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普通生物、细胞生物学

祖先的故事(生命起源的朝圣之旅共3册)

  • 定价: ¥148
  • ISBN:978750869632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933页
  • 作者:(英)理查德·道金...
  • 立即节省:
  • 2019-07-01 第1版
  • 2019-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被公认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大力推荐!
    一部气势恢宏的生命进化史诗,见证40亿年人类进化的非凡跃迁一部生命的反向进化之旅。
    从现在的人类一路回溯到40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起源的那一刻。
    逆向年代法追溯所有生命的共同始祖猿人、黑猩猩、有袋类、蜥形纲、栉水母、海绵、真菌、古菌等40个会合点,汇集100多年来无数进化生物学家多元的科学智慧,重建生命编年史。

内容提要

  

    《祖先的故事》是当代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经典力作,是一部40亿年气势恢宏的人类进化史诗,被誉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
    道金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全景图,他以《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表现手法,用近60个故事让我们与地球上现有的所有生物一起坐上时间机器,向40亿年前的远古回溯,朝拜我们共同的祖先:一路上,我们将与同时出发的其他现生生物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一一相会,每一次会合之后又以一个共同祖先的面貌再次启程……
    这是一场以科学的准确、敏锐的洞察以及饱满的激情所完成的生命朝圣之旅:它将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前沿研究结果融为一炉,且近60个故事之间穿插有介绍旅途情况的开场白、展示进化谱系的路线图,以及我们共同祖先栩栩如生的复原图像。
    《祖先的故事》将我们带回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起源的那一刻,它如此迷人,令人沉醉……

媒体推荐

    文笔优美……道金斯的这部作品引用了过去和现在一大批生物学家的工作成果。没有哪本书能像这本书一样展现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进化生物学家们那种纯粹而多元的智能活力。几乎每一页都是洞察力的见证,正是这种令人难忘的洞察力洞见了自然的奇异与丰饶,以及它遭遇的困境和非凡的跃迁。
    ——约翰·康韦尔(John Cornwell),《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作为对思想史的一大贡献,本书代表了不列颠公共知识的最顶尖水平。书中观点一如既往地鲜明,正是我们所期待的道金斯作品应有的样子。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卫报》(Guardiam)
    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的进化学著作……在道金斯的生花妙笔之下,朝圣者的故事给人以无限惊喜。他极擅长解释科学问题,哪怕是超出进化生物学领域的话题,不管是数学还是宇宙学,他都能让读者轻松理解……我们不奢望会有(另)一部杰作能与《祖先的故事》媲美。
    ——克莱夫·库克森(Clive Cookso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道金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发明家,他发明的不是实验或者机器,而是概念。在过去30年里,他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讲解员,将严肃的科学研究与风趣的通俗写作融为一体……900余页明晰的文字和上百幅优美的插图,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地球上的生命从40亿年前诞生直至今日的故事……这本书试着把我们自命不凡的人性看作一部宏大戏剧中微小的一章,好似漫长的一天中最后几秒钟的疯狂,这种处理方式极具才华且比较成功。
    ——乔纳森·雷(Jonathan Ree),《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
    读者不但能得到生物进化方面的丰富知识,而且还能体会到科学研究那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专注感。
    ——马雷克·科恩(Marek Kohn),《独立报》(Independent)
    《祖先的故事》是一场朝圣。道金斯此书的主题是生命的历史……你将时刻记得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我们自己的族谱……别的书不曾给我这样的感受,无数年的进化带来的改变如此奇异而宽广,所有生命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比我们几年前以为的要紧密得多,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即时的眩晕感……道金斯的行文精细明晰,毫无模糊不清之感,只要付出时间和思考,哪怕最棘手的段落也保证让人有所收获。
    ——罗伯特·汉克斯(Robert Hanks),《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n)
    这场朝圣作为“逆向”的历史,既是对我们何以存在的深入探寻,又是一种提醒——尽管我们傲慢地以为“人类是进化的最终章”,但进化并不以我们为终点……《祖先的故事》正是这样令人满意的作品:不仅跟前贤的杰作一样引人深思,而且更加能够反映出这个主题应有的慷慨与热情。道金斯的写作一贯简洁生动,而且常常既优雅又诙谐。
    ——约翰·伯恩赛德(John Burnside),《苏格兰报》(Scotsman)
    这位伟大的进化学家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新的生命编年史,而且插图非常精美。
    ——《经济学人》(Economist)
    每一位刚启程探索这个世界的聪明年轻人都应该拥有这本书。它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向他们证明这个世界拥有着不会枯竭的魅力。
    ——安东尼·丹尼尔斯(Anthony Daniels),《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这确实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全赖道金斯先生的技巧才得以成功,丝毫不曾将观点的复杂性献祭给贪婪的简化之神。
    ——丹·科尔韦尔(Dan Colwell),《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祖先的故事》完成了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使生物学(不是生物化学、脑科学或野鸟观察,而是完整的生物学)再次变得有趣。
    ——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柳叶刀》(Lancet)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很好地阐释了它的中心哲学。朝圣暗示着敬畏,而这样的敬畏应该致予这个庄严壮丽的现实世界。
    ——克里斯平-蒂克尔(Crispin Tickell),《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祖先的故事》是一本无畏的书,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将我们带回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起源的时刻。
    ——迪克·阿尔斯特伦(Dick Ahlstrom),《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
    这本书写作上乘,插图一流,讲的又是人类起源这样一个永远迷人的主题……细节翔实,认真动人。
    ——乔治·沃尔登(George Walden),《每日邮报》(Daily Maily)
    惊人而卓越……道金斯是极温和又能振奋人心的说服者,文雅而高尚……这本书将博学与亲切融为一体,极其迷人,无论是立意还是结构都富有原创性。
    ——詹姆斯·格里夫(James Grieve),《堪培拉时报》(Canberra Times)
    《祖先的故事》让读者为它的多样和精巧感到惊奇……配以杰出而且精美的插图,道金斯这种清晰的诠释能力令人敬畏。
    ——昆廷。贝德叶尔(Quentin de la Bedoyere),《天主教先驱报》(Catholic Herald)
    如果我说没有多少人会对原口动物、蜥形纲和海鞘感兴趣,我想我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但当你意识到我们必然先成为这样的生物才能进化成人时,它们就显得非常迷人了,而道金斯清晰审慎的文字使它们以一种可靠却出人意料的方式变得愈加令人陶醉。
    ——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目录

第0会合点
  所有人类
    塔斯马尼亚人的故事
    《塔斯马尼亚人的故事》后记
    《农民的故事》序
    农民的故事
    克罗马农人的故事
  早期智人
    《夏娃的故事》序
    夏娃的故事
    《夏娃的故事》后记
    《丹尼索瓦人的故事》序
    丹尼索瓦人的故事
    《丹尼索瓦人的故事》后记
  匠人
    匠人的故事
  能人
    能人的故事
  猿人
    阿迪的故事
    《阿迪的故事》后记
第1会合点
  黑猩猩
    《黑猩猩的故事》序
    黑猩猩的故事
    《黑猩猩的故事》后记
    倭黑猩猩的故事
第2会合点
  大猩猩
    大猩猩的故事
第3会合点
  猩猩
    猩猩的故事
第4会合点
  长臂猿
    长臂猿的故事
    《长臂猿的故事》后记
第5会合点
  旧世界猴
第6会合点
  新世界猴
    吼猴的故事
第7会合点
  眼镜猴
第8会合点
  狐猴、婴猴及其亲属
    指猴的故事
  白垩纪大灭绝
第9和第10会合点
  鼯猴和树驹
    鼯猴的故事
第11会合点
  啮齿类和兔类
    小鼠的故事
    《小鼠的故事》后记
    河狸的故事
第12会合点
  劳亚兽
    河马的故事
    《河马的故事》后记
    海豹的故事
第13会合点
  异关节总目和非洲兽总目
    《树懒的故事》序
    树懒的故事
第14会合点
  有袋类
    袋鼹的故事
第15会合点
  单孔目
    鸭嘴兽的故事
    星鼻鼹鼠对鸭嘴兽说了什么
  似哺乳爬行动物
第16会合点
  蜥形纲
    熔岩蜥蜴的故事
    《加拉帕戈斯地雀的故事》序
    加拉帕戈斯地雀的故事
    孔雀的故事
    渡渡鸟的故事
    象鸟的故事
第17会合点
  两栖动物
    蝾螈的故事
    狭口蛙的故事
    美西螈的故事
第18会合点
  肺鱼
    肺鱼的故事
第19会合点
  腔棘鱼
    腔棘鱼的故事
第20会合点
  辐鳍鱼
    叶海龙的故事
    狗鱼的故事
    丽鱼的故事
    洞穴盲鱼的故事
    比目鱼的故事
第21会合点
  鲨鱼及其亲属
第22会合点
  七鳃鳗和盲鳗
    七鳃鳗的故事
第23会合点
  海鞘
第24会合点
  文昌鱼
    文昌鱼的故事
第25会合点
  步带动物总门
第26会合点
  原口动物
    沙蚕的故事
    卤虫的故事
    切叶蚁的故事
    蝗虫的故事
    果蝇的故事
    轮虫的故事
    藤壶的故事
    天鹅绒虫的故事
    《天鹅绒虫的故事》后记
第27会合点
  无腔扁虫
第28会合点
  刺胞动物
    水母的故事
    珊瑚虫的故事
第29会合点
  栉水母
第30会合点
  扁盘动物
第31会合点
  海绵
    海绵的故事
第32会合点
  领鞭毛虫
    领鞭毛虫的故事
第33会合点
  蜷丝球虫
第34会合点
  DRIPs
第35会合点
  真菌
第36会合点
  不确定的会合点
第37会合点
  变形虫
第38会合点
  捕光者及其亲属
    花椰菜的故事
    红杉的故事
    丝叶狸藻的故事
    混毛虫的故事
  历史性大会合
第39会合点
  古菌
第40会合点
  真细菌
    根瘤菌的故事
    水生栖热菌的故事
  坎特伯雷
  主人归来
    重新进化
    价值中性和价值负载的进化
    进化能力
    主人的告别
致谢
延伸阅读
关于系统发生树及复原图的说明
参考文献

前言

  

    在本书第一版问世10年之际,黄可仁(Yan Wong)和我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Oxfo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见面,讨论出版10周年新版的可能性,这个会面地点倒是符合我们讨论的主题。黄可仁曾是我的本科生,在我写作本书第一版时,他是我的研究助手。后来他去了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做讲师,还当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本书第一版的立意和完成过程中,他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好几个章节的共同作者。在随后的10年里,我们在讨论中意识到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尤其是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分子遗传实验室的新证据。黄可仁负责了大部分修订的内容,我因此向出版方提议,这一次他应该作为整本书的共同作者才恰当。
    在我们乔叟式的幻想里,我们把生命的起源之处称为坎特伯雷(Canterbury),朝圣者们在不同的会合点加入这场前往生命起源的伟大朝圣。幸运的是,新的研究并不曾大幅改动会合点的次序。读者会发现有一两处小范围的次序反转,以及几处新增的会合点,还有一些年代的改变。在本书初版中,我们曾小心地指出不同的基因有着不同的遗传路径,这会导致一些出乎意料的分支家系,这一版里几个新增或修订的故事将对这些分支予以更加充分的探索。我们特别对每个会合点的年代做了更具体的说明,对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的看法也有细微的改进。单一的生命树(与后文的“进化树”“系统发生树”同义)只是对进化过程的必要简化,当我们的旅程到达顶峰,接近我们的坎特伯雷时,我们就应愈加谨慎,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我们的细菌远亲中存在着水平基因转移。
    跟本书第一版相比,地球上数百万种生物之间的基本关系在新版中的呈现方式更为优雅。伦敦帝国学院的詹姆斯·罗森德尔(James Rosindell)是黄可仁以前在利兹大学的合作者,他发展出了一种极好的办法,以分形(fractal)来表示巨大的进化树。他那了不起的探索式“OneZoom”可视化页面特别适用于展示我们沿着生命树的朝圣。本书中每个会合点处都有静态的分形截图以助理解,它们构成了本书配套网页上探索式生命树的基础(参见www.ancestorstale.net)。
    我们新增了几篇故事,另有一些故事被删除或者被修改之后交由其他更合适的朝圣者来讲述。在说明一种基于个体DNA(脱氧核糖核酸)重建人类人口学历史的新技术时,拿我自己的基因组(因为做电视节目的需要,在2012年我的基因组得到完整测序)做例子,这是黄可仁的灵感。这部分内容连同基于多人基因组进行的类似分析,一起被整合进了《夏娃的故事》。
    从化石中提取的古代基因组剧烈地改变了我们对近期人类进化的理解,也支持了我们之前关于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和人类曾经杂交的猜测,而且揭示出一种原先不为人知的人类亚种的存在。这些“丹尼索瓦人”(Denisovan)以他们的故事取代了第一版中尼安德特人的故事。古代DNA同样颠覆了象鸟的故事,这让我颇为满意。原先象鸟的故事的寓意现在交由树懒在新故事里呈现。新故事的出现受到陆续公布的现存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督促。想想看,在未来以自然为师的学生手里,如此丰富的信息注定将成为老生常谈的知识,这是多么伟大非凡!我们新增了三位故事讲述者,它们是黑猩猩、腔棘鱼和丝叶狸藻。在其他情况下,像在长臂猿、小鼠和七鳃鳗的故事里,新增的基因组信息让我们对原先的故事做了重大修改,有时还为故事新增了序言或后记。最近的化石发现也改变了我们原先的讨论(比如人属、南方古猿属和地猿属的新发现),还启发了一个新故事,即肺鱼的故事。最后必须提一下熔岩蜥蜴的故事,这个古怪的补充故事原先是篇发表在《卫报》上的文章,是我乘着一艘小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之间漫游时写的。
    考虑到生物学新发现不断涌现的速度,自不必说新版书中也会有一些材料被淘汰。这是科学进步的方式。确实,就在本书出版之前的那几个月里,又有好几篇学术论文揭示了生命之树深处的新分支。一个特别突出的变化是,DNA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今天的博物学者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拥有物种的完整基因组信息,另一方面却对该物种的其他方面一无所知。在我们的朝圣之旅中,这样的物种既包括位于旅程这端跟现代人相似的丹尼索瓦人,也包括位于另一端的诸多无法培养的细菌系群。谁知道将来还会有什么新发现?不管怎样,第一版中的大部分内容在10年之后依然是正确的,而对于我们在此写下的这些对自然世界的洞察来说,这显然是个好兆头。
    在第一版中,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回答关于系统发生的问题,即把基因和承载它的躯体区别开,独立追踪基因的家系历史。如今这已经成为多数现代生物学研究所采用的基本办法,这着实令人欣慰。同样的办法遍及新版的新章节。我希望你们原谅我将之作为“基因视角”(gene's-eye view)的又一次辩护,因为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崇着这一视角。
    任何合著的作品都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需要为行文确定一个人称代词:单数还是复数?“我”还是“我们”?本书第一版以“我”通行全书,它的写作确实是来自我个人的视角,其中也包括我个人的逸事和随想。出版人合理地指出,若是换成“我们”则会显得不太搭调,并向我们建议,出于一致性的考虑,应该仍然通篇用“我”,哪怕是在主要由黄可仁完成的章节里。不过仍然有些地方我们两人希望一起承担可能的风险,比如关于某个理论的某个观点以及分类学技术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使用“我们”一词,而且指的确实是这个意思。
    理查德·道金斯
    2016年
    注释
    1.典故出自中世纪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ser,1343-1400)所著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讲的是一群朝圣者聚集在伦敦的泰巴德客栈,整装前往坎特伯雷。店主哈里·贝利自告奋勇担当导游,并提议往返途中每个人讲两个故事,以解旅途无聊。众人职业身份各异,代表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印刷史上公认的第一本书,乔叟也被看作英国诗歌的奠基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