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音乐

用耳朵思考--音乐与文明

  • 定价: ¥58
  • ISBN:978750867986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57页
  • 作者:(日)养老孟司//久...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久石让与日本哲学家养老孟司的一次下午茶性质私人对谈!
    和其他“久石让”作品不同之处,这本书中久石让更多地透露了对于世界的看法,他是如何看待挫折、现代社会的疏离感、人性中的缺陷,并将其转化成“知性”乐观、体验、希望。
    社会焦虑感,寻求更为纯粹的生命意义,是这本书中久石让想带给读者的礼物。

内容提要

  

    他,以纯真之心穿透繁华的尘世,洞察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久石让,日本知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先后六次赢得日本学院奖最佳音乐奖。2008年,由其担当音乐监制的电影《入殓师》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这一切成就,都源于久石让的创作哲学。在他看来,音乐创作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直觉的捕捉。他每年年初会安排全年的计划,每天都遵守工作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他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去除杂念,把自己逼到极限,在无意识中获得稍纵即逝的灵感。久石让的人生哲学也是这样。他认为,所谓的一流,就是每一次都能发挥高水平的能力。想要拓展人生宽度,就需要锻炼自己的知性,并且经历真正困苦的检验,这种知性包括乐观、积极、向上等。
    这本书收录了久石让与日本哲学家养老孟司的私人对谈,是首度公开的哲思对话录。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不仅是音乐大师,还拥有高贵、童真的灵魂。他热爱生活,享受音乐,尊重生命。若这本书让你感觉音乐离你又近了一一步,这将是作者最大的幸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为何音乐能带来感动
  不妨碍大脑的就是名曲?
  音乐能比画面更快进入大脑
  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昆虫不懂得变通
  大脑的任务就是完成“不能交给基因去做的事”
  无法用语言表现的感觉——“感受性”
  感觉的缺失
  体内的另一只眼睛?
  触觉与嗅觉的奥秘
  为何音乐能带来感动
  旋律是时空的记忆装置
  听觉与逻辑性——音乐讲究逻辑
  逻辑的基础是疑问句
第二章  感性的土壤
  重新定位“木文化”
  往昔的技术不复存在
  个’眭源于身体感觉
  气味是大自然的表达
  味觉的记忆
  系统论与经验论
  字母与汉字的不同
  “应该做的事”
  和声VS支声
  没有“个·眭”的音乐
  环境变了,感觉也会变
  身在日本,就会受潮
  参与音乐
第三章  何为“好音乐”
  作曲的关键并非灵感
  抓住“偶然”的力量
  创作的两面性
  唯有运动性
  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应
  宝宝在母体内能感觉到什么
  普遍性建立在时间轴上
  音乐形成的条件反射
  煽动感情的音乐
  文章的节奏,乐谱的节奏
  螺旋运动是生物之本
第四章  意识会失控
  现代音乐的历史,就是一条通向“大脑化”的路
  现代的意识中心主义
  语言所传达的东西
  导向性与感觉
  紧张感的益处
  惦记着终点就会泄气
  注意力的最后一根弦
  信息化与处理信息的区别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日本也有纯粹的谎言
  日本人的特质
  明确的谎言能让人着迷?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让现实更丰满
第五章  共鸣与创造
  效果音也用人声
  “配合”他人的能力
  对话始于模仿
  绝对音感
  一起唱歌的意义
  为生存统一节奏
  万物皆有两面性
  同步系统一镜像神经元
  如何使用过度发达的大脑
  时代的共鸣
  必然的偶然
  原创性就存在共鸣之中
  寻找必然的答案
  主人公会自己动起来
  难以预测才有趣
第六章  人人都是艺术家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作品!
  不断改变风格
  大智若愚的老人家
  自然地融入社会
  健全人的任性在坏事
  错的不是我?
  共同体需要什么
  远离大都市
  重拾野性
后记

前言

  

    说句不怕冒犯人的话,久石先生着实是个很“正常”的人。见过他的人应该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艺术家都是怪人”是世界各地都有的偏见——也许怪人无论到哪儿都是怪人,这跟他是不是艺术家无关。
    在跟久石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能把话说得非常简单易懂。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表达方式也极为精炼。和他聊再久都不觉得腻。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常会遭遇相似的问题,而且我们看待问题的思路也很相似,所以我总会在和他交流时茅塞顿开。
    音乐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只是因为一部分音乐的情感色彩太强烈,所以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但我不得不说,古典乐特别注重逻辑性。自古以来,西欧人便知数学与音乐,尤其是“作曲才能”往往会同时表现在一个人身上。听久石先生说话,就像是在听一曲悠扬的音乐,因为他的表达很有条理,听起来特别舒服。在对谈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音乐与语言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大众性与艺术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久石先生将宫崎骏与村上春树做了一番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众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学者,都很难保持“孤芳自赏”的状态。话虽如此,作品并不是销量越高就越好。“卖不卖座”,并不能和“质量高不高”画等号。久石先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方面吃了很多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孕育出文学评论家或动画评论家所没有的特殊视角。
    我曾做客久石先生的广播节目。我还记得他提前问过我:“您有什么喜欢的曲子吗?”我就点了佩尔戈莱西的《圣母悼歌》(Stabat Mater)。他又问我:“您为什么喜欢这种曲子啊?”我回答说:“因为我当年上的初中和高中是天主教学校。”看来听音乐的口味和教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成长在战时与战后时代。那是一个缺乏音乐元素的时代。我最先接触到的音乐,是哥哥唱跑调的军歌。“披头士”是在我之后那代人里流行起来的。爵士乐和摇滚乐跟我也没多少缘分。提起唱片,我头一个想到的就是粗纹唱片(standardPlay,简称SP),因为我的哥哥姐姐会用这种唱片听古典乐。在我的记忆中,古典乐中总有粗纹唱片特有的“沙沙”声,能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就算你让孩子去学钢琴,孩子也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当年我们根本没时间听“好音乐”。要学会品鉴音乐,就得先把耳朵培养好。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人要锻炼耳朵就很方便了。无论想听什么曲子,都能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听。对音乐而言,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时代吗?
    我一直有边工作边听音乐的习惯,是典型的“一心两用族”。尤其是观察或制作昆虫标本的时候,耳朵是完全闲着的,所以我要用音乐填补这一空缺。写作的时候也是如此。此时此刻,我正在听胡安·达里恩佐演奏的探戈。我也说不清探戈和写作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探戈的伴奏下,我怕是写不出磕磕巴巴的文章来。想必听过达里恩佐的读者一定能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吧。坐电车的时候,闲着的就是眼睛了,所以我会在车上看书。我的文化活动大概就这两种吧。我几乎没时间去听演奏会,也很少有机会去看话剧。一有空,我就会上山捉昆虫,而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狩猎采集活动”。这么看来,我简直和野蛮人无异。
    难为久石先生陪我聊了这么久,才诞生了各位手中的这本书。感谢久石先生陪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本书也能为各位读者带去同样的享受。
    养老孟司

后记

  

    我和养老先生的对谈实录终于出版了。其实我一直把自己看作养老先生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坦率地说出了在创作音乐时的所想所感,还有些许疑问。养老先生的回答不仅仅停留于音乐层面,还拓展到了科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他以人和昆虫的习性为例,简明易懂地阐述了他对社会的由来、人应当如何与智慧打交道等问题的看法。
    而且养老先生的发言环环相扣,聊着聊着,我甚至品尝到了探究世界之谜的刺激与悬念。与养老先生的交流比任何一部电影都要有趣,我深受感动,听得如痴如醉。顺便一提,其实在交谈时,我一直称呼养老先生为“养老老师”,但是这毕竟是一本“对谈录”,所以出版时不得不改成“养老先生’。这也让我倍感抱歉。
    第一次与养老先生在广播节目中交流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您觉得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养老先生沉默片刻后痛快地回答:“好音乐就是能长久为人们所喜爱的音乐。任时光荏苒,也绝不会褪色。”每个音乐家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会耗费一生去寻找这个答案。可是养老先生只思考了片刻就做出了回答。我当时便觉得他简直就是现代的良宽,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养老先生的大脑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很多知识分子(比如大学教授)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如数家珍,可是一旦聊到其他领域,或是与“人”有关的话题,他们就一窍不通了。有些专家甚至从不关心和自己的专业无关的信息。但养老先生并不是这样。比如,在我们的对谈中,他提到了“惠更斯的摆钟”。假设你把两座相同的摆钟分别挂在两堵面对面的墙上,那么钟摆的运动就会逐渐同步。养老先生说,这套理论也适用于相伴多年的夫妻,“就算他们并没有要同步的意识,只要生活在一起,就不得不同步起来(笑)”。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养老先生把“高深的理论”和“老夫老妻”放在了同一个层面上。理论都是逻辑,而逻辑都是艰深晦涩的,可要是理论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丝毫联系,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我看来,所谓的理论,就是用三言两语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知半解的事解释清楚。当然,哲学也是一种理论。
    也许养老先生年轻时是个如假包换的理论派。我觉得当年的他应该是那种“非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就绝不相信”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逐渐意识到,“世界不会完全如我所愿”,于是他就掌握了“俯瞰”事物的视角,不会单凭理论做出判断。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养老先生吧。
    至于我嘛……我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理论派。不,我所了解的理论还不足以把我武装起来,所以我充其量不过是个“理论爱好者”。之前我去音乐大学上了一堂公开课。在讲台上,我反复叮嘱学生们要多学“和声学和对位法这样的理论”①。
    被理论束缚手脚着实难受。要是能自由自在地编织音符,那该有多幸福啊。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结构性的音乐,比野狗的吠声更不堪入耳。音乐和词语会随上下文而变,我们在对谈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换言之,创作就是构筑音符和词语的顺序。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和声学”等理论,更适用于日常的作曲工作。创作某支曲子时,在主题或节奏等核心元素敲定的那一瞬间,规则便应运而生了。自己制定的规则,就跟萤火虫在夜路上铺出的轨道一样。作曲家要在光亮的指引下,选择最恰当的音符。然而,荧光轨道常会对我们的直觉所选择的音符说“不”。是选择在头脑中响个不停的旋律,还是为整首曲子着想,心不甘情不愿地使用主题的变奏?其实,无论偏向哪一种策略,曲子都无法成立,具体的还是请各位阅读正文吧。作曲,就是把自己“撕开”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建议学生们趁着自己还年轻,让理论把手脚捆得死死的,在地上多打几个滚。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更坚强,你就能装出走在荧光轨道上的样子,抓住几只萤火虫,塞进口袋里。 说句题外话吧,其实勃拉姆斯就是被感性和理论撕碎的作曲家。他的理性让他分外崇拜贝多芬,可他的感性具有强烈的浪漫派色彩。他的自相矛盾极具人情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人倾心于他的乐曲吧。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演奏会上表演他的作品。 就在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结识了养老先生。每每凝望他的背影,我都会觉得他的头脑里装着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他会用那副魅力十足的男中音,从世间千千万万的知识中,选出最合适的语句来解答我的疑问。养老先生的博学,让我痛感自己是多么无知。与此同时,我也品尝到了“知道”所带来的无上喜悦。从这个角度看,我才是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也希望本书能将这种快乐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有朝一日,当我活到养老先生的年纪时,要是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本书提到的那些道理就好了。而且我由衷地希望,那时我还是一个活跃在创作第一线的作曲家。 久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