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红星照耀中国(增导读)(浙江版)

  • 定价: ¥46
  • ISBN:978702015283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459页
  •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 立即节省:
  • 2016-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并由温儒敏、曹文轩进行权威解读

内容提要

  

    《红星照耀中国》自1937年出版以来,畅销至今。董乐山译本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当时红色根据地的情况。此次新版配有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经典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此书撰写了阅读参考,全面指导学生理解本书。

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埃德加·斯诺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去西安的慢车
  汉代青铜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贺龙二三事
  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论抗日战争
  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
  在长沙的日子
  革命的前奏
  国民革命时期
  苏维埃运动
  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第五次围剿
  举国大迁移
  大渡河英雄
  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死亡和捐税
  苏维埃社会
  货币解剖
  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苏区工业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政治课
  红色窑工徐海东
  中国的阶级战争
第九篇  战争与和平
  再谈马一
  “红小鬼”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关于朱德
第十篇  回到保安
  路上的邂逅
  保安的生活
  俄国的影响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那个外国智囊
  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一篇  又是白色世界
  兵变前奏
  总司令被逮
  蒋、张和共产党
  “针锋相对”
  友谊地久天长?
  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董乐山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董乐山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董乐山

前言

  

    本书作者斯诺的姓名是中国人民早已熟知的了。但是,为了未读过和已读过这本书的人们更深刻地了解这本书,对这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家的一生经历以及写作《西行漫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作概括性的介绍,也仍然是必要的。
    埃德加·斯诺在一九。五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毕生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约的《太阳报》初露头角。往后他在开往外洋的货船上当了海员,历游中美洲,最后到了夏威夷,仍然为美国的一些报纸供稿。一九二八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到了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一九三。年以后,他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在中国西南各省作长时间的旅行,徒步经过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目睹一九三二年的淞沪战争和一九三三年的热河战争。在这以后,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和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有所接触。他编译了一部英文的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他已经预感到了,虽然他当时的报道,局限于中国的“西北角”——一片人口稀少的荒凉的被国民党强大部队重重围困的红军根据地。
    这四个月旅行使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起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从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所证实了。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就由伦敦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到了十一月已发行了五版。这时候斯诺正在上海这个被日本帝国主义包围的孤岛上。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不可能的;在继续进行新闻封锁的国民党统治区,是更不必说了。但是得到斯诺本人的同意,漂泊在上海租界内的一群抗日救亡人士,在一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以“复社”的名义,集体翻译、印刷、出版和发行这本书的中译本。斯诺除了对原著的文字作了少量的增删,并且增加了为原书所没有的大量图片以外,还为中译本写了序言。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西行漫记》出版以后,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以及国外华侨所在地。在香港以及海外华人集中的地点,出版了《西行漫记》的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直到现在,在中国人民中间,《西行漫记》和斯诺这个姓名是不可分离的事。虽然早已没有必要再用这个隐晦的名称,但是为了保存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译本仍然用((西行漫记》作为书名,是恰当的。
    ……
    现在的中译本根据英国戈兰茨公司一九三七年版重新译出,同一九三八年复社版中译本所据原书是相同的。复社版当时未译《那个外国智囊》一节,现在补全,这是很好的。从内容来看,这一部分是关于党内路线斗争的叙述和分析,大部分资料是从当时和毛主席及其他领导同志谈话中得到的。现在看来,这一部分仍然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显然,斯诺在当时还没有机会读到毛主席正在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但是在本书的末章,他引用了列宁的这一段名言:“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秀的先锋队也只能表现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
    这也就是说,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这是《西行漫记》这一本书的总结。
    今天,在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日子里,为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大踏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重读四十三年前这样一本书是值得的。
    一九七九年八月于北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