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思维科学、逻辑学

走进魔法店

  • 定价: ¥39.8
  • ISBN:978754554240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267页
  • 作者:(美)詹姆斯·R.道...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纽约时报》畅销榜图书!31种语言、全球几十个国家出版!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间小小的魔法店,每个人都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魔法,揭秘战胜人性脆弱与苦难的心之力量,人生成就是心的能力!
    12岁的James Doty走进当地的魔法店,这一天改变了他的生活。他自幼家境贫寒,有酒鬼父亲和患有慢性抑郁症的母亲,现在他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他把这种不可思议的转变归功于他在魔法店里遇到的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花了整个夏天来改变他的思想,打开他的耳朵和心灵。
    作者詹姆斯·R.道迪是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教授,目前依然奋战在脑外科手术台上。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让他有能力就自己的经历做出对读者更有价值的阐述。《走进魔法店》中的观点都是有实证研究结论支撑的。在书中,作者吉姆记录了露丝教给他的技巧:放松身体;驯服思绪;打开心灵;明确意图。这些技巧让他有自信去设想一个新的未来。他审视了专注背后的科学性,以及为什么他所学的技能——专心和专注,能帮助他快速思考,在手术室保持冷静。

内容提要

  

    《走进魔法店》是一本帮助十几岁的孩子训练思维、塑造健康价值观的家教类图书。
    作者詹姆斯·R.道迪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他把这本书当作自己的回忆录,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小时候的他。他认为,在充满挑战的成长环境中,通过给孩子们提供有效的思维训练工具,也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
    我们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更没有父母能保证孩子一生不遭遇逆境。在人生中大脑可塑性的时期,教会孩子训练自己的思维,塑造对世界和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拥有抗逆力和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这正是我们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礼物之一。
    本书有实用价值,神奇的魔法店给我们上了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人生课,并激励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魔法”的书,最神奇的则是作者在12岁时便学习到如何以心为向导来调整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对这样的“魔法”充满信心,即便在人生最低谷,也没有与之脱离。
    ——乔恩·卡巴金  哲学博士,正念减压(MBSR)创始人,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
     我想不出还有哪本书能像这本一样,如此精彩地讲述出作者不可思议的人生历程,深刻而感人,必会引发你的共鸣。
    ——非利普·津巴多  哲学博士,美国心理学金(APA)前主席,美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终生成就金奖获得者
    当一位世界顶级神经外科医生愿意打开心扉,讲出他曾经历的充满孤独、恐惧、愤怒及羞愧的灰暗童年,你就知道此书必将深入人性的脆弱与苦难,充满智慧,也定会令人感动。
    ——保罗·吉伯特  哲学博士,德比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大英帝国骑士勋章得主

作者简介

    詹姆斯·R.道迪,医学博士,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临床教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慈悯与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创始人兼中心主任。道迪博士同时也是位企业家和慈善家,曾任美国上市公司爱可瑞(Accuray)首席执行官。爱可瑞为射频刀(CyberKnife)研发制造厂商,道迪博士是射频刀研发人之一。在慈善领域,道迪博士在世界范围内资助了诸多HIV/AIDS相关诊疗、血液库及援助项目,目前担任多个非盈利组织理事。道迪博士的著作及研究成果曾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引用。

目录

第一部分  走进魔法店
  1  真正的魔法
  2  放松的身体
  3  驾驭思绪
  4  成长之痛
  5  三个愿望
第二部分  大脑的奥秘
  6  付诸实践
  7  不可接受
  8  并非脑部手术
  9  虚无之王
第三部分  心的奥秘
  10  舍得
  11  心的字母表
  12  慈悲的智慧
  13  神的面庞
致谢
译后记

前言

  

    美好的事物
    头皮从头骨上被剥下来的时候,会发出一种诡异的声响——很像尼龙搭扣撕开的声音。刺耳、愤怒,又带着一丝悲哀。医学院里,没有哪门课会给你讲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声音和气昧。他们真该把这些加到教学内容里。电钻钻头骨的时候,会嗡嗡作响。用骨锯把钻好的小洞连起来,手术室就会充满一种经常在夏天能闻到的锯末味。当这块头骨和硬脑膜分离时,会不情愿地发出“啵”的一声。硬脑膜包裹着大脑,这层坚韧的厚膜是大脑抵御外界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剪刀慢慢划开硬脑膜,大脑就暴露在眼前了。你会看到它正随着心跳有节奏地搏动。你仿佛能听到它的呻吟,抗议着自己的赤裸和脆弱——现在,大脑所有的秘密都展现在手术室强烈的灯光下,暴露无遗。
    医院的病号服让男孩显得愈加瘦小。他在等待被推进手术室,看上去简直像要被病床吞没了一般。
    “我奶奶为我祈祷过了,她也为你祈祷了。”
    听到这话,男孩母亲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我知道她正努力为儿子、为自己,也许甚至还为我,让自己变得勇敢起来。我伸手轻抚着男孩的头发。棕色的毛发纤细而柔软——他还是个宝宝,甚至算不上是个男孩。他告诉我,自己刚过完生日。
    “你想让我再给你讲解一遍今天要发生的事吗,冠军,还是你已经准备好了?”他喜欢我叫他“冠军”或者“伙计”。
    “我会睡一觉,你会把那个丑八怪从我的脑袋里拿走,这样它就再也不能伤害我了。然后我就又会看到妈妈和外婆了。”
    那个“丑八怪”是一个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部肿瘤,长在后颅窝(头骨基部)。髓母细胞瘤,这个词连成年人都不容易把音发准,别提一个四岁的孩子了,不论这孩子是有多么早熟。儿童脑部肿瘤确实是个丑陋的东西,所以我也挺赞成叫它“丑八怪”的。髓母细胞瘤是一个丑陋的异形组织,会入侵精美对称的大脑。它一般从小脑的蚓部长出,逐渐压迫小脑和脑干,最终阻断颅内液体的循环通道。大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能探索它的奥秘、寻求治愈它的方法,是我的殊荣。我从不敢将其视之为理所当然。
    “我觉得你准备好了。现在我要去带上超级英雄面具,咱们一会儿在那个亮亮的房间里见。”
    他仰着头冲我微笑着。手术口罩和手术室都可能让人心生恐惧。用超级英雄面具和亮亮的房间来指代他们,孩子就不会太害怕。思维是个有趣的东西,但我也没打算向一个四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语义学。在我所认识的人和治疗过的患者中,最具智慧的那些,有很多都是孩子。孩子的心是敞开的,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怕什么,爱什么,他们喜欢或讨厌你的地方。他们从不遮遮掩掩,你也永远不需要去猜测他们的真实感受。
    ……
    我疯狂地试图夹住静脉,但在一片血泊之中,根本看不到血管的位置。孩子的头被固定在头架上,但依然会随着麻醉师对胸部的按压而微微移动。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清楚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麻醉师抬头看着我,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已经写满了恐惧……我们可能要失去这个孩子了。心肺复苏术(cPR)就好比要重启一辆离合器挂在二档的汽车——并没有那么可靠,尤其在持续失血的情况下。我简直是在闭着眼睛操作。于是,我打开了自己的心,接受一切超越理性、超越技术的可能性,开始运用我在几十年前学到的一项技巧。这不是医学院里教的,也不是住院医师项目培训的,而是我在加利福尼亚沙漠中,一间小小魔法店的后屋里学到的。
    我排除了杂念。
    我放松了身体。
    我想着那条缩在血泊中的血管。我可以在头脑中看到它叠错在这个小男孩儿的神经血管网络里。我在完全不依赖视觉的状态下,探入这片神经血管区域,我深知生命中有太多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东西,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完成我们无法想象的奇迹,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今天,我绝不接受这个四岁男孩将要死在这张手术台上的命运。
    我把张开的止血夹伸入血泊之中,合上。然后慢慢把手抽回。
    血止住了。接着,我仿佛听到从远方天际传来的、心跳监测仪的信号声。起初它微弱而不规律,但这声音很快就变得有力而沉稳,就像所有恢复搏动的心脏会经历的过程一样。
    我感到我自己的心跳也开始和心跳监测仪上的信号共振起来。
    等会儿手术结束后,我就能把孩子第一次剪下来的头发剩余那部分交给他妈妈,而我的小伙计从麻醉中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儿童脑部肿瘤的幸存者了。他将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再过48小时,他就又能开口说话、开怀大笑了。而我终于可以告诉他,那个“丑八怪”已经滚蛋了。

后记

  

    2016年冬天,我随手下载了这本电子阅读器推送给我的书,用来打发长途旅行的无聊时光。本来是想留着在看电影间隙“溜溜缝儿”用,结果翻开第一页就一发不可收拾,中途几次想放下都做不到,一口气读完,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之后我参加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慈悯与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开发的慈悯心训练课程(Compassion Cultivation Training,CCT),随后申请并完成了2017—2018年度的CCT师资培训,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CCT培训师。在此期间我也把道迪博士这本书推荐给了很多好友,但发现可能受益于书中内容的人会被英语这个障碍给拦下来,于是萌发了翻译这本书的想法。感谢三川老师、白老师及童书妈妈团队的支持和努力,最终使这本书能够以中文呈现在大家面前。
    整个翻译过程中,“Compassion”一词该如何准确表达,让我绞尽了脑汁。在CCT师资培训中,我学习到“Compassion”有哲学和科学两种角度的定义。从哲学角度上,它包含“对痛苦的觉察、感到关切和连接、减轻痛苦的渴望和付诸行动的意愿”四个元素。而从科学角度上,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教授则给出了我个人认为更加明确而完整的“六步”定义“觉察并认识到痛苦的存在一对承受痛苦者感到关切和连接一有减轻痛苦的渴望一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现状一有意愿去回应或开展行动一体会到温情或满足的美好感受”。
    根据这样的定义,我在脑海里无法找出准确的中文词汇来对应。在请教了很多前辈之后,可能的翻译集中在“慈悲”“同情”和“关爱”三个词上。而我个人感觉,“慈悲”在中文语境中有自上而下俯视的感觉,而“Compassion”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味;此外,“慈悲”还可能会在不同语境中被认为与宗教相关,“Compassion”则与宗教无关。“同情”就更不可取,因为事实上,学习区分同情与“Compassion”正是CCT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且有研究表明两者对人情绪和大脑产生的影响大相径庭:同情心训练会增加消极情绪,无法提升积极情绪,会增加大脑内负责疼痛反应区域(岛叶、中扣带回皮质等)的活动;而“Compassion”训练则不会增加消极情绪,但能够提升积极情绪,会增加大脑中负责奖赏和养育区域(内侧眶额皮层、中脑腹侧被盖区等)的活动。至于“关爱”一词,虽然在很多情境下可以和“Compassion”替换使用,但其含义中却缺少了对痛苦的觉察和认识,从而难以谈及减轻和改善的愿望及行动。
    在整个CCT师资培训过程中,只有我一人来自中国。于是也难以找到同伴一起凑出个“诸葛亮”来。有趣的是我的两名日本同学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日语中也没有能够准确对应“Compassion”的词汇。其中一位同学在日本的世界银行代表处工作,她自己出资办一场小型研讨会,召集日本的心理学、哲学和商业界人士一起讨论该如何翻译此词。我非常期待能够坐享其成,毕竟日语书写和中文有相近之处,最少也应该能够做个借鉴。不想两周以后日本同学告诉我,因为实在没有找到准确对应的日语词汇,他们讨论的结果,是将“Compassion”音译,创造了一个念做Kang Ba Xiong(音)的日语新词。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在花了三个月翻译本书、用了近一年时间完成CCT师资培训之后,我依然没有找到非常满意的翻译方法。最终,我决定使用“慈悯”一词,希望能够尽可能地传达“Compassion”的丰富含义,而不使其变昧。如果各位有更好的建议,我也非常期待能够听到您的见解。 除此之外,书中内容不在此赘述,只想占用这两页纸讲几件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事。 第一,真实性。这是很多被我安利了这本书的朋友问过的问题。第一次读的时候,我自己也是看到一半就翻回首页,来确定自己读的不是一本小说。这本书出版几个月就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销量在美国早早过了百万册。而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如果依然在世,基本上也都是作者的朋友、同事或家人,都已经是本书的读者。书中内容确实是作者的自身经历,是真实的。 第二,推荐的原因。同一本书一千个人读过就会有一千种解读的角度和感受。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让我看到即便在充满逆境的成长环境中,通过给孩子们提供有效的思维训练工具,也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我们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更没有父母能保证孩子一生不遭遇逆境。在人生中大脑可塑性最高的时期,教会孩子训练自己的思维,塑造对世界和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拥有抗逆力和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正是我们能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之一。 第三,作者本人是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教授,目前依然奋战在脑外科手术台上。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让他有能力就自己的经历做出对读者更有价值的阐述。书中的观点都是有实证研究结论支撑的,比如,对他人的关爱和对世界的善意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善我们的身心健康。此外,书中还有很多作者提到但没有展开论述的内容,也非常具有启发性,我有机会也会慢慢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真心希望每位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有所收获。很惭愧我本人并非专业翻译,虽然尽量将书中内容还原,但一定还有大量不尽之处,还希望各位指正。 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