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隐形伴侣

  • 定价: ¥76
  • ISBN:978751535386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青年
  • 页数:44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隐形伴侣》是著名作家张抗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表现,也有对当下社会的启迪。自1986年初版以来,该作品多次再版,影响广泛。
    张抗抗著的《隐形伴侣》讲述了两个青年男女,在北大荒恋爱、结婚又离婚的故事。女主人公曾把自己关于真诚和正义的理想,寄予自己的恋人。但婚后的现实使她在极度的痛苦与迷惘中,对以往奉若神明的“真善美”和人性本质发出了诘问,终于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另一个终身无法摆脱、令人恐惧和震颤的“隐形伴侣”。
    人只有承认自我意识中的所谓“恶”,才能驾驭并超“恶”……作家在创作中尝试了有关潜意识、无意识、梦境、幻觉、隐喻、心理活动等多种写作方法,在其创作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内容提要

  

    张抗抗著的《隐形伴侣》讲述了两个青年男女,在北大荒恋爱、结婚又离婚的故事。《隐形伴侣》阐述了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另一个终身无法摆脱、令人恐惧和震颤的“隐形伴侣”。这是一种无法和解、难以缓释的心理冲突。作者张抗抗尝试了有关潜意识、无意识、梦境、幻觉、隐喻、心理活动等多种写作方法,在其创作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生于杭州市,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近90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2015年获“第四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金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国、马来西亚、日本、印度,进行文学交流活动。

目录

正文

前言

  

    历史的证言心灵的传记——《当代新经典文库》第一辑序
    1968年——50年前的中国,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这就是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延续了将近十年,有两千多万的知青与这场运动有关。十年之后,数字巨大的知青通过招工、参军、高考和其他途径,又都纷纷返回了不同的城市。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但是,关于这场运动的文学书写却如火如荼至今没有终结。被称为“知青文学”的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知青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一方面形成了“知青文学”汹涌的大潮,将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得以表达;一方面这一现象也造就了日后中国文学强大的后备力量。时至今日,许多重要的知青作家仍站在文学创作的第一线。他们的作品和文学经验,也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经验”重要的一部分。
    知青上山下乡,对这代人来说,是一场空前的精神洗礼和思想裂变,对他们的成长和后来的人生有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后来成了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在文学领域,他们引领风骚40年不衰。他们至今仍然是文坛的主力阵容而难以被超越。他们的文学创作拥有如此漫长的生命周期,应该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发生,与他们下乡经历一定有关。现实生存的艰难、煎熬或漫长的等待以及情感世界的创伤、欢乐、矛盾等,铸就了他们理想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性格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持久的文学灵感和生活基础。这里编辑的《当代新经典文库》第一辑“知青小说代表作”,更多的是这代人亲历历史的文学表达,他们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因此这些作品也更具精神和情感价值,也可以称为是这代人的“青春之歌”。知青一代是深受50年代理想主义精神哺育的一代人,他们对毛泽东时代的红色革命思想有着极深的集体记忆,他们相同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使他们的“代际”特征相当明显;另一方面,“文革”和十年下乡的经历,他们中的先觉者又率先获得了反省、检讨这一历史事件和理想破碎后重新寻找新方向的强烈意愿和能力。尽管如此,这代人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仍然根深蒂固印痕鲜明。
    知青一代的文学创作始于“文革”期间甚至更早,但形成文学潮流并为批评界所关注,则是70年代末期以后的事情。知青文学一开始出现就表现出了与“复出”作家即在50年代被打成“右派”一代的差别。“复出”的作家参与了对50年代浪漫理想精神的构建,他们对那一时代曾经有过的忠诚和信念有深刻的怀念和留恋。因此,当他们“复出”之后,那些具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总是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就是国家民族的苦难,他们个人们的不幸就是国家民族的不幸。于是他们的苦难就被涂上了一种悲壮或崇高的诗意色彩。他们的“复出”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社会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力,他们是以社会主体的身份去言说和构建曾经的过去。知青一代无论从心态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与“复出”的一代大不相同。他们虽然深受父兄一代理想主义的影响并有强烈的情感认同,但他们年轻的阅历决定了他们不是时代和社会的主角,特别是被灌输的“理想”在“文革,’中幻灭,“接受再教育”的生活孤寂无援,不明和模糊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彷徨的心境和寻找的焦虑。因此,知青文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方位或价值目标,它们恰如黎明时分的远足者,目光迷乱地在没有边际的旷野茫然奔走,这种精神漂泊激情四溢,却也写出了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知青一代过早地进入社会也使他们在思想上早熟,他们后来表现出的迷茫如同早春的旷野,举目苍茫料峭,春色若隐若现。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成就了他们独具一格的文学品格,使那一时代的青春文学呈现出了独特的“心灵自传”的情感取向。较旱出现的长篇小说是竹林的《生活的路》和叶辛的《蹉跎岁月》。小说虽然在伤痕文学的层面展开,但因其文学的真实性而汇入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文学前辈的肯定。张梁、谭娟娟和柯碧舟、杜见春,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早的知青形象。因此,这两部长篇小说的价值应该大于小说本身:它们引爆的知青文学大潮随之爆发。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张抗抗、韩少功、王安忆、肖复兴、吴欢、陆星儿、陈可雄、阿城、乔雪竹、晓剑、严婷婷、陈村、朱晓平、郭小东、陶正、邹静之、张曼菱、范小青、池莉、李晓、邓一光、邓贤、储福金、王小波、老鬼、王小妮、徐小斌、潘婧、张梅、肖建国、李晶、李盈、杨少衡、王松
    ……
    知青们对待牲畜的非人性态度的扭曲,在《哭麦》中得到了更有效的诠释。知青们把黄毛藏起来之后,恶作剧地将一张狼皮粘在了羊的身上,然后给它吃田鼠。这个披着狼皮的羊懵懵懂懂改变了习性,温顺为攻击所替代,食草改为食肉。村民骚动人人自危。知青人性残酷性的改变过程,与羊的性情变化就构成了一种隐喻关系。因此,王松的知青小说在本质上就是知青生活的寓言。
    知青文学是这代人历史的证言,是他们心灵的传记。无论如诉如泣、慷慨悲歌还是渡尽劫波心如止水,如果用诗史互证的方法,通过知青文学,我们也大抵可以了解到那段历史的某些方面。因此,知青小说不仅塑造了大批有价值的文学形象,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还原了那一时期社会,尤其是青年的普遍的心理状况,并通过知青文学提供的无数历史细节,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包括知青小说在内的知青文学,就远远超越了它们自身的文学价值而流传久远。还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巨大变化,知青一代作家后来大多离开了知青题材,不再书写个人知青经历,他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书写对象,但知青经历对他们的文学情怀和关注对象的选择仍然意义重大。
    由于规模所限,《当代新经典文库》第一辑“知青小说代表作”没有收入更多的作品,这是非常遗憾的。收入作品的选择尺度也一定是见仁见智。略感欣慰的是,找到已经出版和还将陆续出版的关于知青文学的选本并不困难,读者自有选择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书系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诸多知青作家的热情支持,每每想起总有一股热流在心中流淌。一个群体的情感和情怀总是如此相似并且持久,这让我——作为编者的老知青非常感动;李师东先生既是组织者,也是严格的“审查者”,作为老朋友,他的认真、坚韧和“苛刻”,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没有他就不会有这套丛书的诞生。因此我感谢他。
    孟繁华
    2018年8月5日于北京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