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精)

  • 定价: ¥56.5
  • ISBN:978720509481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辽宁人民
  • 页数:384页
  • 作者:(美)安德鲁·卡内...
  • 立即节省:
  • 2019-03-01 第1版
  • 2019-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自传,讲述其从一个苏格兰穷小子一步一步成长为钢铁大王的故事,他建立起庞大的产业,积累起巨大的财富,然后又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把所有的财富奉献给社会,用于启蒙人类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这是一部鼓舞无数美国青年的作品。自传还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颇富艺术鉴赏力的卡内基。

内容提要

  

    作为 “世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齐名。在《安德鲁·卡内基自传》这部自传中,卡内基讲述了一个苏格兰穷小子的成功历程。他建立起庞大的产业,积累起巨大的财富,然后又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把所有的财富奉献给社会,用于建立公益基金,建造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
    卡内基用他一生的丰富经历,向正在奋斗的年轻人、向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向关心社会的慈善家提出了各种有益的建议。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亲人、朋友、工人阶层和家乡的爱,读来令人动容。

媒体推荐

    卡内基为现今美国富豪,然其所以为世模范者,不在其能聚财,而在其能散财。
    ——梁启超
    美国迄今有两位伟大的企业家,一位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位就是“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用自己创造的财富改变了整个世界。
    ——美国现代成功学奠基人  戴尔·卡内基
    虽然所受的教育不多,但是卡内基通过自己的奋斗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更难得的是,他以获取财富的热情和创造力,去服务于文学、政治和慈善事业,他比其他受到眷顾的入更理解财富的意义,更懂得利用财富创造价值。
    ——美国《福布斯》杂志
    安德鲁·卡内基言如其人,不管他所做的决定是否比其他人所做的更加明智,但是这个热爱读书的人所捐赠的数百座图书馆,却为我们的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他获取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财富,而他利用这些财富让自己、让整个国家都变得更好。
    ——美国《华盛顿邮报》

作者简介

    安德鲁·卡内基,美国的“钢铁大王”,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齐名。他白手起家,通过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获得竞争优势,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企业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从而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的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又将几乎全部财富捐献给社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百位名人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父母和我的童年
第二章  丹佛姆林和美国
第三章  匹兹堡和我的工作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书籍
第五章  电报公司
第六章  铁路部门
第七章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管
第八章  内战时期
第九章  建造桥梁
第十章  炼铁厂
第十一章  纽约总部
第十二章  商务谈判
第十三章  钢的时代
第十四章  合伙人、书籍和旅行
第十五章  马车旅行和结婚
第十六章  工厂和工人
第十七章  霍姆斯特德罢工
第十八章  劳工问题
第十九章  关于《财富的福音》
第二十章  教育和养老基金
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特克利夫
第二十二章  马修·阿诺德和其他人
第二十三章  英国的政治领袖
第二十四章  格莱斯顿和莫利
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斯宾塞和他的信徒
第二十六章  布莱恩和哈里森
第二十七章  华盛顿外交
第二十八章  海约翰和麦金莱
第二十九章  会见德国君主
附录
  一、通往商业成功之路
  二、取财之道
  三、财富的善用

前言

  

    离开商界后,我的丈夫禁不住好朋友(既有英国的朋友,也有美国的朋友)的恳求,开始抽空把早年的往事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然而,他不久就发现,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闲,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于是,只好利用在苏格兰的度假期间,来撰写这些回忆录。每年夏天都会有几个星期,我们会去位于奥特纳格的郊外小屋度假,享受一下简朴的生活。在那里,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写作。对早年时光的回忆令他非常愉快,正如他自己所写的,他又重新回到了过去。1914年7月,他正在那里潜心写作,战争的阴云却已出现,8月4日,当我们得知这个灾难性的消息后,立即离开那里,回到了斯基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局势。
    这本自传就是在那时完成的。从此以后,他对自己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兴趣了。有很多次他试图继续写作,但都发现毫无状态。在那以前,他过着中年人的生活——甚至像个年轻人一样——每天打高尔夫球、钓鱼、游泳,有时一天做三项运动。他一直是个乐观主义者,即使遭遇希望破灭,他也努力表现出乐观的一面来。但是,当世界性的灾难降临之时,他的心却碎了。先是患上了重感冒,接着又得了两次严重的肺炎,他一下子就苍老了。
    据他同时代的一个人(那人比卡内基早过世几个月)说,“他无法承受年老带来的负担。”也许,对有幸了解卡内基生平的好友们来说,他一生中最令人鼓舞的地方,就是他承受“年老带来的负担”的方式。他总是耐心、体贴、乐观,对别人给予的任何一点方便和帮助都心存感激,而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他一直期待着美好的明天,他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闪闪发光,直到“离开人间,被上帝带走”。
    他在手稿的扉页上亲笔写了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回忆录中,可能只有小部分内容会使公众有兴趣去阅读,而大部分内容只有我的亲朋好友们才会喜欢。我想,我断断续续写的许多内容,按道理来说都应该删去的。替我整理这些笔记的人要注意,不要给读者太多的负担。应当选一位既热情又聪明的人来做这项工作。”
    因此,还有谁能比我们的朋友约翰·C.范·戴克教授更符合这些要求呢?在看到这部手稿但还没有看到卡内基先生的批注时,他就说:“将这部书稿整理出版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工作。”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从他做这项工作的态度就可证明,这个选择是明智的——本着一份珍贵而美好的友谊而做出的选择。
    露易丝·惠特菲尔德·卡内基
    1920年4月16日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