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大家小絮(精)

  • 定价: ¥49
  • ISBN:978752170440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69页
  • 作者:张克澄
  • 立即节省:
  • 2019-07-01 第1版
  • 2019-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此书的出版无疑是符合主旋律、能够传播正能量的。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回望那个时代的大师,学习、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学风、家风,对今天的读者而言有着深刻的意义。
    且作者是张克澄,成长于清华园,是历史的亲历者,加之其平实有趣的文风,使本书可读性很强,利于各平台传播。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张克澄,是著名力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维和陆士嘉的儿子。书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他在20世纪50-80年代所闻所见的清华风物,他在回忆父母的成长、工作与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写出了许多清华大师的生活与经历。
    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回顾这个曾在清华活跃的群体,也正是这个群体奠定了清华大学的风貌。钱学森、蒋南翔、华罗庚、黄克智、常迵……大师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作者思忆父母和清华大师的动人故事,也是一首缅怀先辈的颂歌,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与见证。百年清华,风起云涌。

媒体推荐

    这本书很有现实意义,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科学家的情怀。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书中的《万字号》一节,学生问蒋南翔校长“红”是什么,蒋回答“红”就是爱国;其次是《白金》一节中张伯伯物归原主的故事,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今天,虽然我们在物质上丰富了,但在精神上仍有所欠缺。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读读这本书。
    ——常振明(中信集团董事长)
    清华园里大师的小故事,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故事中透着大精神,大师们的为人,治学,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提携后人的精神与传统,真实、生动、鲜活地跃然纸上!
    ——王凤生(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
    接到此书,当日读至夜深,学习“双子星座”的大师风范!从数段小絮中演映出大千世界,从大师礼赞中看到了峥嵘岁月。
    ——余寿文(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感谢克澄老师,让我从一件件逸事中,体会清华先贤的家国情怀。
    ——李路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
    感谢两位恩师的培养!德才兼备德为先,二老的为人是晚辈们一生学习的典范。克澄的生动故事,唤起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黄克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院士,张维学生)、陈佩英(黄克智夫人)
    此书写作风格生动活泼,文笔富有魅力。这些故事没有说教的痕迹,却对做人、做事很有教育意义。虽讲小絮,反映的却是清华大家的风范,他们既继承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又展示了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过增元(工程热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院士)

作者简介

    张克澄,1947年3月生于天津,后随父母张维、陆士嘉移居清华园,在园中长大成人,先后在清华幼儿园、清华附小、实验二小、清华附中、101中学、26中学(今北京汇文中学)求学,后至园外领悟人生,曾插队当农民,进中科院物理所十余年,负笈美国,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以硕士学位结束学业。此后,盘桓硅谷,历大小公司,遇各路神仙。晚年,再度回到清华园中。
    儿时,周围大人皆名人;及长,同学朋友成为名人;老来,晚辈中涌现名人。
    古稀之年,成此书,思念父母恩,感怀清华魂,追忆大师铭。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忆念
  1.说说母亲
  2.说说父亲
  3.本分
  4.求学
  5.宗师
  6.首富
  7.白金
  8.绝招
  9.妙手
  10.沧海二粟
第二辑  钩沉
  1.万字号
  2.噩梦
  3.推车
  4.不忘初心
第三辑  师友
  1.“三钱”
  2.一段佳话
  3.缅怀
  4.“幸运号”航船
  5.撞钟
  6.缘分
  7金质奖章
  8.方圆
  9.D day
  10.浦东情
  11.索画
  12.家教
  13.唯才是举
  14.十八年又一条好汉
第四辑 传承
  1.旗帜
  2.清华香肠
  3.熏陶
  4.遗憾
附录一  在“思钱学森清华情缘 育新百年创新人才”会议上的发言
附录二  在张维雕像揭幕式上的答谢词
附录三  在陆士嘉实验室命名式上的讲话

前言

  

    从2008年开始,回国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了。其问,经常拜访清华校友会,与校友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清华的历史及历史人物。
    聊得多了,校友会发行的杂志《水木清华》主编王正就建议我把聊天内容写成文字发表。
    我诚惶诚恐:市井闲聊,怎敢登高等学府的大雅之堂?
    在经历清华百年纪念活动的风风雨雨,创作电视剧《水木清华》前后的点点滴滴后,我的想法有所改变。
    从小生活在清华园,走东家串西家,见识了20世纪50一80年代清华风物,认识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星星点点的故事催人奋进,偶尔拿出来和身边朋友分享,都爱听。何不扩大范围,介绍给关心清华的人们呢?清华传统、清华精神,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在研究探讨,我也加入进来——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读者对此一段历史的关心。这一系列小文章,就拟名为“大家小絮”,讲讲清华大家的小花絮。
    朋友鼓励我,把自己在清华园的所见所闻,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这是对那一段历史的记录。从我特殊的视角描述出来,会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问之王正,前约还有效否?答日“随时欢迎”。
    于是有了三年之约。
    每期一篇,共30余篇。
    当时绝没想到,有一天还要将它们结集出版。
    其中几篇,曾求教于漆丹老师。当年偶有交稿日近,却脑力枯竭,只得求教于快手漆老师,我只是在最后阶段做了些整理,使之符合我的风格罢了。漆老师亦非等闲之人,如今好评如潮的校园话剧《马兰花开》,是她带病一天一幕,在八天之内赶写出来的。借此机会,感谢漆丹老师相助之功!
    是为前言,乞读者纳之,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