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社会科学总论

张奚若文集/中国现代政治学经典

  • 定价: ¥98
  • ISBN:978730252226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清华大学
  • 页数:446页
  • 作者:编者:张小劲//谈...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张奚若先生现存的所有著述,包括了他一生中的重要学术论文,比如《社约论考》、《主权论》、《自然法观念之演进》,还有一系列对于中国问题的评论和对策,可谓其学术的精华,以期展示他一生学术的脉络,展现其对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思考。全书分为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和附录三部分。所选文章为旧著整理,保持文章原貌,反映出当时背景及特点。该文集出版,对研究张奚若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研究张奚若思想上的变化与选择也有重要意义。

目录

政治思想史
  主权论沿革
  社约论考
  自然法观念之演进
  卢梭与人权
  法国人权宣言的来源问题
  书评:公法界之大革命
  书评:政权性质论
  书评:希腊政论——柏拉图与其前辈
  书评:国家社会
  书评:共产主义的批评
  书评: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书评:French Liberal Though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书评:Theories and Forms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书评:The Rise of European Liberalism
中国政治
  那里配做“狄克推多
  党化教育与东南大学
  执政府与刘镇华到底有甚么特别关系
  闲话
  闲话
  北京国立八校合并问题
  “五七”学潮的我见
  “东大风潮”的辨正
  怎样筹款援助上海罢工的工人
  沪案筹款方法及其支配机关
  副刊殃
  双十节
  中国今日之所谓智识阶级
  英国派兵来华的目的和影响
  英国人的头脑与此次出兵
  南北可以妥协吗
  南京事件与不平等条约
  外国人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宁案与五国通牒
  英国今日几个最大的问题
  政治上的目的与手段
  在第四届毕业典礼上代表教授会致词
  国立清华大学教授会致国民政府电
  独裁与国难
  一切政制之基础
  论所谓中日亲善
  《塘沽协定》以来的外交
  陕西的教育问题
  国民人格之培养
  再论国民人格
  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
  国难的展望
  东亚大局未来的推测
  今日学生运动之意义及影响
  国事不容再马虎下去了
  世界大混乱与中国的前途
  对于两广异动应有的认识
  国难的下一幕
  绥东问题的严重性
  论成都事件
  外交政策与策略
  冀察不应以特殊自居
  国际政治与中国
  民主政治当真是幼稚的政制吗?
  我为甚么相信民治
  中国的出路
  政治协商会议所应该解决的问题
  对政协会的意见
  对东北问题的谈话
  人民怎样渡过这内战的难关?
  谈时局
  纵谈时局
  新的课题
  时事杂话
  忆民国初年的陕西大选
  论中国的政治前途
  青年人的理想与勇气
  不要辜负了时代
  五四运动的将来
  司徒雷登的威!
  国防与青年智识分子
  批评工作中的“四大偏差
  辛亥革命回忆录
附录
  我所认识的志摩
  为《学生报五四特刊》题词
  悲愤的话语
  一多先生死难一周年纪念
  一个报告
  书信
  致胡适
  致胡适
  致胡适
  致王徵
  致胡适
  致王徵
  致胡适
  致胡适
  致胡适
  致任鸿隽
  致杨杏佛
  致胡适
  致胡适
  致胡适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陈岱孙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陈岱孙
  致陈岱孙
  致龚祥瑞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梅贻琦
  致赵凤喈
  致梅贻琦
  致鲍觉民
  致张正欣
编后小记

前言

  

    对那些既向往政治昌明,又钟情学术探究的个人来说,两全其美的选择莫过于修业、治学以及授教政治学。学无止境,知也无涯,穷毕生之力亦可自明通达;种学织文,诲人不倦,乐在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知世则哲,学优则仕,当可奉献智识于国家与社会。
    历史无疑厚待了这些自知且欲的知世者。一百多年前,一场革命的爆发、一个朝代的终结与一所现代大学的诞生交错在一起,为这个已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带来了新思想的激荡和新学术的萌生。传统的政治智慧与治国术理,西洋的政治思维与制度创设,时下的政治运作与治理实践,汇集成了一个名曰“政治科学”的现代学科,成为可传授的知识、可研究的学问和可求解的主题。
    在这所最初被叫作“清华学堂”的现代大学里,“政治学”成为最早开设的课目,“政治学会”成为最早组建的校园社团,“政治学系”更是学堂改制为大学时首批开办的学系之一。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从清华园启程远涉重洋、留学海外的青年才俊,以政治学为志向者不在少数。成立未久的政治学系不仅接纳了诸多学成归国的政治学人,而且吸引了清华园里最多数量的学生。借由这些师生的发奋蹈厉,清华政治学系迅速崛起为首屈一指的中国现代政治学研究重镇。其先生师长,建树丰厚,享有学界显赫声名;其后进学生,撒播八方,讲学从政致用其长。
    清华政治学系因1952年院系调整而取消,历经五十余年之后得以复建,再十年后又有重组。由是之故,政治学在清华,一如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道崩裂的场景似多于弦歌不辍的情形,原本辉煌的片段久蒙积年累月的尘埃。然而,历史毕竟仍是慷慨大度的。当我们这一代政治学人再度聚集清华园时,系史的原始档案以及前辈学人的行藏著述无疑成了政治学系师生共同必修的功课。历史既展现了西方政治学引入中国并渗透本土知识的融会进程,又记述了仁人志士企盼民富国强且为之付出心血的前尘往事。不欺名于先人,不湮没于事功,历史记载着事实与真相。追念前辈,追比先贤,更是历史所宣明的道理和主张。
    在完成这门功课的过程中,寻觅的艰辛与发现的快乐,对于名师高徒的羡慕与恨不同行的慨叹,关乎学问的体悟与期许未来的责任感,始终交织在一起。由此我们更加确信,在推进政治昌明、追寻良治善政的路途中,政治学必是能够取之汲之、惠我惠众的知识源泉。
    本套丛书即是这门功课的初步作业,丛书收录数位学者的学术经典之作。这些学者在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史上素有一代宗师的美誉。他们的学术经历和教学生涯,他们的治学态度和学业理路,他们的创新成就和知识贡献,构成了现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实体内涵和无形财富,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传统和学术道统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学术文字更是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史上的宝库。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无疑可以更清晰地揭示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这一代政治学人的学术共同点。这些学者身上的共同点,既涉及家国命运和时代特点,又包括个人遭遇和生命历程。
    首先,他们有着同样极其特殊的教育经历和学术背景,而这种教育经历和学术背景也是这一代政治学者所独有的。他们大都幼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精深的理解;少年时代进入现代大学接受教育;其后远涉重洋,前往欧洲或美国,再接受高度系统化的科学训练。在他们身上,中国文化的底蕴与西方学术的造诣并存而相长。
    其次,他们同样处在近代中国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社会环境从1920年代中后期至1930年代中后期。在这段时期里,国家形式统一,局势相对稳定,但平静背后暗藏的困难和挑战,给予这代学人时不我待、时不再来的急迫感,迫使他们珍惜时间、用功学术。
    再次,他们胸怀着共同的学术抱负,在治学中强调引入现代政治学专业知识和先进文明的政治智慧,整理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复杂的现实素材,以系统化和体系化的方式与世界先发文明对话交流,进而面对中国的问题探寻出路和办法。这种学术抱负既潜藏于中华民族传统文人积淀和传承的伦理之中,又前所未有地融入了现代学术的思维要素和科学态度。更具体地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为大多数人求福祉”是他们走上政治学研习道路的理性依据和情感依托,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学术期待演化为以学术强国、以教育救亡的现实选择,意图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救国家于即倒、拯万民于水火。环境容许,他们着力于学术;一旦有所需求,他们甘愿放弃学术而以自身所长直接介入现实政治。总之,书生报国,对他们而言不是两可之间选择,而是生存的样式本身。
    一如吕文浩所言:“从人事的网络来说,早期养成清华习气的那批毕业生陆续返校执教,形成以后实际左右校政方向的所谓‘少壮派’。这批人以及有意无意援引的教授大抵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工作和生活在同一个清华园内,自然容易形成相似的学风,也就是学界所称道的‘清华学派’。”尽管他们钻研的问题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相互尊重,最终都在清华共同推进着现代政治学的发展;更确切地说,这是在古老中国创立现代政治学的伟大事业,是以中国素材所提炼的政治智慧培养中国的人才,以现代科学方法重新认知中国的尝试;清华政治学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使中国接近和融入世界先进文化,接触和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功业。
    从学术史的视角,老清华的政治学系表征了民国时期政治学的学术水准,成为中国现代政治学上的典范。鉴于前辈学者学术成果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特整理出版“中国现代政治学经典”,为往圣继绝学,为学术传薪火,为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现代政治学经典”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