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自然观察入门(认识花鸟虫鱼)

  • 定价: ¥42
  • ISBN:9787541150319
  • 开 本:24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文艺
  • 页数:230页
  • 作者:(日)日浦勇|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9-01-01 第1版
  • 2019-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有多久没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了?不如这周末就打起精神,带着孩子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在踏青路上,日浦勇著的《自然观察入门(认识花鸟虫鱼)》是一本小小的科普指南,或许会给你提供不小的帮助。畅销四十余年,再版二十多次,风靡日本全国,它不仅是历经时间与市场考验的自然科普经典著作,更是与家人共享自然之乐的实用宝典。本书由日本昆虫学家日浦勇先生权威撰写,不同于教材的枯燥乏味,作者结合了自己数十年来的自然观察实践经验,向我们娓娓讲授各种知识与技巧,不像照本宣科不苟言笑的老师,倒更像一位指点风光的亲切导游,以自己的热情与风趣,造就了这部专业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内容提要

  

    日浦勇著的《自然观察入门(认识花鸟虫鱼)》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探询自然奥秘的基础指导手册。循着一年四季的顺序,以花鸟虫鱼的生活习性乃至山川河道的风貌发展为出发点,作者结合亲身实践经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丰饶多姿而又井井有条的自然图景。
    从不知疲倦的蜻蜓,到热衷捕猎的伯劳鸟;从色彩绚丽的酸模,到便利农人的紫云英,本书构建了一个小小的私人世界,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就是那个耐心的导游——在展现美景的同时,更将窍门和捷径倾囊以授,引导我们自己去探寻,去发现,去创造与领悟。
    本书构建了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城市居民为对象,清晰地引领大家从身边观察自然,从观察中认识自然,从认识中找到我们自身。

目录

引言
  春之伊始
  推荐地图
第一章  春野之花
  识花认草
  花和叶——基础知识
  实战
  常见种类识别
第二章  紫云英
  紫云英在哪里
  紫云英的植株
第三章  顺流而下
  溯水渠而上
第四章  夏野的树林和虫子们
  虫子们的家
第五章  扫墓的生态学
  墓地——沙漠的微缩景观
第六章  秋去冬来
  蓄水池的周边
略长的卷尾语
附录一:检索表
附录二:图版目录
译后记

前言

  

    春之伊始
    当孩子们开始外出活动时,春天也就到来了。女孩子们已经等得不耐烦,挎着自己喜欢的手提包在电车里开心地聊天;男孩子们则骑着自行车穿过巷子到桥对面,在临村那间有点破旧的土库房门前,顺着U形路掉个头又往家骑去……对于这些像汤姆·索亚一样爱冒险的孩子们,哪怕是脱离一小点儿日常生活路线的活动,也足以让他们感觉从校服和考试中解放出来了。
    新学期在樱花开放的时节里拉开序幕,刚开学的几天,因为能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还有新课本,让人有种与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世界约会的心境。
    可是,随着春天里新长出的树叶慢慢变大,这种新鲜劲儿还没继续激发多久,便又回归以往,被无聊的规定以及学业的束缚所替代。
    在日本,企业新财年和学校新学期都是从每年 4 月开始,3 月则是上一个年度的结束。所以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一样开始忙碌起来了。这就像是自然中一年四季的变化,新学期的开始伴随着春天的花开和萌芽,景色也发生着变化。即使我们生活在人类文明发达的大城市里,从事着第二或第三产业的工作,温带季节的演替以及心理的节律仍然与我们的身体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寒冷的正月里,我们在贺年卡上写下“今年一定如何如何”这样表决心的字句,这也多半是出于人情世故,然而当我们不由自主地要开始迎接春天的时候,便是我们自身的一种本能在起作用了。如果你有一种从乏味的生活或者过去的身体中跳跃出来的冲动,那么不要忽视,一定要好好培养它。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牵出我们这种生理冲动的引线到底在哪里。
    比如说,好不容易到了黄金周 a,结果到处都是人。我们把太多的钱都花在了车费、饮料或者娱乐设施上,又或是参加一些百般无聊的娱乐活动。孩子们一定不想只待在家里看电视,看到衣服也忘了脱就睡着。作为父母肯定也不能总做这些没想法的事儿。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同孩子们一起活动,来充实一下吧。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可支配的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当你想去学习园艺的时候,要么家里没有庭院,要么培训班已经满员,可又不想学插花和茶道这些老套的东西。真是想试着敞开心怀去随心所欲地学点什么,难道就没有学习轻松又能开阔视野的东西吗?我想,肯定很多年过半百的妈妈都想过这种问题吧。
    也一定有很多贴心的父亲,他们想在休息的时间里去钓鱼或赏杜鹃,可这些都只是个人的爱好,所以并不适合与家人一起享受乐趣。
    现在,我推荐这些家长偕同家人去观察自然。很多人从最开始晃晃荡荡半个小时敷衍了事,到拿着盒饭在外面玩一整天都不想回来。既不用购买什么昂贵的书籍或装备,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记东西。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聆听构成这美丽风景的花草水土,还有蝴蝶和鱼儿们讲的故事吧。不管是自己一个人、两口子或是一家人,都能享受到自然观察的乐趣。自然观察就是那根引线,它帮助你解开你脑子里那一个个问号,是带你找到答案的引路人,而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一说到自然,我们只能想到动物和植物,实际上,它是由多元的物质组成的。我们的地球上,有土壤、岩石、水、空气、树林、小草、苔藓、虫子和鸟兽等许多元素,仅凭我一个人很难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更何况,如果要把这些做成一本引导人们学习自然观察的指南的话,那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因为我在乡下长大,所以很喜欢虫子一类的小动物,我的学习也是从昆虫学开始的。之后,我的兴趣不断扩大到虫子们吃的草,还有它们栖息环境的地形,以及能够从中知晓它们历史的化石,以至于经常被人问到“你到底是什么专业的”而无言以对。幸好我在一家比较小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的时候,从不同专业的同事们那里学到不少知识。
    除了将这种个人体验化为动力,或许也别无他法了吧。其实不含蓄地说,相比专家写的那些入门指南,家门口小孩子的那些画板有时反倒更容易读懂呢。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一些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也不敢乱讲。所以本书所涉及的范围也偏向于本人的亲身经历。比如,虽然我能听出鸟的叫声,但是没有练习过用双筒望远镜去观察,所以也缺乏和鸟儿打交道的那种快乐。另一方面,由于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对于海洋的了解非常少,所以我还是很想体验一下赶海的那种乐趣呢。因而本书中出场更多的是昆虫,还请读者多多包涵。
    作为读者,想象一下每天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和他们的家庭,对于从事农业或渔业的人来说,这也许不太容易理解。而且,也并不是说这本书对全日本都适用,内容所涉及限定在太平洋一带,尽可能包括从关东地区到北九州这些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区域,这也是由于生态地理的制约。但是,日本近三分之二的人都居住于此,所以想必也会让不少人从中获益吧。(参照图 25)
    每个章节多少有些冗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有说教癖,喜欢长篇大论。另一方面,知识不光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在自己不断的深入自学中收获到的那种快乐更是精髓。自然观察也不例外,爱好者们总是努力使自己从一无所知提高到对现象的原理有所了解,但书毕竟是读物,我也不可能拿着一只蝴蝶跟你面对面交流,所以也只能多说几句,尽可能地让大家理解。
    虽说各种出版物如浪潮般涌现在书店的书架上,却很难买到自己想要的书。很多读者可能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想对某个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为了满足读者这个需求,我会推荐一些既便宜又相对容易买到的新书或文库本。
    本书在每个章节后都有小贴士,以方便在举办一些儿童会或兴趣小组活动时,组织者查阅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样,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家庭,又或是集体活动,本书适用于不同的参与对象。
    本书遵循四季时序,采用从春天到冬天这样的叙事顺序,在很多主题和素材上难以抉择,希望读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本书的章节顺序与内容上自行取舍。

后记

  

    译后记
    历时两年之久的翻译工作终于在2017年6月完成,译稿呈交给编辑,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校对修改。如今,刚刚结束川西采集工作、坐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向家的方向奔去的我,接到了编辑撰写译后记的邀约。于是,脑子里最先闪现出翻译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之后便是切身的过往回忆了。
    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生活在胡同里。如今的胡同与彼时已经判若两个世界: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夏天,可以举着网子追逐雨前低飞的蜻蜓,擎着竹竿去粘树上鸣叫的知了,可以到电线杆或墙角边寻找壁虎,或者索性蹲下来观察蚂蚁搬运食物。而这一切景象,似乎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以及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逐渐模糊起来,如今的胡同中再难寻觅此番景象,现在的孩童们手中不再有竹竿、虫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产品。而童年那些经历早已刻印在我的记忆中,为了追寻记忆,我不远千万里到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去重新邂逅那些生灵。
    2015年,也恰逢国内自然教育萌发之时,受到后浪出版公司费艳夏编辑的邀请,我欣然接受了这本由日浦勇先生著作的《自然观察入门》的翻译工作。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就像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自然教科书一般,无非是教大家如何识花认草,寻虫追兽。等拿到书稿才发现,字里行间无不与童年的记忆相仿,似将我的记忆勾出,重又回到那个人与自然万般和谐的时代。虽然本书内容大都基于日本本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及自然境况,但很多经验教训拿到国内仍大有裨益。
    根据自己多年的博物馆工作经验,结合人们对于身边自然万物认知的渴望,日浦勇先生将切身的自然观察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力图放慢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过度追求物质的脚步,提醒他们俯下身子,多去留意常遭忽略的、生活在身边的花鸟鱼虫,并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传授给下一代。从身边观察自然,在观察中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在认识中与自身相遇——这才是人类与自然应有的和谐关系,却正是我们当下所缺失的,就像书中提到的,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去追求太过遥远的事物,却总是忽略身边的日常。还好,我发现国内的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并开展一些探索周边动植物的科普活动了,这与日浦勇先生组织的自然观察会形式相似,但内容还停留在识名认物的层次,或者更准确地说,只是围绕一个物种本身去认识观察,如若能像日浦勇先生的自然观察活动那样,从单一的物种发散到其他相关物种,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或许更容易让人们深刻认识并理解自然与我们自身的密切关联。
    本书以花、草、虫、鸟等自然生灵为出发点,结合日本本土的历史、人文、风俗与地理,让读者不仅能学会辨识身边这些生物的名字,还可以从中了解它们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关系,让读者切身体会到自然与日常生活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息息相关,且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着。这种关系与影响不仅可以从自然的角度解释我们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可以立足于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角度,解释身边万物存在于此的缘由。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这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及相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日本的自然风土才逐渐得到休养与恢复。那么,对于当下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予自然与生态足够的重视,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也正变得刻不容缓。 由于本书出版年代较早,文中许多词汇、修辞及语法较陈旧,涉及的日本历史、文化相关内容又非常广泛,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寻求并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在这里,首先感谢中村彰宏老师、杨兴、王传齐、郭睿在日语文法方面的支持,感谢程瑾、史军、刘冰老师和陈凯云在植物名词翻译上的帮助,感谢袁锋、吴超、陈卓、金宸、麦祖齐、尹子旭在昆虫及鱼类等物种名称翻译上的帮助,感谢胡建彪博士、潘新园博士及赵岩岩在鸟类及生态学术语上的帮助,感谢张劲硕博士在翻译技巧层面的支持。其次,还要感谢后浪出版公司费艳夏编辑、刘冠宇编辑的信任与支持,及其在后续审校过程中的耐心沟通,有了这些帮助与支持,本书中译本才得以最终呈现于大家面前。 鉴于本人水平能力有限,书中或许仍有翻译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多提批评与建议,以使本书或有机会再版之时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张小蜂 2018年9月3日于回京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