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财政金融、保险证券

对冲基金怪杰(典藏版华章经典金融投资)

  • 定价: ¥80
  • ISBN:978711161044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页数:409页
  • 作者:(美)杰克·施瓦格...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杰克·施瓦格著的《对冲基金怪杰(典藏版华章经典金融投资)》通过形象地描绘交易员来定义交易。他找了最好的例子,使那些交易员感性化,令读者触手可及,他允许这些交易员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他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体会交易员在工作中面对的挣扎、挑战、愉悦和懊悔。在一种独特的重复性主题下,我们最终能以一种亲密的方式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比如要谦虚,顺应潮流,管理风险,用你自己的方式交易。
    施瓦格的书对那些正在交易的人、想要从事交易的人以及想挑选一位交易员的人来说都是经典之作。

内容提要

  

    在《对冲基金怪杰》中,全球成功的对冲基金专家与广大投资者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投资理念,这些精辟的知识可以使不同水平的投资者在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时获益。
    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冲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其爆炸式的增长却使投资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杰克·施瓦格著的《对冲基金怪杰(典藏版华章经典金融投资)》采访的15位成功交易员中不乏行业传奇人物,他们的收益/风险记录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对冲基金怪杰》适合以下三类读者
    普通大众,本书为他们揭开了对冲基金行业的神秘面纱,让大众得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充满财富传奇的黄金行业。
    投资领域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私募基金经理和一线交易员,通过阅读本书中市场大师的智慧,可以直接有助于他们优化自己的投资。
    私募与对冲基金的投资人与监管者,本书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行业的真实视角,从而为投资决策与行业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建议。

媒体推荐

    对冲基金已经成了一种市场力量,《对冲基金怪杰》问世的时间正如它所蕴含的价值一样宝贵。施瓦格的书胜在其真知灼见,而不是讨论那些昙花一现的规则。这些真谛包括:错误是不断完善交易过程的催化剂,稳定的收益是值得怀疑的,如果不能正视你的交易风格所潜藏的风险你就无法成功。就像你所期望的,这是一本大师级的作品。
    ——佩里J.卡夫曼  卡夫曼分析有限公司总经理,《新交易系统和方法》作者
    杰克·施瓦格是当代杰出的金融传记作者之一。当历史学家回顾这段疯狂时期,想探索那些交易员背后的故事和交易技巧时,施瓦格的书将会是他们的选择。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  《艾略特波浪理论》作者
    杰出的交易员总是充满个人魅力的人。杰克·施瓦格是一位出色的采访者,他能巧妙地诱导出精彩的生活故事以及专业秘密。这是一本投资者的必读书籍。
    ——威廉·庞德斯通  《财富公式》作者

作者简介

    杰克·施瓦格,美国布鲁克林学院经济学学士,布朗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杰克·施瓦格是对冲基金经理,也是公认的期货界专家,还是一系列金融书籍作者。施瓦格现在是ADM投资者分散策略基金的组合产品经理,管理期货和外汇账户。在此之前,他是财富集团(Fortune Group)合伙人,专为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对冲基金组合服务。此前22年,他一直在华尔街公司担任期货研究工作,担任注册技术分析师协会董事超过10年时间。
    施瓦格写过很多期货行业专著,并就金融市场著名交易员题材写过一系列访谈录。他知名和畅销的系列访谈录,包括《金融怪杰》(1989)、《新金融怪杰》(1992)和《股市怪杰》(2001),这一系列书中,新的书籍是2012年5月出版的《对冲基金怪杰》。施瓦格的首部书《期货市场完全指南》,被认为是业内经典著作,读者可能更熟悉这本书分拆开来的三卷本:《期货市场基本分析》、《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交易管理》。

目录

推荐序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人
  第1章  科尔姆·奥谢
  第2章  瑞·达利欧
  第3章  拉里·本尼迪克特
  第4章  斯科特·拉姆齐
  第5章  贾弗雷·伍德里夫
第二部分  多重策略交易者
  第6章  爱德华·索普
  第7章  杰米·麦
  第8章  迈克尔·普拉特
第三部分  股票交易员
  第9章  史蒂夫·克拉克
  第10章  马丁·泰勒
  第11章  托马斯·克劳格斯
  第12章  乔·维迪奇
  第13章  凯文·戴利
  第14章  吉米·巴罗迪马斯
  第15章  乔尔·格林布拉特
总结  40个市场怪杰心得
后记
译者后记
附录A  损益比
附录B  期权——理解基本原理

前言

  

    我一直致力于和出色的交易员交流,以更好地找到他们成功的潜在因素,以及他们和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到底有什么不同,本书便是我的部分心得。接受采访的交易员涵盖了从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200亿美元并雇用1400名员工,到管理的资产只有5000万美元的个体运营经理。有些基金经理的投资期较长,持有资产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些基金经理关注于短周期的日内交易。有些基金经理只使用基本面数据,而有些基金经理则只使用技术分析,当然也有些基金经理同时使用这两种数据。有些基金经理承担了非常大的风险以博取很高的平均收益,也有些基金经理倾向于承担相对较小的风险,以获取比较平稳的收益。
    所有基金经理都共有的一个特点是能带来非常出色的收益/风险表现。因为过去很多基金能获取高收益仅仅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而不能归功于他们的技巧,所以我相信收益/风险相比单一的收益是一种更为有意义的衡量标准。事实上,投资时只关注收益而没有相应地考虑风险因素,是投资中最大的错误之一,不过那是另一本书要讲的内容了。我发现的一个很有效的收益/风险标准是损益比,可详见附录A对该统计量的解释。
    采访内容是否会被本书选用基于以下三条关键标准。
    1.基金经理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优异的收益/风险记录—通常情况下是(但不总是)10年或更长时间。
    2.基金经理要乐于提供与交易相关的有价值的建议。
    3.采访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我做过的采访中有几次并没有录入本书,因为它们不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一条或多条。
    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如10年、15年),对冲基金始终比股票指数和共同基金表现出色。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整体有一种很典型的模式—适度的高收益、非常低的波动率和资金回撤。讽刺的是,对冲基金通常被认为是高投机性的,但不管用哪一种风险衡量指标,对冲基金都比传统的投资方式,比如共同基金,要保守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对冲基金的低风险结果,即它们的收益/风险表现要优于共同基金或股票指数。此外,只有在对冲基金中才能找到最出色的基金经理人,很少出现例外情况。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对冲基金奖励性的费用结构更能吸引那些才华横溢之人。
    当我为“金融怪杰系列”的前两本书做采访时,对冲基金还只是全球投资市场中的一个小玩家。依据范氏对冲基金顾问公司的数据估计,那个时候所有对冲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总和为500亿~1000亿美元。然而,从那个时候起,对冲基金爆炸式地增长了超过20倍,现在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对冲基金交易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规模,因为对冲基金经理比传统基金经理的交易更加活跃。对冲基金日益增强的地位已经影响了市场行为。
    今天对冲基金在交易活动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交易变得越发困难。对某些策略而言,这种影响一目了然。比如系统趋势跟随策略交易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里表现得异常出色,那时他们只占期货交易中很小的比重,但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的收益/风险表现一落千丈,因为他们在期货交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正所谓僧多粥少。
    有些人不认同对冲基金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的,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但至少它们使这个游戏与以前有所不同。时移世易,适者生存,就像对冲基金经理人科尔姆·奥谢在他的采访中说的:“那些可以长时间保持成功的交易员能够适应变化。如果他们遵守什么准则,十年后,你再见到他们,他们肯定把那些准则都打破了。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在变化。”其部分变化是对冲基金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带来的。
    本书采访的所有交易员都是对冲基金的经理(或者前任基金经理),这没什么奇怪的。只有一个例外,吉米·巴罗迪马斯,第一纽约证券的一个非常出色的自营交易商,他不得不调整策略以适应对冲基金的表现。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描述了对冲基金的行为如何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式和他如何以此为基础调整他的策略。
    从我写“金融怪杰系列”第一本书开始市场就在变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也是没变的。一点点的洞察力还是很有用的。我在“金融怪杰系列”中采访艾德·斯科塔时问道:“专业人员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否改变了这个市场?”(现在看来,在那几年所表现出来的还只是细微的变化。)他回答道:“不。市场和10年前是一样的,因为市场和以前一样,一直在变化。”
    在很多采访中,交易员都会提到我早期写的一本或几本书。我并没有在书中过多地提到这些,即便这样已经使我感到为难了。我知道这看起来像是在推广自己的书。我在是否要将这些引用写在书里时会问自己:如果交易员提到的是别人的书,而不是我的书,我会将这部分内容写进书里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会写进去。
    那些试图寻找神秘的公式,并希望这些公式可以给自己提供战胜市场的简单方法的读者,你们找错方向了。但是,那些试图改进自身交易能力的读者应当能从本书接下来的采访实录中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我相信交易员分享的交易经验和见识是永恒的。我相信市场虽然总在变化,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人类的本性难改,市场也总是不变的。我记得差不多30年前第一次拜读《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回忆录》时,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本书在出版了60年后依然那么重要。我并不是要把本书和埃德温的大作相提并论,仅仅是为了说明我写本书的目的—希望在60年之后那些在市场中的交易员依然认可本书的意义和价值。

后记

  

    读者经常会问我《金融怪杰》(Market Wizards)的采访是如何影响我自己的交易的。采访和写作的过程帮助我在头脑里巩同了交易成功的重要原则。有时,它也有些具体的影响。去年夏天就发生了一个很好的实例。当时,股票市场正在接近长期交易区间的上边界,出于各种原因,我预计这个反弹会失败,并且做空了股指期货。随后,政府发布了一个极度悲观的就业报告。这个消息如此负面,以至于评论员都不能像平常一样,举出一个具有抵消作用的正面观点。最初,市场反应剧烈,大幅抛售股票,我认为我的交易“太完美了”。但是在当天结束时,市场几乎弥补了所有损失,当周的收盘价接近最近的高点。从空头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可怕的价格运动。我认为自己被套住了。我准备在星期日晚上开盘时,平掉我的大部分仓位。但是,那天晚上,市场低开。我立刻想到了在我的第一本书《金融怪杰》中马蒂·施瓦茨的建议:“如果你对隔夜持仓感到非常紧张,特别是在周末的时候,你就能够以比你想到的更好的价格平仓。当市场交易时,一般你最好保留仓位。”我这样做了,随着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周急速下跌,施瓦茨的高瞻远瞩帮我省了很多钱。
    在这些采访中,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个人的交易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什么最重要。但是我相信,无论什么方法,交易员都能从采访的这些经验人士给出的建议和评论中学到重要的一课。只是每个交易员给出的建议和经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实例,我采访过吉米·巴罗迪马斯,他的基本方法与我完全不同。他影响了我加大交易的仓位,就是对待交易更像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他的方法与我的自然倾向更贴近。随着我的一些没有动的交易最终产生了净利润,巴罗迪马斯的评论“我总是在市场有利于我时,从桌上拿走一些钱”与我心中的有利效应产生了共鸣。
    多年来,许多人都告诉我读了“金融怪杰系列”以后,他们的事业和生活发生了改变。在我的会议讨论中,许多职业经理人和出席者都有同样的想法。我永远不会知道这种生活改变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有一次,一个医生告诉我,读了我的书以后,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了一名交易员。事实上,我对于让世界上少了一个医生,多了一个交易员而感到内疚。讽刺的是,其中一个被本书改变的人是我的儿子,扎卡里,他也被本书的内容影响了。同样,我也不知道而且永远不会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因为没有被选的那条路是永远也看不见的。我认为用我儿子对本书的亲身感受和他的亲身经历来做结尾是恰当的。
    杰克·施瓦格
    “金融怪杰系列”对我生活的影响比我预期的还要大。 在我8岁的时候,有一天是“带你的孩子去工作”日。我喜欢父亲的办公室,那里充满了我不能碰的东西。更好的是,他有一个秘书,总是带着一大盒的糖果,完全没有考虑这会增加我患早发性糖尿病的机会。当父亲招呼我去玩一个游戏的时候,我正在角落里拆卸他的咖啡机。游戏的规则很简单,他会转动一些图表,我的任务是猜测图表的下一个运动方向是升还是降。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游戏,而是一个实验。我父亲有一个一直坚持的理论,天生的天才交易员有识别和预测价格模式的直觉。这个游戏有五张图,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不是这类天才交易员。又过了许多年,我看到了另一张图表。 在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见到了第一个“金融怪杰”约翰·本德。我向父亲提议,在上大学前,我们去旅行。我的父亲一直都喜欢冒险运动,几年前,他在攀登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天波山(Mount Temple)时,消失了。与他所说的他只离开一天不同,在决定登到山顶后,他迟了12小时,带着冻伤回来了。我认为这次我们最好去个温暖点的地方。约翰·本德刚从交易中退休,他用自己赚的钱买下了哥斯达黎加数千亩的热带雨林。他邀请我们去住那里的私人别墅。 我们准备了一辆SUV,从圣何塞开了4小时的车到了约翰热带雨林里的私人别墅。我们沿着一条蜿蜒泥泞的单行道一路向前开,在终点的空地处有两个全副武装的男人。这里有保安在巡逻以免有人偷猎。这个旅馆有三栋房子(其中一个还在建造),建在了郁郁葱葱的大草原上。其中一栋的主别墅是约翰和他妻子安在住,同时他们也在草原边建造了自己富丽堂皇、有多层楼、360度视角的梦想之屋。我们在第三栋安顿下来,这是专为客人准备的,我们说好在整理好行李后与约翰一起喝一杯。 约翰正坐在观景走廊,手里拿着啤酒,俯瞰着下面的热带雨林。我们谈了几个小时,看着太阳落到雨林的边际。约翰主导着大部分谈话,他浑身充满了能量,好像他有很多话要说,而且正好等到了对的人来倾诉。谈话的范围很广,从量子物理学实验的悖论,到他特别厌恶的一个基金经理,他坚决认为他是个骗子。我在那之后的9年没再听过这个经理的名字,当约翰已猜到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才知道麦道夫是一个骗子。 大学很快就要开始了。我去父亲的办公室寻求一些主修专业的意见。有些尴尬,那时我还没读过《金融怪杰》这本书,还没参与到市场中,而我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强迫别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人。我告诉他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我很清楚地记得他的回答,“我不认为那适合你”。我的父亲总是在告诉你事实时,尴尬地笑一笑来隐藏自己的不适。他知道自己的坦白是你不愿意听到的。我并没有立刻接受他的建议,但大一念了没多久,我就意识到他是对的。我是那种创造型人才,医生可能真的不适合我。所以我转到了纽约的电影学校。 为了激起我在投资上的兴趣,我父亲给了我一个500美元的Ameritrade账户。我在网上找到了几个推荐,买了三只股票,其中的两只继续攀高,而第三只,CSX在30~40美元徘徊。我打电话给父亲,准备让他给我些独到的见解。在注意到这只股票的交易模式后,我告诉他,我打算在接近40美元的价格时,将其卖空,并在接近30美元时,将其买回。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轻轻地笑了笑说:“人们就是这么做的。”两年后,我的账户涨到了2000多美元。我意识到自己对股票市场知之甚少,能这样只是因为我的运气好。我结清了所有头寸,买了一个摄像机。 我的父亲即将来纽约的一个交易博览会做报告。我小心翼翼地接受了一封他发的邀请函。我从衣柜底下翻出了自己仅有的一件带领子的衬衫,去了时代广场的希尔顿酒店。所有人都是西装革履,我瞬间感到很不舒服。我的母亲,被我父亲称为他最长期的交易,已经入座了。我走过去,坐在她旁边。她用自己最喜欢的评论词问候了我:“你真是个帅小伙,但是没人知道你的穿着。”房间里座无虚席,父亲走向了演讲台。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兴奋地期待他的演讲。我坐在座位上,希望能够理解他的内容,这样我就能在结束时,对他说一些有意义的话。我不知道这一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父亲开始了演讲。我等待着他的话超出我可以理解的范围,但是这一刻从没发生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聪明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则需要天分以及很大的勇气。”我的父亲一直有这种能力,他想要将这些复杂的想法浓缩成最简单的形式。他的演讲是基于他与世界顶级交易员的访谈所披露的重要的经验教训。 有三个主要的观点跟我产生了共鸣,改变了我从前对于交易的概念。 1.交易不是专门为世界顶级精英服务的。受访的交易员背景千差万别。交易的成功与学校或者以前的工作没有任何相关性。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努力工作、有决心,以及拥有想要解开市场之谜的愿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避免妨碍人们从市场中获胜的心理障碍。 2.交易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甚至那些使用纯粹的系统性方法应对市场的交易员仍旧从事创造性的思维。他谈到过的交易员没有一个已经有了有效的公式,没有人已经拥有了蓝图。他们的成功建立在他们能够发现被人们忽视的事情之上。 3.没有单一的正确赚钱方法。那些成功的人找到了什么对他们是有效的。试图复制其他人的办法通常会失败。所有成功的交易员都有对他们自己有意义并且很舒服的方法。 这个演讲最后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结束。令我吃惊的是,这些业界的专业人士有着与我类似的问题。那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与他们之间的差别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包括我父亲在内,我们都想要知道和了解更多,就是这个愿望让他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去采访这些金融奇才。 我有幸能与我父亲一起来完成本书,这并不是说我做了很多工作,我只是有特权在父亲完成每一章后提前阅读,然后分享一下自己的感觉和建议。我父亲在本书中所投入的工作量大得难以置信。我很惊讶他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来梳理许多小时的录音带,写成每一个章节。人们经常对我父亲说,他是一个伟大的采访者,而他频繁地回答:“我是一个糟糕的采访者,但我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当然,只有后半部分是真的。我父亲的一个天赋是,能把每个人身上最好的地方挖掘出来。他设法问到你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与我父亲一起工作完成本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经历之一。 除了本书以外,我很高兴地说,这不是我最后一次从我父亲的脑子里挖出一些市场知识。听完他在交易博览会的演讲后,我从电影学院退了学,去攻读了一个金融学学士学位。我现在是第一纽约证券公司的一名初级交易员。我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是什么,或者我在长期能否成功地进行交易,但我知道我将终身受益于从这些经验中获得的知识。 几个月前,我与几个同事一起出去放松一下。其中一个人问我:“你有没有觉得,因为你的父亲,你对作为一个交易员有很大期望?”我回答说:“在交易中像我父亲一样成功,要比像他一样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容易得多。我的父亲是我见过的最亲切、最谦虚、最慷慨的人之一。我更愿意成为像他一样伟大的人,而不是像他一样成功。” 扎卡里·施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