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施复亮全传

  • 定价: ¥56
  • ISBN:978721422353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人民
  • 页数:322页
  • 作者:何民胜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是早期活动家、领导者。曾用名方国昌、光亮、子元、施伏量等,源东乡叶村人。民国8年(1919),发表《非孝》之文,名扬大江南北。民国11年(1922),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建国后,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一、二、三届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何民胜著的《施复亮全传》讲述了武汉分校政治部主任施复亮的传奇一生。

内容提要

  

    施复亮,首批中共党员之一,1927年退出。1945年与其他人一起创建民主建国会。建国后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副秘书长,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建中央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
    何民胜著的《施复亮全传》反映了他作为社会活动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翻译家的一生。

作者简介

    何民胜,1949年9月生于安徽贵池,曾任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科技出版社副总编、江苏少儿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黄昏恋》《中外名人座右铭》《咏老诗词鉴赏》和《天文破译》。还在报刊和大型诗文合集中发表诗词、散文、文学评论和出版论文等十余万字。担任常务副主编并撰写部分文字的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担任总责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4卷)和责编的《魏特琳日记》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并获多种奖项。策划并责编《农村少年丛书》(四册),其中一册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多梦少年
第二章 一鸣惊人
第三章 上下求索
第四章 留学日本
第五章 青年先驱
第六章 教书授道
第七章 终生憾事
第八章 投身抗日
第九章 民主战士
第十章 肝胆相照
第十一章 历史有情
附录
  一、施复亮著译目录
  二、有关施复亮研究的论著及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2014年,我在写作《施光南传》时,因要写到他的父母,也收集了一些有关他的父亲施复亮和母亲钟复光的资料。
    过去,我对施复亮了解得较少,只知道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活跃人物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一些组织活动,是首批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8月底退出了共产党。对于这些,我也只知道个大概。我这个从事文化工作数十年、对党史也有所了解的人对施复亮却知之甚少,可以说,现今的极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施复亮,他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
    可是,当我查阅了有关他的大量资料后,强烈地意识到他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学者和革命者,因为——
    早在1919年11月7日,他就因在《浙江新潮》上发表了《非孝》一文而一鸣惊人,因此引起了轰动一时的“一师风潮”,为伟大的五四运动推波助澜。
    1920年6月,他与陈独秀等人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筹建活动,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
    从1921年开始,他就有大量的著译问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1922年5月,他当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任书记,为青年团的恢复、整顿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一度彷徨、迷惘、痛苦,声明退出共产党,对共产党造成了伤害,这成为他终身的憾事。他虽然退出了共产党,但没有背叛革命,坚持“不骂共产党”和中立偏左的立场,并同情和帮助共产党,仍在黑暗中探索救国的道路,希望通过改造国民党来实现民主政治。但他的这一希望破灭后,一度退出政治舞台,埋头翻译和著述,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的三民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抗日救亡,他挺身而出,积极呼吁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在冯玉祥将军的救助下,他一度逃往日本避难。但不久又回国,继续宣传抗日救国。
    1940年前后,在他因失业而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时,国民党政府曾邀请他当官,但他坚决拒绝说:“宁可饿肚子,不投蒋介石!”
    1945年,他与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孙起孟等人在重庆发起并成立民主建国会,宣传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他虽提出“中间路线”,但明显倾向于共产党。希望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和平民主建国。在“较场口事件”中,他被国民党特务打伤,这使他更加看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统治和腐朽。特别是在1947年底1948年初,内战白热化,蒋介石反动政府疯狂镇压革命和民主进步人士,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际,施复亮清楚地认识到“中间路线”走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他义无反顾地站到了共产党一边,无所畏惧地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反对内战,为和平民主建国奔走呼号,成为民主革命的英勇战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第一副部长,他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起,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此后,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全国政协第二至四届常务委员,民建中央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翻译家,著译颇丰,影响甚广……
    总之,施复亮是一位对建党、建团、宣传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作过重要贡献的社会活动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应该永远记住他!
    鉴于此,我想为其写传,揭开那一段尘封的历史,还其本来色彩,展示一个知识分子在革命的大潮中及白色恐怖下思想变化的轨迹和奋起、彷徨、再奋起的曲折经历,总结、弘扬其思想精华,并吸取其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彷徨、徘徊的教训。
    2015年10月30日,在北京召开《施光南传》首发式暨座谈会时,我在会上说了要写作《施复亮全传》的想法,与会的施复亮故乡——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曹一勤女士当场表示支持。会后,我与她交流了想法。她回到金东后,就向有关领导说了这件事,他们都说这是一件好事,会大力支持。她向我传达了这个信息,还给我快递来了一些宝贵的资料。
    因此,我更增强了写作《施复亮全传》的信心。在原来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广泛收集资料。施复亮先生的女儿施月明、女婿曹荣生、侄儿施根叶、儿媳洪如丁、孙女施洪蕾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和照片;我先后到施复光生活和工作过的北京、上海、重庆和浙江金华等地调查搜集资料。民建中央、重庆市民建、国家档案馆、上海图书馆、金华市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和金陵图书馆为我查阅资料提供了帮助;曹滨滨、莫凌、何易、高松、李宁红、陈馥瑛等也帮助查找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反复斟酌,融会贯通,缜密构思,精巧布局。
    之所以名为《施复亮全传》,是因为之前出版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史人物传》和《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均有施复亮,为列传性质,较为简略,一为四万多字,一为三万多字。我想在这部《施复亮全传》中,更加全面、细致、生动、真实地反映施复亮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一生,并插入较多珍贵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
    传记属于纪实兼具文学性的样式,所以,我在写作时,十分注重真实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使之相得益彰。我尽量避免直接论述或评述,而是多采用叙述和描述的手法。注重基本事实,不随意虚构,但有时为了内容的丰富和生动,在某些细节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物的心理轨迹作适当的延伸描写。为了使写作流畅和读者阅读时的顺畅,我借用了林语堂写作《苏东坡传》的手法,不在本书的正文中加太多的注释,力求顺其自然。可我的描述必有出处可循,而且尽可能引用原文,只是有一些地方不太明显罢了,但读者在附录中和参考书目中都可以找到对资料来源的概况说明。特别是对于那些回忆性、记述性的文章,我在行文中很自然地化成人物活动的背景、场面,人物思考、行动的过程,人物的对话及内心独白,尽量避免大量地引用原文,如对《我写<非孝>的原因和经过》《回头看二十二年来的我》《“工读互助团”的实验和教训》《留学日本期间的施存统》《愤怒的抗议》等文章的处理就是如此。
    关于传主的名字,在行文中,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在1926年前用施存统,1926年改名后,用施复亮。笔名、化名有光亮、施伏量、伏量、方国昌、国昌、CT、C.T.,代号有玉英、子充、子由等,这些在行文中也按原来面貌出现。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宣传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民建中央宣传部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审阅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民建浙江省委会及民建金华市委会亦给予有力支持;金华市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曹一勤更是鼎力相助;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副总编王保顶给予关心和扶持,副编审张晓薇和美编室主任、副编审刘葶葶精心编校和设计。在此,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施复亮的一生丰富多彩、坎坷曲折,本书难尽其貌,亦难免有偏颇和差错之处,敬请学者、读者批评指正。
    何民胜
    2018年7月18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