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文 化 > 文化事业

日本文化关键词(岩波新书精选)(精)

  • 定价: ¥39
  • ISBN:9787513333108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星
  • 页数:190页
  • 作者:(日)藤田正胜|译...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20-09-25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藤田正胜著的《日本文化关键词(岩波新书精选)(精)》以五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是一本介绍包括哲学、美学在内的日本传统文化的社科图书。如今这个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这种对话的基础,本书描绘了西行的“心”、亲鸾的“恶”、世阿弥的“花”等五个关键词,探讨日本文化的根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美学意识。作者在西田几多郎的思想的启发之下,尝试描绘一幅日本文化的自画像。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向来强调人的一生要立功立德,而对“死亡”多避讳不谈。在禅宗思想中,生即是为了死,生死不过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日本宗教、艺术、思想等领域,禅宗的“无常观”浸透尤深。镰仓歌人西行面对血海尸山时咏出了花月之美;能剧大家世阿弥探讨能剧艺术和人生时说:“花将萎,方为有趣。”
    藤田正胜著的《日本文化关键词(岩波新书精选)(精)》是一部关于“无常”的日本文化史,作者藤田正胜从几个关键词巧妙切入,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歌人、俳人、僧禅对于生死的思考,诠释了日本文化的真义。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序  描画日本文化的自画像
第一章  西行的“心——无常之世与咏歌之道
  一、凝视“心”的歌人
  二、作为出家,作为“咏歌
  三、西行及其时代
  四、西行的境遇
第二章  亲鸾的“恶——末法时代的拯救
  一、末法之世
  二、对于“恶”的彻底的自觉
  三、拯救的悖论
第三章  鸭长明和吉田兼好的“无常——两个遁世者
  一、遁世的多种形态
  二、鸭长明最后的境界
  三、吉田兼好的无常观
  四、“徒然孤寂”的生
第四章  世阿弥的“花——能与禅的交汇
  一、无常与“飞花落叶
  二、室町文化与世阿弥的能
  三、“花”与“幽玄
  四、无心与妙——所寻求的境界
第五章  松尾芭蕉的“风雅——闲寂、枯寂与“自然
  一、从西行到千利休,贯彻始终之物
  二、“闲寂”与“枯寂
  三、风雅之诚——“变成的俳句”与“作出的俳句
  四、闻自然之声
  五、漂泊与疯狂的人生
终章  西田几多郎的日本文化论——世界主义的视角
  一、在时代的洪流中
  二、为了创造世界文化
后记
附录
  译注
  引用、参考文献
  写在岩波新书新赤版第1000部出版之际

前言

  

    描画日本文化的自画像
    在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时,我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到,特别是在近代以前严酷的环境下,仅是为了确保食物、繁衍子孙、维持生命就已经极其艰难了。但是,人们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也不是仅仅想着怎么活,比如他们会把目光投向自己周围美丽的自然,并且用诗与歌来表现从大自然接受的感动;或者接触到亲近的人、所爱的人的死亡时,会想到生命的短暂,会去思考生的意义;或者在人生、在社会上遭遇各种苦难时,面对各种矛盾时,人们会不断探索使心灵得以安宁的道,思索社会应有的形态。
    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用“文化”这个词来概括,并用它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活动,我们的人生肯定是极其匮乏的。
    文化是在环境等各种条件下,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来的,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各自的文化是与生存在各自文化中的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与不同的文化相遇时,经常会对文化的差异感到惊奇。比如去外国会遇到绝对不吃某种肉的人,会遇到外出时一定会头戴某样东西的人,你总是会惊讶于他们严格遵守戒律的意志。
    回顾历史,当明治初期的日本文化与西洋文化相遇时,人们的惊奇是极其大的。产业、军事等相关技术,议会、学校、邮政等制度,洋装、理发之类的风俗,所有这一切肯定都是惊奇的对象。福泽谕吉在幕末至明治初期刊行的《西洋事情》初编的篇首论述了“文明的政治”,作为它所要求的第一要件举出了“自主任意”。福泽谕吉就是这样来翻译liberty、freedom等词的,他解释,“国法宽,不束缚人”“人不分贵贱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职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福泽谕吉在《西洋事情》的开头就讨论了“自由”,这表明他已经看到这是日本的政治、社会与西洋之间最大的不同。或许可以说,日本的近代史就是消化明治时人们所抱有的惊奇,并将其内化在自己血液中的过程。
    文化相遇带来的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自身文化框架中所看不到的东西,即不同的看法和世界观。我们对此感到惊奇,或者因此动摇了自己的世界观。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培养了反观自己的目光和对他者产生共感的心。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同时形成了与他者共存的基础。也可以说,与他者的相遇才是我们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的源泉。
    但是现在,我们历经漫长时间进行创造的活动却面临着重大的危机。这与现在波及整个世界的全球化浪潮密切相关。全球化带来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人们只关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或许可以说,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不顾体面地追逐利益还在各种场合产生了等级差别,产生了对立和倾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什么两样。而且,它还产生了试图从民族和宗教、肤色和性别、政治见解等各种观点出发,通过发现异质的东西,通过诽谤、排斥“他者”,来认同自我身份和存在意义的风潮。
    在这样的状况下,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鸿沟开始向越来越深的方向发展。经历漫长时间创造的文化,以及与他者共存的努力即将出现龟裂。我们强烈地认识到,这种倾向必须就此打住。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应对方法。我们只能从认同各自承担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并相互尊重开始,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道路。现在,我们不是正在重新探寻以这样的姿态相互对话的途径吗?人类通过接触和以前不同的东西并由此而受到刺激来丰富自己的文化,丰富自己的人生。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互为彼此丰富的源泉。我们已强烈感受到现在必须回到这个原点。
    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着以上的思考,来重新审视日本的文化、思想、宗教在漫长的历史中所产生并创造出来的东西。抱着这样的意图,我执笔写下本书。这绝不是只关注自己、夸耀自己的独特性,而是为了与不同文化、思想进行“对话”。
    要想使对话有意义,首先必须描绘出准确的“自画像”。对话只靠将目光投向他者是不能成立的,只有把握了自己是什么之后,对话才能成立。因此我想做一些基础工作。为此,我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我要关注从古至今的日本诗歌、艺术、宗教的漫长历史中的哪一点?如果能从中发现某种一以贯之的东西,那它就会成为我重要的抓手。这样思考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松尾芭蕉(1644-1694)《笈之小文》——贞享四年(1687)至翌年从江户出发巡游伊势、吉野、明石等地时写的游记——中的一段话:
    西行之于和歌,宗祗之于连歌,雪舟之于绘画,利休之于茶,其贯道之物,一也。且风雅中物随造化以四时为友。所见莫非花,所思莫非月。像非花时,等同夷狄。心非花时,类于乌兽。出夷狄,离鸟兽,随造化,归造化。
    在芭蕉那里,“风雅”首先是意味着俳谐和诗歌的词。但不止于此,这个词还意味着欲与随四时即春夏秋冬变化的万象(造化)在一起,意味着那种生活方式,以及存在于其中的美,更意味着理解美的心,以及从心中产生的诗歌的本质。在第五章我们将再一次看到,芭蕉在西行和歌的道、宗祗连歌的道、雪舟绘画的道以及千利休茶的精神中发现了这种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当把自己托付给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时,所能见到的一切都变成了花,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切都变成了月。如果所见的不是花,所浮现的不是月,那么说明他还是一个尚未知晓诗歌之心的野蛮人。芭蕉坚信,只有抛开这样的状态,和造化一起生存,人才能是人,才能理解诗歌的心。
    我想把芭蕉的话当作一条导引的线,并用它来回顾日本诗歌、艺术、宗教的历史,并描画日本文化的“自画像”。当然,这部拙著无法概览日本文化的整体,它只能撷取屹立在其历史中——从我自身的视角看去时——的思想家、诗人的一些活动。夺书不过是在这种意义上所做的一个尝试而已。但即便如此,我认为它依然能够显示出与不同文化、思想进行“对话”的路径。我们如今正处在必须迈向“对话”的关键之处。

后记

  

    笔者此前主要从事哲学领域的工作,但西行、亲鸾、芭蕉等人却总是围绕在我的身旁。西行69岁时第二次踏上陆奥之旅。途中,他气喘吁吁地越过东海道的难所、小夜(佐夜)的中山山口;亲鸾85岁时仍咏出“以虚假不实之我身,更无清净之心”的诗句,自觉心底还有深深的晦暗,并发出慨叹之语。这样的西行和亲鸾就萦绕在我的身旁,我一直想与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正面相遇。这本书终于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虽然以前做了很多有关日本哲学的工作,但那时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Philosophy这个词在日本被分别用来表示哲学和思想。哲学和思想,或者说哲学史和思想史二者是“分栖共存的。关于原因,我想借其他机会再谈。在此,我只想说,如果把思想(史)从哲学(史)中排除的话,哲学(史)就会变得极其贫乏。哲学当然应该在“哲学”这一学术框架中讨论,但我认为,如果将涵盖哲学、支撑哲学的东西也考虑进去的话,这样不就能描绘出丰富的哲学史画像来了吗?我以前就是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研究日本哲学的,但是这次我想把焦点放在文学、艺术、宗教上,循着日本文化的历史来描述它的特征。这次的成果正是来源于这样的目的。至于我是否真的刻画出了这些特征,还要交由读者判断。
    我曾在岩波新书出版过《西田几多郎——生存与哲学》(2007年)以及《哲学的启发》(2013年),这两本书的出版都曾得到过岩波书店编辑部古川义子先生的帮助。
    在执笔著书时,我经常感到纠结,总会因为不能很快找到合适的表现手法来将想法传达给读者而彳亍不前。这次虽然也出现了这种状况,但古川先生给了我许多帮助。他给了我许多合理的建议,比如要想清楚地传达意图,最好采取这样的结构,最好使用那样的表现方式,等等。在与古川先生多次交流后,我终于完成了这本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本书是名副其实被创造出来的。为此我万分喜悦,请允许我以这样的感激之情结束本书。
    藤田正胜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