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未来(10位诺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

  • 定价: ¥58
  • ISBN:978722011189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页数:207页
  • 作者:编者:吴思//李大...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与市场、税收、财富分配、未来就业趋势……紧扣中国经济形势,探讨国人关心的热点经济问题。
    十位诺奖经济学家各抒己见,紧扣中国经济形势,探讨热点经济问题。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际智库和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结合自己的理论思想,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平等和收入分配、未来就业趋势等角度,就全球和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分享了各自的洞见所得。
    此外,经济学理论的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经济学家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对其理论成果有多大影响?读者可以在本书的背景介绍和采访手记中找寻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媒体推荐

    从本书对10位诺奖经济学家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既强调基本原理和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同时也强调考虑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历史文化等不同“约束条件”的重要性。我想,这些访谈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不一定是各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具体的对策性观点,而是他们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与经济规律,以及将之与具体“约束条件”相联系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王一鸣
    现代经济学建立在对人的需求、愿望和动机的描述之上,所以经济学不能划分成有着不同基础条件的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本土经济学。但鉴于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标准和文化不同,在套用具体的模型和采纳建议时必须适当考虑到这一事实。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增长奇迹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议题,也许未来诺贝尔奖可以花落此处。
    ——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成员  约翰·哈斯勒
    本书涵盖了从宏观经济政策到产业政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最优税制,从如何消弭不平等到草根创新等主题,诸位大师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学常识来评判和衡量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并结合中国国情,识别和确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这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既是经济学科百年积淀和中国国情的结合,也是帮助我们明辨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方向的宝典。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吴晓波

目录

序一:从诺奖经济学家身上学习什么
序二: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经济学
序三:提出正确的问题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增长——专访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
  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政策——专访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专访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专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第二部分  政府与市场
  机制设计与中国经济改革——专访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
  一切危机都源于错误激励——专访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奥曼
  让商业的事归商业——专访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
第三部分  超越增长
  最优税收与分配公正——专访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
  是什么造成了不平等——专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未来的工作——专访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前言

  

    从诺奖经济学家身上学习什么
    我很敬佩本书两位年轻作者的勇气和执着。他们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来中国出席论坛和会议的机会,通过登门拜访和会后电子邮件请教等方式,记录了这些经济大师的学术思想。书中所列的10位经济学家大都是进入21世纪以后获奖的,他们对现代经济学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也都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抱有浓厚的兴趣,其学术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进程也在多个层面上有重要影响。本书记录了这10位经济大师对各自研究领域前沿理论的介绍和对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建言,展示了这些经济大家的思想智慧。虽然与这些经济学家大部头的专著相比,这些思想火花可能是零星和微小的,但读后仍有品尝精神大餐之乐。
    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事实上,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时并没有充足的理论储备。正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志的大讨论,推动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也打开了西方经济学思想进入中国的窗口。
    在这一背景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被逐渐引入中国。比如,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经济学》经高鸿业教授翻译后,成了经济学人的必读书目;再如,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理论,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解释;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提出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系统变化的理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yon Hayek)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让我们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来源于价格机制对分散信息的有效作用;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的洞见,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有,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Paul 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对我们认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入国外理论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学人通过汲取国外经济学的成果更新知识结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寻找理论解释,也对推动改革开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从诺奖经济学家身上学习什么呢?经济理论研究通常是以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为基础的,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比如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等等。从本书10位诺奖经济学家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既强调基本原理和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同时也强调考虑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历史文化等不同“约束条件”的重要性。我想,这些访谈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不一定是各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具体的对策性观点,而是他们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与经济规律,以及将之与具体“约束条件”相联系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在《相同的经济学,不同的政策处方》一书中说,中国1978年之后的经验常常被简单地描绘成经济自由战胜政府监管,被认为是市场战胜计划的典型,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相悖的。中国经济改革并没有套用任何现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而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懈探索符合国情的经济规律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4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摸石头、找规律的过程。
    事实上,中国的一些经济现象颇令西方经济学家感到困惑。比如,中国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改革和增量改革方式,而在20世纪80和9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认为这种市场和计划并存的方式是最糟糕的,造成的结果只会比原来的计划经济还差。然而,结果并非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成就。究其原因,正是这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在引入新的市场机制时保持了传统经济体系的运行,使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被约束在社会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降低了改革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并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增强市场力量,进而逐步逼近改革的目标。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是成功的,那么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显然,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理论源泉,不可能是从西方经济理论那里完全照搬的,而是结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相互促进的结果。把这些“做对了”的东西总结出来,上升到规律层面并做出理论解释,实际上就将是中国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Maurice Allais)曾指出,现代经济学越来越脱离正轨的原因是忽略了一个基本性原则,即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源泉。如何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总结经验,创新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经济学人的理论自信,乃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王一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