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诗词曲赋

楚辞(新注新译插图本)/万卷楼

  • 定价: ¥29.8
  • ISBN:978754704924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万卷
  • 页数:349页
  • 作者:(战国)屈原|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9-02-01 第1版
  • 2019-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诗人屈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关鹏飞注评的《楚辞(新主新译插图本)》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著名篇章,同时也收录了当时后人所作的《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配有题解、注释、译文和赏析。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粹。

内容提要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后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选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关鹏飞注评的《楚辞(新主新译插图本)》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著名篇章,同时也收录了后人所作的《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配有题解、注释、译文和评析,使读者更好地领略《楚辞》的精髓。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目录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隐士
七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哀时命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修身”的两条基本途径,晋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万卷楼”。此后,历代以“万卷楼”命名的书斋,由宋至清有数十家,宋代有方略、石待旦等;元代有陈杰、汪惟正等;明代有项笃寿、杨仪、范钦等;清代有孙承泽、黄彭年等。可见,“读万卷书”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读“万卷书”不仅是古人的理想,当我们懂得了读书的意义,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博览群书”的愿望。然而,人类历史悠久,书籍多如汪洋大海,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更使得人类的精神领域空前丰富,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万卷书”早已不再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如何从这“万卷”之中,找到最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正是在阐述读书时选择的重要性。而他所说的把我们“引到深处的”东西无疑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深度阅读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作品。
    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出的定义之一是:经典就是我们正在重读的。的确,在对经典作品反反复复的品味中,人们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浅薄走向思考,最后走到通达。我们都曾有这样的感触,面对海量的书籍和信息,一方面,人们在向着功利性浅阅读大张其道,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深处又在不断地呼唤能够滋养自己内心的深度阅读。因此,经典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为浅阅读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损失,反而更显示出其珍贵来。
    在惜字如金的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从来不乏这种需要反复品味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我们把这种包蕴中国文化的学问称为国学。国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音韵等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包罗万象的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教育。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先贤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宏的历史意识,可以让我们通晓文义、熟习经史、通彻学问,让我们成为博学之士。另一方面,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厉行的谦谦君子。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早已不再是人们追求事功的唯一法典,我们也不赞成对国学的功能无限夸大。但毫无疑问,阅读国学经典,必能促进我们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唤起我们对伟大、深邃、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先贤们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这些作品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周易》所阐述的“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  《道德经》所闪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激浊扬清。
    正是基于对国学经典的这种认识,我们精选了这套《万卷楼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期引导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走近国学经典、了解国学经典。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最具代表性。在选目中,我们注重于最经典、最根源的作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应该知道的作品提交给读者。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唐诗宋词等这些具有符号意义的作品无疑是最应该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此,我们首先推出的30种作品都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
    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做出好读的经典。在面对国学作品时,估屈的文言和生僻的字词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我们试图用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经典,使普通读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来进入阅读。因此,我们为原著精心添加了大量的注音、注释和译文,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无障碍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部分作品做了一些删减,将那些专业研究者更关注的内容略去,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经典概况。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许你会常常感慨,以前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读更多的经典,如今没有机会或能力来细读,但实际上,读经典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万卷楼”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重读或是初读这些经典,一样可以塑造我们未来的生活。
    第三,我们希望呈现一套富有美感的读物。对于经典而言,内容的意义永远排在第一位,但同时,我们也希望有精彩的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因而,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版画作为本书的插图,对图片的说明也做了精心设计,此外,图书的编排、版式等细节设计都凝聚了我们大量的思索。我们希望这套经典不只是精神的食粮,拥有文本意义上的价值,更能带来无限美感,成为诗意的渊薮。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维诺经典的评论让人击节叹赏,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彰显经典的价值,使读者在细细品读中真正融化经典,真正做到“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同时,经典,又是可以被享受的。当我们走进经典之时,不能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也可用个人自我的方式进入经典,做精神的逍遥之游,对经典作品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和阅读,在现实社会之中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

后记

  

    此稿始于三月,成于九月,历时半载完成。其中主体部分写于暑假。
    楚辞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为何还要撰写本书?盖有以下特点:一是译文以白话诗体翻译,皆押韵成文,便于初学讽诵,且忠实原文,不做修饰。市面上不乏用白话诗体翻译者,但多对内容有所变动。笔者有时为找到合适韵脚废寝忘食,甘苦自知,诚非易事。二是提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如《楚辞》中屈原的作品,笔者以刘向在《九叹·忧苦》中的话“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为线索,认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之外的作品,皆非屈原所作。此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也可看出笔者在求得新知方面的勉力。三是赏析部分别出心裁,并非以固定框架硬套,而是从各自作品出发,时带情感,如笔者注释《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一边注释翻译,一边泪如泉涌,身心都被打动。这是古人阅读《楚辞》的常态,我们似乎较为缺乏,但此一感动,亦足以使笔者对《楚辞》之魅力有了不同体会,读者诸君可一试之。也正如此,《九章》以后之作品,盖非屈原所作,艺术魅力稍显逊色,故只予题解分析,不专设赏析专栏。
    此稿能与读者诸君见面,需要感谢作家张红芝、编辑张洋洋的推荐与编选,感谢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提供的科研环境、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同仁提供的和谐氛围和诸位晓庄学子对选修课《楚辞研读》的较大兴趣,感谢黄睿的支持,感谢父亲的鼓励。
    书稿中的错误,恳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2018年9月12日初稿于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