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愚人学校

  • 定价: ¥79
  • ISBN:978730720490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武汉大学
  • 页数:480页
  • 作者:(加)萨沙·索科洛...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萨沙·索科洛夫著的《愚人学校》是一部描写双重人格的意识流小说,主人翁是一名因精神疾病就读特教学校的学生,在他的脑海中,时间可以逆向,死如同生,童年记忆不断轮播。故事情节非常碎片化,几乎凑不成完整的情节,但这些碎片化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在双重人格的视角得到审视。

内容提要

  

    《愚人学校》是俄罗斯早期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受到“当代小说之王”纳博科夫等多位著名流亡美国的俄裔作家高度推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因患有“舞蹈症”而具双重人格的青少年,小说采用意识流手法透过主人公的双重视角来展现他所处的世界——学校、家庭和他所住的别墅区,处处充满压制个人自由,违反自然与人性的威权与教条——隐喻社会乱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与反叛性。小说中,真实与幻想混淆难辨,过去、现在与未来互相交错,时空不断移转、故事地点不断跳动,情节彼此穿插,生与死没有界线,叙述常常话中有话,让人费解,再加上作者萨沙·索科洛夫颠覆各种传统与规则的语言方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迷宫。

媒体推荐

    同样的名字,同样的长相,失序、错乱,充满诗意的愚人世界。风采迷人、充满悲剧又感人肺腑!
    ——纳博科夫
    这是一部俄罗斯癫狂者的散文。小说中的每一个独白都打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界,每个词语都渗透着神秘的气息,没有任何人能理解主人公充满隐喻的话语和小说词汇中昏暗的涵义。因为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俄罗斯就处于这种昏暗之中。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邦达连科
    精神分裂的主人公以丰沛想象力对抗世间一切纷扰、污秽,在他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对索科洛夫而言,主人公的精神疾病根本无需治愈,因为我们都该有一方不受拘束的空间喘息,而生命便在想象与文字书写间得到永恒。
    ——宋云森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睡莲
第二章 此时此刻(写作于阳台之短篇故事集)
  最后一日
  一连三个夏季
  跟往常的星期日一样
  补习教师
  有病的女孩
  河岸沙丘
  博士论文
  城郊地区
  荒地之中
  土方工事
  巡夜者
  此时此刻
第三章 萨维尔
第四章 吱吱嘎嘎
第五章 遗嘱
译注
附录
  关于萨沙·索科洛夫
  关于《愚人学校》

前言

  

    萨沙·索科洛夫是20世纪下半叶俄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在文字、人物、叙事、情节、结构等方面,对文学传统多所颠覆,对文学爱好者多所震撼,对翻译者多所冲击,尤其文字方面,更是一大挑战。
    对于俄国文学,本人一向偏好19世纪经典作家。就文字而言,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A.S.Pushkin,1799—1837)是俄语标准语的奠基者,他下笔常常三言两语,简明扼要,精准生动,让人爱不释手。小说家屠格涅夫(I.V.Turgenev,1818—1883)则喜爱繁复句型,文字精雕细琢,翔实优美,是研究俄语词汇与语法的最佳典范。即使苏维埃革命前后的超现实主义作家扎米亚京(E.I.Zamjatin,1884—1937),也是本人所欣赏的作家,他虽在写作上求新求变,修辞怪异,喜用破碎句型,但从未脱离俄语标准语之规范。岂知,几百年来经过俄国无数杰出作家呕心沥血所建立的标准语却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颠覆的对象,其中,索科洛夫更是这些作家的急先锋。
    在翻译索科洛夫的成名作《愚人学校》的过程中,本人曾几度中途弃笔长达一两个月,弃笔期间陷入沉思与挣扎。沉思是为摸索如何进入小说主人公双重人格的心理世界,挣扎是为寻求如何运用中文适当表达索科洛夫那种违反语法规则与使用习惯的俄语。本人相信,许许多多索科洛夫式的俄语若出现在学生的试卷或作业中,所有俄语教师都会大笔一挥,打个大叉。偏偏俄国著名流亡作家纳博科夫(V.V.Nabokov,1899—1977)对索科洛夫赞赏有加,还有不少文评家将他视为纳博科夫的接班人。
    索科洛夫式的俄语,有的不见得是他首创,例如:不时出现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甚至连续四五页,这种手法可见于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J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Ulysses,1922)第十八章。索科洛夫还有其他颠覆性的语言可能是模仿,可能是自创,例如:不分段落,标点符号只采用逗点,一路点下去,连续数页;一个句子的各词之间标上句点,变成数个句子;一个复合句中的主句与从属句之间标上句点,形成两个句子;句子之中随时插入另一个句子,甚至插入另一段对话;简单句最后加上限定从属句之连接词,句子即结束;问句没有问号等。无论如何,作者建立了一套独树一格的书写系统。
    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曾谓:“译事三难:信、达、雅”。“信”被列为翻译第一要务。以上索科洛夫式的语言特色,本人在翻译中尽量维持,但有时为方便汉语读者阅读,或避免误解,也略予修改。另外,由于俄语、汉语结构不同,作者有些颠覆性的用法,不见得能反映在汉语翻译之中。
    索科洛夫在作品中不断玩弄文字游戏,处处考验翻译者的俄语专业能力、博学程度,甚至想象力。例如:他的笔下人物经常出现口误,有时译者得仔细推敲才能理解人物所指为何物,当然译者也可能一时不察,疏忽人物所言其实是口误;作者喜自创新词,这些新词该如何翻译,译者得煞费苦心;或者作者独出心裁,旧词新用,译者若按字典翻译,可能违反作者原意。
    另外,《愚人学校》中采用意识流写作手法,小说内容不断随着人物思想跳动。小说里常常有一大串文字,只是人物的联想,与小说主旨并不见得有必然关系。有时这些联想是根据语意出发,译者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毫无问题;但是有时候联想是根据语音出发,与语意无关,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则丧失原文之精神,若翻译时复制其语音,对汉语读者又形同乱码,因此本书译者有时只得采取权宜之计,借用汉语之绕口令,玩弄汉语之文字游戏,虽然字面上语意与原文不符,但精神上可能较接近原文。当然,这是本人之拙见,若有翻译界前辈或专家、学者不以为然,本人也不会感到意外。
    本人在大学教授俄语翻译十几年,编撰过翻译教材,接触过翻译理论,也从事过翻译之实务,自认在翻译方面累积的心得并不算太少,但在翻译《愚人学校》的过程中,却发现过去累积—二十年的心得不见得派得上用场,甚至有时笔下的翻译竟然违反自己向来所尊奉的翻译原则。当然,小说是颠覆,翻译也只好颠覆。不过,本书翻译之颠覆是否恰如其分,或者太过,或者不足,可能有待时间见证。
    《愚人学校》中有不少文字(其实不只文字,还有人物、情节与结构等)是作者的借用、引用、模仿,或者是所谓的“戏拟”(parady);另外,还有无数的暗示、隐喻。本人在翻译时尽可能以附注说明其引用或暗示对象。但在翻译完成后,却惊然发现,本书翻译的附注未免太多了。当然,本人可以《愚人学校》是不容易理解的一部小说作自我解释。但也不禁思考,一个译者的责任应该到什么程度。
    本人以一年零两三个月的时间翻译《愚人学校》。一年零两三个月并不算短,但翻译如此一本充满字谜、双关语、隐喻的小说,却嫌不足。小说中有不少内容与文字,本人都还未及细想,但迫于版权之时间限制,只好匆匆交卷。无论如何,翻译《愚人学校》对本人的视野与能力带来不少成长,但也引起不少的思索,目前这些思索大都未获致明确答案。若蒙读者、学者、专家不吝赐教,本人将虚心接纳。
    宋云森
    台北木栅,2016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