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

  • 定价: ¥59
  • ISBN:978755815831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 页数:328页
  • 作者:王晓丰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红楼梦》中出现的各种瑕疵和矛盾,作者王晓丰借用IT的术数称之为“Bug”,尽可能列出书中各种奇怪、不合理的现象,让大家体会到此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主要以成书研究为主,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运用强大的逻辑推理,并以各种可靠的证据为基础,将曹雪芹“增删五次”的过程科学地论证出来,并尽可能逐一对书中那些瑕疵和矛盾给出合理的解释,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大方向应该不会有误。这些成果可以帮助大家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此书,从而避免一些方向性的错误,无论您从属于哪个“红学”流派,相信都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会彻底推翻之前已经得出的理论,也未可知!

内容提要

  

    王晓丰著的这本《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参考了著名红学家关于《红楼梦》成书研究的成果,针对《红楼梦》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以及奇怪的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大胆的分析,理顺了曹雪芹创作过程中的大致情况,挖掘出“增删五次”的前因后果,基本上合理地解释了书中那些令人百恩不得其解的不合理现象和各种矛盾,从而让我们能够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书的分析过程逻辑清晰严谨,证据确凿可靠,结呆令人信服,相信会改变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

作者简介

    王晓丰,1970年生,1993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自1986年起,开始“红学”研究。2074年5月,干天涯社区首次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过《红楼梦断三百年》系列丛书,并在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进行签售。

目录

壹 《红楼梦》中的那些避无可避Bug
  一 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
  二 秦可卿和贾瑞故事的时间线错乱
  三 宝钗的年龄到底应该多大
  四 香菱的年龄为什么偏小
  五 宝玉的年龄忽大忽小
  六 袭人到底比宝玉大多少
  七 黛玉年龄的错乱
  八 王熙风的年龄错乱
  九 元春的年龄比宝玉大多少
  十 永远长不大的巧姐
  十一 贾母的年龄
  十二 薛姨妈有两个生日
  十三 李嬷嬷的年龄严重偏老
  十四 奇怪的四月二十六日
  十五 第三回的回目矛盾
  十六 惜春的古怪年龄
  十七 贾赦家到底在哪儿
  十八 贾琏为什么被称为“二爷”
  十九 “二尤”故事的时间错乱
  二十 冬寒十月到底是几月
  二十一 金陵十二钗正钗名单
  二十二 晴雯为何敢欺负小红
  二十三 晴雯的悲剧是否与袭人有关
  二十四 神秘的贾蓉之妻
  二十五 重复引用的诗句和俗语
  二十六 鲍二是哪个府里的
  二十七 多姑娘和灯姑娘
  二十八 贾家到底在哪里
  二十九 若隐若现的檀云
  三十 黛玉家的财产哪儿去了
  三十一 芳官改名的奇怪现象
  三十二 人名的奇怪现象
  三十三 从三月中浣到四月二十六日
  三十四 宝钗真的在远着宝玉吗
  三十五 凤姐与板儿关系
  三十六 柳湘莲与秦钟是怎么认识的
  三十七 《芙蓉儿女诔》中的古怪
  三十八 倒霉的茜雪
  三十九 蘅芜君和潇湘妃子
  四十 《葬花吟》与《桃花行》
  四十一 绛芸轩还是紫芸轩?
  四十二 宝玉真的不读书吗
  四十三 贾母为何对湘云很冷淡
贰 《红楼梦》成书研究
  一 宝玉与石头的关系
  二 此书不是一人创作的
  三 黛玉进贾府的年龄
  四 第九回到第十八回
  五 黛玉何时丧父
  六 增删的配套情节
  七 甄士隐和贾雨村
  八 宝钗的早死与晚死
  九 元春内容的增删
  十 巧姐与刘姥姥
  十一 富察明义看到的本子
  十二 增加十回的前因后果
  十三 芹溪的增删
  十四 加入“二尤”故事的证据
  十五 尴尬的第七十回
  十六 “三春”与四个元宵节
  十七 第四个元宵节之后
  十八 司棋故事的奇怪之处
  十九 宝玉生日的前因后果
  二十 贾政出差大有内涵
  二十一 茗烟与焙茗的玄机
  二十二 第二十五回的插入
  二十三 拼接的痕迹
  二十四 湘云故事的更改
  二十五 巧姐的年龄问题
  二十六 宁国府的来龙去脉
  二十七 贾家家败的原因
  二十八 林四娘的故事的增入
  二十九 第一次增删
  三十 第二次增删
  三十一 第三次增删
  三十二 第四次增删
  三十三 第五次增删
后记

前言

  

    有关《红楼梦》成书的研究是“红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很多红学爱好者以为这方面的研究会很枯燥,其实不然,不但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尤其是真正搞懂了其中的奥秘后,会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实际上,这个领域里真是“遍地黄金”。“红学”界的老前辈已对成书问题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为今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这也让本人受益匪浅,少走了不少弯路,对此,本人表示衷心感谢。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本人对作者的构思和写作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成书问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并将这些结果互相参照和验证,令本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丰富,也更有创意。本人从事IT开发类的工作,因而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这让我的研究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在成书领域很快有了一系列非常可喜的发现,更加深入地领略出作者增删过程中的很多意图,甚至可以清晰辨别出曹雪芹“增删五次”的大致过程,破解了书中的诸多秘密,也让书中很多矛盾和匪夷所思的地方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红楼梦》中出现的各种瑕疵和矛盾,本人借用IT的术数称之为“Bug”,尽可能列出书中各种奇怪、不合理的现象,让大家体会到此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主要以成书研究为主,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运用强大的逻辑推理,并以各种可靠的证据为基础,将曹雪芹“增删五次”的过程科学地论证出来,并尽可能逐一对书中那些瑕疵和矛盾给出合理的解释,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大方向应该不会有误。这些成果可以帮助大家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此书,从而避免一些方向性的错误,无论您从属于哪个“红学”流派,相信都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会彻底推翻之前已经得出的理论,也未可知!
    本书中引用的《红楼梦》原文,如未经特别指明,则主要来自“庚辰本”。

后记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这些详细而周密的推理过程,应该多少会有所收获。这些推导过程的逻辑性非常强,而且证据相当有说服力,得出来的结论也应是比较可信的,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相信大家用类似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得出更为合理、可靠的结论。现在,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曹雪芹“增删五次”的过程,领悟出作者的很多增删和修改的思路,从而深刻体会到此书成书过程的复杂性,感知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说明第一回中提到的“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十二钗》”的说法是可靠的,这意味着曹雪芹确实不是最初的作者,而只是个非常重要的增删者。这些结论是非常有意义的,相当于在一团乱麻之中理出非常清晰的条理来,而且是以客观证据为基础,更为科学,不会出现所谓的“考证派”和“索隐派”之间水火不容的矛盾,但也不乏一些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猜测。
    曹雪芹的每一次增删都是大的调整,是伤筋动骨的,工作量很大,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路的变化,他是如何对前一稿不满意,如何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何想做到尽善尽美,如何想创造经典,又是如何经过多人之手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也能理解曹雪芹不是神,不可能做到让每个情节甚至每句话里都埋藏秘密。从种种迹象来看,曹雪芹最后很有可能没有看到完稿,因为前八十回都是个半成品,多半是他早早去世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红楼梦》一书成书以后没有很快得以广泛流传——这样的半成品确实不太容易流传起来,谁不想看到有结局的完整故事?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所谓的“后四十回”出现了,为的就是弥补这一遗憾。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后四十回与芹溪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你是什么学派、什么流派,无论是考证,还是索隐,无论是曹家家事说,还是谁家家事说,或者明亡清兴改朝换代说,又或者是纯文本研究,都可以从我的成书论理中找到一些灵感,得到启发,从而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校验,避免出现因果颠倒的错误,因为此书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不能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解读,一定要把五次增删的内容区分开来,这样能够得出更科学的结论来。
    在研究成书的过程中,我的切入角度比较多,相信这也是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地方。我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从而能够得出更为科学、更为可靠的结论。然而,我在本书中并没有体现多角度这一特点来,为的是保持此书的严谨性,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但我会在今后出版的书中介绍其他的角度。我将专门写一本关于曹雪芹创作构思的书,这本书的内容更为丰富有趣,能够深刻挖掘出作者的真实想法和思路,以及增删调整的真实目的。本来这部书的初稿已写好,但为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争议,我还要努力先将作者的意图讲清楚,于是决定对此书重新加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与大家见面。 我认为《红楼梦》有四大研究难点,一是此书到底隐写的是什么内容。关于这个问题,我已于2014年在天涯论坛公布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应该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我的理论在民间引起了一股“红学”热潮,但不幸的是,网上发表的理论得不到版权保护,于是出现了很多抄袭者,甚至有些人为了争名夺利反咬一口。为此,我早已将这部分研究成果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了版权保护,对于剽窃者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处理。 第二个难点应该就是关于成书的研究。实际上通过本书,我已经论证得很清楚了,相信我的理论会很快被大家接受和认可。 第三个难点应该就是曹雪芹创作构思的研究。我将在下一本书中进行深入分析,相信不会令大家失望的。 第四个难点就是关于作者的研究。这应该是“红学”领域最大的难题。我个人倾向于无解,至少在现有史料的前提下,是找不到关于曹雪芹以及作者们的更多信息的,除非有新的材料被发现。所以,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找不到就是找不到,也许这就是《红楼梦》的宿命吧!但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作者身上的很多特点,从而为其划定一个范围,这也算是一个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