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史学理论

文史通义(史笔与文心)(精)/经典宝库

  • 定价: ¥55
  • ISBN:9787510873836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九州
  • 页数:319页
  • 作者:编者:乔衍琯
  • 立即节省:
  • 2018-09-01 第1版
  • 2018-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阐发史意或史义。《文史通义(史笔与文心)》就其中某一章节,以一两篇的原著为主,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章氏距今已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间,受西方文化冲击,学术研究的方法、取材、观念,都有了相当变化,笔者也略加补充和批评。
    此次出版的为台湾著名学者乔衍琯的讲评本,边引边述边评,文浅意近,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的最佳伴读。

内容提要

  

    《文史通义》是清代乾嘉时期一部开风气的巨著。章学诚看到当时学风的流弊,想加以挽救。原著主要内容是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成功的地方史。乔衍琯编撰的《文史通义(史笔与文心)》这部改写本采用灵活的体例,就某一章节,以一两篇原著为主,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从而管窥《文史通义》这部史学巨著的精髓。

作者简介

    乔衍琯,1929年生,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毕业。先后服务于台南高工、中央图书馆特藏组,任教于政治大学中文系,著有《陈振孙学记》《宋代书目考》《古籍整理自选集》等,编有《书目丛编》。

目录

【导读】史笔文心两生花
第一章  穷困的一生
  第一节  章学诚的生平
  第二节  贫困交迫
第二章  论经说史
  第一节  六经皆史
  第二节  群经大义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
  第四节  史料和著作
  第五节  慎辨天人之际
第三章  文学
  第一节  文、文辞、文学
  第二节  文辞是天下的公器
  第三节  文辞的作者和真伪
  第四节  援引和改易前人文字
  第五节  文辞和志识
  第六节  对各家文辞的评论
  第七节  诸子衰微而文集兴起
  第八节  论抒情文学
  第九节  如何学做古文
  第十节  怎样的古文才算好
第四章  怎样写好地方史
  第一节  方志是地方史
  第二节  设立专门机构
  第三节  修方志的十种方法
  第四节  方志的结构
  第五节  方志的范例
  第六节  前人所修方志的批评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一节  采辑亡佚的史料
  第二节  经部中的史料
  第三节  子部中的史料
  第四节  文集中的史料
  第五节  史部中数量特多的资料
  第六节  史料中的序论题跋
  第七节  余论
第六章  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节  互著
  第二节  别裁
  第三节  索引
  第四节  编目法
  第五节  余论
  第七章  章学诚的影响
  第一节  章学诚所受的影响
  第二节  章学诚对后代的影响
第八章  后人对章学诚的批评
  第一节  张尔田
  第二节  钱穆
  第三节  李慈铭
  第四节  余嘉锡
附录  原典精选
  易教上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学上
  原学中
  浙东学术
  辨似
  史释
  天喻

前言

  

    史笔文心两生花
    乔衍琯
    章学诚是清乾嘉间的学者,他一生穷困交迫,靠教学和帮地方官编方志过生活,而能力学不倦,终于有成,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他的著作很多,最重要的便是《文史通义》,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校雠通义》和《方志略例》。主要的内容在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以及怎样撰写成功的地方史。
    因为本书所讨论的多是学术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很难把它用通俗的文字作浅近的介绍。譬如他主要的学说——“六经皆史”,总要能对六经和历史都有相当的认识,才能领悟到他所说的真谛。
    所以笔者采用避重就轻的方式,就是虽是重要的学说,可是不容易了解,也就是前人所说的“非初学所急”的部分,介绍从简;而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或是可以用于读书为学的方法,做比较多的介绍。
    写的方式,既不是选几篇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注释、语译,也不是综合性的叙述,而是采折中的方式:就是某一章节,以一两篇的原著为主,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章氏距今已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间,受西方文化冲击,学术研究的方法、取材、观念,都有了相当变化,笔者也略加补充和批评。希望读者能透过这本书,进而读章氏的原著。
    章氏立说,多很深入,笔者希望能用浅出的方式,加以介绍。能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还请博雅之士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