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作品集

最美的翻译(第2版)/最美中国丛书

  • 定价: ¥32
  • ISBN:978756503771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合肥工业
  • 页数:197页
  • 作者:杨菁菁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2版
  • 2017-12-01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最美中国丛书》旨在“重建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器物发明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知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
    杨菁菁著的《最美的翻译(第2版)》为丛书之一,旨在介绍那些精美的翻译文字,以作品介绍为主,彰显不同语种文字在转换中爆发出思想的力量。

内容提要

  

    杨菁菁著的《最美的翻译(第2版)》旨在介绍那些精美的翻译文字,以作品介绍为主,彰显不同语种文字在转换中爆发出思想的力量。作者精心选择了50多篇精美翻译文字进行赏析,单篇文字约2000字,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塞万提斯、卡夫卡、巴尔托克、塞林格的小说,到莎士比亚、普希金、艾吕雅等的诗,涉及英国、美国、希腊、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文学作品。一部小小的翻译史,勾勒出一幅幅相遇的风景,架构起一条条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目录

英国文学
  在阴沟里,依旧仰望星空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莎氏无尽,译也无尽
  成为简·奥斯丁
  当我们都老了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用镜头的魅力开启《尤利西斯》之旅
  简·爱——一股清新的空气
美国文学
  爱伦·坡的“死亡美学”  
  董乐山的《西行漫记》:一次令人愉悦的阅读
  《老人与海》: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
  《乱世佳人》——不完美的人格魅力
  趁那麦田,还剩一抹金色
  阅读的乐趣在于解开谜底
  我还年轻,我还渴望上路
  美国文学中最漂亮的演讲
  对惠特曼的“复现”:形似才能神似
  艾米莉·狄金森:简洁的爱和喜悦
希腊语
  最美是希腊情怀
  从神明开始  以神明结束
法语
  《情人》:在模糊不清中抵达真相
  60岁的“第二性”
  挂在历史的钉子上
  江声浩荡的序幕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小王子》:把故事讲给大人听
  普鲁斯特:长而缠绵的意味
  艾吕雅:一切出于爱
德语
  《浮士德》:认识你自己
  《格林童话》:幸福到老的结局如此诱人
  《秋日》:一首美到无懈可击的诗
  卡夫卡:悲凉恐惧与悖谬
西班牙语
  《堂吉诃德》在中国之争
  洛尔迦:他的诗点亮了谁
  马贡多的孤独
  生命是一首情诗
意大利语
  关于《神曲》的那些往事
  《看不见的城市》:语言消散在无边的海洋里
俄语
  从不给一个温暖的结局
  安娜:一个美丽女人之死
  对普希金生命质感的传递
日语
  《黄昏清兵卫》的人间烟火
  《挪威的森林》:对青春的祭奠之作
  古雅的哀伤,缓慢的回味
  《雪国》的虚无与寂静
其他
  《先知》:东方赠给西方最好的礼物
  生命因何丰盛而完整
  《飞鸟集》:心底流淌出来的佳作
  政治、爱情、战争和风景
  与爱有关的虔诚与忠贞
文明的传递(代后记)

前言

  

    赵焰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比如说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即对待人生、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维模式;善于协调,讲究秩序,在人伦日用中保持满足和平衡的生活习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此,决定了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走向,包括汉民族理想追求、文化风格以及审美倾向。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遵从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种贯穿着士大夫精神的人生价值观,让人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越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或回归自然,在前进和后退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问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可以说,这些朝代,是中国最具审美价值、最开人们心智、也最出艺术珍品的年代。也因此,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从审美上看,由于存有或明或暗的观照,存有人格与事物的交融,主题得到了提升,感悟与生命同在,境界与天地相齐,一种深远的“禅意”油然而生……从总体境界上来看,这一阶段的各类艺术形式,达到了各自的高峰。它们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社会和人生的自由度越来越窄,艺术的想象空间越来越逼仄,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下降。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近现代之后,由于社会动荡,战乱连连,再加上西方现代化所导致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渗入,中国的文学艺术遭到了进一步摧残,传统的艺术精神更进一步沉沦。艺术的政治化倾向、实用主义倾向和世俗主义倾向抬头,这直接导致了真正的艺术精神缺失,艺术的品位下降,高蹈精神向世俗俯首,自然和自由变身为功利和实用,士大夫精神更是变身为犬儒主义。中国近现代上百年的屈辱和战乱,更使得中国自古以来高洁的审美观变得扭曲和肤浅:黄钟大吕变成田野俚语,布衣青衫变成了披红挂绿,古琴琵琶变成了锣鼓鞭炮,洁身自好变成了争相取宠,安详宁静变成喧哗骚动,幽默风趣变成庸俗不堪……如果说是与非,美与丑是人类最基本标准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基本标准都在丧失,很多人已分辨不了是与非,也分辨不了美与丑。“文革”时期八个脸谱化的样板戏在左右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生活,而到现在,似乎是一场“群魔乱舞”的电视春节晚会代表着最高艺术水准。这样的现象,又何尝不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的话,那么,以我的理解,当代教育最大的失败,甚至不是传统丢失、精神扭曲以及弱智低能,而是在美育上的缺失。这一点,只要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对于生活没有感觉,对于美丑没有鉴别的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功利,只是物质,只是金钱,只是对美丑的弱智的鉴别和判断。这些人不仅仅是一些教育低下的人,甚至,一些貌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是这样——他们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但在美丑的辨别力,以及对于艺术、心灵的觉察力、感悟力和理解力上,同样表现得能力低下、缺乏常识。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是我们多年以来的教育缺乏美育,缺乏精神导向的结果。一个人的审美,是与道德和智慧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的缺失,实际上也是道德和智慧的缺失。一个对美缺乏判断力的人,很容易在人生中缺乏动力和方向,也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极端主义、工业主义所奴役,成为过度现代化的牺牲品。在很多时候,这种人不可能是一个丰富的生命,只是一架精神匮乏的机器。
    现在,这一套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的“最美中国丛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寻根”和美育上的缺失。该丛书旨在“重建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器物发明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套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继第一辑十本书受到业界、读者的广泛好评之后,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又趁势推出第二辑“物华灼灼”和第三辑“文质彬彬”,加在一起又有20本,这两辑丛书在第一辑相对比较宏大叙事的基础上,着力聚焦中华文化的细节之美,视角更为开阔,叙述更为细腻。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尤其有特色,蔡先生还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在蔡元培看来,美育是宗教的初级阶段,对于没有宗教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美育教育是一种基础,并且相对宗教,美育更安全,更普及,也更为人接受。通过美育,可以培育出道德是非的基础,培育出向上的力量。虽然蔡元培的这一观点引起过一番争论,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美的熏陶,有对于美丑的正确判断,怎么都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并且,美与是非,与善恶,与道德,与人类的心灵,与这个世界的根本,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对美的判断和感知为出发点,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曾经的艺术生活,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与身边的一切做到和谐相处,都是大有好处的。
    也许,这套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后记

  

    文明的传递
    傅雷先生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从这句话不难解释翻译之艰——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义转换,它是文字灵魂的投胎转世。对于语言和文本来说,一次翻译的过程宛若一次再创作,无异于创作者和译者的一次共谋。上帝创造了巴别塔,沟通从来都是人类的困境,在层层转换的过程中,文字的美在一层层的“失”。其实容易理解,每种文字的精魂都在洞烛幽微之处。比如说将唐诗翻译成英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诗怎么译?“无端”该怎么译?想要有顿、有格、有韵,几无可译。
    所以说,翻译家都是伟大的。人们读一本书,鲜会关心译者是谁。出版商也不会费心去介绍译者,最多一个“著名翻译家”了事。至于如何“著名”,谁也不知道。然而,近百年来,中国出过一批数量巨大的伟大译者。例如袁可嘉、穆旦、王道乾,他们本身都是了不起的诗人和作者,出于一代人的命运,这些伟大的诗人们被迫停止创作,将全部才情转向翻译,以另一种方式留下了黄钟大吕的文字,影响了王小波等一代作家。于是文化以这种方式得以曲折传递,不曾断层。
    我们要深深感谢这些译者留下的宝贵译文。文字是可贵的,哪怕文明消亡肉身毁灭,文字仍可在微弱的时空深处,传递出曾经的信息。通过文字的转换,我们得以理解其他的文明,不至于如此孤单。很喜欢圣一埃克苏佩里,马振聘先生的翻译非常优美。圣一埃克苏佩里是位飞行员,除了写过著名的《小王子》外,他还是第一个从航空角度探索人生与文明的作家。从高空中才能看到,人类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与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如同瓦砾堆上的青苔,在夹缝中滋长,文明如夕阳余晖般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但是,尽管生命如此脆弱,圣一埃克苏佩里却写道,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满天乱云中向往中途站,在璀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星球——那是生的喜悦。萨特把圣一埃克苏佩里的《人类的大地》称作存在主义小说的滥觞,海德格尔也把《小王子》看做是最伟大的存在主义小说。圣一埃克苏佩里告诉我们,人的价值终究是后天获得的,人生归根到底不是一件上天赐予的礼物。
    所以才有那些伟大的译者,在清苦的翻译工作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在暮年翻译《尤利西斯》的萧乾夫妇、晚年病中发愿从古希腊文翻译《伊利亚特》的罗念生、耗费37年光阴翻译莎士比亚的梁实秋,还有在贫困、疾病、饥饿中译莎的朱生豪、用生命译出《神曲》的田德望……他们本身都是了不起的大家,将智慧凝结在了文明的传递之上。这些最美的译文,穿越语言、种族、时空的重重藩篱,在人们的舌尖吟哦。当念到“使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时,你会想到,这本不就是句汉语的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