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翻译美学导论/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

  • 定价: ¥59
  • ISBN:978750015951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
  • 页数:358页
  • 作者:刘宓庆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翻译美学导论/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立意是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框架来阐释翻译的机制和功能。
    《翻译美学导论》是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美学领域所作的奠基性系统研究,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从1995年问世以来,该书经历了2005年修订版和2012年第二版,内容不断充实、完善、超越,涵盖了翻译美学的重要研秃话题。现在面世的最新版集各版本之大成,是翻译研究者的必读经典。

内容提要

  

    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本书从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翻译审美意识系统、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以及西方美学对中国译学的借鉴意义。翻译美学的功用可以总结为保证语际交流有效地达意传情,而这也是每一位翻译者奋力以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

    刘宓庆,生于1939年,祖籍湖南新宁。中国当代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创建了翻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后期的功能理论观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在国际学术界备受重视。刘氏长期从事翻译实务与理论研究,曾在内地、台湾、香港多所大学执教,在国内及欧美多所国际机构从事翻译实务。主要论著有《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翻译美学导论》《文化翻译论纲》《翻译与语言哲学》等14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由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目录

修订版前言(2005)
原版自序(1994)
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
第一章  翻译的科学性
  1.0  概述
  1.1  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
    1.1.1  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一
  1.2  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
    1.2.1  意义的多维性
    1.2.2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
    1.2.3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nsibility)
    1.2.4  功能意义(Functional 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rsification)
    1.2.5  意义的结构层级
    1.2.6  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
    1.2.7  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
    1.1.3  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
    1.3.1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
    1.3.2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1.4  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章  翻译的艺术性
  2.0  概述
  2.1  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
    2.1.1  语言艺术的无限性
    2.1.2  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2.1.3  语言艺术的时尚性
  2.2  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
    2.2.1  普遍性
    2.2.2  依附性
    2.2.3  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
  2.3  结语
第三章  译学的美学渊源
  3.0  概述
  3.1  西方译论发展概略
    3.1.1  古典译论期
    3.1.2  古代译论期
    3.1.3  近代译论期
    3.1.4  现代译论期
  3.2  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
  3.3  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
  3.4  “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3.5  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3.5.1  “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3.5.2  “神”与“形”,“神似”与“形似”
    3.5.3  “化境”的美学内涵
  3.6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
第四章  翻译的审美客体
  4.0  概述
  4.1  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
  4.2  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
  4.3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
    4.3.1  语音层审美信息
    4.3.2  文字层审美信息
    4.3.3  词语层审美信息
    4.3.4  句、段中的审美信息
  4.4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4.4.1  “情”与“志
    4.4.2  “意”与“象
    4.4.3  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
  4.5  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
第五章  翻译的审美主体
  5.0  概述
  5.1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5.1.1  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2  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3  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
    5.1.4  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
  5.2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
    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5.2.1  “情”(Aesmetic Feeling)
    5.2.2  “知”(Knowledge)
    5.2.3  “才”(capability)
    5.2.4  “志”(Tenacity)
  5.3  结语
第六章  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
  6.0  概述
  6.1  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
    6.1.1  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
    6.1.2  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
    6.1.3  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
    6.1.4  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
    6.1.5  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
    6.1.6  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色
  6.2  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
  6.3  结语
第七章  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
  7.0  概述
  7.1  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
  7.2  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
  7.3  翻译中的想象
    7.3.1  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
    7.3.2  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
    7.3.3  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
  7.4  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
    7.4.1  理解(comprehension)
    7.4.2  转化(Transfornation)
    7.4.3  加工(Improvemem)
    7.4.4  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on)初论
    7.4.5  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
  7.5  翻译审美的移情论
    7.5.1  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7.5.2  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
第八章  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
  8.0  概述
  8.1  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
    8.1.1  达意(Expressiveness)
    8.1.2  约定(Acceptability)
  8.2  结语
第九章  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
  9.0  概述
  9.1  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
    9.1.1  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
    9.1.2  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
    9.1.3  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
    9.1.4  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
    9.1.5  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
    9.1.6  文学美小结
  9.2  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
  9.3  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
    9.3.1  “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9.3.2  “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
    9.3.3  “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4  .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
  9.5  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
  9.6  结语
第十章  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
  10.0  概述
  10.1  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
  10.2  模仿(Imitation)
    10.2.1  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
    10.2.2  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
    10.2.3  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
  10.3  重建(Recast)或改写(Rewrite):代偿式转换
  10.4  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
    10.4.1  “虚”与“实
    10.4.2  “隐”与“显
    10.4.3  “放”与“收
  10.5  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
  10.6  结语
第十一章  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0  概述
  11.1  针对性与相关性
    11.1.1  情、情感
    11.1.2  感觉与感知
    11.1.3  直觉与理性直觉
    11.1.4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1.1.5  关于模仿与原创
  11.2  结语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