
后记

前言

  

    传统的细节和脉络
    人们提及传统文化,提及历史,有意无意的,常常把它们看作是和当下生活形成对照的另一个领域,是停在书本文字间的,大都是些需要“保护”的遗产,有点儿古老,稍显陈旧,更含着不少虚无感。其实,传统文化表现在很多很具体的方面,医卜星相、宗教戏曲、音乐建筑、书法绘画、时令民俗、乡土语言、饮食男女,乃至鸟兽虫鱼、养生本草,等等,每个领域都有着诸多细节。它们属于历史,更是自古及今,蔓延流淌,渗入到当下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而历史,究其然,原本都是“小历史”,是局部的、常态的历史,是日常生活的历史,锅碗瓢盆,茶食酒菜,起居动静,喜怒哀乐,是立体的,有现场感的。
    本书说饮食、说服饰、说行旅、说节令、说草木、说百戏,这些话题,不离百姓日用、饮食男女,姑且以“食色”概括之。食色,指向基本的物质生活,也含着寻常的人性,朴素的情感。
    饮食是小道,但也是大欲,在中国有着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人们四处搜寻食材,琢磨炖、烩、煎、煮等烹饪方式,体会出食药同源、饮食养生的观念,意识到吃喝关涉身体饥饱康健,也是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体现,甚至也关系到信仰。所以,人们讲座次,发明素食,强调本味,调和五味,认为里面含着人生道理,也是治国理念的隐喻。对比中外文化,大概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的祖先那样,在饮食生活中倾注如此多的注意力,产生诸多创造和深刻的理解。
    服饰,本为遮体避寒,可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就进入审美领域,有个体的选择了。中国传统服饰在头、足、挂饰和飘带等方面多加留意,关注上下左右的空间创意和形式美感,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配色讲究。这些既关联生活美学,又承载着情感需求,乃至脱开实用,长袖善舞,达到行云流水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穿衣戴帽也与等级地位、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受到公序良俗的牵制,也有着诸多不自由,甚至有的方面走向畸形,诞生了“金莲”这样的“恶之花”。
    行旅,即关于出行,对此,传统观念中是多有抵触情绪的,这主要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户籍管理严苛,文化传统是相对封闭的。所以,淡漠交往,畏厌出行,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化上的自负和固执。古人对待出行很慎重,有相当丰富的仪式,比如祭祀路神,临别折柳,对亡者的路祭和送别,接风洗尘,等等。仪式是象征,可以疏导情感,大大缓解出行的紧张。人本是崇尚自由的动物,身体自由,精神方能自由。当人们的行旅受到各种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文化心理约束而不得自由时,行旅中的愁绪和孤独感就变得很强烈,此时,诗歌就变成抒发的通道。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负笈游学则意味着某种突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草木,讲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对于自然、对于草木的感情初有着很实际的缘由,那就是采摘以果腹,代代手传口授,遂积累了大量有关草木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记其特性、产地、异名、可食部位、吃法、滋味和药性等,配上图录,形成一套名物辨析的方法。同时,人们亲近鸟兽草木,看莺飞鱼跃,草木凋荣,体味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味,由此感发情性,也生出艺术的自然观。还有些植物来自异域,长途跋涉,漂洋过海,丰富着人们的餐桌,也让我们看到范围内物种的大交换。这种交换影响着人口发展,也关涉语言的进程。
    节令说的是古人对时间的态度。二十四节气是古老的时间标志,其内核是齐物论式的,淳朴的,也是有品质的。它们与物候时令奇异吻合,有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简约美好,表意形象,是汉语瑰丽的精华,短短二字,就能神奇地构成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所以,了解二十四节气,就好像触摸到了大自然的脉搏。而与时令相匹配,也衍化出各种传统节俗。人们适时祈福禳灾,并逐渐赋予节俗更多的社会伦理意义,一些历史或传说人物因之成为节日主角,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很有代表性,这也成为传统节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戏讲的是人与游戏的密切关联。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天性爱好游戏。只有在游戏中,人才自由、本真、具有创造力,所以,游戏是人类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动力,甚至各类文化形式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游戏。百戏是古代对民间各种歌舞杂技的泛称,角抵、幻术、鼠戏、射箭、口技、弄丸、跳剑、蹴鞠、斗鸡、走狗、傀儡戏、秧歌乃至后世诸多天桥把式、民间杂耍、歌舞滑稽、曲艺相声,等等,都可包含在内。对游戏追本溯源,就是探究人性、探究文化的生成轨迹。
    以上话题,是我在传统文化世界里托钵而行、随意观览的印记。现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只能算是大致的地标,以供观者循着线索,摸索向前。偶有所悟,会心一笑,接着,还是要徒步前行的。
    2018年7月20日
    于福州

后记

  

    说一下这本小书的由来。
    2012年初冬,读博时的同窗林涛兄发来邮件,说《河北教育》计划2013年开个传统文化随笔专栏,拜托他推荐作者,便想起我来,问我可否承担。我听了茫然,又有点好奇,遂与编辑彦娟邮件往来,了解大概。编辑部的意思是,新专栏要确立一个主题,每月一期,至于具体写什么,怎么写,尚无明确想法,总的要求是文笔可读,内容能兼顾知识、思想、趣味才好。我想了想,与彦娟商量先说说“节令”,因为此前正巧关注了这方面的内容,胡乱看过几本书。
    来年阳历一月为第一期,农历恰好是腊月,便写了《腊八食粥》,千来字,传过去,挺满意,便说定,由我一路写下来,每月末交稿。彦娟每收到稿子会有几句点评,偶尔也转来主编的读后感,或一二句,或两三句,除此并无闲话。转眼又到了冬天。她便又嘱我考虑下一年的话题,接着写,并希望这个栏目能成为刊物的保留栏目,一年年办下来。
    围绕一个话题写专栏,有好有不好。好处是主题集中,查阅资料有靶子,省去漫天无际,没个头绪。但也有麻烦,就是要提前规划个大致框架,如同盖房子设计图纸。每年十一期(七八月合刊),十一篇小文章,既围绕一个话题说,又要变着法子换角度,每篇要尽量新鲜有趣,最后通揽下来,还要让读者有个概观,这就要好好筹划一下了。好在传统文化话题多,研究者多,各行名家专著也不少,我的作用,不过是通读几部好些的,把专业转为普及,把艰深转为有趣,让读者读得更顺畅罢了。
    这个活计倒是颇符合我家庭“煮”妇的身份,与我每天筹划三餐很相似。早晨趁着新鲜到菜市场挑选一天的食材,一边选,一边就要琢磨:肉蛋奶、菜豆瓜、馒头米饭面条,如何搭配,怎么调和,既要营养全面,又要岔开些样子来,肯定是要费些心思的。家庭主妇大概都有个感觉,问吃什么,最怕听到吃“随便”。“随便”就是一片空,倒不如说想吃炖排骨,想吃西红柿炒蛋,想吃打卤面,任务明确,照着买来做就是了,反而省去很多心思。所以,因为要筹划,我买菜过程往往很慢,拿起来,又放下去,但一旦买好了,反倒省事了。余下的,凉拌热炒,蒸煮烹炖,使出平日积攒的那点儿功夫也就罢了。
    就这样,一年一年,一桌一桌饭菜就做下来,说饮食,说服饰,说行旅,说节令,说草木,说百戏,每年都有意岔开些口味,免得吃腻了。甚至接下来,还打算说谣谚,说文物,说蒙书,说汉代的画像石……诸如此类。反正食材多,倒也有的是腾挪之处,不会做的,就照着菜谱学做罢了。
    这样写了几年,中间换了主编,为了话题更丰富,与文章呼应,又加了个“识小录”的栏目,也一并由我负责。后来我觉得本来一个版面的空间,分出两个房间,倒逼仄了,便提议合起来,还作一篇写。彦娟也就放权,由着我瞎鼓捣,便一溜写下来。 去年夏天,北师大李山老师偶然得知我写这些小文章,便要了前几年发表的稿子去,在他主持的“桃李国学堂”(已更名为“桃李国学苑”)公众号“国学杂谈”栏目一篇篇发出来,又专门请了两位善诵的女士,一名舒音,一名绿绮,精心配乐诵读,前者音色活泼清丽,后者舒婉沉稳。这一来,好似家常菜配上了精致的食器,倒有些说不出的别致,或许能引来食客多看两眼呢。 果然,中华书局上海公司的艳红女士便看到了,有些兴趣,据此申报了出版选题,也就获批了。但她觉得,原来是专栏文章,版面所限,每篇都短小,对于专栏读者,或者公众号阅读、诵听,都是很适宜的,但若出版纸质书,体量则未免小了些,话题在纵深上都有所不够,希望能扩充,只是还要保留原来的可读性。我多年戴着镣铐跳舞,也正有此意,便又用大半年时间扩充近一倍,有些几乎是重写了。 此书写就,无以命名,本想仍叫《国学杂谈》,因为“杂谈”最符合实情,但终觉得历来用此命名的太多,与艳红反复商议,最终定名为《食色里的传统》。食色,本指人之大欲,而取其象征,或可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所涉六个话题,也都在这个范围内。 所以,小书的内容虽杂,却不是信口开河,做的时候还是认真的。唯一担心的是,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多了,免不了会有疏失,但好在我如实交代来龙去脉,或许能获得从宽的待遇吧。 上文提及的诸位师友,除林涛兄和李山先生外,均未曾谋面,特致谢忱。 是为记。 2018年4月14日 于台湾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