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佛儒之间(清初成鹫法师的遗民世界)(精)/百家文库

  • 定价: ¥78
  • ISBN:9787506870634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书籍
  • 页数:231页
  • 作者:叶宪允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叶宪允著的《佛儒之间》介绍:文武双全的少年才子,到年近九十的佛门僧人,统观成鹫法师一生波澜坎坷的生活道路,体现了文人知识分子在明清之际的百年动乱之中、国破家亡之时的共同人生命运。成鹫从儒而入佛,身份一变而再变,主动逃避,被动躲藏,他的思想与情感时常陷入难以解脱的两难之困境,漫长的心路情感状态正是当时历史状况的准确反映,“既为名教之罪人,复甘为佛法之弃人,两俱失之”,这是他一生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成鹫法师作为乱世中的一代文人,他以丰富的情感世界、波澜的人生历程见证了整个时代。成鹫法师的遭遇充分论证出,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历代人民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美好生活的源泉与根本。

内容提要

  

    叶宪允著的《佛儒之间》介绍:成鹫法师生于广州方氏文化世家,有神童之名,文武双全,力大无穷,十三岁中秀才,多才多艺,父子号称“番禺三方”;他是著名诗僧,沈德潜称“本朝僧人鲜出其右者”,号称岭南佛门的旷世奇才。成鹫法师是具有代表性的遗民僧,八岁时明朝灭亡,他就随父归隐,十五岁躬耕乡野,十九岁作塾师,四十一岁出家为僧,在佛门又四十六年。他出儒入释,一生坚守志节,不仕新朝。游历、结社、著述、住持寺院,见证了明清之际的百年历史。

作者简介

    叶宪允,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诸子中心研究人员,复旦大学史学博士。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少年遗民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遗民与遗民僧
  第二节  大明遗民方国骅
  第三节  成鹫法师的少年遗民风云
第二章  坐馆与隐居
  第一节  塾师二十年
  第二节  三藩之乱中的成鹫法师
第三章  佛门岁月
  第一节  成鹫法师出家因缘
  第二节  成鹫的佛门传承及政治取向
  第三节  住持岭南大刹的动因
  第四节  华林寺住持之争及对佛门污行的批评
第四章  成鹫法师与遗民、遗民僧
  第一节  成鹫法师与“逃禅”的遗民僧
  第二节  成鹫法师与明遗民的往来
第五章  反清问题
  第一节  抗清与“通海
  第二节  海南之行
  第三节  澳门行:再论成鹫没有参加抗清斗争
  第四节  从“飘然为云水之游”反观其“踪迹突兀
  第五节  “著名海内,贤士大夫多与之游”:从成鹫与清朝官员密集交游再论反清问题
第六章  悠悠遗民梦
  第一节  忠诚与幻灭
  第二节  坚守与志节
  第三节  “天下事,无不可为
第七章  “晚世之真儒
  第一节  成鹫法师的儒释道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是主要思想
结论
后记

后记

  

    著者对于成鹫法师的研究前后也有七年,先编写年谱,在年谱草稿成形的过程中,各种资料纷来沓至,万千景象与历史事实,特别是成鹫法师一生的悲欢离合和各种事件纷纷为我所熟悉。他的“童时、壮时、老时、衰时,种种人,种种物,种种事,种种因缘,种种苦乐”都一一展示出来,成鹫法师是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代高僧,内涵很丰富。过去的研究相对而言,是比较少,不足以说明成鹫法师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其中体现的时代与社会意义。
    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经导师邹振环教授的同意,博士论文以成鹫法师研究为题。博士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述规范,字数不能太多不然就有堆积资料之嫌。最后,论文才形成正文十八万字,附录年谱四万字,答辩通过,获得学位。
    一般来说,博士论文要修订后出版。成鹫法师的年谱草稿三十多万字,自然想年谱单独列出,不再于正文后附录其简谱。博士论文原草稿有三四十万字,为了节省篇幅,删除了种种资料,或舍弃,或压缩,但有些确实有价值的论述也不得不放弃了,没有能把问题说透彻,有言犹未尽之感。但众多材料堆积在一起,主题不明散乱无章,弊病也不小。
    一日,灵光闪现,想到可以分开论述,分成两部分展开,构建两个大致有分别又相互联系的主题。如此,主题与内容则豁然开朗,分为两部分论述之后,不但能充分使用各种资料,而且主题明确,内容明晰,可避免资料猬集庞杂之弊。于是,成鹫法师之研究,我在原来博士论文草稿的基础上,形成两部书稿,即本书《佛儒之间:清初成鹫法师的遗民世界》,重点是以二十二万字的篇幅论述成鹫法师的遗民、遗民僧的一生,偏重于时代背景、思想、情感的研究。再就是形成二十三万罕的《清初诗僧第一人成鹫法师研究》,通过文化世家、成鹫法师的文坛地位,成鹫法师的交游、游历、结社、著述等展示其作为岭南有名文人的历史事实,偏重于他的文坛地位与创作成绩,以及与文人集团的交游结社。两书各有侧重,内容略有重复,但基本上能各自成体系。且能自圆其说,并没有产生大量资料、观点反复使用的缺点。两书结合,从不同角度论述成鹫法师之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成鹫法师这位内涵非常丰富的高僧,他的思想情感与生活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会因为笔者此两部著述而有所呈现,并丰满起来。此两书是对成鹫法师本人的研究,毫无疑问也是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研冤,中华民族灿若群星的传统历史文化人物,是中华文化的凝聚者与体现者。希望成鹫法师的形象能由此成为中华文化人物系列中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一位具有饱满精神和丰富情感世界的典型文人、遗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