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文物考古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

  • 定价: ¥298
  • ISBN:9787308140218
  • 开 本:8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页数:225页
  • 作者:(美)罗伯特·贝格...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罗越(Max Loehr,1903—1988)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其1953年的名文《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事实上预测到了中国考古学家将要做出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推翻了罗越的著名论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的理论,后者对青铜器的分类和统计看似科学,曾长期统治着西方的青铜器研究。作者罗伯特·贝格利在《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重探了这一由于考古发现的介入而结束的学术争论,剖析了其背后的重大方法论意义。他从细读高本汉的文章着手,以生物分类学作比厘清了方法论的问题,辨析了科学与科学表象的区别。作者然后讨论了罗越的研究,为他所从事的艺术史提供了逻辑根据,指出他最关注的乃是重建一部有意义的发明创新史,把艺术设计者和资助者的意图看作风格变化的背后动力。作者在最后一章分析了风格这一概念,得出结论认为,艺术史学家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风格并非艺术品的固有属性,方才制造出了诸多混淆是非的典型理论。本书以罗越的青铜器研究为个案来探索艺术史学科的中心问题,其读者群并不限于中国艺术史学者,而是包括了所有关心视觉材料分析的研究者。

目录

中文版序
译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引论:分类与风格
高本汉与罗越
分类学
青铜器分类

第二章  高本汉的第一篇文章——《中国青铜器中的殷和周》(1936)

第三章  高本汉的第二篇文章——《中国青铜器新探》(1937)
根据纹饰题材对铜器分类
解释A项和B项
特征之选择

第四章  高本汉的后期作品
《几位早期中国青铜器制作大师》(1944)
《再议殷代装饰中的A型和B型风格》(1946)
《Hellstrom的青铜器藏品》(1948)
《早期青铜器纹饰的语法注释》(1951)
《部分青铜器汇编琐记》(1959)
《部分青铜器汇编琐记II》(1960)
《殷代艺术的一些特征》(1962)

第五章  罗越的第一篇文章——《论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年代》(1936)

第六章  罗越的《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1953)
罗越的文章
考古学与罗越的青铜器风格
“克服叁式风格某些局限的另一方式”
动物图像的发明
虚幻动物纹
青铜装饰的意义

第七章  分类
一座满放铜器的仓库
科学
更多的分类者:杜朴、张光直、叶利塞耶夫、艾迪博格
“用复杂的办法铸造铜器”

第八章  风格

表格与图版来源
年代说明
表格与图版
征引文献
索引
西文人名与中译名参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