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世界政治

过我想过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亲历记)

  • 定价: ¥42
  • ISBN:978752070638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279页
  • 作者:(加拿大)辛上邪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过我想过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亲历记)》是旅加移民、博士、作家辛上邪结合自己和其他移民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的移民加拿大后建立生活的快速指南。书中讨论的问题非常具体,比如在加拿大一年的基础日常花费、买房买车的注意事项、省钱小窍门、如何快速重建人脉等。本书还兼具故事性,记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移民生活故事。不仅便于纠结移民与否的读者了解海外生活,更好地做出抉择,更利于广大新移民、留学生尽快完成人生重启,开始二度美好生活。

内容提要

  

    作为世界上最适合移民的宜居国家之一,加拿大被评为“教育最具有影响力的移民国”“全球教育品质最佳国家”。加拿大的教育经费投入居全球榜首,因此,许多华人移民加拿大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其实,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移民后的生活什么样,怎样才能如愿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过我想过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亲历记)》以作者辛上邪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为大家展示了加拿大生活“具体而全”的细节。从一波三折的移民申请、机场入关小插曲,到参加入籍考试、驾照考试、开银行卡,到铲雪、买冰箱、去医院,再到结交新朋友、参与选举、改变教育观念,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如何开创全新人生,也介绍了加拿大社会、文化、民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资讯。透过种种温馨有趣的画面,奉上一部干货满满的加拿大移民生活指南。

作者简介

    辛上邪,弃商从文的博士、学者,定居加拿大后专职写作。关注教育、认知成长,主张视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积极的心态自娱自乐。《北京晚报》、《今日中国》等专栏作者。从孩子出生开始写成长博客,坚持至今。关注教育细节及中国与北美的教育、文化差异。开设微信公号辛上邪(xinshangye006),并在“知识星球”开办辛上邪写作小组、辛上邪讲唐诗、辛上邪谈教育及移民经验分享等课程。

目录

第一章  移民后我的人生重启
  一波三折的移民申请
  去留之间
  移民后我的人生重启
  一片宽容中的“刀光剑影”
  投下人生第一张选票,小激动……
  我的来路、情形各不相同的华人邻居们
  驾照考试:不要“考住你”,而要教会你
  孩子坐车可是有很多讲究
  市民“休闲中心”——图书馆
  入籍考试
  当大卡车撞翻大客车之后……
  在加拿大卖酒真是高危职业
  北美华人移民必知历史:排华法案
  老印为啥能占领北美
  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
  云海的启发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桥也不是好过的
  机场惊魂
  交罚款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关于剪头发的笑话
  剪头发的意外
  种花互助会
  迷路记
  豪迈的银行行长
  蓝莓园经营得好不好,关键不在于蓝莓
  备战备荒,愚公移山
  关于灰尘的笑话
  白大仙的修炼场
  打折促销催生出的购物狂爸爸们
  信箱屡次被盗
  一份排骨成了开口“催化剂”
  徒步下山
  看病认真,治疗稀松
  去加拿大医院的感受不错啊
  售货员帮我省了4000块!
  资本主义的桥也不是好过的
  参差不齐的皇家童子军阅兵方阵
  这片肉是不是中国来的?
  我担心在女厕所遇到男性
  “同厕法案”真的不是我编的
  你入你的主流,我上我的街头
  市选是一场战役:战士五花八门
  这一场注定要输的战役,虽败犹荣!
  大麻合法化:作死之路!
第三章  加拿大移民和留学生活必知
  加拿大移民和留学生活必知
  新移民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如何快速建立新的人脉?
  怎样交流能畅通无阻?
  我是如何从怒吼妈妈变成零怒吼的?
  孩子体育比赛的启示
  加拿大的高中教什么?
  陪读父母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
  中国文化如何帮助华人的孩子顺利成长?
  如何帮助孩子学英文、补中文?
  受“歧视”不是因为你是华人

前言

  

    前言  美丽的二度人生
    移民后,我就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我的美丽的二度人生”。不是炫,是真心感受。
    35岁我开始在北京读研究生时,被亲友们普遍评价为“理想化”,原因是那个年龄不应该放下生意跨专业读书。37岁申请移民时,大家都说我“冲动”,理由是在国内有房有车有人脉,生活得好好的,何必再折腾。39岁起运货柜搬家来加拿大定居时,送别晚餐上,就有朋友直截了当地评论我“头脑发热”,还有一位语重心长地嘱咐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吧。这个年龄做这个决定真的太冒失了。”
    所有这些逆耳忠言的出发点都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多年被忠言逆耳,以至于在国内时,我误以为自己太有个性,成长的速度太慢跟不上年龄的节奏,行动常常“出格”。可是来到加拿大后,我才发现,原来这样的限制根本不存在,世界上原本没有“格”,主动调整才是常态。我还不是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虽然我很愿意是,但是貌似我的改变幅度和行动力远未达到它的境界。
    搬家后的第二周去辅助移民安置的公司听讲座,主讲人说,加拿大人一生转换六七种职业很平常。人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也在发展变化,随着经历、阅历、生活状态的改变,个人的爱好、理想、愿望随之变化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对于所从事的行业进行调整也理所应当。因此,当听说某个生意由于店主“退休”而转手时,并非意味着店主都是七老八十。移民加拿大有一种方式就是买生意申请,据说,如果生意经营了七八年,移民局便会认可店主“退休”改行的想法。
    我身边有不少此类案例。犬子迪迪的架子鼓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自幼喜欢音乐。他高中毕业后入职军队,利用军队的假期去上大学,主修IT。大学毕业后从军队退役,打工,自己也办IT公司,同时修完了硕士。可是奋斗数年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音乐,于是又重拾音乐梦想,晚上教孩子们乐器,白天自己创作。
    朋友老王移民来了十年,每一年都在变化。第一年他开车跑遍了大温地区大大小小的公园,原因不是喜欢大自然或户外运动,而是“恐惧”——对环境不熟悉令他感觉不安全。为了克服内心感受,他决定“四处转转”。转够了,对各城市的地理情况充分熟悉后,他觉得踏实了,开始攻克第二个令他不适的障碍——语言障碍。花了一年的时间,他修完了成人高中十二年级的五门课,还拿了全A。他的英文老师说,教了26年ESL,老王是她第7位拿A的移民学生。老王那时45岁,用他的话说,“真是剥了一层皮”,“经历过,就觉得没有什么比读十二年级更难的事情了”。
    除了“逛公园”和补习高中,头两年老王还有其他长期副业——听保险、售房、理财、文化艺术、政治理念等领域的公开讲座、分享推广会,以及坚持做义工。想了解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他参加了接送老年人去医院就诊的义工组织,忙的时候一周六天“出勤”。服务态度好,真心投入,老王获得了义工组织的表彰。
    第三年,老王考了地产经纪。他喜欢看房子,有第一年熟悉地形的基础,一年多的时间带着客户看了近千套房源。他又与听讲座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共同办起了旅游网站,重新涉足在国内从事的老本行——旅游。成功试水后,第四年,这一对有旅游情结的搭档正式转向加拿大旅游领域。一路发展到现在,如今他们已经是同行中的翘楚。
    这类故事说也说不完。我在书中将移民分为五类,第五类华丽转身的皆属此列。
    大量移民能华丽转身,除了自身的认知、执行力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社会的宽松、开放给予他们转身的空间。
    在加拿大,求职简历上不必写年龄、性别、婚姻状态、籍贯、族裔、宗教信仰、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甚至连学历都不必写上去。比如,一个经济学博士打算申请汽车修理的岗位,只要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执照、培训证书等即可,而不必附上博士学历证明等材料。提供材料的目的是证明有适当的工作能力,不是要审查个人生活。
    个人生活的时间、空间皆不可侵犯。不仅求职不必拿出个人资料,入职后,单位也不能要求员工随时加班、接工作电话。因为加拿大人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打扰到生活,那就得不偿失了。
    加拿大人对私人生活空间的捍卫还表现在,只要他人不破坏公共秩序、不影响别人或环境,无人会去评判其穿着、举止、选择。以貌取人、以服饰或消费去判别对方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纯属无聊、无知和粗鲁,至于催婚、催育,以及评价别人的外貌、性格、工作、生活选择等,更是不可思议。在这里,只要不违背法律,任何人都可以完全、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加拿大社会提供的“自由转身”的空间还包括充足的学习空间。不会,可以去学——这是加拿大人普遍的信念。
    加拿大人讲规则。规则制定前多方讨论,制定后严格遵守。许多事情都有流程,都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去办。即使申请一个“简单”的义工,刚开始都会领到一份或多份资料说明,有的还要参加培训,要求先学习再介入。相应的,各大专、大学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程。学校的任务首先是帮助社区发展,之后才是获得适当利润,这就保证了这些课程的内容、时间、价格的实用、合理。一位邻居发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公司要求,便一声不吭地报了大学的课程,每周一次的夜课硬是坚持了三年,一级级提升。
    社会肯给新人机会也为“自由转身”提供了可能性。老资格固然吃香,新人也不是没有机会。新人不会自卑或底气不足。还是那句话,不会的多学。每年大量的高中毕业生直接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率都不低。对于“空降”的移民而言,尽管有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但求职也并非难如登天。
    另外,新人们的“底气”还有一个信念支持——不熟悉的多练。有一次我开车去4S店,误入露天仓库,在里面密布的车阵内只能倒出去。菜鸟技术及没有倒车雷达、相机,让我不知如何是好。4S店的一位女士见状,过来帮我倒车。我夸奖她水平高,她则淡定地回答,她刚来工作时对长距离倒车不“舒服”,于是找没人的地方苦练一周,之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倒车、以什么角度倒车都不是问题。
    在这里,能否抓住机会全看实力。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什么人情问题。我能专事写作,也是得益于此。刚来的第一年,我偶然参加了一个大型文学比赛。一年后,收到了评比结果,我创作的诗歌和小说竟然都获了奖。颁奖时,组织者说,之所以花费一年才出结果,是因为完全盲评,需要各评委都认真阅读再回复。之前我的文学写作经历很少,更与文学圈没有交往,在全加拿大范围的比赛中能获奖着实意外。
    有了这次比赛的鼓励,我的写作之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一直走到现在。在尝试过中文教学、商务翻译、商业策划等之后,我将写作选定为“第二段人生”的主业,常有人听说我的故事后表示惊讶,想了解我如何能从商人转向学者,如何能成为专栏作家,图书作品不断。我会打趣地回问:“想听长的版本还是短的版本?”其实长版本、短版本没啥区别,我并无独门秘籍或法宝,能有今天诸多的“不可思议”,最主要的原因是加拿大给予的高度自由。
    闲暇时和先生聊天,我们都憧憬着“第三段人生”——等迪迪上大学后,我俩就可以不受照顾孩子的限制了,不必定时定点地为孩子做三餐,也不必为接送孩子上学和课外班奔波,那时就能更加尽情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他的计划是写完普及版的中国通史故事,再去好好学学英语,参选些喜欢的社团,多做义工。我则考虑补习完成人高中,争取去大学重新读个专业,说不定我还能像老王那样拿个全A。套用一句广告语:在加拿大,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