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绑架风云

  • 定价: ¥68
  • ISBN:978702013425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441页
  • 作者:(美)大卫·I.科策...
  • 立即节省:
  • 2018-11-01 第1版
  • 2018-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大卫·I.科策著的《绑架风云》再现了1858年发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真实事件。故事的主人公是犹太男孩埃德加多·摩尔塔拉,被人强行掳走,并遭软禁。绑架事件在意大利国内外引起强烈不满,男孩父母为救孩子做出极大努力,终于成功,而意大利也因此实现国家的统一。

内容提要

  

    《绑架风云》由大卫·I.科策著。
    博洛尼亚,一八五八年六月的一个晚上。
    急促的敲门声。
    这是犹太商人摩莫洛·莫尔塔拉的家,教宗国的警察奉命前来,要带走莫尔塔拉六岁的小儿子埃德加多。根据密报,埃德加多已受洗,他已不被允许待在犹太人的家里。众目睽睽下,警察真的带走了埃德加多。
    埃德加多的命运顿时成为意大利犹太社区的关注焦点,并且得到法国、英国等地的犹太社区的声援。与此同时,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风起云涌,而埃德加多事件就是导火索,将会给天主教世界带来无法逆转的影响。

媒体推荐

    科策把这段现代意大利诞生史讲得丝丝入扣。
    ——《金融时报》
    内容详实而生动,情节充满戏剧性的张力,它经得起历史学家的审视,又如侦探迷案般吸引广大读者。
    ——《旧金山纪事报》

作者简介

    大卫·I.科策(David I.Kertzer),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布朗大学社会科学小保罗·杜比校级教授、人类学系教授和意大利研究系教授。曾任布朗大学教务长、美国社会科学史协会主席和美国欧洲人类学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意大利政治历史、梵蒂冈研究、天主教会和犹太人。曾两次获得美国历史学会意大利历史研究会马拉罗奖。二〇一五年,凭《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获得普利策传记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入夜敲门声
第二章  教宗统治下的犹太人
第三章  捍卫信仰
第四章  绝望之日
第五章  犹太经文盒与十字架:埃德加多前往罗马
第六章  慕道之家
第七章  父亲和圣父
第八章  教宗庇护九世
第九章  声讨教宗
第十章  女仆艳事
第十一章  阿拉特里插曲
第十二章  母子相见
第十三章  国际抗议继续蔓延
第十四章  教会反击
第十五章  原则问题
第十六章  摩西爵士前往罗马
第十七章  博洛尼亚的暴乱
第十八章  宗教裁判官被捕
第十九章  起诉宗教裁判官
第二十章  宗教裁判官受审
第二十一章  为宗教裁判官辩护
第二十二章  统治者的仪式
第二十三章  释放埃德加多的新希望
第二十四章  埃德加多逃亡
第二十五章  佛罗伦萨命案
第二十六章  摩莫洛受审
结语
后记
致谢
档案来源
译后记

前言

  

    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延续了许多世纪的制度将被清扫而去,亚平宁半岛上,教宗权力和传统势力面对着由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现代工业、科学和商业催生的新一代。旧时代和新时代那些骄傲的战士们警惕地盯着对方,和解无从达成。双方都挥舞着自己的旗帜,吟诵着自己的真理,崇拜着自己的偶像,赞颂着自己的英雄,驳斥着自己的敌人。革命者们梦想着与压抑的现在迥然不同的乌托邦一样的未来;自由派预言着在宪政基础上的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即使是保守主义者,也在担忧旧秩序还能够支撑多久。新的显贵产生了,成为人们阿谀的新对象。在意大利,公国、大公国、波旁王朝、萨伏依王朝以及教宗国互相拼凑,一个民族国家正在诞生,它的国界尚不明确,它的性质也是无从想象的。臣民马上会变成公民。但是,对众多目不识丁的农民来说,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
    就西方而言,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分裂在教宗国的领土内体现得最明显。没有什么别的地方,神权的统治能够这样根深蒂固,能够在意识形态上得到如此完善的论证,能够在仪式上得到如此辉煌的演绎。很多个世纪以来,教宗是人间的王子,统治着领土上的臣民。一八五八年时,他的疆域从罗马开始,如新月状蜿蜒绕过托斯卡纳大公国,一直往东北延伸到北方的博洛尼亚,那是教宗国的第二大城市——这版图与三个半世纪以前大同小异。教宗统治着他的国家,因为这是神的旨意。革命的观念——比如说,认为人们应当选择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应当自由地思考他们愿意思考的问题、相信他们选择相信的原则一——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邪恶的,是恶魔的所作所为,是上帝的敌人(比如共济会)的赘生物。世界就是上帝所注定的那样。进步是异端邪说。
    尽管一八五八年时教宗国依然存在,却并非毫无损伤地熬过这七十年。一七九六至一七九七年,法国士兵涌入亚平宁半岛,教宗国被吞并;几年间,两名教宗被从罗马逐出,狼狈逃亡,教会财产被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填满了拿破仑的钱箱。拿破仑倒台后,教宗庇护七世在一八一四年回到了圣城,教宗国也恢复了,但是,从前显得那么坚不可摧的东西——万物是神圣秩序的产物——现在看来都万分脆弱。到处都有反对教宗世俗权力的阴谋活动,暴动也在发生。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又有一位教宗被迫逃离罗马,这一次是害怕杀气腾腾的暴民。他不得不依赖外国军队来恢复他的统治,保护自己不受那些哗变的臣民的伤害。
    这些臣民中就有犹太人,“教宗的犹太人”,尽管他们大多数与哗变无关。犹太人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住在意大利,但是他们却无法摆脱外来者的身份,一直在寻求得到留在自己居住地的特权。他们人数很少,在整个教宗国里也只有一万五千人,但他们在神职人员的头脑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在天主教神学中占据着不值得羡慕的核心地位:他们杀死了耶稣,他们继续可怜地生存下来,只是作为对信仰者的警醒,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看到光明,成为真正的宗教的一部分,帮助拯救者尽早重返人间。十六世纪以来,教宗就把他们限制在隔都中,阻隔接触。基督徒不许进他们的家门,他们的社会是另外一个社会。不过,隔都内的生活仍然有它的快乐和安慰。犹太人过着丰富的社区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组织、自己的会堂、拉比和领袖,自己的争吵和胜利,他们自己的神启的仪式,指导着他们每一天和一年的每一个季节的日常生活。
    但是,当法国军队散布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世俗的三位一体理论横扫欧洲大陆、掀翻隔都大门、用净化的火焰将它付之一炬时,犹太人也觉得新世界遥遥在望了。士兵来了之后,有时候基督徒邻居不安地观望着,犹太人则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忐忑不安,开始试探着从世代居住的唯一世界中向外迈出一步。
    这里记录的事件,一起组成了人们已经忘却的、宣告旧世界的灭亡的奇怪篇章,一八五八年开始于博洛尼亚,事实上,就是在那中世纪的鹅卵石街道和广场开始的。那时,教宗坐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王座上,法国军队在“永恒之城”——罗马的街道上巡逻。博洛尼亚三个最有权力的人中,两位是红衣主教:大主教,该城的精神领袖;红衣主教特使,教宗国的代表,世俗统治者;第三位是奥地利将军,他的部队(加上驻扎在罗马的法国军队)要确保风雨飘摇的教宗政府不垮台。
    将军的指挥总部正对面就是博洛尼亚著名的圣多米尼克大教堂,圣人多米尼克就是在这里去世的,他的尸骨仍然被人们满怀崇敬地封存在这里。由罗马的宗教裁判所派到这里来负责和异端邪说作斗争、捍卫信仰的宗教裁判官就住在这里。他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限制犹太人的法令的实行。
    两个世纪以来,博洛尼亚的宗教裁判官们无须为犹太人操心,因为在一五九三年,教宗已经把这里和周围领土上的九百名犹太人全部驱逐走了。随着一七九。年代法国的占领,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犹太人回来了,但是一旦教宗国恢复,他们的处境马上又变得微妙,他们住在城里的权利又不那么明确了。不过,到一八五八年,大约有两百名犹太人住在博洛尼亚,大部分是商人,他们为他们的家人安置了舒适的家园。教会当局对他们居住在这个从前禁止他们居住的城市抱有矛盾态度,而犹太人也丝毫不想引起注意,因此,他们既没有犹太会堂,也没有拉比。
    和很多来自其他城市隔都的犹太人一样,摩莫洛·莫尔塔拉和玛丽安娜·帕多瓦尼·莫尔塔拉从附近的摩德纳公国搬迁到了博洛尼亚。他们、他们的孩子和信奉天主教的女仆住在市中心的一座楼中。他们寂寂无闻的生活马上就要痛苦地结束了。

后记

  

    我是个业余翻译,难得翻译一点东西,选题自然就比较谨慎。不过,我倒也不是很挑剔,这几年翻译的几本书,无他,大抵要么有趣,要么有用,最好的,自然是有趣又有用的了。
    翻译《瓦尔登湖》时,一心只想着把正文和注疏都翻译出来,辛苦归辛苦,却也乐在其中;完成之后,笑日“曾经瓦尔登湖难为水”,恐怕以后不会再翻译了。编辑推荐过一些书目,有文学经典,也有当代新锐、政论杂学,我都委婉推辞了。
    轮到这本书时,我却欣然接受。
    《绑架风云》的主题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犹太史,大背景是欧洲和美国的外交史,我对这段历史一直比较感兴趣。作者大卫·I.科策也是从布兰代斯拿到的博士学位,又多了一份亲切。
    翻译犹太历史题材的文字,多少有些还债的意味。我读书很顺利,论文稀里糊涂写完,答辩稀里糊涂通过,碰到有软件公司招工,却也是稀里糊涂地就改行了。初时并不觉得,日久天长,却时时有些愧疚,毕竟当时学校将有限的经费提供给我读博士,我读完了却弃之不用,总是一种亏欠。若能在相关学科内翻译、写作,多少也能回馈一下当年资助过我的学校和基金会。
    拿到书之后,粗粗读过,我便能够确定,这本书既是学术著作,行文又十分流畅易读,翻译起来会比较顺手,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国内学者和读者提供一手材料,了解欧洲犹太历史、教会史,十分“有用”。
    作者的叙事追踪着犹太小男孩遭绑架的来龙去脉,涉及罗马教廷、欧洲外交、犹太社区、美国政府和犹太组织等几条线索,书中人物,从教宗到红衣主教,从犹太领袖到贩夫走卒,人人都在认认真真地扮演着自己的历史角色,故事时时高潮迭起、处处横生枝节,因为地点和题材相近,翻译过程中,我时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丹·布朗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读到关于教宗庇护九世和他手下的红衣大主教的章节,眼前晃动的,就是《达芬奇密码》中那些身穿大氅、庄严肃穆的红衣主教。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除了有用,还十分有趣。
    说到有趣,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早就决定将这本书改编成电影,扮演教宗的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获得者马克·里朗斯。据说另外一位同为犹太人的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还在与他同时竞拍,选择的大明星是罗伯特·德尼罗。动手翻译的时候,我曾经开玩笑说,要和斯皮尔伯格赛跑,争取赶在电影上映之前出书。到今天为止,我的译稿已经完成,斯比尔伯格的竞争对手韦恩斯坦却深陷性骚扰丑闻,身败名裂,而斯比尔伯格的电影也尚未出笼。
    翻译进展顺利,却和名导演执导电影并无干系。这本书既是学术著作,精炼、准确,又有故事情节,悬念不断,令人欲罢不能。我情人节那天正式开始敲字,到五月份就完成了初稿,一边敲字,一边迎接着波士顿在暖冬之后,春天的万物复苏、百鸟北归。 翻译总体来说不难,但也有疑难之处,一是宗教职务和种种繁文缛节,二是意大利文资料及来源。我注意到,第一个问题,作者也碰到过。科策原来在书稿里称主教费莱蒂神父为“the friar”,后来书出版时却又一律改为“the monk”。翻译过程中,有些宗教机构和教廷官员的名称,我尽量沿用现有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但国内专攻意大利宗教史的学者或许会注意到,有些名称可能会和中文现有的标准名称不完全一致。至于资料及来源,按理无需翻译,因为能够阅读意大利文原文的读者,自然可以直接去查阅原始资料来源,无需经过我这个译者节外生枝;然而,翻译出来也有价值,就是用注释佐证正文,好奇的读者还可以循注释而顺藤摸瓜,阅读更多的资料。这样一来,我也就勉为其难,将注释和索引全部译出,若有偏差和错误,我自当负全部责任。 还有一件令我忐忑的事,就是书名。原书名很纪实,就是《绑架埃德加多·莫尔塔拉》,或者《埃德加多·莫尔塔拉的绑架》。英文原文只有三个单词,还算说得过去,直译成中文却又长又拗口。于是我将它缩减成《绑架风云》。若是将“风云”理解为宗教界、政界和外交舞台上的风云际会,倒也算得上有几分切题,然而不了解这本书的人,看见《绑架风云》,说不定会以为它是侦探小说。如果能诳到一些读者把它当侦探小说买了,我从中牟取稿费大利,顶多算是误导,不是故意诈骗。 翻译从技术上看难度不大,心情却十分沉重。这本书的作者科策是犹太人,但他的学术训练却是人类学,关注的是人在历史事件中的心理感受。于是,他的描写,虽然和其他史学家一样是在档案馆里翻阅故纸堆,他的关注点,却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在扮演他们的历史角色时的喜怒哀乐、左右为难的困境。在这场复杂的宗教、历史和国际冲突中,作者虽然对埃德加多和他的父母多加同情,对于冲突的另一方——罗马教会的各级神职人员,尤其是教宗的描写,也同样浓墨重彩,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标成“落后势力”而一笔勾销。 暑假时选择了去意大利度假,顺便就地访问书中故事发生的地方。梵蒂冈博物馆内,每一件艺术品之前只停留七秒钟,也要看七年多才能看完,我却在庇护九世的雕像和门廊上的名字前再三停留。毕竟,他一八四六年当选教宗之后,统治天主教会长达三十一年,是任期最长的教宗,而且,在他统治期间,罗马教会失去了对周围领土的统治,从此退缩进袖珍国家梵蒂冈。 离开罗马以后,我们前往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也是莫尔塔拉家失去埃德加多之后投奔的城市。我们都是启蒙运动的学生,相信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欧洲乃至世界的进步。翻译此书时,也很庆幸拿破仑占领意大利,促进了意大利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思想的开放和启蒙,最后促成了意大利的统一。不过,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崇拜完馆中的镇馆之宝——大卫雕像之后,我们匆匆忙忙看了馆中的一个收藏,收藏不大,却能让我们亲眼目睹拿破仑带来的冲击,甚至毁灭。 根据解说词,这里大部分作品都是一八。八至一八一。年拿破仑占领期间,托斯卡纳政府强迫教会关闭大批修道院后留下的部分遗物。保存下来的,都是宗教形象,有一面墙大小,都是从前教会敬奉的圣像。这里面有多少血腥、强制、愤怒、反抗和敢怒不敢言,是可以想象的。毕竟对信众来讲,这些圣物对他们来说是最珍贵的东西。 离开佛罗伦萨以后,我来到了这本书的起点博洛尼亚。和意大利别的辉煌、绚丽的旅游城市的相比,博洛尼亚像是一个质朴谦恭的村姑。本来只抱着学习历史的目的前来,结果却发现她有别的城市没有的美丽——市中心几座大建筑,都有极为精致、潇洒的长廊,令人流连忘返。登了城中的双塔,其中一个又高又直,另一个又矮又歪,让人想起施瓦辛格和意大利裔演员丹尼·德维托扮演的互不般配的双胞胎兄弟。从塔顶极目望去,四周都是教堂的尖顶,犹太人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这些教堂时时刻刻会提醒他们,他们是异类、少数。下得塔来,我又参观了这本书故事演绎的重大场合圣彼得罗尼奥大教堂、圣多米尼克教堂,还步行到了埃德加多被绑架时,莫尔塔拉家居住的犹太隔都,参观了他们那个小小的犹太博物馆。 有一道大铁门通往博物馆,我问过博物馆工作人员,这道门和周围的高墙,是不是从前隔都的大门和高墙。他说不是。一百多年前,却是一道类似的高墙,将犹太社区和四周的天主教社区隔离开来,墙里面的人过着和外面的人不同的生活,一个天主教女仆将几滴水洒在了一个犹太男孩的头上,于是引起了一家人的生离死别,参与了欧洲外交的风云际会,并且间接加速了教宗国的分崩离析。 一八五八年,是咸丰八年。这一年,中英签署《中英天津条约》,其中规定:鸦片改称“洋药”,可自由买卖及进口。地球另一边的满清帝国,也在酝酿着暴风骤雨。在追踪莫尔塔拉家族的命运变迁的时候,我时常想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人类都在承受着同样的苦难。 七十五年后,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博洛尼亚这个小社区的犹太人再次遭遇灭顶之灾。博物馆的一个小展室正在修建中,地面是黑色大理石,大理石上镌刻的,都是这个地区在大屠杀中丧生的犹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