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

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

  • 定价: ¥60
  • ISBN:978751960506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经济日报
  • 页数:280页
  • 作者:赵学儒
  • 立即节省:
  • 2019-04-01 第1版
  • 2019-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者为中国水利报记者,长期从事水利相关工作的报道,对南水北调的研究,可谓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作者专业,书也客观、专业,是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不可多得的史诗巨作。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作家南水北调系列新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年钜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南日报、河北日报、湖北日报、陕西日报、江苏日报、山东日报、中国网、网信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今日头条、中国南水北调等媒体纷纷报道。

内容提要

  

    南水北调于2013年通水,通水之后,给北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大大缓解了北方缺水的难题,本书通过实地调研,真实记录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现状,沿途老百姓以及各方面人群的受益情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

作者简介

    赵学儒,当过农民工、农民、工人、干部、记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兼职教授、国家某重点工程文化顾问。
    主要成果:
    社会类辅导教材《写作实讲》;长篇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南水北调大移民》(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中国南水北调北京纪事》《顺水——北京顺义治水纪实》;中篇报告文学《南水北调大移民——河南卷》《圆梦者之歌——南水北调奉献者纪事》;短篇报告文学《水往高处流》《从此共饮一江水》《南水北调出梦来》《从小到大到强的跨越——中国水电100发展纪实》《守望龙州河》《河长纪事》等;长篇小说《大禹治水》(中英文版,与人合著);中篇小说集《战神》;短篇小说集《非常女人》《下雪了》;长篇纪实散文《龙腾——南水北调纪行》;散文集《若水》;计400万字。参与策划大型电视纪录片《水脉》。《一件小事》入选《语文教学与研究》;《永远的香椿树》《永远的槐花蜜》入选人教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等。多部(篇)作品获国家及部委奖励。

目录

自序
第一部  龙行南北—中线记事
  第一章  打捞湖里的故事
  第二章  为有源头清水来
  第三章  水源地的绿色之路
  第四章  第一个受益的城市
  第五章  从“干渴之城”到“水润之城”
  第六章  郑州故事
  第七章  穿城而过,你是唯一
  第八章  过了漳河是河北
  第九章  在郭守敬的故乡
  第十章  石家庄畅饮丹江水
  第十一章  这里的姑娘开口笑了
  第十二章  解释一下衡水的“衡”
  第十三章  千年大计水为上
  第十四章  一部由苦咸到甘甜的水史
  第十五章  国际大都市的治水样本
  第十六章  移民的新时代
第二部  二龙际会—东线随笔
  第一章  从扬州出发
  第二章  到了淮安
  第三章  告别徐州
  第四章  齐鲁见闻
  第五章  重游微山湖
  第六章  二龙接力
后记

前言

  

    建议你,如果有条件,走走南水北调沿线,探究人与水相生相克的秘密,触摸新中国水利前行的脉搏,感受世界最大调水工程的雄奇,聆听工程建设及其背后的故事,领略路上风光风情风物风采的美妙,南水北调工程及沿线的建筑、人文、生态、地理以及发展之美,令人心醉。
    你可先漫步时间隧道,更解南水北调之意。
    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在黄河边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也是可以的。”我曾探问,他为什么提出调水的设想?十余年跟踪报道,十余年记录书写,必须思考这个问题。
    可解释为,我们从农业大国走来,水一直起着命脉的支撑作用。水旱灾害,始终是我们的心腹之患。水问题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的牵挂,治水是历朝历代至重至伟的大业。作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人,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除水害、兴水利,实现江河安澜、国家安定。
    新中国成立前后,除水害、兴水利依然是重中之重。
    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发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号召,深刻阐明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1942年底,他在边区高干会议上作报告时,提出把“兴修有效水利”列为提高农业技术的首位。
    1945年1月,他指示:“协助农民改旱地为水地。”同年4月,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解放区民主政府领导全体人民开展治水等伟大运动,使抗日战争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
    1948年,他指示:全党要“兴修水利,务使增产成为可能”,要“做好兴修水利的计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大江大河泛滥成灾的阴影又笼罩在心头。
    毛泽东先后发出治理江河的伟大号召: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一定要根治海河!”
    ……
    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以治淮为先导,我国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后,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建设。
    1998年长江大水后,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或建成。
    三峡工程发挥效益……
    新中国走过70年历程。70年,大江大河得到治理,江河安澜之梦基本实现;大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防洪蓄水发电愿景成真;解决数亿群众的饮水困难,肩挑车载的运水场景渐渐远去;保水保土持续发力,绿水青山款款走来……
    南水北调,峭立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潮头。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毛泽东下定决心:“除掉长江洪水这个心腹之患。”年末,他让“长江王”林一山专程到北京,汇报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情况,要求林一山有进展及时向他报告。不久,林一山把《南水北调报告》寄给了他。
    1958年3月8日,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中共中央继而下发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强调:“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北调为主要目的,应加速制定。”
    “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
    自此,开启南水北调长达50年的勘测、规划、设计、论证征程。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数的部门、地方领导,成千上万的水利工作者在这条推动民族复兴的路上忠诚担当、探索求实、团结创新。
    “南水北调大事记”记录:
    200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江苏施工现场同时举行。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他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继续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走过时间隧道,再行南水北调沿线。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沿着这三条线路行走,还可以遇到淮河、黄河、海河,这就是全世界都关注的“四横三纵”中华大水网。它可以实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愿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均的问题。
    至于你先走哪条线路,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当然自己决定。
    如果你走东线工程,不妨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泵站开始。可吟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享受扬州江都泵站的独特之美。东线工程就是从这里抽引长江水,利用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的。一路北上,感受“水往高处流”的别样情怀,饱览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的湖光山色。过了东平湖,就“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足两条河流”,只能分道扬镳,因为一路在位山附近穿隧洞过黄河,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全部行程约1500公里,行走时间要根据徒步、骑行或乘车而定。
    东线工程既然利用了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我感觉应将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交叉来写。大运河与南水北调有太多的不同。从隋炀帝开凿运河至今,是一条更漫长的时间隧道,其中有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血水,也有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辉煌。直到今天,大运河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写作过程中竞发现,大运河与南水北调是一种千余年、千余公里的接力,是从衰败来到复活,从昨天走向明天的时空长廊。但愿书中的描写,不会给你太多的沧桑和凝重。
    那么,行走中线工程或许更畅快。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过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沿线,淙淙江水一路北上,两岸绿植夹道迎送,巨大渡槽横空出世,输水隧洞穿河入地,豫京津冀娓娓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与中线之水同行,全程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写中线工程,从源头到尽头,从工程到生活,从城市到农村,从河流到湖泊,着力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我也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而非自然对人的态度。“丹江口水库”是水利工程的冠名,湖北人叫她“太极湖”,河南人叫她“丹阳湖”,我觉得她叫“丹心湖”才是最美的。她是世上最美的湖,不仅仅是风景,因为还有故事,还有精神。她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也是诸多故事和那种精神的源头。而北京,引来的不仅是长江水,还有破解国际大都市缺水问题的“灵丹”,或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而汇入“丹心湖”的琼浆玉液中,更有陕西、湖北人民的滔滔情怀。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质构造复杂,加之暴雨强度大、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它在丹江口水库上游,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的时候,大量的水土流失到汉江之中。而汉江,不仅是陕南等地的母亲河,也是北方诸省市的生命源。汉水之忧,成为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成为陕南人民的神圣使命!汉江水,竞占到丹心湖水量的70%。陕西人民,无疑是南水北调送水英雄之一。
    滔滔汉江水,出陕入鄂,从陕西安康白河县流入湖北十堰市。千百年来,十堰人民享受汉水的恩泽,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十堰人民感到,他们不只是“享受”,还要“奉献”。汉江从十堰市进入丹心湖,他们还把丹心湖叫成“太极湖”,且赞不绝口,如数家珍。由绿水青山组成的“太极湖”,就是他们的生命湖。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太极湖”,爱护南水北调工程。
    如果能行走西线,一定是你的幸运,因为西线工程还在论证阶段。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a--~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等地区。无数人期待和向往的,是沙漠变绿洲,荒野变良田的美景。
    当然,在西线工程开工前,能沿基本路线走一遭,或许也是人生特立独行……
    走过时间隧道,畅行南水北调沿线,倾听一渠清水执着北上的故事:
    她,讲述大功告成的实例。
    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调水超过200亿立方米,供水水量还在持续快速增加。调水之梦,梦想成真。在北京,形成一纵一环输水大动脉,密云水库成了丰盈的“大水缸”,南水成了国际大都市的“血脉”。万里长江与千年古都结缘,抒写前无古人的杰作,唱响民族复兴的诗篇;在天津,形成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供水新格局,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互为补充、优化配置、统筹运用,南水成了天津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在河南……在河北……在山东……流水淙淙,滋润万物。
    欢快的流水中,“水质达标”“支撑发展”“修复生态”等语句汩汩流淌……
    她,描绘利在千秋的景致。
    正值冬季,大地凝冻,薄水结冰,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却格外欢兴。水利部、河北省正联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向这三条重点河段补水。华北,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曾经,楼房越盖越高,地下水却越来越深;城市越来越美,水却越来越脏;收入越来越多,地表水却越来越少。建设生态文明,把子孙后代的“生命之源”还给他们,或是回补地下水的深层意义。南来的长江水,不仅滋润当代,必将泽被后人。
    曾连续生态补水,使诸河生机再现……
    她,守护上善若水的初心。
    南来的长江水,昂首阔步步入新时代。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强抓工程管理和安全运行,保一渠清水清如许,保工程安全安似山,保工程效益益万物、益千秋。
    上善若水,水到渠成、成己成物……
    在南水北调开工礼炮的召唤下,我决然辞去原单位的“小官”,毅然“漂”上新闻、文学之路。行走在机关和工地,行走在建设者及移民中间,行走在白天黑夜和风中雨中及烈日下,了解、见证、记录南水北调的进程。这部南水北调系列长篇纪实作品,或能与你一起,赏其梦成真的倩影——匍匐辽阔大地,绕过高山峻岭,越过江河大川,穿梭繁华之城,安步幽静乡村;阅其新时代的风采——与祖国绿水青山欢歌劲舞,为数亿人送雨露、送甘霖、送金山银山。
    选择文学是一生不离不弃的事。
    行走江河,记录时代印记;以水为墨,书写中国故事。从不惧艰难,积极探索,发人之未见,记事实真相,到为人生著史,为文学留典,努力创造自己的个性价值,实现真实精简表达;近年致力于非虚构作品书写,恪守“真实是新闻生命”的原则,坚信“非虚构作品用‘脚’写出来”的道理,实现“真善关”的弘扬。
    南水北调工程给了这样的机会。
    至此,已有《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南水北调北京纪事》《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四部长篇、《南水北调大移民——河南卷》《圆梦者之歌——南水北调奉献者纪事》两部中篇、《水往高处流》《从此共饮一江水》《南水北调出梦来》等短篇纪实作品出版,但愿能给你更多的文学阅读、知识的掌握及资料的积累。
    本书正式出版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五个年头,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命之水,再担重任。南水北调,大国重器,舍我其谁!
    起名“龙腾中国”,意指南水北调通水后,进入运营阶段,当发挥效益。《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又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龙象征着吉祥、善行和有为,象征着忠诚、干净和担当,象征着科学、求实和创新……喻“龙”,也是一种期待。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龙腾中国,复兴可待。
    我们共期待!
    是为序。
    2019年春

后记

  

    至此,已完成南水北调系列作品《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中国南水北调北京纪事》《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四部书的写作。深感欣慰,用心血、汗水和笔墨记录了国家巨型工程亦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的历程,记录了决策者、建设者、科技工作者和移民群众的真实故事;深感自豪,用忠诚、责任、求真、创新留下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部分翔实历史。
    今天的事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也必将成为历史的印迹,书此写此,记此录此,愿有霞客之功,愿有司马之耀。此书截稿时,新时代水利人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踏上新征程,开启新局面。蓬勃发展的水利事业,永远是作家的创作之源。
    写书出书永远都有遗憾,不妥之处敬请朋友指正。感谢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领导、水利部领导,感谢我的文学朋友和读者,感谢我的妻子等亲人们。他们,关怀、鼓励、支持我执着前行!本书图片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中国水利报社等单位提供,一并感谢1
    2019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