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梨树的左边是槐树/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

  • 定价: ¥25
  • ISBN:978755822819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武汉
  • 页数:18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汇聚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华,如长江汇聚许许多多的江河,携手奔流,汇聚于世界文明的大海。
    作者亲自为孩子们挑选自己作品的精华,打破文学体裁的界限,既可展现作家多方面的才华,又可让孩子们集中阅读作家的优秀代表作,一书在手,尽览芳华。

内容提要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彦的自选集,收录了6篇短篇小说。故事里的少年开始懵懂爱恋,少女一心渴望家庭温暖,病弱的点点只想好好养蚕……这些小故事并非一味的甜蜜或苦涩,而是透着柠檬味的微酸。这些作品通过书写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忧伤,真诚与宽容,努力为少年读者打开一扇瞭望成长与人生的窗口。

目录

梨树的左边是槐树
扣子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
校园三钱
点点的一棵树
星星还在北方
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后记

前言

  

    董宏猷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中国的童书出版,迎来了繁荣大发展的黄金期。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日益交融,中国的孩子们面临的,不再是“要不要读”的问题,而是“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在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阅读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
    “长江的孩子”丛书便是献给孩子们以及家长们、老师们的一瓣心香。
    长江,中国最大最长的母亲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水系包容了千条支流,百条大江,孕育了独特而灿烂的长江文明。一套丛书就是一条河流。本丛书名中的“长江”,尊崇的便是长江面朝大海,容纳百川,坚韧奔流,滋润万物的精神;坚持儿童文学的文学品格,提倡文学风格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本丛书的初衷;而
    “孩子”,推崇的便是灿灿童心,是小读者与大作家的童心与同心。因为我们都是长江的孩子。不论是作家,还是孩子;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是生命的追求与奔流。我们希望的,是成人与孩子,作者与读者,都在奔流中共同追求,共同成长。
    本丛书隆重推出的作家,均为儿童文学界的名家。他们佳作迭出,深受读者欢迎。请他们亲自为孩子们挑选自己作品的精华,打破文学体裁的界限,既可展现作家多方面的才华,又可让孩子们集中阅读作家的优秀代表作,一书在手,尽览芳华。这样的构想,实际上是为小读者,同时也是为家长和老师们进行了双重选择。作家自选,其为第一选也;丛书推荐,其为第二选也。我们知道,面对中国儿童文学广袤的百花同,一套丛书提供的,只能是一个园圃。但我们欣慰的是,这样丰富多彩的园圃,是值得关注和品读的。这样的园圃越多,读者们选择的视野便越开阔。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就可以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因了这样的选择,不被淹没而寂寞,从而突显于读者的阅读选择之中,在孩子们的品读中,绽放出别样的绚丽。
    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人类的繁衍与大河文明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河流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形态。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文明自然会孕育出独特的儿童文学之花。我们的希望,是汇聚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华,如长江汇聚许许多多的江河,携手奔流,汇聚于世界文明的大海。这是我们的追求与奔流,也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总序作者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三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后记

  

    大约在1988年,我第一次读到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阅读时的感动让我无法形容。我第一次知道散文可以这样写,可以写得这样好。当时我还在休学,独自一个人住在很灰暗的地方,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除了可以走路,我的状况比起曾经坐着轮椅在地坛边寂寞思考的史铁生好不了多少,或者说是更糟——我没有那么多智慧的感悟,也找不到自己的地坛。
    而地坛的影子却始终留在我心底,寂寞的,真诚的,优美的文字,像一个人敞开襟怀等你走进他的世界。年少时的经历总是无意中成全或塑造着我们,直到现在,我对散文的印象还是以《我与地坛》为标准的。
    这以后我开始学习写作,先写散文再写小说,小说写得吃力了又回头写散文。相对于小说,我更偏爱散文,但散文比小说写得少一些。小说在直抒胸臆方面比较间接,作者往往把感情和见解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散文则更直接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境界,一个人的思维所处的高度,情感是否真诚,心灵是否澄澈,看看他的散文就能摸到大体的印象。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写写小说,不太愿意直接敞开自己的心扉——成长在我心里投下很多阴影,也束缚了思维的格局——思考的深刻与童心的透明,我知道自己的缺失。
    但我还是写了一些像散文的小说,我觉得自己的感情还比较真诚。文章写人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根本上写的是情感体验。我喜欢文字里流露出自我存在意识,沈从文先生说过,“一个合格的作家任何文字里都有自己生命的痕迹”,我觉得这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的“有我之境”是相通的,写景也好写事也好,一枝一叶一个细节,最好都带有自我个性的体验、感情和色彩。在我的文字里,苏州和栖镇是经常闪现的背景,老巷、石桥、街檐下穿梭的船、细雨淋湿的樱桃和表情沉寂的木楼,木楼上的苔痕密布着时间的字样,还有我童年独自仰望的天空,连同外婆和母亲在黄昏回响的呼唤……这些无一例外打着自己的情感烙印,我写这些是真诚的,也是注重个性化的。
    这样难免会碰到一个命题:到底是体验自己还是该体验少年儿童?我的回答是:体验自己也是体验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我的文章基本上算是成长文学,写的都是自己的成长往事,几乎没有纯粹的抒情,有些篇章甚至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完全用故事与细节来表达我在少年时代的成长心理和审美角度,再加上浓郁的情感和生活况味,较之以往的文字可读性要强一些。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向少年读者展示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忧伤,真诚与宽容,努力从自己的角度为他们打开一扇瞭望成长与人生的窗口。
    我在阅读和写作时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文字氛围,喜欢写江南风物和如烟往事,写熟悉的人和细节,文调追求有生活质感、静态的画面色感和水的气息。诗歌、国画、书法和散文,美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意境是相通的。我喜欢阅读、模仿民族传统的美学韵味,尽管我知道自己摸到的仅是传统文化里极小的碎片;同时,我也想力所能及地捡一些国外经典里的碎片。坚持传统的审美趣味和面向国外经典,兼收并蓄才有可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创作空间。启功老先生论书法时说,下笔贵在上承前人又与众不同,写作大概也是这个样子。有时候,看格雷厄姆的《杨柳风》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会让我想起苏格兰风笛与油画里倒映天空的湖泊;看川端康成的小说和安房直子的童话,能感触到日本的雪国和桔梗花田。相比之下,现在我们的好些儿童文学作品似乎还缺少某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还是要说到《我与地坛》,从看到这篇散文到现在,三十年的光阴飞快地流逝过去了,书越读越多,稿子越写越厚,却渐渐明白自己和《我与地坛》的距离越来越远,也许今生都难以攀上那样的高度。有时候我也提醒自己,无法深刻起来,那就追求和谐。我不知道自己的地坛在什么地方,能够让我清醒,让我思索,让我蜕变,直到破茧而出。我希望自己能靠近那个方向,并且正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