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南京传

  • 定价: ¥88
  • ISBN:978755381117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岳麓
  • 页数:714页
  • 作者:张新奇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距今60万年的南京猿人写起,到清末落笔,窥视细处、俯瞰全貌,全景展现出南京城的人类史和文明史进程。
    夹叙夹议,文字典雅简练、逻辑紧凑严密,处处透出作者对人生、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的哲思。
    专门设计了阅读地图,脉络清晰;另甄选精美插图,图解金陵,呈现南京风情。

内容提要

  

    数年心血,重返华语文坛,挚友野夫倾情推荐!携一本《南京传》,走遍南京城!打开一个上下不止五千年的南京!文、史、哲、思兼具,了解南京必不可少的传记佳作!
    本书透过无数史料,用富有哲思的文字构建出从史前到清代,南京城和南京人历经的沧桑。作者带领我们穿越到远古,走到先秦,目睹南京在隋唐五代时历经第三次浩劫,在宋元时广纳天下迁客骚人,从一户南京农民在明朝的命运中记下金陵众生录,也感慨清代锁不住英国的铁甲。
    虽然不涉及南京的今生,然鉴古可观今,无古便无今,透过作者笔下的地球的生命简史、生而为人,生而赋税、货币简史、古代福利制度述略,仍然能给予今人以无限思考。

作者简介

    张新奇,作家,八十年代参与创办《海南纪实》。九十年代策划并主持“八五”规划出版工程《传世藏书》,后移居澳洲。近年重回书斋写作。

目录

第一章  史前:万古洪荒至人的出现
  阅读地图
  可怜的南京老祖母
  我从哪里来
  血缘,一场浩大的宿命
  黄帝,来自古巴比伦的国王
  一块头骨有话要说
  恐怖的食人族咙
  写给古猿人的辩护词
  对不起,你认错人了
  对不起,你会不会又认错人了
  录以备考
  地球生命简史
  金陵王气
  一块陶片隐藏的人类生活
  去一趟六千年前的故乡(上)
  去一趟六千年前的故乡(下)
  只尺之杆,日折其半,万世不竭
第二章  先秦:公元前约5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阅读地图
  从传说到信史
  活着的先民
  三千年前一次伤感的离家出走
  青铜时代:一剑光寒贯古今
  干将莫邪:一个故事的几个版本
  蜗牛角上争何事
  南京地区首任行政长官
  棠邑母子
  不为蝼蚁(上)
  不为蝼蚁(下)
  复仇复仇复仇(上)
  复仇复仇复仇(下)
  范蠡城,南京城区之始
  汉字里远古的城邑与人家
  霞光万道的黎明
第三章  帝国: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阅读地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高速马路建筑前后的黎民生活
  去秦朝当一名邮差
  生而为人,生而赋税
  户口,伴随终身的标记
  秣陵县设置与秦始皇的精神问题
  简牍中的秦时明月(上)
  简牍中的秦时明月(下)
  青铜箭镞与工匠精神
  大秦帝国的南京人
第四章  两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阅读地图
  丛林英雄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一个女人和两个皇帝
  好日子
  南京居民刘嫖
  潘驴邓小闲
  货币简史(《中国货币史》读书笔记)
  史书里的另类物种
  江都国相董仲舒
  汉武盛世
  看上去很美
  从南京到罗马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
  阅读地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建业
  建业之城
  《桃花源记》,魏晋乱世遗留的一块化石
  金陵王气黯然收
  《天发神谶碑》,东吴残留在一块碑里
  八王之乱前后的南京
  相国不是常人能做的
  生命灿若樱花
  苏峻之乱,南京第一次浩劫
  劫后重生
  庐山之下的一场大雪
  乌衣巷口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六朝的“清明上河图”
  刘宋六十年
  去建康的乡下看看
  君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
  梁武帝的前前后后
  丝绸之路上的苦行僧
  南京的第二次浩劫,侯景之乱
  走向世界,建康与海上丝路
  建康梦忆  园林
  建康梦忆  名士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六章  隋唐五代:公元589年至960年
  阅读地图
  南京第三次浩劫,平荡耕垦
  苟活在隋朝
  贞观之治
  闲坐说玄宗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诗事录晰长千里街景与建康七妙
  公廨钱,政商之害
  从黄巢之乱到金陵重建
  三千里地山河
  四十年来家国
  金陵之城
  金陵过客李煜之我注
第七章  宋元:公元960年至1368年
  阅读地图
  一个将军和一座城池
  宋元南京建制沿革
  两宋金陵政事录
  古代福利述略
  半山园主王安石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黄天荡战役前后
  江南贡院与古代选官制度
  两宋金陵概貌
  压山之后无中国
  蒙古人杀来了
  四等公民
第八章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
  阅读地图
  一户南京农民的命运
  应天府
  九字三策
  扶贫抑富,官不聊生
  大迁徙
  天下第一城垣
  《惨睹》
  教坊司考
  锦衣卫
  远航,从南京出发
  迁都
  利玛窦
  《南都繁会图》
  金陵众生录
  去一趟晚明的南京
  丧钟为谁而鸣
第九章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
  阅读地图
  留头还是留发
  八旗子弟
  郑成功
  有关南京的清三案
  一任残阳照随园
  南京杂志
  厕所简史
  《南京条约》
  《海国图志》
  太平天国
  湘军
  曾国藩与南京妓院
  洋务运动
  恍如昨日
  我从南京出发的一次旅行

前言

  

    我为什么写《南京传》
    张新奇
    四十年之前,中国的物资还相当匮乏。凡吃穿用的东西,都是计划供应,从粮食、布料到火柴、肥皂,几乎没有不要票证的。
    我小时候,父亲在一家大厂管事,相比周围人家,工资算是高的。但子女多,奶奶还在世,日子依然过得很紧。饿肚子是常事,也没穿过新衣,都是哥哥姐姐穿不下的,改改再穿。有一年,妈妈把姐姐的衣服改给我,有花,到学校被同学笑假妹子,除了难过之外,还恨过妈妈很长一段时间。
    那时候,如果哪家有一架用一把钥匙天天上发条的座钟或挂钟,不得了,那真是一笔财产,让四周邻居羡慕,也会多出一些麻烦。
    工厂围墙外面,有一条街,叫厂后街。整条破破落落的街上,只有开杂货铺的虢三爹家有一架挂钟,红框的,拱门形,半人高,黄铜色的钟摆在玻璃门里均匀摆动,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很是诱人。
    三爹总是在街上人来人往时,站在椅子上,缓缓打开挂钟的玻璃门,缓缓摸出裤腰上挂的黄铜钥匙,缓缓插进钟面钥匙孔里,一圈一圈,上发条,“咔咔咔”的声音格外清脆。
    每天临到做饭时分,妈妈就喊,黑皮佬,去三爹家,看看几点钟了。我就飞跑到三爹的杂货铺,探头探脑,扫一眼挂钟,然后,回家报告,长针指着什么数字,短针指着什么数字。
    去看钟的,当然不止我一个,四周邻家的孩子,窜来窜去。光看钟,不买货,也会让三爹烦。碰上心情不好,他会找块布,把钟蒙起来。
    整条厂后街,三爹家是最殷实的。除了挂钟、杂货,还有房产,是拐角的铺面,二层,下店上居。有大人常指着他家的房子说:“湘乡粮子真正恶,跑到长沙占拐角。”粮子是长沙土话,指当兵的,当兵吃公粮兼抢粮,又叫呷粮崽。这样,我才朦朦胧胧知道,三爹祖籍是湘乡的,似乎与当兵有关。湘乡话是极难懂的,三爹在长沙住得太久,湘乡口音不重。
    除了用布蒙钟令人失望,其实,三爹是挺逗街上孩子喜欢的。他坐在铺子门口抽旱烟时,一些孩子爬到他背上,搂他的脖子,摸他头发稀疏的脑壳,扯他的耳朵,他从不呵斥,只顾握着他那根油亮的长烟管抽他的烟。他乐得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玩具。
    最让我记得的是三爹讲故事。他讲的故事主角永远是一个叫解缙的。连司马光砸缸这种传说,他也一口咬定,是解缙砸缸。而故事发生地,必定是南京。按他的说法,解缙的墓地还在南京,因为解缙被害埋入雪地时,手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得明白:死在金銮殿,埋在紫金山。
    三爹楼上的住房,是从来不会让孩子上去的。但大人讲,他房里挂着一把祖传的大刀。那把刀,因为见人血太多,已有灵气。遇电闪雷鸣的天气,大刀会自动往刀鞘外轻轻跳动,并发出嗖嗖声响。
    后来上大学,常去长沙城中双鸿里五号与朋友相聚。双鸿里五号是一座颇为气派的公馆,其中一部分用作花鼓剧团的宿舍。后来一查,才知道,主人原是曾国藩下属,湘军将领。以前的双鸿里五号,还有很大的花园,到解放,统统没收充公了。
    这样,我知道了三爹的来历。他祖父原来是湘军兵勇,打下南京后,发了小财,回到家乡,自然买房置产。置业的地点,就是我充满童年记忆的厂后街。据老人说,当年长沙老街上做小生意的铺面,很多是湘乡人的。至于湘军将领,出手自然不在这个级别。
    这让我留心太平天国那段历史。曾国藩在攻破南京时的奏折中说,“三日之内,毙贼十万余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这当然是场面上的语言,因为拖欠军饷,曾氏兄弟放手让进城的士兵奸淫掳掠,惨遭屠杀的,岂止是宿敌。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七天后进南京城看到的景象:“沿街尸首十有九皆老者,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为戏。四十以下女子无一。哀号之声达于四野,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读这些,无法不想起那把会在刀鞘里跳动的大刀,以致后背生寒。
    以后,我去南京,寻访过荒凉的城墙,在斑驳的城砖上,我居然辨认出长沙府的字样。上面那些官员及制砖人的姓名,已被时光擦拭得模糊不清了。
    有些人,即使在远古,在星球的另一端,也与你彼此相知。
    有些地方,你待了很久,但依然陌生。而另一个地方,哪怕只去一次,也如同故乡。你早就无数次到过这里,在梦中,在血液里,在灵魂之内。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宇宙的相互感知,原来如此神秘。哪怕身处一望无际的森林,你也只为一株老树的疤痕震撼。
    即使你留守终生,那也不是你的故乡。每一个人生来便是游子,每一个故乡都不再是儿时模样。
    你在枯坐,流水依然逝去,花瓣依然飘落,一切具象皆是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