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思维科学、逻辑学

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精)

  • 定价: ¥52.8
  • ISBN:978755943485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290页
  • 作者:采铜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心理学博士采铜归来,再掀心理学风暴!
    继《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后,采铜蛰伏三年,提出“心智进化论”!
    三年时间,采铜都做了什么?
    ——从小小的铅笔里发现“观察”的玄机,将其作为特别的思维练习方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己很多想当然的想法已被颠覆。
    ——从畅销数十年的可口可乐到美食界的亚德里亚,从碎片化知识到“唐金型”建筑,从风行大江南北的黄焖鸡米饭到老干妈,发现惯被人们忽略的中间层次,也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构建属于自己的“超系统”。
    ——探访篾匠姑娘,观看大芬村流水线山寨作画,惊叹乐高积木精度,研习星巴克设计方案,理解万物构造之法,建立模块化的工作系统。
    ——研究丰田汽车公司基于小批量循环的“精益生产”模式,独创“归一化”方法。
    继《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后,《精进2》是一部什么作品?

内容提要

  

    本书延续《精进1》拓展学习力的主旨,是一本从微观到宏观启发解决问题方式思维的心理学书籍。作者从视角、层次、组合、限制的角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物,帮助读者建立看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又从进化、迁移、循环的宏观视角,给读者各个素质的层级提升,给予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这本书将帮助你——
    激发多元【视角】,飞跃思维壁垒
    进入更大或更小的【层次】,发现成功的关键——暗知识
    内外兼修,实现基本技能的叠加和【组合】
    思考【限制】的价值,逆向创造新的可能性
    以时间之轴预见未来,寻找自己【进化】的“生态位”
    触类旁通,用【迁移】打破学科间的“任督二脉”
    高效运转,进入【循环】,实现从限制到自由的跃升
    精细化改造,力求稳定,渐入【完美】化境

媒体推荐

    面对未经加工的世界,有人亲自去看,并从混沌中摸索规律。有人把别人总结的规律变成自己的生活常识,以为己用。采铜和他们不同。他亲自看这个世界,从中摸索规律,还带着你看,告诉你怎样去看。
    ——心理学博士,得到“自我发展心理学”专栏作者,陈海贤(动机在杭州)
    作为创作者,超越自己固有的体系非常难。但是采铜做到了,《精进2》不仅是《精进》的延伸,更是另一个庞大的全新的系统。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商学院助理教授  曹纪胤
    从《精进》到《精进2》,采铜一步步搭建起一座惊人的水晶殿堂。在这美的殿堂之中,我昕到了知识结晶的声音。
    ——科幻作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得主  吴霜
    这本书向你展示的,不是一把现成的钥匙,而是一套简单而完善的思维工具,按照这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学习和思考,你会在不知不觉间学会“配钥匙”。
    ——东京大学博士后,《宇宙从何而来》作者,傅渥成
    看这本书有个“副作用”——返老还童。把你的眼睛变回婴儿的眼睛,日常的一切对你来说变回未知和全新。你可以用更丰富的触角去重复所有第一次,把一切做得更好、更美、更强。
    ——作家  梁边妖
    采铜是书虫,又是观察家。他能从不起眼的事物(比如一支铅笔)中,结合他读的那些书,淬炼出人生的道理。读透这本书,并且完成思考题,我敢放胆预测,改变一定会发生,就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样。
    ——北京人艺签约编剧  王佩
    这本新书从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更有效的学习,特别是在面对新机遇时,要怎样更好地组合和迭代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从认知层面对你的思维进行升级与精进。
    ——“100天行动”发起人,知名自媒体(warfalcon)创始人,时间管理专家  战隼

作者简介

    采铜,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习、思维方法研究者,《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个人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
    畅销书《精进》多次霸占排行榜榜首,曾获新锐作家奖,以较真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赢得无数人点赞。

目录

序  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
01  视角  掌握观察之道
  观看寻常之物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02  层次  潜入知识的深海
  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03  组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探访“篾匠姑娘”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04  限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05  进化  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并不新奇的“新物种”
  文明演进,知来藏往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06  迁移  跃入求知的通途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07  循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
  循环的价值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08  完美  精进者臻于至善
  稳定性:完美的基石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前言

  

    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
    你翻开的这本书是某一种偏执的产物。我怀疑我的脑子得了一种“怪病”:天真地以为复杂的事物背后总有简单的道理。更糟糕的是,这些道理并没有在某一个特定的学科中被完整地阐释过。它们有些源自心理学,有些源自物理学,有些不属于任何学问,只是由实践得来。
    有一次我把部分书稿给朋友海贤过目,他的反应让我大为受挫,他说:“你为什么要被你看过的书束缚住?你很会思考,为什么不多写写你自己的想法?”是呀,如果我的书只是其他书的一个集合,那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于是这部分稿子就被我全部舍弃,推倒重写。
    另一个启发了我的人是我的孩子。有一天我带他去南京玩,经过一片闹市时,我指着眼前一幢高楼说:“儿子啊,你看,这幢楼高不高啊?它叫紫峰大厦。”他并没有回应,而是伸出了一根手指,朝着这幢大厦指指点点,片刻后,他回头大声对我说:“86层!爸爸,有86层!”我猜他数出的层数未必准确,可为什么我没有想过去数有几层呢?我只是知道了这幢楼的名字,便以这一点知识而自足,却没想过用自己的眼睛去好好观察它,为什么?
    跟这个八岁的孩子朝夕相处让我感到新鲜和惶恐。新鲜是因为当我跟随着他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时,这个世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我敞开了。我发现,某种程度上,是我脑中纷纷攘攘的知识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观察,正像海贤向我指出的那样。若是回到一种“无知”的状态,直接面对现实的种种,是不是才是“智慧”的真正开始呢?而我惶恐的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儿子那喜爱发现的头脑会不会重蹈我们成年人的覆辙,最终变成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呢?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曾就一个育儿问题向我求助。她说,她22个月大的孩子喜欢吮手指,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她觉得没什么,现在孩子快两周岁了还没改掉,她便有点焦虑了。我立即在网上查资料,想看看22个月大的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但马上我又觉察到这并没有必要。谁能规定一个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啊?为什么要去找理论依据来管孩子是不是吮手指呢?重要的应该是,首先去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吮手指,注意,是这个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
    也许这个孩子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在家里是否感到了某些焦虑和不安呢?这就需要我的这个朋友细心观察,去揣摩他的一举一动。理解这个孩子,把他当作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去理解他,我想这就是心理学。
    可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当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这个问题咨询医生时,某位医生给的建议竟然是:“在孩子的手指头上涂上:1)黄连水,或者2)辣椒水。”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只是为了让他变得“正常”?
    所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我曾经以为我理解了它,后来又迷惑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是要理解人的。可是理解人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把人作为一个物种去理解,把人作为一个群体去理解,以及把人作为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去理解。这些都需要,都不可或缺。而就我的私心来说,似乎最后一种理解是最迫切需要的。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人,这首先不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我能不能这么说: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是一种方法,最后才是各种具体的知识。我们不能倒过来,只了解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这样一种精神。
    更进一步思考,如果把我们所知的一切倒空,我们还能理解这个世界吗?可就算是我们什么都没倒,就能理解这个世界了吗?要知道,未知总是比已知要多。如果守住我们的已知,便是通过一个已知的框架去看世界;而如果把框架扔掉,是不是看到的世界会更大呢?
    但是这又不尽然,框架提供的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扔掉框架固然也能看,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会拿起另一个框架去看。完全不用框架似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大多是常识的框架,个人经验的框架,而一个训练有素的专家更喜欢用所属领域的专业框架。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框架可用呢,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怎样?想想看,不同的框架,拿起又放下,就像更换了五花八门的太阳镜一样,每一次更换都改变了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色彩背后的成因。
    一个实物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颜色,是因为表面微观构造和分子成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色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正如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喜欢做什么,喜欢说什么话,背后总有原因,于是我们可以调动同理心,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他,这便是心理学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万物又何尝不是依循某个“理”而存在?只不过,我们不必去假设存在一个万用共通之理。因为这样的假设本就很难证明吧。我们只需去想,它的那个独具特色的“理”是什么样的。“同此心”就是去同每一个独特之“心”。也许经过了千百次这样的探究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么多不同的“理”背后,还有少数几个更通用的、更深层的“理”,这便是后话了。当我们见到时,自然便会见到。
    所以这就是我这一偏执的源起,我想做一个元知识的探索者,去发现更多的框架,去看到世界更多的色彩,去抚摸现实更多的纹理,就像一个小女孩收集很多娃娃,就像一个小男孩摆弄许多汽车。当然,小女孩也可以摆弄汽车,小男孩也可以热爱公仔,谁规定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