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情满都柳江

  • 定价: ¥48
  • ISBN:978751903874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联
  • 页数:224页
  • 作者:韦持谦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韦持谦著的《情满都柳江》是长篇小说,曾发表于《中华文学》杂志2016年第12期,现作为图书首次出版。书稿内容反映了祖国南疆广西北部的秀水县,在1976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轨迹。故事从桂北秀水县委将按惯例派干部到乡村开展蹲点工作开始,讲述了1977年10月至次年九月,机关干部成路丁一行12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下到贫困的都岸公社蹲点,劳动和改造的结合,帮扶和脱贫的结合的故事。

内容提要

  

    1976年后,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然而,祖国南疆广西北部的秀水县人民生活依然艰难,桂北秀水县委按惯例派干部到乡村开展蹲点工作。1977年10月至次年九月,机关干部成路丁一行12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下到贫困的都岸公社蹲点,劳动和改造的结合,帮扶和脱贫的结合。成路丁在土沟大队第三生产队和农民实行“三同”,打成一片,经历了农业生产的秋收、备耕、春插、“双抢”四个阶段,白天,和生产队社员们在田地里摸爬滚打,犁田、插秧、杀虫、收割……晚上,和社员们开会学习,研究和解决生产、生活和思想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接受中国农村最底层的砥砺和洗礼。
    1982年,成路丁参加地区、县、公社三级联合工作队,又回到都岸公社土沟大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队员们一道,在帮助生产队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大包干工作中,在整顿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以及基层政权组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扎实地提高了自己,逐步从基层的磨练中成长起来。
    韦持谦著的《情满都柳江》原发表于《中华文学》2016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韦持谦,男,壮族,广西三江县人。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方向研究生班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共南宁市委原副秘书长,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今古传奇》杂志社签约作家。酷爱诗词和小说,其作品散见于报刊,著有长篇小说《情满都柳江》(《中华文学》2016年第12期)、词集《心峰采灵》(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中篇小说《美国一瞥》荣获2017年度《今古传奇》全国优秀小说三等奖。

目录

引子
第一部分  秋收
第二部分  备耕
第三部分  春插
第四部分  双抢
第五部分  包干
尾声

前言

  

    观霞须到朝夕时
    我和作者因文相识,一见如故。作者为官数十年,见过诸多世事沉浮,难怪谈吐稳重得体,年轻时写得一手好文章,因工作所需而为政,不得已搁笔。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埋在心底的文学梦并未泯灭。这不由得让我心生敬佩。而更让我敬佩的是,数十年来,作者几乎一天不落地记日记,竟然记下数百万字的日记。那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这件事再次证明,如若一个人专心做某一件事,那是定能做好的。
    对于一部小说的判断,我首先习惯性地看文本的叙述语言。应该说,语言在小说里是最不重要的,却又是最为重要的。我想,写小说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我对作者这部小说的判断也不例外。我读完这部小说,感慨良久,那是意外,更是惊讶。之前,我曾编辑过作者的文章,对作者的叙述语言是不陌生的,但我固执地认为仅从一部中短篇小说判断一个写作者的真实水平,是勉为其难的;而一部长篇小说,无疑把写作者的优缺点全部呈现和暴露在阳光之下.想掩盖都掩盖不了。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惊喜,并不亚于我在书海中翻到一部传世之作,并不是说这部小说的语言有多么上乘,多么准确和精致,而是我没想到作者为官多年,竟然没有丧失文学特有的叙述感觉。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性,更需要通过后天训练和积累而成。从我有限的创作经验来看,有无文学叙述感觉,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写下去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选择,其结果往往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所选择,裹挟而去,遗忘和背离了初衷。作者似乎没有遗忘初衷。这部小说的语言本身,让我看到那条叫都柳江的悠悠清流。都柳江源于贵州,流向广西,经过广东汇入大海,千百年来孕育着方圆数百里的侗乡苗寨,生生不息。我和作者都生长在都柳江畔。这条河流长年流淌的河水轻盈而清澈。我想她孕育作者生命的同时,也孕育作者河水般轻盈而清澈的文笔。这种轻盈如水的文字,轻轻悠悠地把数十年前的故事铺展在面前,似乎轻轻拂起衣袖,便可捞起远逝的岁月。仅这一点,已是让我感动。
    在追求叙述语言美感之下,我才愿意去留意语言表述出的内容。这部小说力求展现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侗乡的农村生活景象。应该说,成功展现出来了。这部小说是在大量真实的日记基础之上进行文学想象和提升的,文本中所展现的生活场景,是可信和可靠的。我由此闻到了来自都柳江河畔的那股熟悉的泥土气息。在有限的阅读中,其实我对那段历史,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总以为那段历史,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岁月。这部小说却给我呈现出另一种情景,几乎是属于“成路丁们”的激情燃烧岁月。小说中描写“文革”刚刚结束之后的偏远的侗乡生活,文章中却没有看到多少“文革”遗留下来的伤痕,尤其是人心上没有多少让人揪心和痛心的伤痕。或许,这偏远之地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并不大,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艰苦的岁月里选择遗忘忧伤。以成路丁为核心的几个蹲点干部,他们和乡亲们一样宽厚和善良,如同他们守候的土地。是的,善良——是这部书呈现出来的最大亮色。这让我相信善良的心总能捂暖冰冷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得以生存发展,我想靠的正是这种人生认知和信仰。小说中没有相互陷害的钩心斗角,更多地展现出相互理解、帮忙,即使是两村人为各自的利益而大动干戈,最终也没有造成死亡事件,打斗似乎只是人们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而非要把对方置于死地。就是在法制发展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流血的死亡事件并不鲜见。这种善良一直延续到文章末尾。当成路丁回到县城,回到他女朋友月儿身边,无法迎娶对他无比爱恋的村姑陈欣花为妻时,他便通过自身努力把陈欣花调到县城里生活,以此宽慰他内心的落寞与愧疚。这与爱无关,也与怜悯无关。这是作者构建的理想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善良使故事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平和,使小说缺少尖锐的矛盾冲突,应该说。矛盾是小说存在的一大理由,既而导致了这部小说的叙述张力没能达到最佳效果,甚为遗憾。
    诚然,我对一部小说的价值判断,最终还是落到故事背后隐含的情感和思想。这部小说描写几十年前的干部下乡蹲点工作情况,尽管是虚构的作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侗乡人们的生活场景。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小说描写的是数十年前的事,事实上与当下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同一性质,区别的只是当下的扶贫工作目标是必须带领全国人民脱贫。在这部作品里,完全没有虚架子,蹲点干部甚至与群众比赛插秧,更难得的是通过全体村民讨论,提出“四定到组,组内活评”等此类劳作分配法,从而解决男女劳动记工分不平等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这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办法的结果。小说写出了下乡蹲点干部以什么样的心态,又是怎么样对待群众,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这种经验和方法,对当下的精准扶贫工作不失为一种参照,甚至有的经验还可以直接借鉴。历史总是在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中发展前进的。或许,这是小说所包含的另一种实际价值和意义。在此,不得不提起小说中出现的十余处诗词,最终连村姑都深受影响,这种只有知识分子身上才有的气质,使得村姑陈欣花再也看不上村里的后生们。他们与知识分子相差的。不是知识分子有工作可以领取工资,能够过着比较舒坦的生活,而是文化对于人的内心或者说灵魂的影响。这是作者对当下精准扶贫工作,对于文化扶贫有意无意的担忧吧。或许,我们带领人民群众提高生产收入不会太难,倒是在文化建设上,甚至说在灵魂建设上,其任务是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的。由此可见,作者这种无意识的担忧与善意提醒,更能展现出作者宽厚和热烈的慈悲之心。作者在追忆历史中无不表现出对百姓命运的关切与悲悯。或许,这才是这部小说的最大价值所在。
    这是作者在一年多时间内写出的作品,亦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成就是让人惊讶的,我有理由相信,作者将会不断取得进步,将会写出更令人期待的作品。
    杨仕芳
    2018年8月1日
    (杨仕芳,男,广西三江县人,1977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白天黑夜》等五部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