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培文电影)

  • 定价: ¥68
  • ISBN:978730130473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页数:411页
  • 作者:李道新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为历史的批评,为电影的写作。
    专业影评,性情文字。
    对于时代电影的深切关照,可以让读者从一个细微的视角,来了解中国电影史的全貌。
    作为作者的第一部非学术类影视专著,更符合普通影迷及电影学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必将引起较高的关注热度。

内容提要

  

    《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是北大教授、电影学者李道新的第一本影视文化批评集。收录了他近年来撰写的除了学术论文以外的各种影视评论、讲座文稿、书评序跋、报刊文字等。这些文字有散有聚、或短或长,大多率性而为、不拘一格。

作者简介

    李道新,1966年9月出生于湖北石首。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电影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大陆首届电影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教学。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有:《建筑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当代电影现实主义五十年》、《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等;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目录

影视批评
  《孤儿救祖记》:“孤儿”救电影
  《神女》:旧上海残酷之写真
  《压岁钱》:温暖而悲怆的人间关怀
  《万家灯火》:无限悲悯与人伦至情
  《刘三姐》: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
  《阿诗玛》:游走在文化禁锢的边缘
  《街头巷尾》:归家念想与道统坚守
  《巴山夜雨》:意境与抒情
  《童年往事》: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
  《双旗镇刀客》:另类的武侠经典
  《东陵大盗》:早产的印第安纳·琼斯
  《顽主》:沉痛的调侃与无因的反叛
  《红樱桃》:一座影院与一部影片
  《玻璃是透明的》: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
  《说话算话》:电视电影新空间
  《跆拳道》: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
  《和你在一起》: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
  《寻枪》:物恋悲剧与生存幻象
  《农民工》: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
  《东京审判》:民族意识与大众心理的契合
  《投名状》:面向死亡的不忍与善良
  《我叫刘跃进》:“作家”在“电影”
  《两个人的房间》:两代人的怀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众善待与善待观众
  《大灌篮》:好看就行
  《樱桃》:母爱原生态
  《左右》:左右的空间与方向
  《隐形的翅膀》:开掘体育片的新路径
  《长江七号》:我们需要周星驰
  《民歌大会》:歌中的家园
  《我的兄弟叫顺溜》:独辟蹊径的英雄叙事
  《买买提的2008》:民族梦想的表达方式
  《鲜花》:风情叙事与文化生产
  《锹里奏鸣曲》:民族电影的空间感与生态意识
  《清水的故事》:面向本土的人文关怀
  《叶问2》:肯定性的怀旧政治
  《叶问3》:回家的叶问与中国化香港
  《梅兰芳》:戏中人与影中人
  《赤壁》:求求观众别笑场
  《南京!南京!》:国族创痛,个体无法承担
  《让子弹飞》:叙事的圈套与拆解的狂欢
  《海角七号》:在地的美丽与忧伤
  《功夫之王》:好莱坞的中国功夫1
  《功夫熊猫》:好莱坞的中国功夫2
  《阿凡达》:重新发现电影
  《爱在廊桥》:文化感知与个性表达
  《建国大业》:国庆献礼的主流大片
  《辛亥革命》:中国电影的革命话语与主旋律电影的话语革命
  《柳如是》:历史中的性与性别
  《金陵十三钗》:大屠杀的南京意象与性别叙事
  《白鹿原》:四个版本与四种可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当“吐槽”成就票房
  《智取威虎山》:电影作为“专业”
  《狼图腾》:跨国电影的作者论
  《我的战争》:以浸入方式介入战争体验
  《一句顶一万句》:银幕上的生活哲学与生命义理
  《我不是潘金莲》:“画幅”的哲学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清晰得模糊以至陌生
  《长城》:跨国电影的文化植入法
  《拆弹专家》:香港电影的“我城”书写
影人感怀
  只为明星狂:中国影迷诞生记
  电影广告:招考女演员
  中国影迷:在1931
  女星不归路:光芒中沉没
  邵逸夫:绵长的光影
  成荫:在1953
  蔡楚生:爱与痛
  吕班:喜剧仍未完成
  谢晋:含泪的追寻
  李行:父辈的旗帜
  黄仁:不倦的身影
  李少白:最高的敬意
  程季华:总欠一次聆听
  金冠军:温暖的接触
影事今昔
  永不消逝的老电影
  不可遗忘的电影传统
  百年中国银幕:欧风美雨日潮韩流
  功夫电影:资本与文化的百年运作
  战争电影:记忆、伤痛与拒绝遗忘
  《大众电影》:少年的阳光与梦幻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
  面向内地的银河映像
  米高梅:影响中国的电影传奇
  人在历史的底色中显影
  向电视开战
  剧作不必是文学
  民族电影:理论界的姿态
  杰出的改编是灵魂之间的对话
  做合格的类型电影
  类型传统与发展机缘
  无文年代的无良写作
  非人的电影生活
  我评奖,故我在
影著序评
  影展一代的悲欢离合
  之于电影的热爱与激情
  电影讲稿的创新
  不断讲述与逐渐丰满的历史
  香港影史的解谜与揭秘
  “满映”微观研究
  影史的皱褶与细节
  女性意识与创新才华
  香港电影史研究新格局
  电影内部与历史深处
  超越的可能性
后记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本影视评论和文化随笔集。
    为了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文字聚拢在一起,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相较于我的那些力求规范、正经八百的长篇大论,这些充满感兴,或短或长的文字,虽然只算“文之余”,却总无法舍弃而又不能忘怀,只好敝帚自珍了。
    寻找这些文字的着落,也是在回顾并填补自己的生命历程。读着数十年前因应各种机缘而撰写的那些小文,有时就会恍若隔世;或者,当时的景象真真切切,少年的情怀、青春的意绪以及人生的体验,竟随文字相继地活了过来。这样的感觉,是返阅自己的学术论著不可获致的,因而令人心动。
    收入本书的大小文章106篇,共计22年(1995-2017)的时间跨度,以影片、影人、影事和影著为中心依次编入。
    感谢邀约并发表这些文字的各家报刊。它们主要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电影报》《戏剧电影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湖北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以及《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中国银幕》《电影文学》《电影新作》《大众电影》《电影》《影博·影响》《当代电视》《文化月刊》《艺术评论》《文艺争鸣》《传记文学》《中国艺术评论》《中华文化画报》《博览群书》《中国民族》《美术观察》《中国百老汇》《福建艺术》等刊物。
    最近几年来,有些文章首发于各网络平台或“光影绵长李道新”公众号,便择其有意者而选录。
    记得1982年前后,还在家乡镇里读高中一年级。学校包场看过一部国产影片《绿色钱包》,语文老师抓住机会,要求我们写出观后感。这应该是我的第一篇影评了。当时的电影之于我,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即便绞尽脑汁,也是不能切题。好在这勉为其难的影评,却是少年时代跟电影的唯一一次主动的对话。我开始意识到,通过电影,每一个人都能表达。
    1984年考上大学,在中文系里莫名其妙地骄傲着,穷困而又自由地漂浮。诗与电影都是最爱,但诗歌写了很多,影评总难开张。现在想来,80年代的那些日子,青春期的我们尽管曾为《黄土地》和《红高梁》等影片激动得彻夜难眠,争吵得面红耳赤,但当时既没有专业的自信,也没有发表的途径。翻检那个年代的文字,仅有一篇写于1987年5月4日的《寄语电影<雷场相思树>》,隐约可见“迷影”的心情:
    《雷场相思树》:
    终于盼到你生长在银幕上了。记得你还是小说的时候,我们班上的一本《昆仑》,就因为你的存在而被翻坏了。我们认为你是一棵震动文坛的树。
    然而,你并不能震动影坛。这是我们满怀兴致看完你的“士官生”们走向观众后的第一个感觉。
    我们认为你只是银海中一滴普普通通的水,你连一朵小小的浪花都不是,人们走出电影院后就会把你遗忘的。——恕我直言。“八一”是军队的象征,而军人是豁达而开朗的,我们相信你理解我们的风凉。 当然,我记得你中间十分得意的一个段落。我想把它拉出来,让我们一起品味品味。 猫耳洞外,相思树站成绿色的相思,红红的相思豆自然引出那一首千古名诗。猫耳洞里,年轻的大学生耐不住寂寞和相思之苦,竟通过电话欣赏起流行歌曲。《迟到》向大学生诉说一种爱情和思恋。接着,旷野里炮声隆隆,火光进溅,激战正酣。《迟到》压倒炮声,清澈地响遍战场…… 我不想描述我当时独特的感受,只想让你听听影院里同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笑。 这种掌声和欢笑,是渗透了美的净化的掌声和欢笑,是对你的魅力的最高奖赏,是全片中最雅俗共赏而又最为精彩的“片眼”。 《迟到》风靡中国已经几年了,大有红颜已老之虞,没有人认为它会堂而皇之地走向《雷场相思树》。正因为这点,编导者巧妙地抓住了观众心理,十分自然而又机智地让战场上回旋这首歌,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力量。电影语言和画面的成功运用与配合,使影片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色彩。血肉横飞的战场,因为《迟到》而富有浓郁的诗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电影画面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是用言语无法说尽的,除了炮声和《迟到》! 因此,经过美的陶冶,观众得到了部分的满足。 好了,就谈到这里吧,《雷场相思树》。但愿你的下一部更成功,也不枉费我们这些热诚的观众对你的一片痴心。 现在读来,这篇“书信体”的影评乃个人化的性情之作,并不谋求发表,但也力图公允。因原著而对影片怀有更高期待可以理解,不过,断言“人们走出电影院后就会把你遗忘”,却也不无“毒舌”之嫌,是过分感性了。 大学毕业论文,选了《娱乐片,走出僵化与困境》作为题目,是为了参与当时电影理论批评界的有关“电影创新”的争鸣以及“娱乐片”的讨论。论文没有分出章节,却煞有介事地设计了几张图表,还画了一幅分镜。因为读过李幼蒸选编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及其撰著的《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便半懂不懂地使用语言、符号、编码、模式等概念,分析《少林寺》《最后的疯狂》《京都球侠》《世界奇案的最后线索》《翡翠麻将》甚至《喋血黑谷》等国产影片,并得出如下结论: 电影酷似一种语言,是由多种语言的编码构成的,每一种材料(主要是影像和声音)都能用多种编码加以组织。电影创作就是在转换电影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里,电影生产就是对于前有编码的转换,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和才能,才会展现出日新的远景。 如此这番,便算“钻研”过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了。临毕业的时候,竟去考了上海一所大学跟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未果。但拍摄各种毕业照片,还是会手拿《电影艺术》或《当代电影》杂志作道具,用以表明自己热爱电影的心迹。 然后就是十年之后,终于拿到了国内第一届电影史论专业的博士学位证书,加入职业的中国电影史研究者行列。写电影史的专著和论文成了必需,但也没有合得放弃撰写电影评论和文化随笔。 其实,博士毕业前后,虽然身居恭王府,心却是在北京漂着。没有房子,收入也很少,学术论文难写,影史专著需要项目,稿费更不可期待。于是,开始给《文化月刊》《中国百老汇》《电视研究》和《戏剧电影报》等报刊撰稿,希望以此劳动,贴补家用。遗憾的是,这些发表在2000年前的文字,大多是没有复制的手稿;特别是《中国百老汇》和《戏剧电影报》上的篇什,现在查找也不太容易,所以暂不收载。 2005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诞辰。这一年里,作为一个电影史学者,我至少给《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撰写过系列文章,或就一部经典影片进行重读,或就一个杰出导演予以阐发;还为北京电视台策划老片展映,为各地图书馆举办电影讲座,相关内容整理成各种随感文章,发表在相应的报刊。这是我的影评和随笔的第二个阶段,希望借助“电影百年”之力,让自己的学术观点能为更多人群所见。 接着,便开始更多地为文艺、影视、教育和出版等领域的报刊撰写影评和随笔,也为同事、朋友或学生的相关著述撰写书评和序言。直到今天,这样的工作仍在继续展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无论史论还是批评,为电影的写作都需要情绪的感染和文字的功力;另外,只有保持不同的表达姿态,才不会把电影的学术写作和非学术写作混为一体。 感谢妻子高红岩和儿子李思坦。22年来,这些文字同样伴随着我们一家人。 2017年1月20日 北京富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