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 律 > 中国法律综合

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

  • 定价: ¥36
  • ISBN:978750939966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法制
  • 页数:225页
  • 作者:王守春
  • 立即节省:
  • 2019-03-01 第1版
  • 2019-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王守春著的《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诚实守信义务”为研究目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分析研究公司实际控制人诚实守信义务的基本理论和有关规定,总结目前我国公司实际控制人滥用公司控制权,违反诚实守信义务的问题之严重,并针对目前存在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实守信义务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全书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重点进行展开:其一,对公司控制权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概述;其二,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评析;其三,对实际控制人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行为与违反诚信义务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其四,是对完善公司实际控制人诚实守信义务相关制度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守春,1970年12月生,民商法学博士,二级高级法官,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执行程序中的适用》 《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之反制一一从执行权主观范围扩张的角度》等论文。

目录

绪  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司实际控制人概述
  第一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界定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概念与特征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类型
    三、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判断标准
    四、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
    一、公司控制权的内涵
    二、公司控制权的行使边界
  第三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方式
    一、区域差别对公司实际控制方式的影响
    二、控制主体差别对被控制公司的决定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制度评析
  第一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解读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信义内涵
    二、诚信义务与信义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债权人知情权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要求
    一、国外相关问题的司法实践
    二、控制权本质对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决定性
  第三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内容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具体分类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相对人
  第四节  现行立法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规制
    一、国外相关法律和判例
    二、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制现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的滥用
  第一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原因及危害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原因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危害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具体表现
    一、违反诚信义务的积极行为
    二、滥用控制权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立实际控制人主动履行诚信义务相关机制
  第一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法律规制
    一、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具体制度的完善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信义务的救济机制
  第二节  强化对公司债权人的立法保护
    一、控制权行使与债权人维权成本
    二、对公司债权人知情权的保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之反制
  第一节  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现状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案件的实证分析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反制难的症结所在
  第二节  规避执行的反制
    一、必要性——反制制度具有法理基础和现实意义
    二、可行性——严格限定公司自治与规避执行反制的法律边界
  第三节  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执行反制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相关立法——允许执行力主观范围向公司实际控制人扩张
    二、细化过程控制——完善既有的程序保障机制
    三、拓展执行方法——加强内部和外部措施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法人人格否认
  第一节  控制人滥用公司独立人格
    一、公司独立人格滥用之简述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价值和适用条件
  第二节  法院执行程序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
    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争议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正当性分析
  第三节  执行程序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设计
    一、程序的启动
    二、实体的审查
    三、明确举证责任分配
    四、救济途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