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经济学理论

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

  • 定价: ¥50
  • ISBN:978731204565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科大
  • 页数:248页
  • 作者:(瑞典)凯特琳·马...
  • 立即节省:
  • 2019-03-01 第1版
  • 2019-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凯特琳·马歇尔著赵征、赵雨霏译的《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书名来源于政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用来形塑现代人对经济学的理解的一句名言:“我们有指望吃上一顿晚餐,并不是因为肉贩、酿酒师或面包师傅大发慈悲,而是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利益。”其表达的本意为社会各环节中没有一个人是自愿无偿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趋利的本性是这个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当亚当·斯密的母亲为他端来晚餐时,作为一名女性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出于“利益”,而是因为爱。本书从这个话题开始,告诉我们“经济人”诞生的故事,追溯“经济人”的神话,从亚当·斯密的餐桌,到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传承,再结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事件,从女性角度描绘一个更有包容性的“现代经济人”,去挑战(当然更是尝试弥补)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男性特质)假设的不足,指出经济体的立基基础并不只是那双“看不见的手”,还有一颗“看不见的心”。经济学家们也应该不断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既有的经济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的意义与价值,思考如何才能更正确地诠释经济发展的蓝图,进而为经济持续发展指明途径。

内容提要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我们有指望吃上一顿晚餐,并不是因为肉贩、酿酒师或面包师傅大发慈悲,而是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利益。”他认为“趋利的本性”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亚当·斯密终身未婚,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亲除了照顾其起居外,每日为其准备晚餐。她的行为并不是出于“利益”,而是因为“爱”。毋庸置疑,亚当·斯密母亲的行为应纳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然而,即使到了今天,母亲照顾孩子、清洁和烹饪等工作,也未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正因如此,凯特琳·马歇尔著赵征、赵雨霏译的《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对传统经济学使用单一“经济人”假设解释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质疑,并从亚当·斯密的餐桌开始,讲述“经济人”诞生的故事,追溯“经济人”的神话,回顾了“经济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通过这一过程,描绘出一个崭新的、更有包容性的“现代经济人”(包含女性特质),尝试去弥补“经济人”(男性特质)的不足,提供了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视角,以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及更多人——不仅是男性,更包括女性,最终凝练出本书作者的核心观点:维系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并不只是那双“看不见的手”,还存在着一颗“看不见的心”。

媒体推荐

    隐忍不再是未来女性的角色定位,引领才是。
    ——六六(著名作家、剧作家)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但这个概念在日益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理性人概念本身其实带有强烈的男性特质,本书从女性视角对照性地诠释了理性人概念,是一种另辟蹊径式的补充,兼具了深刻的道理和可读性。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
    这是透过完全不同(女性主义)的观点对照出来的经济学……既充满挑战又具启发性。
    ——威尔·胡顿(Will Hutton)(英国政治经济学家)
    一部关于经济学、金钱、女人,兼具智慧、趣味与可读性的作品。
    ——玛格丽特·爱特伍(Margaret Atwood)(加拿大小说家、诗人)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钻进经济学的世界,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亚当·斯密的母亲是谁?
第二章——认识“经济人”,会发现这个人极具魅力
第三章——显然经济人不是女性
第四章——人和经济人之间的协议并不如预期
第五章——加入女性,再好好搅和一下
第六章——赌城拉斯维加斯和华尔街合而为一
第七章——全球经济体坠入地狱
第八章——男人也不像个经济人
第九章——经济性的动机并不像我们认定的那么单纯
第十章——人并不一定会因为金钱的欲望而变得自私
第十一章——负数的意义仍是零
第十二章——每一个人都成了企业家
第十三章——子宫并非太空舱
第十四章——探究经济人难以预料的深渊与恐惧
第十五章——这时代最伟大的故事里只有一种性别
第十六章——每个社会的发展都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拖累
附录——给凯特琳 马歇尔女士的信
后记

前言

  

    本书能在中国出版,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本书写作于2011年瑞典的寒冬季节。那时,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虽已过去,但全球金融危机给整个西方经济带来的寒冬仍未离去,没有人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一本书,被作者带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这本书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至今为止,我收到过来自哥伦比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很多国家读者的来信。我的女儿则对各种译本的封面图案更感兴趣:荷兰的封面上有一头大象,意大利的则是一个苹果。她觉得这很有趣:同一本书,竟然有那么多完全不同的封面!
    当《谁煮了亚当 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一书刚问世时,我认为它传递的信息远比今天更有争议。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人们一直被这样告知:公众不需要对经济运行担心,专家们依据几乎无懈可击的经济理论指导着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学家的任何言论,都会受到社会的普遍高度重视。然而不幸的是,2008年世界经济在专家们的指导运行下崩溃了!
    于是,我想写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让普通人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书的出发点是女性,因为女性一直被排除在经济学理论的范畴之外。
    经济学家假设人类是理性的、自私的和脱离于周围环境的。在标准经济学理论中,情感、利他主义、体贴他人和合作都不是人类的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人类被经济学家告知所应该拥有的每一个特征,都明显具有“男性”特点;而经济学家们竭力试图排除的每一个特征,恰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
    这种将“女性价值”排除在经济理论和经济体系之外的做法,其实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缺陷之一。因此我始终坚信,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修复运行不畅的经济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转的方法,就是将女性要素重新纳入经济学考量范围。
    这,就是本书的核心。
    7年前,我的书比现在更具争议。当我在欧洲的大学和商学院讲课时,我的观点受到了很多质疑,有时不仅有质疑,还有愤怒。
    但我觉得他们的态度正在慢慢改变。改变的原因或许不仅是我的书,且是经济学本身也不断自我完善、日趋成熟,同时更加开放,对不同的观点也更包容。这样的改变让所有人期待。
    经济学曾经是男性主导的领域。作为一名在经济学领域工作多年的女性记者,对此我深有感触。有一年,我非常有幸去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那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三位获奖者共同分享。我坐在斯德哥尔摩老城诺贝尔博物馆的地下室里等着获奖者,第一个获奖者走了下来,他看了我一眼后,随即问道:“你的问题是谁写的?”
    也许在他看来,一个年轻女性熟悉他的研究领域是不可思议的。多年来,我逐渐习惯了这种“待遇”。
    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也在慢慢改变。
    几个月前,我收到了赵雨霏写来的一封可爱的信,她是本书中文版的译者之一。她在信中描述了很多中国女性正在面临的挣扎,她们既想在工作中成功,又想在家庭中成功。确实,与世界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年轻女性的生活与她们母亲曾经的生活,已经截然不同。这样的变化其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女性生活和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女人从想要男人,变成了想要男人拥有的东西,然后想要“拥有一切”。
    然而,女性要全职工作,就必须有人帮助她们完成所有的家务劳动,全职家政服务是女性全职工作的基础。但全职家政服务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可以拥有的,只有少数家庭才能获得。不仅如此,即使是走上了全职工作岗位的女性,在以男性特点构造的工作岗位上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并没有相对应的男性离开工作回归家庭,显然流动并不平衡。这对于家庭而言,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其实,对于这样的流动和变化,最终承担大部分压力的是女性。很多时候,女性并没有因为全职工作而减少任何的家务劳动。
    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解决办法不是让女性模仿男性去职场打拼,而是需要找到适合女性自己的路径和行为方式。尽管这并不容易,但我还是鼓励年轻女性去努力尝试。对此我能给予的建议是,一要不断思考和讨论;二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导师。女性要实现“拥有一切”,不仅经济理念需要改变,而且职场文化也需要改变,更重要的是,谁该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观念也需要改变。
    这本书最希望传递的,就是我相信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价值回报,不仅是女性的,也是所有人的。我们将创立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让男性和女性都有机会更加出色,不仅让我们的职业绩效表现更佳,而且打造出让每个人都更加温暖的人际关系。这些改变,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强劲健康的经济系统,一个不唯增长、更加全面的价值观体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历史时刻,必须认真思考:经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中国经济的思考和探讨,提供些许帮助。

后记

  

    一本书,对读者而言,就是一本书而已,而对作者或译者来说,它是一个生命。
    我的2018年这一页人生,可以用两本书的问世来概括:一本是《格物省身理实交融:管理学院校友的科大故事》的写作,另一本就是《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的翻译。这篇后记,算是我这一页人生的些许感悟。
    翻译书籍,对于我是第一次。我对于翻译的理解,首先是一次深度阅读,然后是替作者来一次再创作。我喜欢阅读,也喜欢创作,但不太喜欢替别人创作,而且这个“别人”还是位女性作家,创作的内容还是替女性说话。看到这里,您一定发现了,尽管在平时生活中我可能伪装得很好,但其实骨子里是一个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人。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从本书的责任编辑杨振宁老师第一次找我翻译这本书开始,我就觉得这是一件极“滑稽”的事。但杨老师不这样认为,而且他似乎认准了我是最合适的译者人选。尽管我极其不情愿,但杨老师的一句话打动了我:“正是因为你没翻译过,你才可能收获更大!”于是最终我选择相信杨老师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所练就的专业眼光,接下了工作。事实证明,杨老师说的很对,尽管由于我的能力有限,这本书翻译得可能很不完美,但我的收获是巨大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上高中的时候,我经常以各种理由躲避值日,结果班级选举班委时,我竟然高票被推选为劳动委员,于是在之后的一年里,我奇迹般地“被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并把班级带到了“卫生标兵”的榜首。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人生的很多“果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被逼上了翻译之路,我受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对抗”。这本书的作者并非经济学科班出身,于是我和作者的观点不断对抗;作者选择了大量非正统论据,于是我又和作者的论据不断对抗;作者是一位女性,作品中处处都出自女性视角,于是我再和作者的视角对抗。
    有一天我终于意识到,如果这样“对抗”下去,写出一本反驳的书倒有可能,但翻译的工作估计永远完成不了。但是这本书所传递的思考或看待经济及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值得我把这个任务努力执行下去。于是我明白了,我必须先把自我放到一边,无条件接受作者,不仅无条件接受她,还要尽可能深入地理解她的观点,再用中文准确地将其观点表述给中国读者。翻译,首先是一种“无我”的工作。“无我”,是我的第一层感悟。
    “无我”之后,还要“换位”,站在作者的角度“再创作”。这带给了我更深一层的感悟。“换位”,让我第一次站在女性视角,看待经济学和经济社会。这也是我邀请女儿参与翻译工作的主要原因,希望她能从女性角度,更好地诠释这种想法。如果不是翻译这本书,我永远不会有机会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经常性地强迫自己转换性别视角,站在女性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这样的经历,对我更全面地理解经济学和社会学有极大的帮助。 第二个挑战,是“合作”。翻译此书的动力之一,就是和女儿再次合作。之前出版的《与女儿谈管理》就是记录与女儿的日常对话,这次则是共同翻译。女儿的英语能力不错,托福也考过了110分,而且她的积极性很高。最开始我们采用分任务的方式,每人若干章,但没多久我们就意识到这样显然不行,因为无法保证风格统一。于是经过多次尝试后,采用流程分工的方式:女儿先“粗翻”;我再“细翻”;她再校对和阅读,把读不明白的地方告诉我;我再根据原文换一种表达方式,直到她能够弄明白为止。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几章过后,女儿的专业理解能力提升很快,即使我翻译得比较专业,她也能看懂了,这样一来,通俗易懂的原则就不好把握了。女儿想了一个办法:她再讲给别人听,让听众判断是否容易理解,于是妈妈、奶奶都成了听众,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翻译此书,女儿的收获是巨大的。她给作者写了一封信(见本书附录),在分享翻译过程感悟的同时,还向作者请教了如何帮助今天的年轻中国女性面对日益纷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作者针对这一问题,在中文版的序中专门予以回应。 更让我意外的是,她还把这段经历用在了申请美国高校的文书创意中。在文章中,她带着这本翻译的书,穿越时光回到了亚当·斯密的时代,与亚当·斯密共同品尝其母亲亲手做的晚餐,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国富论》的观点。我相信翻译这本书的经历,还会给女儿的未来提供更多帮助。 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不仅让我有很多感悟,更有太多的感谢。 我们经常强调换位思考,但偶尔一两次的换位,效果不大,只有长时间、多频次地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感悟。翻译这本书,让我更多地转换性别视角,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女性无论在经济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这些价值,是这个世界得以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此我要感谢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我的母亲、我的太太和我的女儿。感谢她们多年来对我“大男子主义”的宽容。我终于明白,我做出的一点小小的成绩,其实全部来自她们的支持。我为你们所做的,与我从你们那里得到的一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我还想以本书纪念我的父亲,他于2018年驾鹤西去。我的思想和写作都受到父亲深深的影响,几乎我的每部作品都有他的大量付出,他与我一起讨论写作思路,对写作框架给予有价值的建议,以吹毛求疵的态度挑剔我的文字……最重要的是,他教导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理念,让我获益终生。他总是告诫我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而进、厚积薄发,多次开玩笑地鼓励我说:他的最大理想就是看不到我的最高成就。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感谢六六女士和吴晓波先生为本书撰写推荐语。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大量心血的编辑团队…… 最后,感谢本书的原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 2018年这一页人生,我会永远怀念! 赵  征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