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千年之问谁作答(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评传)(精)

  • 定价: ¥160
  • ISBN:9787208155251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页数:483页
  • 作者:李志林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千年后人类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2018年2月28日,我看到网上播出了195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剑桥大学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视频,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记者问:“您对一千年后的人类想说什么?”罗素毫不犹豫地回应了这个“千年之问”:“我想要说两点:其一,关乎智慧,其二,关乎道德。”
    无独有偶。比罗素的回答早两年,即1957年,冯契就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著名口号。他的“智慧学”三著——《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也是用智慧和道德来回答“千年之问”,与罗素不谋而合。
    可见,中英两位哲学大师,在哲学研究的终极关怀上,是“英雄”所见略同,心灵息息相通的。他们的哲学,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请看李志林著的《千年之问谁作答: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评传(精)》,冯契是如何用原创性的“智慧学”,来对“千年之问”作出“中国式”回答的!

内容提要

  

    冯契(1915—1995),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唯一一位创造了哲学体系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是国内哲学界公认的学术大家。2018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68位“社科大师”之一。
    李志林著的《千年之问谁作答: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评传(精)》以充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完整地再现了冯契学生时代参加“一二·九”运动、去延安寻求真理、两次入党、三次受处分和迫害的曲折经历,以及在逆境中仍坚持理想和信念、最终洗尽铅华、顽强崛起的精彩人生。本书详细勾画了冯契为创建融合“中西马”的哲学体系锲而不舍的学术生涯:从1935年以高考榜眼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到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三位著名哲学大师九年;1957年后卧薪尝胆,默默创作20年;及至“文革”受难,几百万字手稿被洗劫;晚年又焕发青春,于64岁至79岁的15年中,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7门新课,培养5名博士、35名硕士,复活专著5部、主编作品2部、撰论文集2部,凡260万字,构筑了“智慧学”原创性哲学体系;一留下了350万字的11卷《冯契文集》。
    本书还以生动感人的事例,揭示了冯契的学问之道、做人之道、待人之道,以及他是如何提倡并践行平民化自巾(理想)人格的,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智慧学”各本著作的主要观点、思想精华、理论创新、学术贡献,都作了精要的评介,给人们以重要的智慧启迪和人生思考。

作者简介

    李志林,1948年生,曾为《解放日报》记者、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1978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冯契教授的首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校于哲学系任教,并兼任冯契先生的学术助手14年。1986年获高级职称,1989年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哲学著作主要有:《气论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博士论文)、《孔孟老庄名言精粹(中英对照)。译著有《价值与评价》(俄译中)、《孔子思想发微》(英译中)。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三次获上海和全国科研成果奖。1998年起,任华东师大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代表学校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合作,举办“经济热点每月论坛”,培训企业家4000余名。金融著作有:《股市中的哲学智慧》《股市中的悟性与天机》《解读中国股市》《资本超限战》等。现为国内著名的投资评论家,其自媒体被胡润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媒体50强”。

目录

序(邓伟志)
作者弁言
第一章  出身农家,恩师相助
  一、出身诸暨贫困农家
  二、遇恩师唐校长施以援手
第二章  高考榜眼,选择清华
  一、上清华哲学系,是为学理论救国
  二、人清华后首拜冯友兰
第三章  热血青年,救亡勇士
  一、参加“一二·九”运动
  二、南下宣传抗战,与于光远结为好友
  三、成为“左联”文学青年
第四章  才华初露,名师青睐
  一、课堂上受到冯友兰抬爱
  二、初识文学家朱自清
第五章  有志之士,前线抗日
  一、参加“战地服务团”去山西前线
  二、奔赴延安,进入鲁艺
  三、去晋西北部队前线实习
第六章  意外事件,人生受挫
  一、遇“不平”事件
  二、违纪者未作处理,自己反遭处罚
  三、上诉不成,离开鲁艺
第七章  回归联大,读完本科
  一、辗转两月,回到西南联大
  二、首要之事——寻找党组织
  三、发现了清华实在论派的积极因素
  四、受兼容并包学风的熏陶
第八章  保送读研,受教三师
  一、为何师从金岳霖攻读西方哲学?
  二、金岳霖为冯契一个学生开课
  三、《知识论》的第一个读者和讨论者
  四、在“智慧”问题上与导师产生分歧
  五、向导师外的名教授请教
第九章  撰写论文,首研“智慧”
  一、近代哲学的难题“非解决不可
  二、写《智慧》论文的灵感从何而来?
  三、《智慧》论文颇具开创性
  四、《智慧》一文给人的最大启示
第十章  面对现实,干预人生
  一、在清华九年就是个“苏格拉底”式人物
  二、走向社会,“到民众中间去”
  三、交上两位有坚定信仰的地下党朋友
第十一章  50年代,两受批判
  一、到上海开创新的哲学生涯
  二、太过真诚,首尝挨批的味道
  三、因一篇短文挨整了20年
第十二章  《认识世界》,受到好评
  一、与金岳霖先生彻夜讨论《认识世界》
  二、毛泽东通读全书,详作眉批
  三、毛泽东为何推荐冯契这本书?
  四、批示为何没有向下传达?
第十三章  述而不作,卧薪尝胆
  一、“运动”不断,只能“述而不作”
  二、主编上海版教材,未获采纳
  三、与孙叔平合作,也只能作“部分改造”
  四、卧薪尝胆,默默创作
第十四章  “文革”遭难,绝不气馁
  一、“我不会自杀”
  二、常溪萍没能挺住
  三、靠信仰和信念坚持下来
第十五章  获“半解放”,拒绝“收买”
  一、在“五七干校”自我调节到“愉悦”
  二、借调总工会,接受“再教育”
  三、接手的是一份“棘手活”
  四、从遭排斥到受尊敬
  五、拒绝写“评法批儒”大批判文章
第十六章  知青读物。中途救场
  一、知青读物“难产”,请来“救兵”
  二、向出版社的“工宣队”鞠了一躬
  三、老将出马,知青读物起死回生
  四、被问到丢失的手稿,格外伤感
第十七章  老当益壮,开七新课
  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三、大师开新课,轰动学术界
  四、严谨的授课,思辨的熏陶
第十八章  《逻辑发展》,率先“复活”
  一、对讲课稿的再创作
  二、1985年“复活”了第一部著作
  三、在比较中看《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特色
第十九章  庐山盛会,享誉学界
  一、庐山学术讨论会的缘起
  二、亲自主持筹备会议
  三、一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会
  四、学术影响从上海走向全国
第二十章  《革命进程》,总结反思
  一、义不容辞的哲人担当
  二、揭示“一条主线”“四个论争”
  三、阐述“后来居上”这一哲学革命的规律性
  四、反思近代哲学革命的成果、缺点和教训
第二十一章  《两个认识》,体系主干
  一、“完整版”的认识论专著
  二、提出了“广义认识论”
  三、对人的认识运动进行动态考察
  四、用具体真理反对“独断论
  五、认识的最高境界——“转识成智
第二十二章  《思维辩证》,彰显方法
  一、为辩证逻辑正名,作开创性探究
  二、科学地区分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三、辩证逻辑的主题——具体概念
  四、中国特色的辩证逻辑范畴和方法
  五、试图填补“马哲”在辩证逻辑的空缺
第二十三章  《人的自由》,弘扬人格
  一、哲学也是人学
  二、冲破对“人的自由”问题的研究禁区
  三、中西方哲学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偏向
  四、从理论上透析“人的异化”问题
  五、“人的自由”目标——追求真善美理想
  六、提倡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想人格)
  七、勾画人类通向自由之路的愿景
第二十四章  中西比较,首创团体
  一、重启中西比较的背景
  二、“文化热”从北向南兴起
  三、10位老专家力促冯契“出山”
  四、不辱使命,亲历主导筹备
  五、以人格魅力,吸引群贤毕至
第二十五章  顺应潮流。融入社会
  一、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第一桶金:出版《当代企业家丛书》
  三、第二桶金:主办“青少年写作竞赛
  四、赛事成功,获意外馈赠
  五、经济意识早已有之
第二十六章  “汪辜会谈”,穿针引线
  一、缘起于两岸密谈的“中间人”南怀瑾
  二、南怀瑾早有请汪道涵当“密使”意向
  三、冯契助张尚德面见汪道涵
  四、哲人、禅师与儒宦的对话
  五、促成了“两岸密谈”和“汪辜会谈”
第二十七章  学问之道,四个要素
  一、读书:重在从书中吸取智慧
  二、写文章:力求有研究、有新意、有深度
  三、搞研究:提倡自由讨论,参验比较,独立思考
  四、做学问:要为学术理想锲而不舍
第二十八章  做人之道,人格自由
  一、牢记被人遗忘的两句清华校训
  二、坚持独立之人格
  三、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四、践行平民化的自由(理想)人格
第二十九章  待人之道,贵在真诚
  一、真诚地对待老师和前辈
  二、真诚地对待同仁和好友
  三、真诚地对待后辈学者
  四、真诚地反思自己的失误
  五、真诚地对待普通劳动者
第三十章  能入能出,走近“大师”
  一、“哲学大师”的称呼早已有之
  二、对学界前辈理论,“能人”而又“能出”
  三、对中西方哲学史上各种体系,也“能人”而又“能出”
  四、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样要“能人又能出
第三十一章  融“中西马”,成就“大师”
  一、在救国救民实践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二、在中西文化论战中将“中西马”作了比较
  三、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
  四、对马克思主义也要创造性地对待它
第三十二章  时代巨变,成全“大师”
  一、粉碎“四人帮”,迎来“真正解放”
  二、抓住“双百”十年,焕发学术生机
  三、“以述促作”,加快成果“复活”
  四、声名鹊起,形成了“冯契学派”
第三十三章  哲学史家,又哲学家
  一、著完整版中国哲学通史的“哲学史家”
  二、他更是一个“哲学家”
第三十四章  构“智慧学”,原创体系
  一、艰苦探索60年,终创“智慧学
  二、“广义认识论”:开辟认识论新境界
  三、“逻辑思维辩证论”:融合中西思维两大路径
  四、“平民化自由人格论”:实现自我价值
  五、“智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创造
  六、“智慧学”:中西哲学会通的新成果
第三十五章  结语:“述往事,思来者”
  一、人生的最后阶段堪称精彩完美
  二、“思来者”,期望学生能超过老师
附录一  学者、学生、家人谈冯契
  冯契与冯契学派——方克立教授忆冯契
  人格与学术共美——郭齐勇教授忆冯契
  自由之思,一脉相承——杨国荣教授忆冯契
  典范的力量——郁振华教授忆冯契
  家父冯契
附录二  冯契年表——冯契夫人赵芳瑛教授编
后记

前言

  

    邓伟志
    很多年以前,就听李志林博士说,他想写一本《冯契评传》。只是因为遵照冯夫人“最好20年以后再写”的叮嘱,所以直到最近,他才把书稿电传给我,要我看完后决定,能不能作一个序。
    我一口气把整本书稿粗看了一遍,马上回复他:“精到,精深,了不起!”
    我的这个评语,首先是指冯契的哲学博大精深,人格高山仰止。
    我与冯契先生最初只是思想上的交集。这要追溯到50年代后期。我读大学时,已经读了冯契《谈谈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而思小札》《怎样认识世界》三本哲学通俗读物。我对他流畅的文笔,以及对哲理所作的深入浅出的表述能力,非常欣赏。1960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学习室,与正在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契先生同在陕西北路荣家的一幢小别墅里办公。我针对“一天革24个命”的“不断革命论”,讲质的规定性、稳定性,写了《界限篇》,得到冯先生的指导,从此得以拜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的初稿。不久,我调到华东局工作,又知道冯契被借调到北京,参加中央“反修九评”文章的写作班子。在我心目中,那时的冯契,在上海哲学界已经很有名气了,是一个学院派的哲学家。
    我与冯契较多的交往,是在80年代初。当时,我因为写了许多触及社会热点的文章,被人们称为“社会学者”,工作单位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冯契竟然聘请与他并无深交的、40岁刚出头的我,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并在坐满几百师生的梯形大教室,亲自主持了聘请仪式。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冯契在大会上讲的两点内容:一是夸我《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这篇文章写得好,点出了中国学术界问题的症结,值得哲学理论工作者深思。二是针对有入问“为什么今天聘请一个社会学家来当哲学兼职教授”这一问题,冯契这样解释道:“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包含有三个含义:哲学、社会、科学。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只注重哲学、科学研究,却忽视了“社会”,以致我们知识界少了点对全社会都知道、都接受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和软实力。而西方人在这方面做得似乎比我们好,无论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都很重视“社会”这个概念,所以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软实力比我们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哲学家这样谈哲学要与社会学结合,感到非常新鲜、深刻,很受鼓舞!
    尤其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由冯契担任主席,领导班子里汇集了当时国内哲学界和文化界的顶级名人,如周谷城、于光远、李锐、王元化、蒋孔阳、王亚夫、胡道静、夏禹龙先生等,都是德高望重的70岁以上的前辈学者。还有一大批上海各大学的常务理事、上海和全国的学术委员、国外特约研究员。但冯契却推举我为副主席,是最年轻的一位(那时我46岁),使我有机会与冯契先生一起共事,多次举办了推进上海学术文化交流的大型活动。
    现在,我是上述名单中仅存于世的一位。我很敬佩冯契的这种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唯才是举、寄望后来者的气度和胸怀。仅凭这一点,这本《冯契评传》的序,我是义不容辞要作的。
    其次,我说的“精到,精深,了不起”,还指李志林博士写的这本《千年之问谁作答?当代哲学家冯契评传》,写得很有广度、深度和气势。
    书名起得好,有气派,有高度,大手笔。通过“千年之问”,引出了罗素、冯契这两个世界级的大哲学家对同一问题的同样回答,展示了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契,不仅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智慧,而且具有世界眼光、世界意义、世界贡献!
    突出了冯契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源性。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南下宣传抗战,与于光远成为好友”中谈到,1936年,冯契和于光远二人在行军途中大谈读马克思主义外文版原著的体会,给我印象很深。在当代中国哲学界,我最佩服的哲学家就是他们两位。他们都既是学院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源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哲学,出发点是“由于人”,目的又是“为了人”。因而,他们坚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书本上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是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创造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僵化的、停滞的马克思主义。1986年10月,我在上海组织“于光远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庆贺会”时,目睹了这两位有60年战斗友谊的哲学老人,仍在大谈“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十分可嘉,场面十分感人!
    写出了冯契哲学的原创性和多面性。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不多,无法评判冯契两本哲学史专著在哲学史界的地位。但是,通过这本《评传》对冯契“智慧学”三著——《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和《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详细分析、研究、比较,就我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界状况的了解,认为冯契的“智慧学”,是新中国第一个原创性的哲学体系。另一方面,从他所涉及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辩证思维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的宽度和研究的深度而言,冯契无疑又是中国哲学界跨领域的多面手。因此,冯契被人们称为“哲学大师”“社科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此外,《评传》中将冯契提倡的人的自由与真善美的理想人格,或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结合起来,写得尤其精彩。
    80年代初,学术界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争论很激烈。我是看得多,评论得少。说实在话,冯契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详尽论述,是我见过的这方面讨论文章中,最忠实于马克思原著思想的,是最完整地贴近马克思理论原意的。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展开谈。
    但是,冯契从哲学角度,将人的自由与真善美结合起来,却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是闪烁着真知灼见的重大理论突破,是冯契“智慧说”很值得称道的地方。
    这也是我所研究的社会学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如果把人的自由(理想)人格目标最终落实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将有助于加强国民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理想,平民化的自由(理想)人格,便能蔚然成风,整个社会的道德凝聚力就会增强。具体而言:
    在认识论上,人不仅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在价值论上,在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将理论化为内在的德性。
    在伦理观上,既要体现自由人格,表现个性,又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诚地、锲而不舍地在言论、行动和社会交往中,加强德性修养。
    在审美观上,以真和善为美,以假和恶为丑,不断克服异化。反映在言论、著作中的理论,就文如其人,具有个性化色彩和创造,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
    资料充实,信息可靠,内容真实,可看性强,也是这本《评传》值得肯定的地方。书中关于24岁的冯契是怎么告别延安的?(见第六章)冯契回到西南联大后,又是怎么在地下党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的?(见第七章)1956年发表在《文汇报》文章是怎么回事?(见第十一章)1960年毛泽东是怎样评价和推荐冯契《怎样认识世界》这本书的?(见第十二章)70年代他再受迫害后为什么还每月向党多交200元党费?(见第二十八章)等等一些鲜为人知情节的描写,李博士都是向冯契家人、学校等有关方面详细地考证,并查阅档案资料,或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的,因而写得十分感人,令人印象深刻,真实地还原了冯契提倡并践行的平民化自由(理想)人格的一生。
    李志林博士的这本《评传》,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有文风上的可圈可点。从第一到第十七章,以及后面的多章,多用散文笔调书写,文字生动活泼,故事引入入胜,颇多夹叙夹议,抒发作者的思想。后半部分的有些章节,尽管主要是介绍冯契的专著、阐述冯契哲理、弘扬冯契智慧,理论性很强,但是,由于作者深刻地把握了冯契哲学智慧的精要,因而把复杂、深奥的哲学理论观点,作了尽可能通俗、简单、明了、流畅的表述,采用短句和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外行人都能看得懂,都能大致了解冯契“智慧学”的概要,而较少有学术著作通常带有的沉闷冗长之气,可作为人们认识冯契哲学的一本入门书。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显示了作者从十几岁起就从事文字工作所练就的功底。
    我认识李志林同志时,他还只有十几岁。以后叫了他几十年的“小李”。亲眼看着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从工厂,到《解放日报》,到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步步成长。然后凭顽强自学和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哲学功底,考上了冯契的硕士、博士,留校当教授,当冯契的得力助手,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有新的建树。在八九十年代,他在上海学术文化界、在中西哲学文化交流研究活动中,付出了许多努力,作出了许多贡献,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冯契1995年逝世后,他仍不忘师恩,次年就出资给冯契塑了铜像,第一个捐助冯契基金。现在,他又经过多年的酝酿、积累资料,写出了一本颇具质量的《冯契评传》。这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之道”的精神,值得发扬。
    作为第一本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的评传,我认为,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爱好者、党政干部,提高境界、强化理论、增长智慧、树立真善美理想人格,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对青年人,也可成为励志的启迪和益智的思想借鉴。特加以推荐。
    是为序!
    2018年6月8日
    (邓伟志: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终身教授)

后记

  

    本书在2018年春节后,出了征求意见的打印稿。听取了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海燕,以及张天飞、何应灿、朱贻庭、赵修义、包连宗、罗祖德等前辈教授,以及师兄弟施炎平、朱义禄、徐汝庄、杨国荣、郁振华等教授的宝贵意见,在修改几稿时,适当加强了“评”的分量。
    冯契先生家人冯棉、冯象教授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考证和适当加强“评”的力度等宝贵建议,还授权将母亲赵芳瑛教授编撰的《冯契年表》作为附录发表于书末。同时还对书稿的电子邮件的修改本读了多遍,进行补正。
    本书最后附录一的4篇访谈,来自华东师大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海燕及方金奇编的《智慧的回望——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访谈录》。在征得了两位编者和方克立、郭齐勇、杨国荣、郁振华四位受访教授,以及撰稿者的同意和授权后,发表于此,亦为本书增色。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毛衍沁、编辑中心主任潘丹榕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使书稿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
    邓伟志先生闻悉我请他作序,从国外风尘仆仆回沪后,认真读完书稿,赶写出长序,对冯契先生的人生和哲学思想作了精彩的评介,对此书给予了热情奖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老领导黄行发先生,对书稿的成型和修改,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帮助。我的助手谢德录,为本书中的照片采集和版面的编排,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的夫人楼晓蓓,从本书初稿、多次修改稿、到清样,认真校读了多遍。
    在此,谨向以上师友和同志,一并致以诚挚的谢忱!
    李志林
    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