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祖逖北伐/新编历史小丛书

  • 定价: ¥18
  • ISBN:978753000363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人民
  • 页数:42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
    何兹全先生所写的《祖逖北伐》,曾作为“中国历史小丛书”的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后来作为中国历史基本读物的《上下五千年》在当时刚刚推出,且是以事件为主,已经对教科书式讲授历史不满的读者,也希望看到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普及类著作。这部原稿不满一万字的小书正符合了这一需求,用浅近的语言将祖逖的生平及其政治作为进行了详细描述。

内容提要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北伐》,写的是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目录

一、“闻鸡起舞”
二、江南避乱
三、北伐
四、团结和进取
五、黎民歌颂

前言

  

    导言
    张耐冬
    “北伐”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词汇。在古代,它仿佛具有天然的正义性——被迫离开中原、在南方另建新巢的政权兴师北伐,无不以光复故国,救民于水火为口号。他们强调自己是中原文化与正统政权的继承者,收复失地、还定中原是他们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按照这个自我定位,“北伐”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不言而喻。
    然而,这些政权发起的北伐之战,多数只是和北方政权争夺土地、人口或是海内独尊的正统名号,“解民于倒悬”似乎从未真正落实过。在南北分裂的时代,通过北伐来宣示自己对中原地区拥有统治权,也是南方政权在树立自身正统地位时常用的方法。不过,这种标榜正统的方式,也使北伐成为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现象。当我们谈起分裂时代的战争时,“北伐”往往可歌可泣,而“南征”不但很少被正面描述,甚至这个词汇也很少被使用。究其原因,恐怕问题在于“北伐”被视为正义之举,“南征”则往往被当成“南侵”。
    自秦汉之际匈奴勃兴于北境,中原政权每每受到来自长城以外的压力,而从汉末开始,北方铁骑一次次南下,“衣冠南渡”之事便也反复上演。中原文化由此产生了应激性,将“北伐”的意义上升到以军事行动保卫华夏文明、使这一古老文明得以延续的高度,原有的争夺土地、人口与名位的战争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北伐”被视为正义行为,正是其符号作用所带来的效应。世代相传的历史讲述,不断强化着危机意识,也不断提醒我们应严守“中原”立场。直至今日,这种态度也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可见古代正统观对当下历史叙事的影响。
    ……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书的主题是“北伐”,一些与北伐关系不大的内容,比如祖逖对王敦的态度等细节,在书中并未细讲。而一些不大光彩的行为,比如他放纵下属劫掠时的言论,也做了淡化处理。
    最后,要感谢这本书的责编孔伊南。在她约我写这篇导言之前,我并未读过这本书。这段时间,反复读这本薄薄的小书,并将它与何先生其他的史学普及之作对读,算是做了一次补课。读的时候也总在想象,先生如果自己把这些内容讲给我们,将是什么情景。
    犹记得博士刚毕业时,一次去先生家中闲聊,大家说起当时非常走红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与三国史有关的内容。先生坐在书桌前认真听着,偶尔用手拢住听力欠佳的耳朵,让我们重复一遍刚刚说过的话——在他的心里,对普及史学常识的消息一直非常关注。现在这本书重新出版,若他还在世的话,想必也会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