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爱界

  • 定价: ¥45
  • ISBN:978702014421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372页
  • 作者:(英)费伊·韦尔登...
  • 立即节省:
  • 2019-02-01 第1版
  • 2019-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费伊·韦尔登,布克奖决选名单作品《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描绘20世纪女性众生相,述说姐妹情谊!
    费伊·韦尔登著的《爱界》讲述了五岁的普拉可西丝·杜威恩和姐姐西帕提亚是生性敏感的母亲露西和犹太裔父亲本杰明的私生女,普拉可西丝天真无邪。后来,本杰明抛妻弃女,留下母女三人守着大宅。几十年来,普拉可西丝经历了多次身份转换,最终还偶然成了一项国际女性运动的领导人。现在,年迈的她在肮脏的地下室里尝试写回忆录,讲述了她令人惊叹、充满奇遇的一生。故事采用双线叙事。

内容提要

  

    去不去爱,爱的界限何在,一直是普拉克西丝的人生课题。
    年迈的她独自待在肮脏而昏暗的地下室里,想写回忆录,可她该写些什么呢?是写父母未婚同居生下了她,她还年幼天真无邪时,母女就遭父亲抛弃?还是写她曾经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成了未婚同居者、妻子、情人、母亲、后母?还是写她两年的牢狱生活?她想描绘二十世纪女性的众生相,想记录女性群体在情感、灵魂和思想方面所处的三重困境,想道出女性之间的大爱如何铸成姐妹之谊。
    《爱界》出自英国重量级作家费伊·韦尔登之手,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荣登《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榜。

媒体推荐

    “《爱界》是近年来最率真、最出彩的英语小说之一。无论男女,都不该错过《爱界》。它优雅而有力。”
    ——《泰晤士报》
    “《爱界》是一件艺术品。”
    ——《卫报》
    “费伊·韦尔登是国宝。”
    ——《文学评论》
    “费伊·韦尔登作品众多,广受争议。她在英国女作家排行榜上熠熠生辉。”
    ——《城市指南》

作者简介

    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 1931—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编剧,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出生于英格兰,成长于新西兰,受教育于苏格兰。从事小说写作之前,是个成功的广告策划人。曾担任1983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

目录

正文

前言

  

    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31年9月生于英格兰伯明翰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她的外祖父埃德加·杰普森(Edgar Jepson)、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都是享有盛誉的作家。埃德加·杰普森一生写过七十三部小说,玛格丽特也著述颇丰。费伊·韦尔登无疑继承了外祖父和母亲的“遗传基因”,自幼喜欢阅读和写作,这为她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韦尔登的童年时代是在新西兰奥克兰度过的,父亲是医生。十四岁时,父母离异,她和姐姐简一起跟随母亲回到英格兰,在南汉普斯德高中读书,毕业后到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
    韦尔登未婚先孕,生下一个儿子之后,与比她大二十五岁的第一任丈夫罗纳德·贝特曼结婚。两年后分手,结束了这段不幸的婚姻。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并且能够继续读书,韦尔登开始从事广告业。二十九岁时,她碰到爵士音乐家兼古董商罗恩·韦尔登。两个人一见钟情,结婚后,生下三个儿子。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她开始为电台和电视台写作。1967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食戒》(The Fat Woman’s Joke)。随后的三十年里,她出版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电影剧本、电视剧本以及文学评论集。1971年,韦尔登创作了电视连续剧《楼上,楼下》(Upstairs, Downstairs)。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作品,发表后好评如潮,获得英国最佳电视剧编剧奖。1983年,韦尔登创作了长篇小说《女魔头的人生与爱情》(The Life and Loves of a She Devil)。这部小说以黑色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一个荒诞、离奇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贤妻良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她变成一个“坏女人”。为报被社会抛弃、被丈夫践踏的“一箭之仇”,她不择手段,费尽心机,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她通过手术,改变容貌,变成前夫的情妇,并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轰动,很快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韦尔登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也因此得到很大的提升。1983年,她当选为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布克奖”(The Man Booker Prize)评奖委员会主席,并且成为1996年第四十六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奖委员会委员。2006年,韦尔登被任命为西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创意写作教授。2012年,她又被任命为巴斯帕斯大学创意写作教授,以八十岁高龄,仍然活跃在英国当代文坛。
    《爱界》(Praxis)出版于1978年。这本书几乎可以看作是韦尔登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普拉克西丝和作者几乎有着完全相同的经历。她朴实、善良,在几次婚姻以及与男友同居中,相夫教子,无私奉献,成就了丈夫的事业,养育了子女,却失去了自我,最终被另有新欢的丈夫无情地抛弃。痛苦无助的时候,她遇到了大学同学艾玛,加入正在英国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普拉克西丝在痛苦中觉醒,深刻认识到妇女只有自立、自强,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她编辑报纸,发表文章,主持电视专栏节目,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困惑英国社会的妓女、避孕、堕胎等社会问题,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女权运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普拉克西丝不但向整个社会呼吁重视妇女儿童的苦难,还身体力行,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与重压在西方妇女身上的虚伪道德、传统伦理,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年轻医生玛丽是普拉克西丝少年时代的老师——伦纳德小姐被德军炮火炸死后,从其腹中取出的私生女。普拉克西丝虽然比玛丽只大十几岁,但天性善良的她,视小玛丽为己出,倾尽全力保护她健康成长。玛丽不但命运多舛,几次被狡诈伪善的男人玩弄抛弃,还被基督教和主流社会传统理念禁锢。她反对避孕,反对堕胎,及至生下一个严重智障的愚型儿,依然坚守在与“妇女解放运动”相对抗的阵地。为使玛丽和愚型儿摆脱毕生痛苦的命运,普拉克西丝在万分纠结中,伸出颤抖的双手将已经濒死的新生儿捂死。之后她投案自首,被判刑入狱。普拉克西丝出狱时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并不悲观。她相信人类社会一定会发展进步,相信她为之奋斗的妇女解放事业一定会胜利。小说是这样结尾的:
    亲爱的上帝,我还得活下去吗?
    我觉得,我之所以用这样的话语描绘神,是因为我确信他的存在。如果没有神,也是另外一种力量推动了作用和反作用的车轮,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如果我们自己看不到这一点,至少在别人眼里是这样一幅景象。
    哦,你瞧,我已经做了这一切。我曾经放弃生命,结果失而复得。环绕我的壁垒已经崩溃。我可以触摸、感觉、看到我的同胞姐妹。
    这就足够了。
    而这正是韦尔登作为英国当代女权主义代表作家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作品的重要特色。半个世纪前,英国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已经成为过去,韦尔登本人对所谓“女权主义”的观点也在“与时俱进”。随着类似堕胎之类困惑整个英国社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她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到现代人所谓的“事业”上。韦尔登认为,大部分职业妇女其实只是为养家糊口“工作”,而不是将自己奉献于真正热爱的“事业”,只不过是被老板以“晋升”为诱饵,变成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而不是推动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换言之,韦尔登认为,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资本主义趁虚而人,造成了新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妇女必须有自己的事业,必须有社会地位。现代女性,只有真正拥有这两大法宝,才能从“男性霸权主义”的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
    我们虽然不曾经历西方社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但是我们经历了内容更加丰富的革命运动,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翻译此书,反观今日之中国,常感韦尔登描述的一幅幅画面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妇女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妇女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从自身做起,必须有理想,有事业,必须坚持自强、自立、自爱、自尊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年轻的女性朋友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而这正是我翻译此书的初衷,也是中译本《爱界》出版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