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哲学的故事

  • 定价: ¥79
  • ISBN:978756891092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重庆大学
  • 页数:299页
  • 作者:(英)安妮·鲁尼|...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安妮·鲁尼著秦岭译的《哲学的故事》是一本通俗的哲学普及读物。全书围绕“自然与现实”“人类的认知”“自由意志与缘分”“生活中的道德”等主题,通过趣味的文字和答疑解惑的方式,为读者剖析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看似艰深的哲学问题,深入浅出地结合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的观点,把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思想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融入其中,让看似与现实孤立的哲学,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的思想也更加开放与自由。

内容提要

  

    安妮·鲁尼著秦岭译的《哲学的故事》首先是一本让我们可以透视哲学并学会如何独立思考的书,而不是简单地对哲学家生平及观点进行罗列。《哲学的故事》还是一本易读的书,它接近我们的方式是温和而亲切的,尽管内核是深邃而犀利的。本书力求把每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或者世界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同过去、现在和将来结合起来分析,把它同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看待,对每一种存在过的观点进行系统而有机地诠释。每一个问题,都有千种角度。正是基于此,作者启发我们去思辨、去组织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有说服力并用让人感兴趣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唤起我们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另一种可能性。

媒体推荐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年)
    我所迷茫的是不知该何去何从……问题在于,找到对我来说是真实的“真理”,找到我生与死的意义。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 3—1855)
    过去的哲学家们只负责解释世界,现在看来还应该负责改变世界。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我不以哲学家之名写下这些东西,我以一个自然人的名义——承受世间的一切现实,希望做出好的改变,并希望用简单直白的话告诉其他有着共同感觉的人们。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目录

绪论 受审视的生活
第一章 何物存在?
第二章 上帝存在吗?
第三章 人何以为人?
第四章 人可知几何?
第五章 人生何如?
第六章 怎样构建良善社会?
结语 一个“哲学日常”的结尾

前言

  

    这些问题重要吗?
    你可能会觉得,即使不知道“实在”是什么,你的人生一样可以正常度过。你可以轻松跳过以下这些时不时烦扰着哲学家的问题:
    动物是否有“权利”?
    我们是否可以接受重病必死之人自主选择“安乐死”?
    如果社会的不公平让一些人走向犯罪道路,他们应该受到
    惩罚吗?
    避税有什么问题?
    人们是否有能力用语言影响他人的情绪?
    哲学可以给我们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思维框架和“工具箱”。
    哲学的故事就是一本“问题之书”,同时试图去回答这些在西方哲学史上持续了2 500多年的问题。哲学问题很难直接得到一个简明的、正确的或者说“真实”的答案。回答这些问题是个艰难的任务,不仅因为哲学家们在看待什么构建了“真实”和“认知”的问题上存在争议,还因为他们无法清楚地用语言阐述这些问题和答案。
    在讨论能够帮助理解“生与死的意义”之类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前470一前399)那些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世易时移,我们的世界在变,这些话题的界限也在变。虽然我们的世界已经和苏格拉底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我们要追问的问题还是差不多。我们依然追求生活的“德”,追问上帝是否与我们同在,追问我们身边的世界是否“真实”。然而随着科学的介入与发展,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文化的形成,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得这些讨论的方向大不一样了。棘手的问题一罐虫子
    “无物存在。
    即使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段关于存在无意义的令人沮丧的话来自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前483一前375),它让哲学看起来如此尴尬徒劳。但这也是一个起点,使得两千多年后的笛卡尔可以借以说明存在是什么和我们怎么确信存在,如果真的有什么存在的话。在我们讨论哲学家们是怎么开始理解存在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存在”和“认知”。这两个问题无法分割,但是又分别给我们出了两大难题。把问题一锅端吧
    一旦认为自我是存在的,我们就可以来思考一下人生。我们该怎么活着?有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法则指导我们该怎样活着?还是说伦理法则应该随时代、地理位置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换句话说,伦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有些东西清晰易辨。比如在大多数国家,杀人都是非义的。但是有些国家,例如美国的一些州依然保留着死刑,依然认可“依法杀人”。很多人信奉“正义之战”,支持正义成为我们发动战争的理由,比如推翻暴政。当然,这样不可避免要死人。战争的死难者和受死刑的人当然不想死——但是他们没法决定自己的生死。那么那些病重必死之人又求死不得呢?帮他们结束生命合理吗?大多数国家不允许这么干(安乐死)。如果发动的是一场“正义之战”,却将一个在集市玩耍的无辜孩子误杀了,这要怎么自辩?帮助一个病入膏肓饱受病痛的成年人求死是否又能自辩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什么是“是”与“非”,还有我们如何做出符合“伦理”的选择,这些都属于“伦理学”(见第五章)。
    怎样生活是对个体和社会层面同样有意义的问题。当它延伸成为社会秩序和法律问题以后,就必须讨论人身应该受到什么样的约束。这就是“政治哲学”的话题。(见第六章)讲个故事
    不像其他的领域范式,哲学不一定建立在经验之上。在物理学上,如果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哲学则不然,任何人都可以从头开始。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了一本书,他拒绝使用任何先贤的观念而是选择重构哲学的基础。所以本书既没有回答什么问题,也一直在回答问题。本书会列举一些前人(包括本时代的人)的观点,可能附议也可能辩驳。这样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起点,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就是关于你的生与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