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究竟之旅

  • 定价: ¥49
  • ISBN:978751332919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星
  • 页数:395页
  • 作者:(美)理查德·伯恩...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8-12-04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究竟之旅》是理查德·伯恩斯坦的一本旅行随笔。
    人生的路该怎么走?智慧究竟在何方?活着,怎样才能从无可遁逃之处解脱出来?
    从中国到印度,重走玄奘路。越过冰山、穿过沙漠,以西方的视角和现代的笔触描绘沿途经历,从典籍中追溯历史,结合自我生活,不断叩问内心。

内容提要

  

    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横越亚洲展开一场史诗之旅。
    《究竟之旅》讲述了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
    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踏、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

媒体推荐

    玄奘沿着世界上千年来最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
    ——理查德·伯恩斯坦
    尽管这是究竟之旅,伯恩斯坦最后在世俗、日常生活细节、景色、地图、记忆及漂泊一生后成家的期待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唐纳德·S·洛佩兹(美国知名佛教学者)

作者简介

    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美国记者、专栏作家、汉学家。
    1944年5月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学习中文与东亚历史。1979年创办《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站,1982年开始担任《纽约时报》驻欧洲通讯记者,还曾是《国际先驱论坛报》专栏作者。他撰写过多部关于中国与亚洲的书,如《中国1945》(China 1945),《究竟之旅》(Ultimate Journey),《走出忧伤》(Out of the Blue)等《纽约时报》年度好书、《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结束重走玄奘路后,他与旅伴、舞蹈家李忠梅在2000年9月结婚,现居纽约。

目录

前言
1  人生看得几清明?
2  背玄灞而延望
3  逃亡的僧人
4  魔鬼城
5  旧魂
6  贝尔格莱德轰炸事件
7  对家的恐惧
8  吐尔尕特口岸
9  成吉思汗的祖先
10  无人穿越的大桥
11  自我消解的辩论
12  阿姆利则的孤儿
13  废墟中的王公
14  绕行香港
15  圣地
16  加尔各答的犹太教堂
17  甘吉布勒姆商羯罗
18  前往红其拉甫口岸
19  到和田的噩梦之旅
20  前往敦煌的南线绿洲
21  最后的话

前言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佛说四十二章经》
    开始想要逃离庸常生活的时候,我想我应该学着自己亲手做一件夏克尔家具。我在纽约上州拥有一个小农场,那里看上去可以让我达成这个目标。于是我开始在五金店里寻找锯子、凿子,翻看DIY手册。我想象自己在工坊里耐心地打磨着榫孔和榫舌,格伦·古尔德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古钢琴曲萦绕在耳畔。
    然而,就在建造这间梦幻木作工坊前,我居然开始研究地图,考虑一次旅行,这种事我以前就做过。那可不是一般的旅行,不是什么为时两周的意大利之旅,也不是更长、更深入的类似于吴哥窟探险或婆罗浮屠之旅的旅行。我考虑的是一次特别的旅行,已经思考良久,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快就会揭晓)而未能成行。从某种程度来说,那是一次从中国到印度而后再返回中国的朝圣之旅,沿着一位中国佛教徒7世纪时为寻求真理前往“西天取经”的路线。
    那位僧人的名字叫作玄奘,我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虽然西方人对他不太了解,但他的名字在东方却是家喻户晓;在中国和印度,他的故事世代流传。我很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不过一定是在我被称为“汉学家”的那个时候。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问我开始研究中国,当时我在著名学者费正清的指导下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后来我发现我并不适合做学术,于是开始为《时代》杂志工作,我被派往香港,那是当时大部分美国人能接触到的最靠近中国内地的地方。1979年中美恢复外交关系,1980年我被派到北京组建《时代》杂志驻北京办公室。那是自1949年共产党建立政权之后,首家抵达北京的西方杂志。
    那些年在中国的生活十分刺激。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它在方方面面都非比寻常,从残垣断壁到其正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闭关锁国,作为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小世界,中国有待被重新发现。可以这样说,对那个时代的大部分西方记者来说——去之前他们都在学校学习过中文——去中国工作更像是度假,而不是为开启新闻事业的新篇章。我们总是在谈论中国,中国的现在和中国的过去、中国的大理石拱桥以及天坛这样的古老建筑。
    毛泽东时代过去了,中国正处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致力于经济改革,打造世界奇迹,人们迅速意识到古老的中国正在消失,这在当时北京的外国人小圈子中再次激起异乎寻常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在老北京胡同里的古玩店进进出出,欣赏早起出门遛鸟的长髯飘飘的老者,还有穿黑衣、裹小脚的老太太。我们看过一些书,它们描写的是我们抵达之前的古老中国,那让我们崇拜有加,我们非常羡慕那些比自己了解更多中国古老文明的人。
    其中一本是乔治·凯兹的《丰腴年华》,描写了石碑、城门、城墙、庙宇、拜月亭、流动小贩,他们的吆喝、街头京剧表演以及皮影戏,它们大部分都将消失殆尽。另一本书没有那么广为人知,但对我们几个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一部16世纪的小说,也就是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位佛教徒在一个五百岁的能力超凡的猴子的陪伴下所做的奇幻之旅。我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这位历史人物玄奘,他在629年到645年抵达他所谓的“西方”,玄奘本人所写的《大唐西域记》,19世纪由英国传教士、学者塞缪尔·比尔翻译成英文,它被认为是一部中国文学经典。在印度,玄奘的记录成为大家了解中世纪印度历史的重要来源。玄奘取经的经历被改编成数百部故事、小说、戏剧、戏曲作品。因此,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以及绝大部分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都知道他的故事。
    ……
    于是,我把护照寄给了常用的香港旅行社,得到了中国签证。《纽约时报》给我的假期刚刚够完成这次旅行。我购买了不能退改签的廉价往返机票去香港。我在香港停留了六个小时,买了一张飞到西安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机票,那正是玄奘出发的地方。出发前的最后一刻,忠梅决定跟我一起进行在中国的第一段旅程,这让我欣喜若狂。她打算跟我一起到西安,如果我在当地有麻烦,她可以帮忙。她会先飞到中国,然后在机场入关的地方等我。她对我的帮助非常慷慨,令人惊喜,这也是爱的表现。
    比起以前我以记者身份住在北京的时候所搭乘过的飞机,香港到西安的航班条件要好得多,飞机很新,也更接近国际标准。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空乘人员态度生硬,还有我旁边坐着一位看上去一本正经的官员——这些都让我真切感觉到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对我来说,进入中国永远意味着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飞机起飞了,我看到下面的珠江像一条闪亮的缎带,黄昏中的广东是一片蓊郁的绿色。从我第一次踏足中国开始,二十七年已经过去了,以前我需要通过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罗湖桥,检查护照的地方有点儿像村舍,耳边还能听到公社猪圈里传来的声音。在无数的变化中,最明显的是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开放。而中国是否会对我开放,几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