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科 学 > 信息传播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精)

  • 定价: ¥158
  • ISBN:9787552705607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甘肃人美
  • 页数:343页
  • 作者:(英)霍吉淑|译者:...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20-08-01 第5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霍吉淑撰写,历时18个月,30余名专家参与,近3万件中国馆藏精选600件,众多珍品初次呈现;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600件文物展现7000年中华文明史,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几乎囊括中国全部艺术门类;
    大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特别拍摄,世界知名书籍设计师彼得·道森设计,中文版原版复刻;
    600余张高清全彩图片,特种纸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内容提要

  

    来自6000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
    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有别于一般的宏观讲述,以物为线,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诠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

作者简介

    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资深研究员,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多年。她的著作《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精选》一书已在国内出版。

目录

引言
早期中国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帝国时代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
帝王,文人,商贾  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元明之际  公元1271年至公元1644年
清:最后的王朝  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
现代中国  公元1911年至今
参考文献
版权说明
致谢

前言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人认为华夏文明从远古以来就一直绵延不断、始终如一,现代中国人与数千年前的祖先一脉相承。这一观点至今仍有众多拥趸。几乎所有的中国通史都以石器时代为开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地域广博、人口众多,非一展、一书所能全部囊括。本书绝大部分都依照传统顺序纵览整部中国历史,但因陈述方式有所不同,主要通过物品——艺术和物质文化。加以呈现,难免百密一疏。书中将中华大地历史长河中近7000多年的时间分成6个阶段,通过各个时期的陶瓷、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丝织品和装饰艺术等遗存了解中国的过往。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但并非以往认为的那样全部依赖自给自足,与世隔离。从文献记载和物质文化遗存中可以看到,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和域外之间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在本书中,我们将从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文物回眸过去、追溯往昔。
    地理
    数千年前。中国疆域内就开始有人定居。事实上,约50万年前,直立人,即“北京人”就在此觅食生息,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中国广袤的疆域足以让任何尝试周游此地的人们叹为观止。地图上短短数寸的距离,足以抵上飞机数小时或火车数日之耗。常言道,欲知中国之古,先知中国之大。我们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其悠远的历史、广袤的地域,以及多元文化。所以我们也常说,中国之大,自成一体,自有乾坤。其疆域内拥有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和动植物种群,几乎涵盖所有类型,这些自然条件对定居于此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不过,地形和气候究竟是如何决定文化的呢?定居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人们,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之间又建立了远超我们以往想象的密切联系。尽管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常常变动不居,然而今天的中国依然拥有葱翠如茵的内蒙古草原、西北的沙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梯田。中国海岸的地形也同样多样,更有海南岛这般椰林与银滩并存的热带地区。还有高耸入云的山峰,静谧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如此博大的中国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语言
    学习汉语在今日已成潮流。世界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开设汉语学习俱乐部,中国政府开办孔子学院在全球推广汉语。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一些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精英会安排子女去西方高等学府深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旅行。与这些中国人交流的欲望进一步推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因此,出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汉语日益成为海外交流的一种重要语言。
    在中国,汉字是人们交流的纽带。此外,汉字也联系着朝鲜、日本和越南这些邻国。因为这些国家的文字曾经历过一段相同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字同样能引起现代人们的共鸣。比如“田”字(字形呈一个方块,分成四个部分),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中已可辨出相近的字符。专业学者通过掌握阅读甲骨文的专业知识,仍可识读这些两千多年前文字中的大部分。当一个现代中国人拾起一枚古代士兵书写的竹简时,还能大致理解竹简上文字的含义,这确实令人拍案称奇。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来说,书面语言堪称跨越时间与空间、联系人们的重要媒介,倘若人们仅仅使用方言交谈,就将阻碍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由此可见,汉语不愧为一种共同的、历史性的语言。
    古今之间
    在中国,历史并不遥远,而是近在咫尺,现在和过去关系密切。这与西方“历史”的概念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对过去的盲目崇拜会限制人们的创造性思维,阻碍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过,这种批判或许完全忽略了重点所在。中国可以通过记录和研究历史,进一步重现古代原貌,在现代迅速建立一种关于历史的隐喻。中国的景观本身就能唤起这种同古代的联系:当你凝视着黄山壮观的风景时,会立刻联想到古代山水画中傲然挺立的松树和耸入云海的山峰。
    与古代的联系还体现在对祖先的敬畏上。在一年之中的重要时节,或庆祝重大事件时,都有祖先的“参与”,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互动——活着的人通过记忆让死者“不朽”。并向他们供奉食物:而死者会在精神上为生者达成愿望提供支持。在悠久的历史中,这种互动关系在重大政治决策中,如选择攻打敌人的吉时,或者在搜集信息,如预测天气以获得丰收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的联系还远不止于此。不论在任何朝代。当代之人都会通过研究过去的文献(铭记于心),或者复制古代绘画等,与历史建立一种连接。回顾历史,是日常生活的一项基本内容。当然。有学识的人还可以拥有和阅读古物上的文字记录。了解古代的哲学和历史。
    权力与信仰:帝王与宇宙
    在与历史的联系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自古以来在位的皇帝就讲究“承天命”。皇帝不仅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天子,而且也是邻国的朝贡对象。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无上权力。皇帝不但统治着世间之人。从根本上说,他作为北极星的化身,还掌控着整个宇宙。两干多年来,中国历史上任何的朝代更迭,帝王易位。都是天命所归。
    国家仪式的举行强调了帝王对于维护宇宙秩序的重要性。这些仪式从古时一直延续至今。所以皇帝会亲自主持、参与一些极为重要的仪典,比如在天坛举行孟春祈谷祭天大典,在太庙祭祖,或去泰山祭祀等。举行仪式要择吉时,要安排程序步骤。因此皇帝需要大臣和庞大的官僚机构辅佐。
    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文韬武略
    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法典和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到汉代(前202—公元220年),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自此以后,整个封建时代,中国广袤的疆域都有赖文武分职的官僚机构来管理,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在现代。公务员和士兵间的区别可以让我们想象到古代文官和武官间完全不同的职责分工。不过,在古代,所有士大夫都以政务和军事兼修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要成为一个理想人才,必须文武兼备。
    官吏的选拔主要采用科举制,需通过乡试、会试、殿试等层层考核。在这些考核中,要考查候选人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深入了解这些典籍,并有能力将内容重新释读,运用到当下的现实环境中去,才是有才之人,可得国家俸禄、封妻荫子。这些参与科考的人经历了相同的选拔过程,使这些同年仕进之人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络。
    对外交流与文化融合
    有人认为,中国历来自成一方天地,所有文化都是从本土衍生发展而来。这种观点有所偏颇。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呈现多元特征。纵观整个历史,中国一直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其中相当部分经由贸易活动展开。中国为域外地区生产消费品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从最初的纺织品,到后来的陶瓷。还有茶叶。这些货物远销印度洋地区,乃至更远的非洲,甚至新大陆与欧洲。
    中国的对外交流并不止于贸易活动,战争也给中华文化带来了很多异域元素。例如,商周时期。来自草原文化的技术改变了中原的兵器。几千年来,各个王朝的军队都曾开募外族兵源,驾驭外购马匹,甚至任用战俘。这些外援非常熟悉中国疆域之外的地形和情况,成为中国外捍的中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较文官武将。对中国历史上僧侣和传教人员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从汉代时佛教自印度传入,到明初藏传佛教盛行,僧侣群体对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16世纪,耶稣会士将欧洲的科技和哲学,带入了中国宫廷。朝贡体系也不遑多让,它同样让朝廷维持着和域外各国使节的交流。这些使者主要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日本、朝鲜。他们上呈的奇珍异宝,包括长颈鹿、斑马、狮子、大象等异国动物。此外,御厨之肆、后宫之苑,也生活着异域庖厨和嫔妃。
    建筑、考古、文物和艺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略知皮毛,不免让人稍感遗憾。但如今。我们还能通过历史遗留的物质文化来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样貌。长城、京杭大运河、紫禁城,提醒着我们中华帝国建筑工程规模之浩大。这些浩大、非凡的跨区域工程反映了中国人口之巨,可调动的劳动力之众,以及官僚机构之有序高效。
    然而中国遗存下来的建筑,相对于同中国面积相仿的欧洲而言,却并不算多。幸存下来的建筑中。有宗教建筑,包括敦煌的莫高窟石窟、西安的唐代佛塔:还有宋代的桥梁,明代的藏书楼、庙宇、寺院、园林,以及清代的庭院。
    更有意义的是。中国考古学家一直不断更新着遗址、遗存的发掘资料。其中既有名声赫赫的世界遗产,如秦始皇帝陵附近的兵马俑坑:也有一些不太知名。但同样重要的文化遗址,如石峁遗址,是目前所知中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此外,由于中国地面建筑遗存较少,所以,明代藩王(陵)的地下宫殿、西安古代宫殿建筑基址等发现,也显得格外珍贵。
    中国历史上制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产品,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些古时生产活动中留下的文物了解历史,并从文献记载中领略那些未能留存至今的事物。譬如,我们可以从文献中知道,留下数千件青花瓷的江西景德镇,也曾以制作笠帽闻名,尽管今日已无一顶存世。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用这本入门书籍,打开一扇回眸历史的窗户。让我们一同赏鉴那些折射出历史细节的器物、纺织品、绘画作品,引领读者徜徉在中华文明7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中国的特殊地位让她在人类的历史上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中国有着延续至今的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同时也将是21世纪最强大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