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中西经典的会通(卫礼贤翻译思想研究)

  • 定价: ¥68
  • ISBN:978753277928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译文
  • 页数:395页
  • 作者:徐若楠
  • 立即节省:
  • 2018-12-01 第1版
  • 2018-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徐若楠著的《中西经典的会通:卫礼贤翻译思想研究》聚焦卫礼贤的翻译思想,依托2万张珍贵的第一手史料,首度对卫礼贤的翻译方法和理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是德国现代汉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经典至今为止最重要的德语译者。他在20世纪初翻译的中国经典(《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是德语图书市场上唯一经久不衰的中国作品,而他翻译的《易经》更是世界各语种译本的原版。卫氏依据德国古典哲学、基督教神学和德国古典主义文学构建中西经典之间的互文性,从根本上成功地在东西方思想之间架起了一座会通的桥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让东方之光点亮世界
  第二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各章主旨
第二章  卫礼贤的生平及学术活动
  第一节  卫氏的生平概述
  第二节  卫氏的主要学术活动
    一、尊孔文社和德华交流社
    二、北京东方学社
      (一)《北京东方学社》手稿
      (二)《北京东方学社》单册
      (三)《北京东方学社简章》拟暂稿
      (四)《东方学社章程》
  第三节  卫氏的个人思想
    一、宗教信仰
    二、学术思想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卫礼贤的中国经典德译
  第一节  卫氏翻译活动概述
  第二节  《中国宗教和哲学》源流丛书
  第三节  卫译中国经典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
    二、《中庸》
    三、《论语》
    四、《道德经》
    五、《列子》
    六、《庄子》
    七、《孟子》
    八、《易经》
    九、《吕氏春秋》
    十、《礼记》
    十一、《家语》
    十二、《孝经》
    十三、《书经》
    十四、《韩非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卫礼贤翻译中国经典的方法
  第一节  翻译流程和特点
  第二节  交往的中外伙伴
    一、单维廉(Wilhelm Schrameier,1859—1926)
    二、罗尔巴赫(Paul Rohrbach,1869—1956)
    三、赫善心(Harald Gutherz,1880—1912)
    四、辜鸿铭(1857—1928)
    五、高孟贤
    六、张士珩(1857—1917)
    七、周暹(1891—1984)
    八、周馥(1837—1921)
    九、劳乃宣(1843—1921)
    十、李泰棻(1896—1972)
    十一、伯伊(Friedrich Boie)
    十二、其他协助者
  第三节  合作翻译的模式
  第四节  与出版社的合作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卫礼贤的功能翻译理念
  第一节  卫氏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三、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普通翻译学理论
    四、“目的论”对卫氏翻译研究的适用性
  第二节  卫氏对翻译性质及规律的认识
    一、动态的翻译观
    二、语篇类型之别
    三、创造性的翻译
    四、译者的主体性
  第三节  卫氏对中国经典翻译的基本定位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目的决定目标受众
    三、翻译目的决定选题
    四、翻译目的决定底本和注疏
    五、译文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卫礼贤翻译中国经典的基本策略:构建中西经典之间的互文性
  第一节  有关互文性的基本问题
    一、互文性概念及理论
    二、翻译中的互文性问题
    三、卫译中国经典的互文性构建策略
    四、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互文性构建
  第二节  卫译《大学》的互文性构建
    一、卫氏模仿理雅各《大学》译文
    二、卫氏1904年《大学》译文
    三、卫氏《大学章句·首章注》译文
    四、卫氏借鉴辜鸿铭《大学》译文
    五、卫氏1919—1920年《大学》译文
    六、卫氏1923年《大学》译文
    七、卫氏1930年《大学》译文
  第三节  卫译《中庸》的互文性构建
    一、卫氏1914年《中庸》译文
      (一)《中庸章句序》
      (二)《中庸》书名
      (三)《中庸章句·首章注》
      (四)《中庸章句》正文第一章
      (五)《中庸章句》正文其余部分
    二、卫氏1919/1920年《中庸》译文
    三、卫氏1930年《中庸》译文
  第四节  卫译《论语》的互文性构建
    一、围绕核心概念的互文性构建
      (一)“忠恕”和“道德律
      (二)“仁”和“德性
      (三)“义”和“义务
      (四)“道”和“理性
      (五)“德”和“精神力量
      (六)“天”和“上帝
      (七)“圣人”和“天才
    二、《论语》的三大互文性构建
      (一)宗教互文性的构建
      (二)哲学互文性的构建
      (三)文学互文性的构建
  第五节  卫译《道德经》的互文性构建
    一、“道”的译解
    二、“德”的译解
    三、哲学互文性的构建
      (一)黑格尔辩证法
      (二)康德的二律背反
      (三)个体化原则
      (四)新柏拉图主义
      (五)柏拉图理念说
    四、宗教互文性的构建
      (一)原罪说
      (二)认识论
      (三)自然之法
      (四)《圣经》
      (五)善恶说
      (六)伦理学
    五、文学互文性的构建
    六、与时代精神的呼应
  第六节  小结
    一、卫氏构建互文性的基本原理
    二、卫氏构建互文性的基本方法
    三、卫氏构建互文性的基本依据
      (一)基督教神学
      (二)康德哲学
      (三)歌德的生命观
    四、卫氏的翻译会通思想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一级文献
  2.二级文献
  3.插图文献(不含以上文献)
附录1  卫礼贤简要年表
附录2  卫礼贤翻译中国经典年表(1900—1930)
文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