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经济管理

内创业手册(内创业革命实践版)(精)

  • 定价: ¥59
  • ISBN:9787111614913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页数:250页
  • 作者:蔺雷//吴家喜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什么时候该启动内创业?到底怎样切入内创业?怎样给内创业分配资源?怎样才能提升内创业成功率?内创业会不会让人心涣散?领导不支持内创业怎么办?内创业限制太多怎么办?内创业失败后还能回到母公司吗?哪些人即使适合也不能让他做内创业?……
    蔺雷、吴家喜著的《内创业手册(内创业革命实践版)(精)》深度解析了内创业独特的三环生态圈,提出让内创业落地的四类模式,直击企业的痛点、难点,阐明新形势下开启内创业、再塑组织活力的新思路和方法论,不仅为个人成长指明新方向,更为国企转型、科研院所改革、中小企业发展乃至中国新动能培育提供前瞻指导。

内容提要

  

    《内创业手册(内创业革命实践版)(精)》是一本指导企业如何操作内创业的落地指南。作者蔺雷、吴家喜深入调研了130余家内创业案例企业,澄清了人们对内创业的六大认知误区,提出启动内创业的三个条件、四个切入方向,归纳出内创业的四象限运营模式和落地四步法,给出企业在内创业人员选择和团队搭建中的原则与方法,并为企业提供了内创业在分配资源、激励利益相关者、变革组织形态、转变中高层职责、确立治理机制等方面的操作思路与实施工具。本书对于个人成长、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转型和科研院所改革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媒体推荐

    内创业是中国创业创新浪潮发展到今天,下一个巨大的机会冲击波来源,因为中国的转型成功太需要内创业来激活个体、激活组织,带来滔滔不绝的创新力量。我希望、我呼吁所有当代中国企业领袖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对你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至关重要的制度——企业内创业制度。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看透内创业的真相
  第1章  提升内创业认知
    用创业的壳,做企业的事
    内创业是三个圈子的事
    内创业可以从0.1开始
    内创业是有退路的战斗
    内创业不等同于阿米巴
    内创业决非权宜之计
  第2章  判断内创业时机
    当人才遭遇窘境
    当技术遇上“拦路虎”
    当业务发展受困
    判断组织适应性
  内创业触发模型
第二部分  如何把控内创业大方向
  第3章  创造三大启动条件
    一把手认同,这事才有戏
    制度不托底,没人敢出头
    主业不定型,不要瞎折腾
  第4章  选好内创业切入点
    国有企业:搞混改+活资源+塑文化
    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激发活力
    中小企业:借优势+试新业+开新店
  第5章  做与母体有关的事
    四维创业方向
    业务相关:让业务更持续
    资源相关:让资源活起来
    能力相关:放大能力的价值
    战略延伸:超越资源和能力
  第6章  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
    四象限运营模式矩阵
    战略孵化型:打造未来的正规军
    积极促进型:广阔草原育骏马
    辅导教练型:像海豚一样畅游
    机会导向型:像鳄鱼一样等待时机
第三部分  谁来做内创业
  第7章  让对的人去做内创业
    创业型员工的特质
    如何让员工成为内创业家
    设立人才保护墙:三分两级法
  第8章  打造靠谱的内创业团队
    不一样的内创业团队
    五大组建准则
    按“三认同”选人
    预防四类"团队病"
第四部分  企业怎么支持内创业
  第9章  企业中高层要各司其职
    企业角色的四种转变
    高层管理者职责
    中层管理者职责
    创业服务部门职责
  第10章  治理不对,一切白费
    投行思维而非管控思维
    分层治理:分权不分家
    牢牢团结五类股东
    建立“双容错”机制
  第11章  激励一定要精准
    四种激励方式
    长期获利还是即时分红
    控股还是参股
    持股有技巧
  第12章  提高资源匹配度
    资源配置六原则
    给资源“打包”
    三阶段配置法
    关键资源如何配置
第五部分  让内创业落地生根
  第13章  灵活运用内创业四步法
    第一步:用RBI模型定位内创业
    第二步:用“4+4法”征集与筛选项目
    第三步:五要素推动内创业孵化
    第四步:公司化成长与退出
  第14章  母体组织要自我进化
    转向“平台+内创业”组织
    别让创业管理部门毁了创业
    建立内创业特区
  第15章  内创业最终靠文化引领
    看清三类文化冲突
    用ECD法塑造价值观
    唤醒广泛的企业家精神
    提升内创业格局
附录A  内创业四步法模型
附录B  内创业管理制度
附录C  本书图表索引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让内创业行稳致远
    内创业正在成为最具革命性的观念和创新实践之一。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中国经济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认识到推进内部创业、激发内部活力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甚至许多科研机构都在积极实践内创业,神州大地正在掀起一股超乎想象的内创业热潮。
    然而,知易行难,内创业在实践中也遇到大量问题:有些企业由于认知不到位,导致内创业成为“鸡肋”;有些企业因为机制不完善,内创业最后落入平庸;有些团队选择了错误的业务方向,导致无功而返;有些团队则因团队成员配置不当,最终分道扬镳……自2017年《内创业革命》一书出版后,许多读者与我们咨询交流,纷纷表示想在自己的组织中推动内创业,但又有许多疑虑。比如老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该启动内创业,到底应怎样切入内创业,怎样给内创业分配资源,怎样才能提升内创业成功率,内创业会不会让人心涣散。员工创业者最担心的是,领导不支持怎么办,内创业限制太多怎么办,失败后还能否回到母公司。这一系列疑惑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内创业的实践操作问题。近年来,国外学者出版了不少内创业的指导书籍,但书中所述与中国企业的实践相差甚远,读后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并不解渴。国内企业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研究的滞后,让我们有了新的创作冲动-写一本既源自中国本土实际,又能指导企业落地的内创业工具书。
    如果说《内创业革命》是一本倡导内创业新观念、新思维的著作,那么《内创业手册》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企业内创业实践指南。
    ——这是一本讲解内创业方法论和操作落地的工具书。全书按照内创业的“概念认知、方向选择、落地实施”的逻辑谋篇布局,每部分内容又通过“观点-方法-案例”的方式展开,其中既有对重要观点的归纳总结,也有对内创业错误认识的纠偏,更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内创业方法、工具和模型。
    ——这是一本源自本土内创业实践的书,书中案例大多来自我们实地调研的上百家中国企业实践经历和访谈的众多内创业者的切身感悟,其中既有对内创业成功一线经验的提炼升华,也有对创业失败的深刻教训和反思。
    ——这是一本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的书,回答企业家和内创业者的问题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书中既有对内创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解答,又提供了构建内创业生态的方案。
    第一是判断何时触发内创业。内创业不只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策略或运营手段,而是一种新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一个组织何时开始启动内创业,既要从人才、技术、业务等维度进行判断,也要看组织的流程、文化适应性,一把手认同、制度托底、主业定型是启动内创业的三大基础条件。
    第二是如何把控内创业方向。内创业本质上是依托母体企业的衍生创业活动,而非完全独立的社会化创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选好、选准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以最低成本、最小阻力实现内创业快速起步。同时,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大部分成功的内创业都往往与母体企业密切相关,要么业务相关,要么资源相关,要么能力相关,或者是母体企业的战略延伸。在运营模式上,战略孵化型、积极促进型、辅导教练型、机会导向型是可以选择的四类内创业模式。
    第三是由谁来做内创业。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一样,也非所有员工都适合内创业。内创业者不仅要有创业的野心和理想,还要有技术资源或独特创意,能独当一面。从组织内部看,核心人员一般已经被委以重任,离开原岗位去内创业的机会成本过大,唯有那些与核心人员有同样能力,但没得到最佳施展机会的员工更适合参与内创业,他们也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创业培训方能转变为创业者,而价值观认同、能力互补是选择内创业团队成员的重要标准。
    第四是企业怎么支持内创业。内创业不仅是创业者的事,更是企业管理者的事,需要得到中高层管理者和创业服务部门的支持。然而,内创业不是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适合采用层级式控制、短期利益导向的管控思维,母体企业要坚持扁平化管理、长期创新回报的投行思维。当然,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内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很多企业恰恰败在了这两点上。
    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正在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内创业。毫无疑问,内创业不仅已经成为个人在组织内创造价值、实现梦想的新方式,也成为企业“向内”寻找转型新动能的新路径,更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推动“双创”升级工作的新抓手。可以预见,未来内创业理念将更加广泛传播,内创业实践将更加丰富多彩。希望《内创业手册》一书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把内创业理念转化为成功实践,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家精神,探索形成更多适合中国企业的内创业新模式、新路径,让内创业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为中国和全球蓬勃兴起的创新创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以一句屈原在《离骚》中的励志名言与勇敢的内创业者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2018年10月于北京

后记

  

    知行合一的力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有了《内创业革命》,还要写一本《内创业手册》?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
    《内创业革命》的诞生,让内创业这个概念得以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我很自豪能成为它的代言人和布道者。当读者看到这篇后记时,内创业全球巡讲已进行了近100场——于我个人而言,这当然是一个在探寻内创业真谛道路上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探寻之路上暗藏的强大力量总让人无法抵抗。在全球巡讲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高管和科研院所领导会问到各种关于内创业如何操作落地的细节问题,他们的渴求之强烈、提问之细致、困惑之真实,大大超出我的想象——我本以为能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后来发现并非如此。虽然《内创业革命》一书已经有了不少内创业的操作指导,但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每每被问语噎,我就备感挫败。
    就这样被现实向前推了半年多后,我越发意识到这是市场发出的又一个强烈信号:内创业绝不应该只是一个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新概念,更应该成为企业能实际操作落地的工具和方法。没错,这是一个由思想引领的时代,但只有能通过实践落地去检验真伪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好思想。知与行的合一,才是我们的使命。
    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完成没有做完的另一半事。
    自2018年1月开始,我们在前期已调研近百家企业的基础之上,继续扩大范围,利用各种机会深入调研了40余家内创业企业,其中,既有民企也有国企,既有制造业企业也有服务业企业,甚至有农业企业,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甚至小微创业企业。同时,我们还对部分企业进行了内创业诊断和咨询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困惑被解决,更多新问题也冒了出来。经过50余次反复讨论、提炼、修改和再调研,我们终于在2018年9月提交了初稿——已经比出版合同规定的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半月。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从一开始就预判到《内创业手册》会比《内创业革命》还难写,但没想到这么难。
    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它触碰到了思想创新工作的一个巨大痛点:知与行之间往往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同英语国家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Gap。很多知识工作者擅长理论归纳、经验总结,但提出一个新概念后便觉得大功告成,至于怎样落地却不太关心。事实上,这可能连一半的工作都没做到,最后只能成为“皇帝的新装”——在一个鸡汤遍地、概念充斥的时代,很多人看上去学到了很多,其实非但没有,反而丧失了系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知与行渐行渐远。真正稀缺的恰恰是让概念实实在在地产生价值。 这样的一个认知,更是我自己17年的痛苦嬗变换来的。17年前,我从一个理科生跨专业到商科领域,从事当时不为国人所熟悉的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之后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在一个小的学术圈中停留得越久、越站上所谓的学术高地,越让人感到狭隘与恐惧:害怕被真实的时代所抛弃,害怕越来越流于做些表面文章,害怕自己的钻研与努力最后轻如烟渺被淡忘……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真正由实践检验、为大众所知、给社会造福——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3年前,也就是从2015年9月写第一本畅销书《第四次创业浪潮》开始,我就有一个想法:要想真正赢得市场的相信和尊重,必须拒绝自说自话,必须要让研究价值转化为实践价值。这样的信念彻底确立了我的奋斗方向,很自然而坚定地,我开始向知行合一转型。 《内创业手册》这本书,正是这种理念和转型的一个落地,是我们自身实践知行合一的勇敢尝试。内创业这件事从阳春白雪的概念终于变成活生生的操作方法,当然能否达到市场要求,还要由市场来做终极评判。如果各位读者在看过《内创业革命》和《内创业手册》两本书后,能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力量,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就觉得足矣。 必须要说的是,这本书能最终出版,绝不只是我们自己能做到的,还有众人的相扶相持。 我们要感谢中国的企业家们,尤其是那些向我们开放调研的企业家们,你们无私的胸怀、领先一步的实践,是这本书能够诞生的根基,限于篇幅所限,企业名称不一一列出,恳请谅解。 我们要感谢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老师一贯的鼎力支持,无论是上本书的推荐作序,还是后续讨论观点、提供调研资源、对接大咖资源、指点未来方向,您的睿智、洞见、幽默和远见,一直在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正能量。 我们要感谢出版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尤其是王磊总经理、佘广主任、首席产品经理郑琳琳、策划编辑李文静主任、责任编辑朱妍、市场部刘一一,你们的专业水平和有温度的工作,不仅提升了本书的质量,更让内创业成为“双创”时代的一个突出亮点而为全社会所知。 我们还要感谢国家部委和各机构提供的支持,科技部火炬中心是第一个邀请我们前去演讲和探讨内创业的政府部门,如今许多高新区已经在实践内创业,南宁高新区、珠海高新区就是代表;国资委“首届新时代国企国资改革发展论坛”邀请我们去讲内创业,后续多家国企央企开始推动内创业落地;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连续举办的多期海归创业高级研修班和创业训练营,都将内创业作为主题,让一大批加入****的高层次人才和其他优秀海归率先实践内创业;北大创业训练营、清华学堂在线“中国创业学院”、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机会,在此,我们一并致谢。 我们还参考了很多同行、学者、企业家和媒体的文章与观点,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致谢。 最后还要感谢社会各界尤其是粉丝和学生的支持。我们有一个并不太正规的创作基地——北京学清路夕禾爱的饺子馆,无数次的烧脑讨论就在这里进行,店里默许我们在这里一坐几个小时。就在这本书定稿之日的晚上,这家源自内创业的饺子馆美女店长给我们做了两碗热乎乎的鸡汤,这不是浮躁的心灵鸡汤,而是给予我们最大鼓励和爱的鸡汤。我的一位粉丝楠楠在得知《内创业革命》是在饺子馆和咖啡厅写出来的之后,在她的朋友圈里写了一句“饺子因咖啡而馅儿大”,用现代年轻人的语言很好地诠释了饺子和咖啡给我们的创作带来的灵感和养分。而大连有一位我的学生——“创二代’,女孩伦小莉,在广州听到我讲“内创业”三个字后,激动不已,因为她正在做的就是内创业。如今的她更加畅快与坚定地走在内创业这条路上,而我也计划将“内创研习社”在她的百汇双创基地挂牌。这也让我感慨万千——内创业从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发展到在全国各地挂牌落地,真的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内创业本身的力量使然! 在本后记将要完成之际,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国务院在2018年9月26日发布的“双创”升级意见中,明确将内部创业写入其中,前后一共出现6次,这在国家发布的各种“双创”政策文件中尚属首次。不得不说这是内创业本身的胜利,更是这个时代中国企业伟大创新创业实践的胜利。所以,我们还要感谢这个伟大时代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珍惜伟大时代是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贡献于伟大时代,则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最终归宿。 蔺雷 2018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