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公共关系、社交

亲密关系的重建(如何在相处中做一个成熟的人)

  • 定价: ¥48
  • ISBN:978755962934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303页
  • 作者:(美)大卫·里秋|...
  • 立即节省:
  • 2019-04-01 第1版
  • 2019-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持续二十八年畅销经典,建立圆满亲密关系权威指导读本!
    本书自初版1991问世以来,时至今日,已达28年之久。仍位于美国亚马逊畅销榜单,实属不易。且总评论数高达近300条,评分仍高居4.5分。足见其内文的高品质。
    本书实属一本在关系中助于你心智成熟、自我成长的绝佳读本。内文文字严谨,权威,经得起反复阅读深思,贴近人心,易于阅读。

内容提要

  

    在爱情的每个阶段,你该如何做?
    如何挑选伴侣?如何面对热恋后的冲突期?如何放下伤痛感情?如何面对必然分离?
    这是一本教导人如何让感情圆满的实用指南。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爱。不论爱带来的是狂喜还是刺痛,我们也只能成为爱的俘虏。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正念之爱的五个特点,即5A(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和包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它们对我们起着不同作用。而成人之爱必须建立在相互奉献的基础之上,彼此付出5A是关系成功和丰盛的唯一入口。如果我们深刻地理解和运用5a,它将成为成人之爱的基础。如果伴侣彼此付出和接受5a,亲密关系将更加深刻、有意义。通过本书提供的丰富的实践性演练,伴侣们和单身者都可以来体会。
    本书并不是意在让你们一起生活得更顺利,而是帮助你们以幽默、轻松和豁达的心态理解人生不可避免的崎岖与坎坷。从而使你能坦然接受所发生的一切、积极面对。进而能够以成熟的姿态、健康的心态更好地自处和处世,实现个人成长的蜕变,并深刻体认到爱的辉煌与美好。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内容严谨又发人深省的好书。
    ——《身心灵健康》杂志
    鼓舞人心并极其实用的爱情指南。
    ——凯瑟琳·汉德瑞克,国际两性关系权重身心疗护专家、舞蹈治疗师
    大卫温和而慈悲地引导读者,如何在爱情中修持,学会“关注”与“放手”,进而“放下我执”,达到个人成长。
    ——《出版人周刊》,全球规模优质的杂志社之一鼓舞人心并极其实用的爱情指南。

作者简介

    大卫·里秋(David Richo)
    教师、作家。一位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着30年实践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工作坊创始人,以婚姻、家庭与儿童咨询见长,在美国各地和伊沙兰学院(Esalen Institute)创办了深受欢迎的工作坊。他擅长从心理及灵性的层面着手,帮助人们增进情感关系。作品被译为西语、法语、中文等多种语言。
    里秋目前居住在美国加州的圣巴巴拉市和旧金山,他写了很多本心理自助图书,除了发行多版极为畅销的《亲密关系的重建》外,还包括《巧合的力量》(The Power of Concidence)、《当爱遇上恐惧:如何卸下心防,活得圆满俱足》(When Love Meet Fear:How to Become Defense-Less and Resource-Full)等。

目录

译序 一趟爱的英雄之旅 
前言 爱的灵性修持 
导言 爱,让一切变得可能 
谢词 
第一部分 离开家园
  第一章   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第二章   爱,以及需要的不被满足 
第二部分 披荆斩棘
  第三章   挑选伴侣 
  第四章   热恋: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 
  第五章   冲突的洗礼 
  第六章   从恐惧中学习 
  第七章   放下自我 
  第八章   关系终结 
第三部分 重回幸福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第九章   承诺 
后记 不要对爱失望,要为爱而努力 
附录 正念哀悼的步骤与转变 

前言

  

    毫无疑问,大卫·里秋的《亲密关系的重建:如何在相处中做一个成熟的人》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和关系修炼的伟大著作,在编辑张庆丽找我翻译这本书时,我心里难免有所犹豫,因为我一直认为心理自助类图书都是心灵鸡汤式的说教,哗众取宠,浅薄浮华。但当我翻开这本书,仔细品读时,竟然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爱不释手。事实上,在后期的翻译过程中,本人的确受益匪浅,不仅让我的心灵得到成长,也帮助我度过了人生的困境。
    作者大卫·里秋可谓正统的学院派出身:1962年,里秋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赖顿的圣约翰神学院(SaintJohn’sSeminary)获心理学学士学位;1969年从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UniveYsity)获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从拉西瑞亚大学(LaSierraUnivet-sity)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自1976年起,里秋就在美国加州获得婚姻、家庭和儿童咨询的执业资格。里秋除了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工作之外,还在圣巴巴拉城市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教学工作,并在美国各地和伊沙兰学院(EsalenInstitute)创办了深受欢迎的工作坊。所以,本书是里秋多年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精华,不仅统合了传统的心理学主流治疗方法,更阐述了来自古老东方文化的佛教正念修持方法。全书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汲取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天主教、道教、古希腊神学等思想。正如作者所言:“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是一种情感,但与其说爱是种情感,不如说是种存在。”里秋认为,爱情与亲密关系的重点并不是要寻找一位理想的伴侣,而是要让自己成为更有爱心和真实的人。在佛教正念思想的基础上,里秋探讨了正念之爱的5种标志性特征(5A),在人们一辈子的各种关系中,它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对当下的关注:观照、倾听和留意我们关系中的所有
    情感。
    2.对我们自己及他人真实状况的接纳。
    3.对我们所有的天赋、缺陷、渴望及困境的体悟与
    欣赏。
    4.经由尊重地抱持和触碰而表现的喜爱。
    5.包客人生与爱本来的样子,苦乐随性,勿加控制。
    如果我们能深刻地理解和运用5A,这5种简单的特征将会成为成人之爱的基础。5A有助于我们改变评判、恐惧和责怪的心态,以开放、慈悲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人生与关系。如果伴侣彼此付出和接受5A,亲密关系将变得更加深刻、有意义,成为个人成长和灵性蜕变的基础。
    本书是一本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关系修炼手册。作者介绍了很多心理功课和灵性修持方法,并建议读者在阅读和修持的过程中坚持记日志,最好能与好友或伴侣互动。这本书旨在让你真正能以成人的姿态成熟地自处和处世,培养维系坚强的成人自我的能力,同时也能超越这一自我以释放自性的灵性力量。作者把这个过程比喻为英雄之旅,一路上,我们探索各种个人的问题,寻找应对儿时创伤、恐惧、愤怒、内疚及没有得到满足的各种需要的方法。书中还探讨了一些普遍的关系问题,如怎样克服对亲近的恐惧、增加亲密感、设定人际界限等,如此,我们的关系才能更幸福。此外,里秋还探讨了灵性、无条件的爱以及修持慈爱的方法。
    本书自1991年问世以来,深受好评,并成为里秋工作坊心理治疗和灵性修持的工具用书。自2002年修订更新后,本书在好读网(http://www.goodreads.com)上有1843名读者给出了平均4.23的高分(总分5分,2017年2月数据),并且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好评如潮,一直排在图书总榜的一万名以内。可以说,一本有着26年以上历史的老书能够取得如此做人的成绩,殊为难得。正所谓,思想的光芒永不过时,真爱的慈悲横亘古今。
    翻译本书之初,庆丽老师就认真细致地就初译部分与我交流了意见,针对某些专业词语和句子写了很多封电子邮件来探讨,通话时,我们谈论译稿经常能持续一两个小时。庆丽老师的这种态度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我,也让我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这本书的翻译和出版与她的帮助和鼓舞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忠实地传递作者的原意,务求精准,有时宁可放弃所谓的文采。所以,翻译中的“信、达、雅”,首先要做到“信”,没有“信”,其他都是空谈。作者里秋在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诗文和典籍,而且有不少中国古代的文献,比如唐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对于这类引用的中国古代文献,译者秉持“从文本中来,回文本中去”的宗旨,务求还原,但这样做却也碰到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原版书第五章第137页有段引文:“‘HusbandandwifeareineachofOUFbodies.’saysthethirteenth-centuryTaoistteacher,LiDaoqun.”根据音译,LiDaoqun近似为“李道群”,但我查遍13世纪中国的道教名人,没有发现有类似姓名的道学大师。不得已花了很多时间请教道教专家,甚至跑到道观里求教。最终得一位朋友帮忙,原来这是道教先师李道纯在《中和集-卷五》里的《吟真乐》十二首之九里的诗句:“人人身内有夫妻……”又比如,在第七章的修持部分,谈到12世纪的朗日塘巴尊者总结佛法要义的《修心八颂》时,因为英语原文译自藏语,所以我并未将它翻译成零碎的句子,而是从9种译本中选择了最为贴切的译本,以诗文的方式呈现。此外,对于书中多次出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专有名词、荣格心理学的经典概念、心理治疗行业用词以及某些佛教思想,我都以译者注的形式给出说明,以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本意。但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认识深度不足等原因,译稿中难免会有错误或偏颇之处,恳请读者诸君批评斧正,同时也希望能与读者朋友交流心得体会!
    本书原定三个月翻译完,但由于各种原因耽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翻译完,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审阅更正。其实对于这样一部助人成长的典籍,译者心中未尝敢有丝毫怠慢与疏忽,唯恐翻译得不够细致,出现差错,暴殄天物。
    还记得2017年1月27日的深夜,窗外是缤纷的烟火和震天的鞭炮声,无边的寒意中一股暖流在涌动,译者还在电脑前忘我地敲着一个又一个爱的文字。翻译的过程何尝不是一趟英雄之旅,我内心的那个受到惊吓的小孩最终得到了内在父母的关爱,变得成熟而无惧,抱持一切而不执着。相信读者诸君在品读本书并勤加修持之后,定能有所收获和成长,绽放自性的花朵,走向关系的圆满,进而对整个世界充满慈悲之心!
    王伟平
    2017年8月13日于北京蕴实园

后记

  

    遥远的世界传来旋律,在那里,音乐、月光和感情融为一体。
    ——雪莱
    我想在此进行总结,重申我们共同旅程的核心主题,即当关系的舞蹈变得笨拙或停顿时,我希望你们回顾本书的思想和工具。5A分别是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及包容。我们都走在英雄之旅的路上,它始于我们在父母那里获得5A,持续于我们在成人伴侣身上寻求5A,终于我们把5A送给全世界,以此进行灵修。
    童年足够好的养育有利于我们的成人关系。如果童年带给我们的是失落或疏忽感,则对我们的成人关系有消极影响,但我们可以哀悼过去的伤害并放下。如此,童年留给我们的空洞甚至能成为品德和慈悲的入口。
    通过直面、处理和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能迎接成年的挑战。通过正念与慈爱的修持,我们能迎接灵性的挑战。
    一旦我们做好准备,不怕丢脸,即膨胀自我的“面子”(F.A.c.E.)——恐惧、执着、控制、特权,我们就取得了心理和灵性上的巨大进步。这需要结合主观努力与天赐恩典。当我们放下“面子”时,我们就能获得爱伴侣及世界的诀窍。以下是写给爱侣们的勉励,他们不仅献身于彼此,而且爱这世上的所有人:
    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潜能把爱带给全世界。我们想和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和解,并且帮助朋友们互相和解。如果他们纠纷不断,我们会受伤。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弥补关系的裂痕。
    我们在乎好的结果,不在乎谁的功劳。我们在乎一起合作的效果,不在乎个人可能获得的声望。我们的力量不是个人的。而是来自关系。我们偏爱领导胜于支配。如果别人和我们对此看法一致,那么我们的地位取决于解决冲突、展望愿景、创造性地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我们不放弃别人。如果他们看似能力不足、不太聪明或不太敏锐,我们只会在心里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这么一来,我们会发觉自己更宽容,更有动机付出时间和努力保护他们,而不会中伤他们。我们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不会加以评判。我们把别人放进爱心的圈子,即便他们恐吓、讨厌或辜负我们。
    我们不会蔑视不负责任或伤害别人的人。这些人深深地陷入自我不能自拔或沉溺上瘾,以致丧失理性,破坏幸福,我们会慈悲地对待他们。他们也是我们的手足,并不低人一等,我们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康复,与他们分享信息。
    我们不放弃别人或自己。认定他们或我们“永远不会改变”是一种绝望,抹杀了所有的可能性,也把意外的奇迹拒之门外。我们要敢于坚持颠覆性的生命信念,就像印度上师马哈拉吉所言:“意外必定发生,期望永不到来。”
    我们的心灵修持并不是源自道德和规则,而是源自不可剥夺的慈爱。这慈爱是与生俱来的,而且通过练习也能学习。慈爱是一种慷慨的倾向,是对别人真实的关怀,是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如佛陀)的能力。事实上,佛陀对众生苦难的慈悲就是促使他走向觉醒道路的动力。 我们虽然不能自称有克服人生困境和矛盾的答案,但我们能坚持服务他人的承诺。最好的回应来自行动而非心机。比如,有人会问:“若爱主宰这世界,为何仍有孩子挨饿?”我们的回答很简单:“我们来给挨饿的孩子食物。”“为何有那么多的好人不得善终?”我们的回应是:“我们来帮助垂死的人。”换言之,我们活在其中才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我们一旦认识到自己与世间众生及万物的相互联系,恒久而紧密,慈悲就是我们唯一可能的回应。无论如何,我们的受想行识,无不通向慈悲,也流露出慈悲。莎士比亚在《李尔王》里描述了这一过程:“最卑微的人,驯服于命运的打击,尝尽千辛万苦,很容易对人怜悯。” 我们不会对爱绝望,而会为爱努力。人生的旅程似乎就是爱之旅,寻找什么是爱,之后学会如何付出和接受爱。在阅读和实践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对爱的理解更为丰富,在成人关系中能更娴熟地分享爱。 摆脱恐惧和欲望,我们才能接受爱,一旦接受,我们也就能给予。亲密关系中的接受与付出现在有了更大的意义:我们的天命就是在爱中昂扬,所需的只是拒绝坠落,潜心付出。 随着这本书的终结,只有一个问题留给读者:我是否变得更擅长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