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舞蹈

舞蹈家自我修养(精)/艺术经典

  • 定价: ¥59.8
  • ISBN:9787568044578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192页
  • 作者:(美)伊莎多拉·邓...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舞蹈家自我修养(精)》为舞蹈专业的经典入门书,把解释性舞蹈提升为创造性艺术,把舞蹈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使舞蹈摆脱了对空洞与做作的动作技巧的依赖。作者伊莎多拉·邓肯认为舞蹈艺术源于自然人体动作的原动力和来自大自然的波浪运动: 海、风、地球的运动永远处在同一的持久的和谐之中。她认为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就是舞蹈的任务,一切艺术的使命在于表现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舞蹈家的天职就是表现艺术中最有道德、最健全、最美的事物。

内容提要

  

    《舞蹈家自我修养(精)》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伊莎多拉·邓肯一生中关于舞蹈、关于艺术、关于女性、关于生命的思考文字。舞蹈对于邓肯而言,不仅是一种戏剧的、音乐的艺术,更是一种宗教的、生命的艺术,它来自于自然而且还是历史传统的一部分。邓肯的舞蹈艺术把“人”的个体性置于重要的位置——尊重生命、表现生命、高扬生命的旗帜。人之所以跳舞是为了寻求自由精神,舞蹈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更是为了寻找内在的生命运动——像海浪一样起伏不定、不断生成的精神运动,而从自然中寻求美的身体并且发现这些身体中灵魂的运动,就是舞蹈的任务。如果说一切艺术的使命在于表现人类崇高、美好的理想,那么要表达什么是道德的、健康的、美的艺术就是舞者的使命。

作者简介

    伊莎多拉·邓肯(1878—1927),美国舞蹈家,舞蹈艺术的伟大革新者,被誉为“现代舞之母”。她通过阅读惠特曼、莎士比亚、卢梭、叔本华和尼采的作品形成了自己对于审美的独特思考,又从绘画、诗歌、音乐、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发现共通性,主张舞蹈应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上,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摆脱对空洞的动作技巧的依赖,随兴而发、即兴创作,让舞蹈和人的生命联系得更紧,以本能的舞蹈节奏去诠释音乐,创立了一种基于古希腊艺术的自由舞蹈,为现代舞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她的舞蹈风靡全欧洲,同时她在欧洲各地创办舞蹈学校,培养年轻的舞者以共同推动舞蹈的创新。

目录

第一章 未来之舞
第二章 开设舞蹈学校的初衷
第三章 女性的自由
第四章 我有自己的意志——一次柏林记者会上的讲话
第五章 古希腊剧院
第六章 万神殿
第七章 古希腊之舞
第八章 伟大始源
第九章 她舞蹈之美的秘密——给《柏林晨邮报》的答复
第十章 舞神特耳西科瑞
第十一章 我的舞蹈理念
第十二章 舞蹈应为何?
第十三章 起舞的孩童
第十四章 舞者与自然
第十五章 舞蹈与音乐
第十六章 舞蹈与悲剧
第十七章 舞蹈与教育
第十八章 舞蹈与青年
第十九章 舞蹈与灵感
第二十章 舞蹈与宗教和爱
第二十一章 舞蹈艺术的深度
第二十二章 美与运动
第二十三章 运动即生命
第二十四章 与弟子书
第二十五章 舞蹈之哲思
第二十六章 理查德·瓦格纳
第二十七章 起舞的美利坚
第二十八章 莫斯科琐记
第二十九章 来啊,孩子们,我们跳舞吧——在莫斯科卡梅尼剧院的讲话
第三十章 追忆莫斯科
第三十一章 思想断片
附录:我们眼中的伊莎多拉

前言

  

    记得伍尔夫有一本书叫做《普通读者》,里面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普通读者的阅读,为的是自己高兴。”那么这是不是在说,我们普通读者的阅读就只是为了消遣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种自发的阅读体验,如巴拉什所言,应该“是一种躲在房间里的傲气”。似乎,我们在书中就在体验自己那奔涌的生命。正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重新体验着做诗人的冲动”,普通读者才会‘别有用心’地与一本本书相遇。那么我们一如既往地偶然相遇,是为了什么呢?
    不为消遣,不为信息,不为知识,只为了寻到或者激活我们的“内部光线”,因为在回响中“表达创造存在”。这种表达不仅仅是文字或者语言,而是身体的内部体验。只有借由伊莎多拉·邓肯所言的“精神视觉”,才能由内而外地发现艺术灵感,把想象变为创造力。
    与其说这本书铺陈了‘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文字,不如说邓肯精神在其中召唤现代女性必须得独立思考。她早年通过阅读惠特曼、莎士比亚、卢梭、叔本华和尼采的作品,形成了自己对于审美化存在的独特思考。她博览群书不仅是为了阅读的快乐,正如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一样,而且是为了滋养自己的艺术并确认自己的思想,这是我们所不及的。为了舞蹈艺术,她花了很多年待在博物馆和工作室,研究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立志恢复这种古老艺术的地位。
    纵观邓肯的一生,我们大致可以按地理坐标分为三个阶段:美国时期、欧洲时期与苏联时期,同时这三个阶段也大致折射出邓肯生命的展开、激变与殒逝的过程。在美国的日子,邓肯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确定了自己将来要奉献一生的艺术就是舞蹈。身为美国人,她对自己所处的文化荒漠感到失望。美国当时流行的音乐是黑人爵士,主流的舞蹈是芭蕾。她在这两种艺术形式里面,丝毫找不到精神共鸣。具体而言,拉格泰姆在她眼里是“疾病和死亡”;现代芭蕾是“身体的畸形”和“贫瘠的运动”。于是,她非常期待出现惠特曼精神滋养下的美国音乐和舞蹈。
    这种对于美国流行文化的厌恶,始于邓肯的少女时代。邓肯在自传中曾提到,她接受的真正教育并非是在无聊的学校,而是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她每天傍晚会为邓肯兄妹们弹奏贝多芬、舒曼、舒伯特、莫扎特、肖邦的音乐,或大声为他们朗诵莎士比亚、雪莱、济慈或彭斯的诗篇。她的母亲对于一些事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像多愁善感就被她视为毫无意义,这可能对邓肯日后坚韧明朗的性格起了不小的作用。重要的是,母亲直接带给了邓肯音乐、文学以及精神上的滋养,并用行动支持邓肯对于舞蹈的热爱。
    邓肯的舞蹈虽然起源于美利坚及对它的期待,但真正给予她舞蹈灵感的是德国文化。无论是德国古典音乐还是德国哲学,都给予邓肯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说,她把贝多芬、瓦格纳;康德、尼采视为精神导师。现代舞蹈的堕落是由于音乐的堕落,所以“在这个孕育席勒、歌德、瓦格纳的国度,有很多其他伟大和美丽的灵魂,已经用音乐告诉了我们真正的舞蹈应该什么样。” 在这些伟大音乐中,蕴含着生命的起伏运动,而这种运动又是和自然相协调的。在邓肯看来,自然中基础的运动,就是海浪运动。她认为,“舞蹈应该跟随海浪的运动,也即那种涨退有序、时隐时现、张弛有度的运动;在一个起伏中,一呼一应构成无尽的曲线。”无论是在自然体验中还是在博物馆研究中,邓肯发现了能体现舞蹈和自然关系的艺术便是希腊艺术——希腊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和悲剧。
    无独有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也倡导“德国精神努力地向希腊人学习”——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尼采这本献给瓦格纳的书,其中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他所关注的是,希腊人如何依靠艺术战胜人的生存痛苦,并部分接受了叔本华对于音乐和意志的论述,把悲剧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身上,由此形成“艺术形而上学”思想。也就是说,艺术是生命的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但与尼采不同的是,邓肯极力推崇女人性(womanhood)。她反感现代芭蕾的原因,处了它惺惺作态之外,还压迫女性的身体。真正的舞蹈应该关乎女性身体原始力量和自然节奏的回归——未来的舞者将要实现女性身体的使命并体现其神圣感。在邓肯看来,女性可以通过舞蹈这种艺术来领略身体和运动的美,所以未来的舞者应该跳出女性的自由——女性身体并非是观赏对象,而是一种女性思想与灵魂的载体。邓肯大的愿望就是让舞蹈和人的生命联系得更紧,所以她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舞蹈。
    鉴于此,邓肯去了苏联。她和她的学生一起,不止一次、不计回报地为巴库矿工及其孩子们、所有穿梭于苏联剧院的共产主义者们以及基辅城外的孩子们跳舞,因为她渴望给工人们的孩子带去大的快乐和美。她甚至还期待苏联的剧院可以像教堂一样可以免费向大众开放,使工人们对孩子接触到贝多芬等人的伟大音乐,从而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是植物一样,需要自然的光合作用,需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性,给他们能自我塑造的希望。邓肯作为“一个肩负使命的舞蹈老师”,一生所致力追求的,就是要表达什么是道德的、健康的、美的艺术,尽力让所有孩子们都活成艺术品。
    舞蹈对于邓肯而言,不仅是一种戏剧、音乐的艺术,更是一种宗教的、生命的艺术。所以在邓肯看来,“舞蹈的高目标就是和音乐、诗歌一起出现在悲剧中,作为悲剧和观众的缓冲,实现两者情感的和谐。” 这种理念对俄国芭蕾舞大师米契尔·福金、佳吉列夫、尼仁斯基等人;对现代舞者法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玛丽·韦格曼、美国现代舞奠基人露丝·圣·丹尼斯、泰德·肖恩等人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说,在使舞蹈艺术大众化、与其他艺术相交融的过程中,邓肯功不可没。
    总而言之,邓肯的舞蹈艺术把“人”的个体性置于重要的位置——尊重生命,表现生命,高扬生命。人之所以跳舞就是为了寻求自由精神,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而是为了寻找内在的生命运动——像海浪一样起伏不定、不断生成的精神运动。她的这种生命精神“始终在她一生的所有舞蹈艺术实践活动中绵延地流淌着”。当我们普通读者翻看她关于舞蹈、关于艺术、关于女性、关于生命的思考时,我们首先要记住的是伊莎多拉·邓肯这个有自己独立精神的人,记住“这位有强烈女性特质但又超越了自身的创作型艺术家,这位珍视女性的关怀伦理、内心柔情似水的博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