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细品蒋介石(蒋介石日记阅读札记)

  • 定价: ¥88
  • ISBN:978701016837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
  • 页数:494页
  • 作者:陈红民
  • 立即节省:
  • 2016-12-01 第1版
  • 2018-08-01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人物,海内外对他的研究著作可以说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对蒋本人及其相关历史的评价也有天壤之别。陈红民著的《细品蒋介石(蒋介石日记阅读札记)》拟以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为基础,参考台湾公布的“蒋中正总统档案”相关内容、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的蒋介石档案与其他珍贵资料为骨干构架,主要依据蒋自己的记录(日记摘录、函电等)叙述蒋介石在重大历史事件(如陈炯明叛变、中山舰事件、北伐、四一二、编遣会议、济南惨案、九一八等)发生时的心理与情感、判断与应对;蒋介石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重要人物(如宋美龄、蒋经国、陈诚、胡汉民、白崇禧、胡适等)的评价及他的自我评价与内省。同时结合作者及学术界的最新的研究进行点评。

内容提要

  

    近年来,充满神秘色彩的《蒋介石日记》公众开放,其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以及蒋介石个人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人际关系等。《细品蒋介石(蒋介石日记阅读札记)》作者陈红民数次造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阅读《蒋介石日记》,并据此写出构成本书的系列文章,使读者了解蒋介石鲜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简介

    陈红民,1958年生,山东泰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蒋介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成员。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函电里的人际关系与政治》《蒋介石的后半生》等沦著、译著20余部(含合著),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的关注重点在蒋介石及其相关的研究,推动相关研究的学术化与国际化,主编了第一套“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学术研究丛书,担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的首席专家。

目录

序言  我对《蒋介石日记》的看法
个人生活与亲情篇
  一、蒋介石追忆早年生活
  二、蒋介石是否“学历造假”?——兼与李敖先生商榷
  三、蒋介石的故乡山水情结
  四、蒋介石婚前婚后如何称呼宋美龄
  五、《大公报》对蒋宋联姻的报道
  六、从日记看蒋介石对母亲的追思
  七、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围绕蒋经国归国的感情纠葛
  八、父子危难相随——败退台湾前后蒋介石蒋经国的父子情
  九、蒋纬国是蒋介石亲生的吗?
  十、解读蒋介石最后的日记
  十一、蒋介石最后的日子
  十二、蒋介石“遗嘱”知多少
  十三、蒋介石的遗嘱由哪些人签字
历史事件篇
  一、蒋介石与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兴起
  二、蒋介石笔下的1935年汪精卫遇刺案
  三、蒋介石与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
  四、蒋介石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始末
  五、蒋介石缘何允许董必武参加旧金山会议
  六、蒋介石、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判断与抉择
  七、蒋介石与“李闻惨案”的善后处置
  八、蒋介石仓促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的秘密
  九、神秘的“白团”
  十、蒋介石在台湾复任“总统”风波
  十一、“日台和约”签订前后蒋介石之所思所想
  十二、蒋介石处置“弹劾俞鸿钧案”
  十三、蒋介石如何应对联合国的“外蒙入会案”
人际网络篇
  一、蒋介石缘何与鲍罗廷决裂
  二、蒋介石如何记载他与邓演达的决裂
  三、蒋介石与拘押胡汉民的“约法之争”
  四、秀才遇到兵:蒋介石与胡适
  五、蒋介石对“云南王”龙云卢汉的处置
  六、蒋介石对傅作义从爱到恨的转变
  七、白崇禧被蒋介石严密监视的晚年
  八、1961年蒋介石缘何罢免叶公超
  九、蒋介石究竟有无向陈诚“交班”的计划
附录一:陈红民访谈:蒋介石在台湾的危机时刻
附录二:在斯坦福大学读蒋介石日记的日子
后记

前言

  

    我对《蒋介石日记》的看法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与20世纪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蒋介石的研究,是学术界长期的课题之一,普通读者对蒋氏的历史亦兴趣不减,坊间充斥着有关蒋的言行事迹的出版物,严谨的学术著作与戏说性质的野史稗闻混杂。近年来,充满神秘色彩的“蒋介石档案”(大溪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相继由台北“国史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对公众开放,中外学者们通过档案“走近”蒋介石,他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得以厘清,有关蒋介石的学术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
    笔者数次造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阅读《蒋介石日记》,发现日记中既有大量内容涉及国家军政大事,也有相当多是记述蒋氏私人生活、其对人对事的观感与个人心路历程。蒋在日记中所记的一些琐事细节,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蒋介石的思想生活与人际关系,不无益处。
    笔者近10年来,在从事学术写作之余,也有意根据所摘抄《蒋介石日记》内容,辅以其他史料,择前人所不知或有趣之事写成系列琐记,以非史学专业的读者为对象,进行“揭秘”之余,也提供些笔者作为史学工作者的感想,文字长短不拘,所涉史事与人物可大可小。这些短文先后在《世纪》、《凤凰周刊》、《纵横》、《南方都市报》、《中国国家历史》等刊物上刊出,其中,中央文史馆与上海文史馆合办之《世纪》开辟专栏连载。文章刊出后,获得普遍好评,转载率颇高。而笔者所写发表于《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浙江大学学报》、《抗日战争研究》、《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不少专业学术论文,所讨论问题产生的影响也超出史学界。
    最初就有希望这类文章能自成体系,日后结集出版的想法。目前,所写已经超过20篇,虽然篇幅长短不一,风格也有所差异(学术论文均在史料与观点不变的情况下重新改写,在文字风格上向通俗化靠拢),虽难以涵盖蒋介石生活的全部,但也能反映他的一些侧面。在所有关于蒋氏的文字中,别具一格。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蒋介石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本书主要依据的材料是《蒋介石日记》。关于这份日记,坊间已经有不少的介绍,也有争议。以下,先谈笔者对于《蒋介石日记》的看法。
    日记本是一种文体,写作者逐日记述个人的工作、生活、感情、见闻与所思所想等,或留作记忆备忘,或自我反省总结检讨,或宣泄个人情感。日记极具个人隐私性质,且是当时所记,较为准确(比较回忆录等史料而言)。重要历史人物的日记,不仅透露出不为人知的感情世界、心路历程、性格特征,更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秘闻和世人所不知的内幕。因此,日记在史学研究中深受重视。已经出版的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日记,如《胡适日记》、《蒋作宾日记》、《王世杰日记》、《徐永昌日记》等被广泛运用。然而,所有这些日记,无论是写作者的地位、日记跨越的时间长度,还是被学术界及公众关注的程度,均不能与《蒋介石日记》相提并论。著名史学家杨天石研究员认为,在中国以至世界的政治家中,有这么长时段的日记在世,内容如此丰富,“大概绝无仅有”。
    关于《蒋介石日记》手稿本的基本情况,杨天石先生曾著《蒋介石日记的现状及其真实性问题》一文做过基本介绍,蒋写日记开始于1915年,终止于1972年,前后持续不辍达57年,除1915年、1916年、1917年、1924年的日记因故遗失外,其余53年的日记(共63册)均保存完好。其留存下来的线路为:蒋介石生前一直由本人随身保管,蒋去世后由蒋经国保管。蒋经国在1988年去世,日记由其幼子蒋孝勇保管。1996年蒋孝勇去世后,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女士保管,并带往海外。2004年经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动员,决定暂时存放于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在进行了技术处理并征得蒋家亲属同意后,从2006年3月起逐步向公众开放,2009年,实现全部开放。如今,来自世界各国的很多学者与民众阅读过《蒋介石日记》。
    多家出版机构希望能将《蒋介石日记》出版,据说台湾有关机构已印制了某些年份的日记,但因蒋氏家族内部意见不一,出版之事暂时搁置。希望不久的将来,全部日记能出版。
    其实,写日记对于少年的蒋介石是痛苦的记忆:
    余十四岁,……师为毛凤美先生。毛师热心而无教法,只要余强作背诵而并不指示其写读之法,时或溺爱异常,时或严责痛斥。……当入学之初,即责令余去年之日记,时余实不……为何物,茫无以应。彼以余为伪,必欲余如命呈交,余以实告,彼犹追究不释,如此者数日,使余食息不安。然自入师门,彼并不教余记日记,亦不以日记体裁教余。(“中华民国六年前事略”,以下所引蒋介石日记内容,均出自斯坦……
    众所周知,事实是,蒋介石退到台湾后,陈诚是其最重要的亲信,在台湾是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蒋背后如此责骂,却仍委任陈诚以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长”、“副总统”等重任。台湾学者刘维开认为,蒋在日记中用夸张的语言骂人,是其平衡心理,纾解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日记是蒋宣泄不良情绪的“垃圾桶”。
    真实的日记是极具个性又随情绪变化的文字,蒋介石写日记长达50余年,其间蒋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地位跌宕起伏,阅世与人生经验不断丰富,其写日记的动机、日记的格式,甚至风格也肯定会有变化。一个最直观的印象是,相比之下,蒋在大陆时期的日记较为简略,记事为多,而到台湾后晚年的日记则普遍篇幅较长,思考与琢磨事较多,大概与人到老年,且在台湾相对安定,格局小、事不多有关。
    如同所有记日记的人一样,蒋写日记也是有选择性的,记什么,不记什么,他有自己的标准,也有忌惮,甚至不排除有些日记是写给人看的,想青史留名。蒋日记开放后,不少学者想从中直接找到他对于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记述,如1926年中山舰事件、1927年四一二事件等,结果发现蒋所记内容并不多。以四一二事件为例,蒋1927年4月13日日记如下:
    列强末平。
    昨夜不能安眠。今晨八时起床,静坐会客写信,拟告同志书。第二军位置不明,第六军退回江南,内容复杂,彼此疑忌,不能制敌,CP(注:中共之英文缩写)阴谋至此可恨。下午建生(白崇禧)到宁,余决心暂守江南,如江北之敌来攻,则出击破之。若汉口来逼,则让南京与彼,退守苏沪也。上海工团枪械昨日已缴,颇有死伤,而浙江各处CP皆同时驱逐,人心为之大快。津浦路敌闻有退却模样。晚与志
    希(罗家伦)、建生谈党务及大局。
    表面上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但熟悉蒋日记写作习惯的人知道,蒋是十分注重作息,按时睡觉,但凡日记中写睡眠有问题,则通常是有大事发生。13日的日记说明,蒋对12日上海事件的后果是思虑过度、十分重视的。
    笔者在研究抗战胜利前后的蒋介石时发现,对于战后最重要的受降(受降区划分与主官任命等)问题,蒋所记甚少,明显是隐而不记。推想是蒋自知在受降问题上排斥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有失公允。形成对比的是,蒋对与毛泽东的谈判,包括要拘毛审判的念头都记述甚详。
    可见,蒋介石日记的内容虽然比较坦承,但还是有所选择的,而在解释已发生事情的原因时,则多偏向自己一边,符合一般人趋利避害的心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任何中外学者指出蒋介石日记中有违背历史事实,胡编乱造的内容。
    鉴于蒋介石个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国民党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完整而持续的《蒋介石日记》作为学术研究史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蒋介石资料(包括《蒋介石日记》与台北“蒋中正档案”)的全面开放,是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料方面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笔者曾多次说过,在资料开放之前,蒋介石研究主要依据文集、报刊、回忆录与间接的档案,是“蒋介石不在历史现场的蒋介石研究”,而资料开放后,学者可以依据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相关研究变成了“蒋介石在历史现场的蒋介石研究”。两者有着质的区别。而《蒋介石日记》在研究蒋介石个人历史(生活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人际关系等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解,笔者才依据《蒋介石日记》写出构成本书的系列文章,以加深对蒋介石的了解与认识。

后记

  

    初看《蒋介石日记》时,觉得资料特别生动:他每天的想法,他的自责,他的骂人,他的苦恼,他的自恋……这与平日教科书上那个概念化的蒋介石十分不同。当即萌发了写组文章的想法,介绍蒋介石这些鲜为人知的方面,从另一角度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他,日后或能结成本别具一格的书,作为学术研究之外的“副产品”。
    当时连书名都想好了,叫《点点滴滴蒋介石》。
    最早的文章写于2009年,中央文史馆与上海文史馆办的《世纪》一度曾为我开了个专栏来连载。后来事情太多,写作时断时续,几年下来,有30余篇了。现在结集成书,也算是不负初心。但扪心自问,还有好多篇已构思好,史料也备齐的稿子尚在腹中,不知何时能写出。时间有限、能力有限,奈何?!
    本书中所有的文字,除蒋介石与胡适关系的部分内容是新稿外,全部公开刊发过,首发的报刊物与媒体包括:《近代史研究》、《民国档案》、《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浙江大学学报》、《中国国家历史》、《社会科学辑刊》、《世纪》、《纵横》、《南方都市报》、《凤凰周刊》、《总统府》、澎湃新闻、腾讯文化等,在此向所有报刊、媒体表示感谢,尤其感谢付出心血的各位编辑。
    一些文章发表后被不少媒体转载,但鲜有打招呼与按规定付稿酬的。一方面,他们扩大了文章的影响,传播了知识;另一方面身为传媒工作者却又无视知识产权,我真不知该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在文章结集出版之际,有以下三点要说明:
    一、在结集时,尽量采用原稿,补充了刊发时因版面、篇幅等原因删除的部分。有的文章进行了重要修订与补充,如蒋介石遗嘱的内容,从原先的9份,增加了新发现的3份。对不同风格的文章加以整合,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前提下,尽量朝内容通俗、文字生动的方向修改。为阅读流畅起见,原有的注释基本删除,一些重要的史料,尤其是蒋介石日记的内容,则简约地注释。
    二、书中部分文章的原稿是我与浙江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的。合作的基本模式是:我提供基础史料,在相关课程上组织导读讨论,确定写作主题,然后学生选择题目,完成文字初稿,最后由我重写定稿,发表时联合署名。参与合作的人员如下(他们现在大多已毕业离校):肖如平、曹明臣、傅敏、段智峰、王丛丛、朱晶、张莉、罗树丽、原静文、银品、周丽丽、夏思、潘建华、徐亮。他们仍拥有相关文章的部分著作权,感谢他们!
    三、本书的结集只是个阶段性的成果,是个试验品。需要写的同类文章选题还很多,写作风格亦需更明晰,自己也打算继续写下去。希望后面每篇文章都是更好的一篇,以后的书是更好的一本。
    以此自劬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