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知行合一王阳明(4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

  • 定价: ¥72
  • ISBN:978755942490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530页
  • 作者:度阴山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知行合一王阳明(4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是百万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全新续作。 它是知名历史作家度阴山20年《传习录》研究集大成之作。
    本书用231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解读《传习录》,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心学要点。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传习录》背后的心学智慧。

内容提要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集,是了解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但因其文字博大精深,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很多心学爱好者望而却步。
    《知行合一王阳明(4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作者度阴山,研究《传习录》数十年,始终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难懂的心学理念。在本书中,度阴山通过108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将《传习录》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概念解释得十分透彻。
    心即理:天理在我们心中,不用向外求。
    明朝刚建立时,天灾连连。朱元璋心忧百姓,于是让刘伯温占卜问上天,灾年什么时候能结束。刘伯温对朱元璋道:“陛下何必问上天呢?只要您存着勤政爱民的心,施行仁政,天下安定这个‘理’自然会呈现。”朱元璋从此以爱民之心施行仁政,没过几年,大明帝国果然开始蒸蒸日上。
    知行合一:遵从良知的指示去做,就是知行合一。
    孔子是礼仪方面的专家。有一次他为一户人家主持丧礼,在死者坟前痛哭,哭过后,他这一天都恹恹不乐。有人看到孔子脸上露出的悲伤神色,问道:“丧礼已经结束了,您为何还这么悲伤呢?”孔子正色道:“礼是由良知而发的行为,我之所以在丧礼上哭泣,是因为内心真诚地为死者感到哀伤,这种真挚的悲伤怎么可能在一天内消除呢?”正因为有了为死者哀伤的“知”,才有了规范礼仪的“行”,最终成就了孔子圣人的地位。
    致良知:克除内心的私欲,而不是总想着掩盖它,如此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找褚遂良,试图看起居注,修改其中某些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褚遂良坚决不给看,李世民生气道:“你把我的过失都记下来,后世人怎么看我啊!”刘洎在一旁突然道:“就算褚遂良不记,天下老百姓也会记在心里的!”李世民听完后,为自己试图掩盖错误的想法大为羞愧,从此改正错误,终成一代明君。
    翻开本书,通过108个历史故事,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中的心学智慧。

作者简介

    度阴山,知名历史文化作家,深圳阳明文化书院创办人。作品《知行合一王阳明》销量已突破百万册。
    他专注于明代哲学研究,关注到《了凡四训》《菜根谭》等作品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于是花费数年时间潜心研究,创作了《度阴山讲<了凡四训>》《度阴山讲<菜根谭>》等一系列国学普及作品。

目录

作者序

传习录·上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启问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传习录·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黄以方录

《传习录》跋

前言

  

    有人问王阳明:“如何修行您的这门学说?”
    王阳明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心上用功。”
    人再问:“不需要听您讲。不需要看您的著作吗?”
    王阳明回答:“听我讲可以,但你要问。若没有疑问,你听多少也只是‘有脚书橱’。因为听我讲远不如你自己体悟来得深刻。至于我的著作,我哪里有著作?”
    弟子希望把王阳明的语录收集刊刻,王阳明不同意,理由是:我的那些话,只是当时固定情境下因地制宜而说的,情境一变,这些话就没有了意义:如果有人把我说的这些话当成规则乃至真理,那对他而言,岂不是作茧自缚?
    不过最终,王阳明的语录——《传习录》还是被弟子们刊刻,流传至今。心学的灵动,不拘常规,注定它通往最高境界的途径是“不立文字”,不为文字所限,但如果没有“文字”,后人就无法学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而无可奈何就是历史,就是人生。
    《传习录》是王阳明生前讲学的语录和几封回答弟子关于心学的书信合集。除了那几封书信外,王阳明所有语录之间都没有逻辑,同时有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话语都集中在他的几个概念和理论上,诸如“立志”“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等。
    我采用的版本,是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它是之后所有《传习录》的母本,在《传习录》的汪洋世界中,可谓德高望重。
    王阳明常讲,做学问要回归本源,这本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就是阳明心学的本源。
    解释《传习录》简单,因为有白话文翻译,但领悟其文字背后的真理,难度就很大。《传习录》语录部分,每一段都很少,有的读完之后让人眼前一亮,心上一喜,这大概就是明白了它的意思,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顿悟,而这顿悟必须来自你平时的人生积累,否则,你和它无法心心相印,读了也是白读。
    虽然如此,但要问清楚为什么“心上一喜”,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深入文字表面,探寻心学真理,让其大白于天下。
    我是采用哪种思路来解析《传习录》的呢?
    第一,所有的语录和书信,都必须以阳明心学的灵魂“良知”为主导,直白而言,我是用“良知”这个心和主旨在解读《传习录》中的每一句话——不包括书信。
    第二,重复的段落,我将其删除,对于灵动的阳明心学而言,重复不是重点加强,而是画蛇添足。
    第三,书信部分,以书信为灵魂加以短小评点。我只是想说,《传习录·中》的几封书信,已经完美地诠释了阳明心学的各个概念、理论,如果再加以大量评析,得不偿失。确切地说,读《传习录·中》,就读它的本来面目,如果读不懂,后面有白话文翻译。
    第四,“以意逆志”的事情肯定无法避免,这不能说我是在曲解阳明心学,其实真正的阳明心学,谁也不知道,你现在把其创始人王阳明先生请回人间,他也未必把最原汁原味的心学讲给你听。王阳明曾说,人皆可为尧、舜;我说,人皆可为王阳明。人皆有良知,致良知到光明,就是王阳明。所以,所有人,只要你肯致良知,你就是阳明心学的联合创始人。
    第五,入门即出门。王阳明讲究的是事上磨炼,哪怕你把《传习录》倒背如流,对它的解析出神入化,也没有任何意义。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知道了阳明心学是怎么回事后,就要抛开书本,去人间以良知修行。
    王阳明说,在你心上用功。心去哪里用功?只能在红尘中的那些事上。阳明心学是体悟,是行动哲学,千万别搞得和宗教、玄学一样。倘若这样,那真就愧对了王阳明先生,也耽误了你自己。

后记

  

    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
    继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时,将与《文录》并刻矣,适以忧去,未遂。当是时也,四方讲学日众,师门宗旨既明,若无事于赘刻者,故不复营念。
    去年,同门曾子才汉得洪手抄,复傍为采辑,名日《遗言》,以刻行于荆。洪读之,觉当时采录未精,乃为删其重复,削去芜蔓,存其三分之一,名日《传习续录》,复刻于宁国之水西精舍。
    今年夏,洪来游蕲,沈君思畏日:“师门之教久行于四方,而独未及于蕲。蕲之士得读《遗言》,若亲炙夫子之教,指见良知,若重睹日月之光。惟恐传习之不博,而未以重复之为繁也。请裒其所逸者增刻之,若何?”洪日然。师门致知格物之旨,开示来学,学者躬修默悟,不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烦,学者终日听是而不厌其数。盖指示专一,则体悟日精,几迎于言前,神发于言外,感遇之诚也。
    今吾师之没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乃复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其余影响不真,与《文录》既载者,皆削之。并易中卷为问答语,以付黄梅尹张君增刻之。庶几读者不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则无疑于是录矣。
    嘉靖丙辰夏四月
    门人钱德洪拜书于蕲之崇正书院
    【译文】
    嘉靖七年(1528年)冬天,我和王汝中奔赴江西上饶处理先生的丧事,向同门发出讣告,约定三年之期收录先生的遗言。
    之后,同门各自将自己记录的遗言寄了过来,我择取其中能够切合先生思想的,加上自己所辑录的内容,共有若干条。在苏州时,我曾想把这些记录同先生的《文录》一并刊刻出来,刚好赶上我回家守丧,未能如愿。当时.四面八方讲授先生学说的人声势日盛,先生的学说既然已经昌明于天下,好像也没有必要再刊刻出版了,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去年,同学曾才汉得到了我的手抄本,又广为搜集,取名为《遗言》,在江陵刊刻出版。我看了以后,觉得自己当时搜集得不够精细,于是删去其中重复的,削去芜杂的内容,只保留了《遗言》的三分之一,取名为《传习续录》,在安徽宁国的水西书院刊刻印行。
    今年夏天,我到湖北蕲春游学,沈思畏先生说:“先生的教诲在其他地方传播已经很久了,唯独在蕲春还没有。蕲春这里的有志之士读到《遗言》,就好像亲自聆听先生的教诲,明白良知的作用,好像重见日月之光一样。他们担心搜集不够广博,并不因为其中有重复就认为繁杂。能否请您把散佚的部分增刻出来?”我答应了他。先生致知格物的宗旨,开导后学,为学之人躬身修行,静默领悟,不敢只以知识见解来继承先生的学说,而是通过切实体悟来修行。所以先生整天讲学而不厌其烦,学生们整日听讲也不嫌重复。正是因为先生的教诲专一,所以学生们的体悟日益精进,话未出口便能领悟,意思不待说明学生就能明白,这都是师生间真诚相交的缘故。 现在先生过世还不到三十年,他的格言和宗旨渐渐沦丧、晦暗了,难道这不是我们做学生的实践不力、空谈太多才导致的吗?学生的志向越发不一致.先生的教诲才不能得以发扬光大。于是我又搜集一些散佚的文稿,采集其中不违背先生之意的文字,编为一卷。其余不够真切以及已经与《文录》一起刊印的文字便删去。并把中卷改为问答的形式,交给黄梅县令张先生增刻。我希望阅读者能够不仅从知识见解上看待先生的学问,而要以切身体悟来把握,我才不会怀疑我辑录这本书的意义。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天四月 学生钱德洪谨拜写于蕲春崇正书院 【度阴山日】 这是钱德洪为《传习录》所写的跋,所谓“跋”就是后序,对序言的一种补充。在王阳明所有弟子中,钱德洪最看重《传习录》。当然,凡是学阳明学的人,《传习录》是必读书。 钱德洪说,在整理王阳明的遗作时,将一些重复的语录删掉了。但我以为,删得还不够。《传习录》中各段落重复的很多,“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格物”“万物一体”等概念,车轱辘话连篇。当然,这也可能是王阳明的弟子问得太多,王先生因材施教的原因。 同时也证明了一件事,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其实只在说明一个概念,那就是“良知”。 王阳明从1508年龙场悟道到1527年提出四句教,二十年时间,他提出的各种概念、理论恐怕连他自己都忘了,他试图找出一个概念让人快速理解他的学说,最后,他提出“致良知”。其实,致良知和良知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只不过,有人良知不明不肯致,非要加上个“致”不可。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简易明快,很容易上脑,但不容易上心,更不容易上手,知行合一的问题,始终是人类的大问题,这更显其学说之伟大。 我们今天学习王阳明,而不是别人,就因为他有事功,立言立功并驾齐驱,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完美呈现。 《传习录》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王阳明建立事功的法门就在这里。不过,特别要小心的是,找到法门后立即出门,抛开《传习录》,去实践中行动,去事上练,去致良知,这才算是真正懂了阳明学。 正如钱德洪所说,我希望阅读者能够不仅从知识见解上看待先生的学问,而要以切身体悟来把握。如何才算是“以切身体悟来把握”呢? 就是要以《传习录》中的心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开始时,你可能是有意识的,天长日久,你就会形成惯性,最后成为本能。因为《传习录》中所讲述的一切思想,都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不须外求,只要把它唤醒即可。 倘若做不到这点,你把《传习录》倒背如流,也是毛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