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烽火少年行--林声传

  • 定价: ¥38
  • ISBN:978753135596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春风文艺
  • 页数:176页
  • 作者:康启昌
  • 立即节省:
  • 2019-05-01 第1版
  • 2019-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当作家的笔墨贴近传主的讲述时,迎面而来的是一种灵动活泼的少年视角,连同一种清新亮丽的艺术笔调;而当作家沉浸于由传主经历所引发的心灵思索与想象性叙事时,诉诸笔端的则更多是一种成年人的冷静、老道与睿智。这两种视角、两种笔调穿插行进,交替出现,便构成了作品摇曳多姿,变幻有致,引入入胜的叙述效果。

内容提要

  

    《烽火少年行》是一部关于辽宁省前副省长林声同志的传记文学作品。作品忠实记录了林声少年和青年时代学习和战斗的生活。林声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泊子村,因家里孩子多,母亲照顾不过来,林声便到姥姥家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祖父去世后,他随父亲一起来到了日伪统治下的东北,接受奴化教育。尽管日子过得艰难,林声却幸运地遇到了恩师张福贵、蔡天心,他们把他引上了文学和革命的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声投入到火热的土地革命中,身心得到了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这也是他成长为作家、书法家重要的准备阶段。

作者简介

    康启昌,女,生于1932年,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八部:《心心集》《黑夜的爱情》《海棠依旧》《投影黄昏》《文学与爱情》《哭过长夜》《似此星辰非昨夜》《耐冬-黄叶》;评论集三部:《理路情深》《我对我的朋友说》《散文我见》;长篇小说一部:《迷途少女》;小说集一部:《鲁野康启昌小说选》;传记文学两部:《阳光少年》《少年不识愁滋味》。

目录

第一章  祖父的花甲年
第二章  响水湾趣事
第三章  出逃
第四章  启蒙
第五章  淡淡的乡愁
第六章  烽火连三月
第七章  心中的红烛
第八章  啃槽帮
第九章  罚跪
第十章  望江楼
第十一章  狂欢
第十二章  引路人
第十三章  四保临江
第十四章  座右铭
第十五章  梦幻冬妮
第十六章  暴风雨就要来了
第十七章  扎根建国镇
第十八章  大闹城隍庙
第十九章  你的苦,我的泪
第二十章  一部手抄本的《红楼梦》
第二十一章  再见,我的第二故乡
林声简历
跋:细节的力量强大无比
文学,是你永远的旅伴

前言

  

    序:听唱新翻杨柳枝——为《烽火少年行——林声传》而作
    古耜
    前些时,我一向敬重的康启昌老师把她新近完成,即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付梓印行的《烽火少年行——林声传》(以下简称《少年行》)的清样寄给我,命我写篇序言,这无疑给我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记得余光中先生曾将自己多年撰写的序文裒为一集,名之曰《井然有序》。依我的理解,这“序”之“井然”里,是包含着规矩和惯例的——康老师是新时期之初即驰骋于文坛,迄今八秩有五,依旧笔耕不辍的前辈作家。几十年下来,不仅著述丰盈,而且德高望重,她的新著,岂是吾侪可以置喙?
    然而,我最终还是决定姑且放下有可能僭越的顾虑,遵命泚笔,勉为其“难”。之所以如此,除了康老师的再三敦促,真诚抬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在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拜读了《少年行》之后,突然觉得有话要说。这种不期然而至的言说冲动,无疑来自《少年行》的艺术感染与启迪,但同时又似乎联系着更为广泛与普遍的传记乃至文学创作,因此,将其付诸笔墨,当不至于是全无意义的“马达空转”。
    《少年行》的传主林声,1947年参加我党在东北的土改工作,不久转至文化宣传和共青团岗位,投身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供职于辽宁多地和省级机关,离休前历任辽宁省副省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是一位地道的老党员、老革命。《少年行》撷取林声同志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景,集中描述了主人公在战争背景下和动荡岁月里由普通学子成长为职业革命者的一段经历。毫无疑问,这样的传记内容,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鸡毛信》《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这一类作品,它呼应和衔接着革命历史题材的大血脉、大范畴,体现出作家回归并致敬红色传统的切实努力。不过,同样是状写烽火少年,《少年行》与以往某些同类作品相比,分明承载了属于作家自己的一些探索、思考与追求,这些独特的文心为一个似曾相识的“老故事”注入了新鲜色彩和陌生元素,进而使红色少年叙事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成为可能。
    在不少描写红色少年的作品中,小主人公参加革命斗争的非凡事迹或英雄行为常常构成笔酣墨饱的情节主线和叙事重心,以此传递事业的正义性和精神的感召力。相比之下,同样是聚焦红色少年的《少年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别样形态——作家没有更多地描绘小主人公加入革命队伍之后的情况,而是自觉借鉴儿童小说中常见的“成长”主题的表达范式,以主要篇幅讲述了传主在时代和生活激流的淘洗下,寻找精神坐标,确立人生志向,最终投身革命的历程。
    这时,读者眼前浮现出小主人公生动鲜活,立体多面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传记形象:小时候在家里,他活泼、顽皮,不时惹一点儿小麻烦,但也聪明、伶俐,显示出有主见、“能立事”的心性;上学后,聂老师、张老师、周老师像三支“红烛”,相继给了他思想、道德和学业的照耀,使他能在动荡压抑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东北沦陷,日寇砍下杨靖宇头颅拉到全县示众,如此暴行没有把他吓倒,反而坚定了其爱国情怀;东北民主联军进入临江,他在红色伉俪蔡天新、江帆的感召、关怀和指导下,积极参加宣传、支前、土改等工作,终于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与此同时,他的写作才华得到最初的展示;他通过阅读知道了保尔,并经历了保尔式的青涩而无果的恋爱……所有这些连同与之相生相伴的胶东海滨和长白山下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一幅兼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意味的艺术画卷,从而使读者真切地领略了那一代革命者的心灵线索与青春轨迹,以及其中蕴含的多方面的人生真谛。
    综观近年来的红色少年叙事,努力强化人物、情节的历史感与真实性,已成为不少作家和作品的共同追求,《少年行》亦复如此。全书从布局谋篇到走笔洒墨,都贯穿着对历史的充分尊重和对真实的严格持守。正如作家在“前言”中所写:“我注重笔下人物心灵的真实……真实不代表完美。一块经过加工的美丽的石头,它只能是块石头;而一块真正的璞玉,纵然遗憾地有些瑕疵,却是一块真实的美玉。”值得特别称赏的是,作家崇尚传记的真实,但又没有让笔墨止于生活表象的还原和罗列,而是自觉立足时代所提供的认识高度,从写真实的基本理念出发,在近乎原生态的艺术再现中,很自然地引入了行为观察、人性透视和历史反思,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更为奇特也更有深意的艺术景观:
    ——在投身红色革命的道路上,小主人公领导儿童团员们,取得了抓获毒贩子,收缴大烟土的胜利,但也上演了闯进城隍庙,搬下城隍爷的闹剧。这种“有扬有抑”的情节设计,不仅展现了小主人公成长进步的曲折与不易,同时也折射出革命事业本身所需要的包容性与策略性。
    ——以工作队员的身份参加土改后,小主人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有效地锻炼和提升了自己:一方面,通过较长时间的深入农村,他真切地了解到中国农民穷困悲苦的生活状况,认识到造成这穷困悲苦的社会和制度原因,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帮助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土改运动中。另一方面,在土改过程中,他敏锐地感受到一些应当申明和需要拨正的问题:譬如,流氓无产者即使再穷,也不能成为土改的依靠对象;划成分,分家产要严格掌握政策,不能随意搞扩大化。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毅然把被农民会没收的《红楼梦》《资治通鉴》等书,送还富农子弟周老师。应当承认,诸如此类的描写,不仅成功地再现了传主当年参加土改的历史现场,而且透过这些,传递出作家对共产党人美好情操的由衷赞美和殷切呼唤。
    就行文叙事而言,《少年行》亦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这部作品中,传主和作家是相识且相知的老熟人、老朋友。传主以过来人的口吻,深情讲述自己的少年经历;作家本着以客观实录为主,同时不放弃主体参与的原则,对听到的传主经历加以能动转述乃至合理重构。当作家的笔墨更多贴近传主的讲述时,迎面而来的是一种灵动活泼的少年视角,连同一种清新亮丽的艺术笔调;而当作家沉浸于由传主经历所引发的心灵思索与想象性叙事时,诉诸笔端的则更多是一种成年人的冷静、老道与睿智。这两种视角、两种笔调穿插行进,交替出现,便构成了作品摇曳多姿,变幻有致,引人入胜的叙述效果。
    总之,一部《少年行》是老作家的新探索,老题材的新变奏,老故事的新演绎。它以自身的成功告诉人们,文学创作的“新”与“老”是可以良性转化,“老”中出“新”的。“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我愿借唐人刘禹锡的诗句,来形容自己阅读《少年行》的感受,同时与作家以及所有的文学同道共勉。

后记

  

    跋:细节的力量强大无比
    邓荫柯
    康大姐的创作激情和写作青春真是惊人。刚刚完成了李仲元的文学传记《少年不识愁滋味》,嘱我写序,犹如昨日,另一部佳作——林声同志的传记《烽火少年行》又摆上我的案头,这回是写跋。连同早些时候为文学大家王充闾写的传记《阳光少年》,一起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辽海三少年”丛书。康大姐以八十五岁高龄开辟了“80后创作”的新篇章,更是令人惊喜、羡慕。其实,这套书并非早有计划,而是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读者的鼓励、传主的认可,逐渐形成了规模。康大姐是我已故好友鲁野先生的终身伴侣,是鲁野启发并发现了康大姐出色的文学才华和文学组织活动能力。我们三人曾经营辽宁散文学会,鲁野听话卖力、拼命工作,我是散漫随意的闲人,不会掌权也不会争权夺利,康大姐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鲁野这位常务副会长大致是场场必到的伙计,我这会长大致是个礼宾司长的角色。端赖康大姐的能力、影响,把学会办得风生水起。其实,我和鲁野都是为康大姐打工的伙计,因此被外界称为“夫妻店”,外加一个没有邪心的第三者。鲁野不幸辞别人世,他和康大姐之间美丽真挚而又漫长的爱情骤然结束。康大姐从“有灵犀,并钟彩笔;醉双飞,万里揽神州”的极致幸福落人“回飙恶,斯文天丧,摧我栋楼”的莫大痛苦和失落绝境。她半年不下东楼,之后猛然奋起,继续她不老的文学生涯。回忆鲁野,是她重要的创作主题。
    以康大姐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她在传记文学方面的出色能力吸引了辽宁文学领军人物的青睐。康大姐慷慨热情,极其慎重地选择传主。她和传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知音密友般和谐而绝对互相信任的关系。康大姐相信传主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包括主要亲属和重要朋友及指路人的性格形象语言风采。而传主则绝对相信康大姐,他们不急不慢地口述,康大姐既能记录下来,又能够以生动清晰的文学语言塑造传主个人和重要亲友的形象,并且写出他们少年时期的社会风采和生活境遇。几位老先生按时到来,闲言少叙,正襟危坐,叙述她需要的故事素材。几个小时紧张而严肃的文学和心灵交流之后,戛然而止,老先生说,时间到了,立即离去。康大姐很少需要传主重复某些内容,她极为珍惜传主的时间和精力,珍惜传主提出的核实材料和补充事实。
    接下来是康大姐对自己记录的口语资料进行加工创造,她的目标是让人看不出她是在记录传主的口述内容,而是经历和传主同样生活的过来人。她变戏法似的最后拿出的故事是那样生动,那样鲜活,那样吸引读者!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写成这些故事的。
    这部《烽火少年行》的传主是辽宁省原副省长林声同志。最让辽宁百姓感动和敬仰的是,林声主持建设了沈大高速公路。一方面,这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烦琐的开拓性工程,设计、规划、施工耗时费力。另一方面,这又是一项高危险、伤亡率极高的工程。承包商、材料供应商蜂拥而至,带着巨额资金上门,全国倒在高速公路总指挥这一岗位上的高官大有人在,吃枪子儿者不乏其人。两袖清风的林声同志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任务,好评如潮。 这部新书塑造了童年、少年时的林声美好而动人的形象,真实、具体、生动、清晰。少年时期他突出的特点是长相端正、人见人爱;机智果敢、勇于冒险;富于爱心、情商特高、知恩图报;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特别是对书法和写作的挚爱,终身坚持。名为乐芳的小林声在亲人环抱中成长,爷爷林毓丰和乐芳同为庚午年出生,对他极为喜爱。爸爸林肇余长年在布店当账房先生,妈妈李海英负责几个孩子的养育和全家人的饭食。住在距泊子四里地的下朱潘村的姥姥担心女儿家孩子多照顾不过来,要帮女儿家抚养一个孩子。几个孩子不愿离开妈妈,只有小乐芳愿意。一来喜欢姥姥家的伙食,二来有一份担当精神,他就痛快地来到姥姥家所在的下朱潘村。下朱潘村风景奇特,有动听的小瀑布声时刻响彻耳边。小乐芳乐得在这里游戏、生活,姥姥对他也极为喜爱,只有一件事特别严厉,就是坚决禁止他下海、下河游泳。有一次,表弟来看望姥姥,两人有说不尽的话,竟然到冰上游玩,可惜冰层尚未冻实,冰上发出炸裂的声音,两个孩子相继落人冰窟窿,二人互相搀扶,挣扎着逃脱,虽然水不到膝盖深,但两人吓得要命,棉裤都打湿了。乐芳说,我们违反了姥姥的禁令,肯定要受到一场烧火棍的狠揍,不如逃跑,回自己泊子的家。小乐芳有超出一般孩子的体力,很快就回到家。在自家大门前正好看见美丽而亲切的大姐,大姐带着他们见了妈妈。妈妈首先想到,姥姥会着急,命令他们立即返回下朱潘,给姥姥认错。好心的大姐护送两个犯了大错的孩子回到下朱潘。他们一眼看见了姥姥的身影,正手搭凉棚向远处嘹望。乐芳一头扑到姥姥怀里,姥姥不但不打不骂,还搂过他的脖子放声大哭:“我的儿啊,你跑哪儿去啦?”大姐忙活开了,把他们的衣服扒下来让他们坐在炕头盖上棉被,享受亲情的温暖。康大姐的文本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在这个仿佛很随意的故事里,描绘了几位亲人的性格,塑造了他们美好的形象。首先是妈妈深明大义,顾不上责备孩子和换下湿棉裤,就让他们立即返回下朱潘,免得姥姥着急,这表现了妈妈的理性和智慧。其次,年纪比小乐芳大不了几岁的美丽的大姐主动护送弟弟回姥姥家,表现了她善解人意和富有爱心,而姥姥特别的宽容让小乐芳享受了亲人间真挚的爱。在故事进行中塑造人物,以人物的言谈笑语鲜活地表现人物,推进故事的演进,这是康大姐一条极为成功的经验。另一条成功经验是极其重视细节,无论写故事还是写人,细节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康大姐认真地确定了几个重点情节:祖父丧事、初次和父亲见面的乐芳强烈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尊重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选择墓穴位置这样的大事面前,大伯父竟然郑重其事地征求他的意见,小乐芳同样感受到这份信任和尊重。在去东北之前父亲带他去了解故乡蓬莱的风采,生活节俭的父亲竟然花了五分钱买了一壶清茶,让乐芳记住了故乡。还有与张守义同学的深厚友谊和守义的突然病亡,让他感受到幻灭与绝望,去东北后年轻女老师张福贵对他的关照以及张老师的不幸早逝,都深埋在他的心底,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 小林声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在山东老家和跟着父亲闯关东来到临江山城两部分。前一段写他的幼年、童年,主要表现他的自然天性,后一段表现他逐步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坚信了共产党的革命道理,逐渐成长。《罚跪》是他思想发生突变的一章。故乡山东泊子是一片游击区,他看见过八路军,会唱抗日歌曲,但是山东、关东两重天,到了伪满洲国,却当了亡国奴,这是少年林声痛苦的心结。一天,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他一时兴起,唱了《松花江上》和《大刀进行曲》,被死心塌地为鬼子服务的训导处主任周大麻子罚跪在领操台上。直到星星出来,才由值日生搀下来。后来得知是父亲花了很多钱才把他救出来的。从此,他坚定了抗日的信念,在日本投降之后他上了中学,他写的一篇《我是中国人》的作文被选为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他抓住了机遇,.成长为优秀学生。把他引向革命道路的指路人正是著名作家蔡天心。蔡天心给他讲解革命道理,培养他办黑板报,蔡的夫人江帆也一起栽培这棵革命的好苗子。这两位,不但是他的老师,也是他参加革命的引路人,还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引路人。整个作品的后半段,都是围绕着两位革命引路人的培养展开的。少年林声十五岁就参加了四保临江的战斗,运送伤员,后来正式参加革命组织直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在亲人送别他的队伍里,有他敬爱的极其美丽的大姐。大姐突然想起给他几个零钱,这一处笔墨又一次显示了细节的力量。 少年林声和我们好多人一样,沉醉在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故事中,他背诵保尔的名言,钟情于一位特别美丽的女同学宋晓月,两人的爱情特别隐秘,也特别真挚,充满激情,但是这段爱情忽然夭折了。我很惦记,读者也会惦记,猜测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初恋,现在回想起林声夫人李云同志典雅高洁的形象,那场初恋只不过是一支美丽的插曲。 土改的历史曾有“左”的倾向,十六岁的林声在暴风雨中迅速成长。在土改工作队主要领导撤退后,少年林声大权在握时,他发现有散落的手抄本《红楼梦》,这是被划为富农成分的周老师用毛笔抄写的。他可以视而不见,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为表现积极,与老师划清界限,还可以借题发挥,批判老师怀念封建主义什么的。但他没有,天性中的正义感,使他勇于担当,他吩咐基干队长把书还给周老师,而且很有礼貌地对待周老师,希望他将来利用知识为新中国服务。这中间的心理描写十分感人,既写出了他对恩师的感戴,也写出他坚持正义的紧张,展示了他人性的真善与大美。 听说为这本书写序的人,是曾任《海燕》主编的古耜先生。古耜以观念新、起点高、论述精深、文章华美而蜚声文坛。我的跋忝列其后,甚觉汗颜。特别是听康大姐说,林声同志得知序跋作者中有我一个,他很高兴,说老邓是个好人。这句话让我深感温暖知心。虽然我年高昏聩、观念落后,但有一件事尚有点儿价值,就是故事中提到的人物我大部分都认识甚至见过,比如他终生感念的参加革命的引路人蔡天心和爱人江帆。江帆是我工作的春风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人,年代记不清了,但应该是“文革”以后。江帆的风度恰如康大姐描绘的那样,风雅质朴、激情似火。我没有见过蔡天心同志。“文革”期间,蔡天心同志被上纲上线地批判、污蔑,一部《大地的青春》被说得一无是处。 和林声同志的友情是怎么开始的,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我是一名出版社的编辑,算个副科级吧,中间隔着正厅局、副厅局、正处、副处、正科,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距离,但他像老朋友一般熟稔、亲切,聊起天来,无话不谈,有时兴起,通话时间达半个小时。 我曾专门去访问位于北陵那座省政府大院的他的府上。优雅高贵、亲切质朴的林声夫人李云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播音员,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林声同志最喜欢在不知不觉中显示出关系密切高看一眼的温暖风度。和林声同志交往,忘记了森严的等级差别,毫无拘束,原来他也是作家协会会员,我们有共同的爱好,他把我当成文友。我开始注意他的散文随笔创作,觉得甚为畅达、亲切,他特别重视对普通百姓命运和生活的关怀。 1996年,《林声散文》研讨会召开。我躬逢其盛,即席赋诗一首: 一支彩笔绘丹青,慷慨沧桑烟雨浓。 沥胆披肝抒至爱,推心置腹话平生。 苍凉大漠聆遗响,浩瀚重洋悼鬼雄。 朗月清风君子意,黎民忧乐最关情。 在这首诗的后面,我又写了几句赘语:“林声为人平易恳挚,和文化界同人相处甚为融洽,友朋如林。散文研讨会,省内文学名流悉数莅临,文友赞誉有加,亦推心置腹地指出瑕瑜互见之处,气氛至为欢洽。我亦躬逢其盛,即席赋诗以表贺忱。其中‘苍凉大漠’和‘浩瀚重洋,分别指林声游览内蒙古风光和在夏威夷海滨追思珍珠港战役中的死难将士的两篇散文,其实这首诗的重点是最后一句‘黎民忧乐最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