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典著作 > 经典著作 > 学习与研究

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

  • 定价: ¥45
  • ISBN:978701019769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
  • 页数:218页
  • 作者:夏莹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新形势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生动的方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夏莹著的《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以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重新书写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序列:结合马克思的人生经历,讲述他在不同时期里不同的哲学故事。以专题的形式表述马克思思想的不同侧面,力图做到点结合,深浅得当,以较为鲜活的方式重述马克思哲学思想史。用尽量通俗的语言做标题,每篇大约3000字左右,引述马克思经典原著中的文字表述,进行富有一定深度的文本阐释。力图让读者发现马克思原始文献的思想魅力。应当说,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内容提要

  

    《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精)》是以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夏莹老师的系列音频讲座“趣读马克思”为蓝本,以一种轻松的笔调来叙述马克思丰厚思想的一次写作历险。它截取了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诗作、小说、博士论文、政治评论以及未发表的手稿,以趣味性的问题为主线,以原文为基础,生动地描述了1844年之前马克思思想的产生过程。
    全书共分17个问题,涵盖马克思思想中诸核心概念。它不仅是一部青年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史,同时还是一部片段化的学术生平传记,记述了哲学家马克思兼具激情梦想与冷静沉思的青春时光。

媒体推荐

    作者以她独特的研究视角、生动的笔触,构筑了—个青春化的马克思思想所特有的展开方式。
    ——孙正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
    这是一本严肃的“趣谈”,作者将她对马克思文献所做的理论研究与深湛体悟有机结合起来,使一个生动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象来同我们照面。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长江学者)
    这本《趣读马克思》读起来便让人感到既町爱又可信,既有趣又有理,其独特的视角尤当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王南湜(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把阅读马克思变成一段有趣、快乐而富有启迪的旅程,这是一个挑战和探险。夏莹教授的这本书开启了这段旅程。
    ——胡大平(南京大学哲学院教授,长江学者)

作者简介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当代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激进左派思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任兼职研究员。法国法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在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各分类期刊转载30余篇。

目录

引子  多余的话,总要说在前面
第一章  “古罗马城”中诞生的“德国人”
第二章  马克思为什么独爱伊壁鸠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
第三章  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怎样炼成的?——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二)
第四章  如果这部手稿没丢,究竟会说些什么?
第五章  记者马克思的第一个哲学发现:拜物教
第六章  听马克思给我们聊聊“什么是哲学?”
第七章  无神论,怎么突然变得那么流行了?
第八章  马克思论“国王的两个身体”
第九章  “小”市民的“大”胜利
第十章  不谈“自由”,谈“解放”
第十一章  穿越时空,成为革命者
第十二章  无产阶级“横空出世”
第十三章  迟来的传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
第十四章  谁在抽象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
第十五章  劳动,为什么不能致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
第十六章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四)
第十七章  共产主义,究竟长什么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五)
后记  为什么马克思是有趣的?

前言

  

    多余的话,总要说在前面
    一次原本并没有想成就一本书的写作,之于我而言,不过是我与自己内心的一次精神的邂逅。
    学术中人的忙碌与所有朝九晚五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休息与工作之间的界限是极为模糊的。2018年4月5日的午后,那一天不是周末,但却是我多日忙碌之后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春日的明媚与书房中的宁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段难得的空隙让滋生于头脑中的各色想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
    想到一个月后,5月5日,马克思就200岁了,我有了一点小兴奋。一晃之间,我学习、研究马克思哲学也有20年了。20年的研究面对一个诞生了200年的思想,自然还是稚嫩的。但这20年寒来暑往地与马克思照面,内心所积累的种种痛苦、挣扎、欢愉与喜悦却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仿佛已与马克思的思想谈了20年的恋爱。一段20年的“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早就应该变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但由于在这20年里我总是不断地、偶尔地与之疏离,以至于那由此形成的一点点距离,让马克思的思想对于我而言,总会有说不尽的“美感”。时至今日,每每重新读马克思,我还是常常会有所惊叹和感慨。
    于是,4月5日,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为马克思200周年诞辰,我应该做点什么,以兹纪念,纪念马克思思想漫长而旺盛的生命力,纪念自己阅读马克思这20年的种种累积。于是我开始重新翻开马克思著作,从他中学时代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开始,再一次地从头阅读马克思。
    纪念是为了不被忘却。但马克思之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却是一个近乎无须纪念,却总是会被人们不断提起的思想家。原因很简单,因为马克思毕其一生所讨论和研究的那个时代,不是过去了,而是刚刚彻底揭开它的面纱,呈现出它的真实面貌。
    今天的我们被互联网覆盖着,被各色新的技术名词轰炸着,共享、平台、区块链……我们似乎在以一种加速主义的态度冲入一个“新”的时代,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戴上马克思给我的“有色眼镜”,我环顾四周,总觉得在这一片繁华之下,并没有看到什么新鲜东西。资本,正在成为新的变形记的主角,它百变着自己的造型,遮蔽着它吸血鬼的本来面目。由是,我们格外需要马克思,他的资本批判让我们洞穿了这个时代的所有秘密。
    因此,从马克思的思想出发,我们就不会被囿于一个个思想的故纸堆里,他总能给予我们一种审视和批判现实的力量。
    所以,当我重新开始一篇篇阅读马克思的文献,我所体会到的并不仅仅是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出生于现代社会初期的先知,因为他思想的深邃让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代性的本质与未来。他一步步的成长历程,赋予了他脚踏实地的成长方式,因此他的预言不是弥赛亚的降临,而是现实社会可能的走向;他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接受既有的一切,而是要人们奋起而战,以“改变世界”而非“解释世界”为己任。
    思想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仅仅通过学术形态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特别如马克思一般的思想家,他一生都未能获得任何大学的教职,他所讨论的问题也从未囿于哲学的经典问题之内。一方面,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极大地拓展了哲学讨论的问题域;另一方面,或者也可以说,马克思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曾斩钉截铁地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对于这一判定,今天的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以在这里,我试图用一种我从未尝试过的方式来讲述与我“相恋”二十年的马克思:一种短小的散文式写作,同时也呼唤着一种短小的、散文式的阅读。它所开启的是一个有着肉身的马克思。因此,我希望在这些思想的片段当中,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一蹴而就、横空出世的思想大师,而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富有青春活力的思想历险者。他与我们一样,也曾经为了读不懂某些理论著作而苦恼、困惑,对某些思想的接受也有其稚嫩而片面的时刻,对现实发生的某些事件也有一时间判定不准的时候,这是任何一种思想成熟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成长的烦恼”。马克思,特别是在这本小册子里所讨论的青年马克思,用他留下的各色文献验证了我们所提到的这一切。当然在其中,我们也自然会看到一个思想家的才华横溢。这些才华的外露虽然还没有被系统阐发,但足以闪现出天才的光芒。
    我所努力的另外一个方向,则是在这些类似思想的片段当中呈现出中国马克思哲学界这些年来最为新锐的学术观点。思想,当它成为一个近乎百年的研究对象的时候,它被阐发的体系性和学术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最终,我的“小野心”就在于能通过这种散文式的方式讲述出一个活生生的、同时富有学术性和思想性,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的马克思。
    在此,我以趣读马克思系列为名,当然意味着希望把马克思的著作本身讲得“好玩儿”,希望马克思就此能够变身为一个“可信又可爱”的思想家。我计划用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对马克思文本的全部“趣读”。而目前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第一本。在这一本中,我们所讨论的是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的马克思,是26岁之前的马克思,是青春化的马克思。因此,在这本书中与大家照面的将是一个懵懂过、迷茫过、刻苦学习过,也激进斗争过的马克思。
    愿望固然是美好的,但终究是否能够达到,抑或是事与愿违,这都还有待读者的品评,而未来我可能做的只能是将这份努力执着的坚持下去,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完整马克思的思想肖像。

后记

  

    为什么马克思是有趣的?
    青年马克思是一个充满着朝气的诗人哲学家。他所处的年代恰逢一个被历史学家们普遍认同的“革命的世纪”。两者呼应,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唯一真正改变了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由于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它的形态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着;马克思的思想曾充当着一种社会运动组织的行动纲领,它也曾是一种晦涩的哲学抑或经济学理论,同时它还蕴含着一种犀利的社会批判视角——在其中,资本主义社会显露出它隐蔽的剥削。
    马克思的多副面孔,原本拥有着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但当他成为一种被人们学习、理解抑或研究的对象的时候,这张面孔难免变得严肃起来。当然,严肃,对于一种伟大的思想而言总应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但问题在于,严肃的理论却难免陷入到所谓“可爱的就不可信,而可信的就不可爱”的两难处境。马克思,这位殿堂级的思想家,对于200年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接近。时代变了,读者变了,马克思的思想何以仍然能够成为被我们所理解的思想大师呢?  或者这个问题本身的提法应该转变为“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还有兴趣抑或动力去阅读马克思?”原因很简单,因为马克思在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是有趣的。
    “有趣的”英文表达(interesting)与“利害”、“利息”以及“旨归”的英文表达(interest)是同源词。换言之,能引发人们兴趣的一定是与人休戚相关的思想。今天当资本逻辑以加速的方式蔓延全球,作为最早的、也是最为系统的资本批判大师——马克思,他的思想光辉在今天不是消失了,而是以其富有预言性的表述吸引了更多正在探寻从资本中逃逸的当代思想者的目光。
    当然,马克思的有趣,还不仅限于这种“休戚相关”的关切,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回到马克思的原著当中,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语言的风趣和生动。特别是青年马克思,当他还未开始其繁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工作,当他还未完全痴迷于套用黑格尔的《逻辑学》所给出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现实,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是广阔而深远的。作为记者的马克思活跃在各色听证会当中,他犀利的文风成为了报纸论战中永远的胜利者。在批判对方思想的时候,他总会顽皮地挖苦一下对方的名字、对方的穿着、对方的朋友。不要怪马克思太过刻薄,这是在思想上追求彻底的德国人所共有的特征。
    这种文风成就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彻底性,也塑造了他的激进性,让青年马克思成为了当时德国报界的精英知识分子。但显然,作为一个拥有着超凡智慧的哲学博士,马克思不会满足于社会现象的表层描述与批判性分析,他需要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和诘问。于是这种理论探求的取向成就了马克思思想中另一种有趣的面向:他是第一个,也几乎是最后一个,让思想直接转变为一种物质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面貌的思想家。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马克思,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马克思,我们或者就没有那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因为若是依照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我们只能看到一副有关美好世界的图画,它与我们之间没有过渡的桥梁;正是因为马克思的存在,我们不仅能展望共产主义的模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知道了实现它的可能路径,以及谁将是这一任务的执行者。无产阶级,这个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贱民”,抑或是在大工业时代中的劳动者,成为了未来社会的缔造者。这一在今天我们看来如同常识一般的观念,却是那个时代的马克思惊世骇俗的理论发现抑或思想创造。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说,绝对是一个思想的探险家,他乐于尝试打破各种理论的界限(例如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同时又敢于提出自己的创见,哪怕这一创见需要很长时间的历史的检验,才能逐渐显现出其中的真理性。 用这样一本小册子去勾勒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片段是片面的,但按照我的偏见(这句话,在本书中会经常出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本小册子注定是一次“充满偏见”的阅读经历),片面的思想反而总是包含着深刻性。那些左右逢源、面面俱到的思想体系都难免流于空泛。马克思不是空泛的思想家,特别是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更是一个充满了各色未成熟“意见”的年轻人。因为年轻,他无所顾忌,因为年轻,他不谙世事,也因为年轻,他将更多枯燥的研究留待了以后,因此后人在阅读这个时期的马克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至少这是我在重读青年马克思著作时的直接感受。而这本小册子,在很多地方都直接将我的这种情绪记录了下来。 作为“趣读马克思”系列的第一部,在这一部当中,按照时间序列阅读至26岁的马克思所完成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个时期之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因为在紧随其后的1845年,马克思大踏步地进入到其思想的成熟期。我的“趣读马克思”也暂时戛然而止于此。但暂时的停顿只是为了进一步的蓄势待发,为“有趣地”呈现成熟的马克思而做下一步的准备。我坚信,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即便没有了犀利而风趣的语言,却仍将是“有趣的”,那将是思想的睿智与缜密而展露出的另一种“有趣”的姿态。 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我想借此感谢所有为这部小册子的成型做出诸多努力的各位师长、朋友和我的学生们。正是在人民出版社曹歌老师的提议之下,这部原本悬浮在网络之上的“片段”才得以成型为一部较为完整的“小书”。他不仅给予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同时还为这部小书的最终完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是借助于他严谨而认真的工作,才有了这部小册子的顺利出版。同时还要感谢曾经一直在“激进阵线联萌”公众号上关注“趣读马克思”系列的各位朋友、老师和同学们。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玉兰副教授对本书中有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相关章节提出了诸多关键性的修改意见,我的博士生邢冰同学也就与论稿相关的历史史实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而我们公众号的小编、清华大学博士生黄竞欧与吉林大学哲学院朴正敏同学曾就文本中的文字进行过最初的修订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我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