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水浒白看

  • 定价: ¥45
  • ISBN:978755072609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海天
  • 页数:296页
  • 作者:王路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水浒白看》是知乎、豆瓣大V、前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继《唧唧复唧唧》《沉住气,吃硬饭》后的新力作。王路讲水浒,别人听了主要的感受是,觉得从前看《水浒》都白看了。在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剖出惊心动魄的一面,从细致入微的地方去考察,注重探寻人物的心理动机、逻辑常识,而绝不悖离文本。本书不仅是写水浒,更是写人情,不仅是写人情,更是向读者分享读书与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方法。
    《水浒》解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谈出新意很难,但可以说本书做到了。本书中指出金圣叹改动《水浒》之处,将两版文字对照得出,抽丝剥茧地理出原着真相,考据与解读可以让人信服。所有揣度必以文本为依据,不漫天发挥,仅以文本为依据,可谓严谨。能给读者还原名着背后的真相,引发大众重读名着和经典的兴趣。

内容提要

  

    《水浒白看》是王路在经典史学和文学功底的一次集中展现,全书分“山林”“市井”“渔樵”三部分,对《水浒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人情世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王路的分析看出了林冲的愚、李忠的厚、鲁智深的孤独……给读者以别开生面的感觉,有助于广大读者理解名著。

媒体推荐

    王路是个闲人。
    专在用处找乐子。久了就有了他要的美,进而生成美的用处,于同类中替他发声。
    ——杨小果
    王路年纪比我小,但每看他文章,总想称他一声王路兄。文章是有气象的,他的文字,让我想起武侠小说中的少林武当,一出手光明磊落,招式简单但内力深厚,赢也要赢得干净。点评的是《水浒》,写的却是王路胸中的“理想国”,是在乱世中,一个人如何能安身立命,如何能善始善终。
    ——绿妖

作者简介

    王路,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当主笔,不懂新闻,随便写点东西,不算骗稿费。从前人家说,王路的文章有戾气。现在看,不是戾气,是穷。后来工资涨了,戾气就没有了。脾气还有一点,没磨掉。喜欢喂流浪猫,自己不养。常被人以为是佛教徒,其实不是,最景仰的还是孔子。暂时在戒肉,同时戒二郎腿,不知能戒多久。

目录

自序
卷一  山林
  武松之慧,林冲之愚
  石秀之恶
  李忠之厚
  鲁智深之俗
  李鬼之妻
  李逵之孝
  卢俊义之妻
  吴用之死
卷二  市井
  潘金莲之失(上)
  潘金莲之失(中)
  潘金莲之失(下)
  武大郎之哀(上)
  武大郎之哀(中)
  武大郎之哀(下)
  郓哥之佞
  扈三娘之色
  李师师之想
  宋江之志,李逵之怨
卷三  渔樵
  武松纯粹在哪里
  长夜无酒金圣叹
  水浒该从何说起

前言

  

    常有人说,听你讲《水浒》,觉得以前看《水浒》都白看了。这就是书名叫《水浒白看》的由来。还有另一重意思:“把《水浒》看明白了”——透过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表象,看见隐藏的人心。
    什么叫“看明白”呢?以“人之常情”去看。比如,石秀与杨雄萍水相逢,路上帮杨雄打了一架,就成为生死之交。这符合人之常情吗?如果这就是生死之交,那生死之交也太容易了。《好汉歌》可以唱“生死之交一碗酒”,但过命交情就值一碗酒吗?
    再比如,鲁智深拉史进喝酒,路上碰见李忠,让李忠一起,李忠一开始不去。人们都觉得李忠小气。但你想,如果你在大街上,碰见一个熟人,跟上层社会的人往高档酒店走,人家对你说:来,一块喝点儿。你会去吗?人家客套,你当真,那就不知趣了。江湖好汉也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林冲没上梁山时,鲁智深称呼他“兄弟”;上了梁山,座次排到鲁智深前面,鲁智深再称呼他,就是“林教头”了。史进最早跟着李忠学武,后来武艺比李忠高,江湖声望也比李忠大,二人重逢,李忠在街头卖艺,史进称呼李忠“师父”,李忠却称呼史进“贤弟”。乐和唱宋江写的《满江红》,唱到“招安”,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李逵第二个跳出来,宋江大喝把李逵砍了,却不敢喝武松。武松为打听武大郎死因,找到何九叔,拉到饭馆,叫酒保打两角酒,后来拉郓哥去饭馆时,却不提酒,只叫过卖造三分饭。这些细节,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杀了老虎,却没埋葬母亲,而是跑到庙里睡了一觉,第二天才回来埋葬。谁能在亲娘死的夜里,抛下不管,稳稳睡一大觉呢?如果说李逵孝顺,岂能符合人之常情?
    此外,历来都说金圣叹评点《水浒》评得好,我是不能同意的。金圣叹先篡改水浒,再评价自己篡改的文字,说这是“古本”,妙在何处。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之所以不能赞同金氏,因为才子之笔,诬人不浅。尤其是在评卢俊义之妻贾氏时,把一个丝毫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弱女子,剥皮抽筋,百千诬陷,打得永世不能翻身。考《水浒》原本,贾氏只是个凡人,有着一切凡人面对命运的无能为力。我很想穿越到金圣叹的时代提醒他:贾氏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才子玩弄笔法的道具。金圣叹实在太不宽恕太不悲悯了。虽然如此,我对金圣叹“薄暮篱落,五更被卧”的孤寂冷清,也有深深的同情。我不欣赏金圣叹自诩聪明的一面,但我同情他的寂寞。
    这些文章,半数写于2015年夏天。2015年9月底写了潘金莲,年底写了武大郎、郓哥。2016年写了《吴用之死》。2017年写了《李逵之孝》。我在凤凰新闻时,发在凤凰新闻;离开之后,发了几篇在腾讯大家。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潘金莲之失》《李忠之厚》《卢俊义之妻》。当时写的时候,总以为未来笔力强了,会写得更好。两年多过去,发现纵然再写,也写不出那种感觉了。观察能力也许还有,但气血已远远不胜当初。
    世间诸事,大多如此。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