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铁水奔流的年代(本钢一铁厂口述史)

  • 定价: ¥68
  • ISBN:978720509316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辽宁人民
  • 页数:195页
  • 作者:整理:史建国//王...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通过史建国、王重旭、晓寒、冯璇等采访整理的《铁水奔流的年代(本钢一铁厂口述史)》,我们及我们的后人再看到一铁遗址的时候,就不再是一座废弃的高炉、一堆锈蚀的钢铁,而是可以走进那个铁水奔流的年代,看到那些在炉前挥汗如雨的钢铁工人,看到那迎风招展的旗帜,听到工人爽朗的笑声,你便可以触摸到废弃高炉的温度,感受到冰冷钢铁的生命。
    这部口述历史的采访对象主要是曾在本钢一铁厂工作过的本钢老领导、一铁厂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等。这些老人对一铁厂充满了眷恋,采访过程中有的老人泪流满面,哽咽难言。那些充满深情的讲述,不仅充满了对一铁的爱、对逝去时光的依依不舍,更讲出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厂为家、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内容提要

  

    始建于1911年的本钢一铁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百多年来,本钢一铁厂走过了坎坷的岁月,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沉淀了太多的故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铁厂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在2008年,历经百年风雨的两座高炉正式关停,但她依然矗立于滔滔的太子河边,承载着本溪人的百年记忆,铭刻着一座城市的屈辱与荣光。在史建国、王重旭、晓寒、冯璇等采访整理的《铁水奔流的年代(本钢一铁厂口述史)》中,被采访者那深情的讲述,带我们回到那个铁水奔流的年代。

目录

父亲孙福才与高炉的缘分
改造旧设备创出新指标
本钢炼铁生产中的二三事
回忆修复2号高炉的日日夜夜
话说“人参铁
回忆父亲左凤仪
自动泥炮诞生记
93岁老人说往昔
闯关东来到本溪湖
一铁厂焦化车间的那些事
一铁厂是只“老母鸡
一铁的工人,素质最高
经历坎坷的一铁厂
较真,是要有底气的
人,总要有一点儿精神
有关一铁厂设备的一些老话题
一辈子的情怀
我在一铁厂工作的往事点滴
我那无法改变的炼铁情结
咱这一辈子,对得起共产党
一定要把工匠精神传下去
我在一铁厂那9年
我这40年
那一代一铁人
革新上的小故事
高炉的钟声敲响了
一铁厂往事
我最精彩的时光
本溪湖逸事
深深的爱
让人自豪的一铁厂
后记

后记

  

    2008年10月,有着百年历史的本钢一铁厂,那座寄托几代人梦想的炉火,渐渐熄灭,那里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所有的过去都值得留恋。但对本溪人来说,本钢一铁厂却让人难以忘怀。
    本溪是一座依托钢铁行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铁厂,就是最早矗立在本溪这块土地上的现代钢铁工业的巨人,承载了本溪人太多的梦想和割舍不断的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座百年老厂终于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见证,遗址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为了更真实地留下一铁厂的历史,本溪市委宣传部安排我市作家,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一铁厂曾经的辉煌,尤其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一铁厂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历史本是鲜活的,但是很多历史一经书写,便成了干瘪年代的排列和枯燥数字的堆砌,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温度。而口述历史恰恰相反,它通过被采访者的深情讲述,为历史注入血液,让历史灵动起来,让我们以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历史,从个体的命运去看历史。
    所以,有了这部本钢一铁厂口述历史,我们及我们的后人再看到一铁遗址的时候,就不再是一座废弃的高炉、一堆锈蚀的钢铁,而是可以走进那个铁水奔流的年代,看到那些在炉前挥汗如雨的钢铁工人,看到那迎风招展的旗帜,听到工人爽朗的笑声,你便可以触摸到废弃高炉的温度,感受到冰冷钢铁的生命。
    这部口述历史的采访对象主要是曾在本钢一铁厂工作过的本钢老领导、一铁厂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等。这些老人对一铁厂充满了眷恋,采访过程中有的老人泪流满面,哽咽难言。那些充满深情的讲述,不仅充满了对一铁的爱、对逝去时光的依依不舍,更讲出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厂为家、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其实,口述史并不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简单,不是你说什么,我记什么。口述历史也是一种创作,一种基于真实历史事实的创作,它要选取和研究采访对象,启发并发掘被采访对象去回忆和讲述那些有价值的历史和人生经历,并对那些零碎的讲述,和历史对应,最终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去还原历史的真实。所以口述历史的写作,作家有时要付出比文学创作更多的精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我市作家史建国、王重旭、晓寒、冯璇等参与了本书的采访和写作,王重旭、史建国负责书稿的统筹、校对和订正工作。本书照片由郭韬、董凤安、包国文拍摄、提供,封面照片作者是董凤安。
    本钢党委宣传部、本钢老干部办,对本书的采访给予大力支持并对稿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另外还有几篇作者本人的回忆文章也被收入本书中,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重旭 2018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