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庄子内篇读本

  • 定价: ¥42
  • ISBN:978755963290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303页
  • 作者:(日)福永光司|译...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作者福永光司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老庄思想研究泰斗。他于1956年写的这本《庄子》,抛开了学术形式的束缚,用通俗的语言,逐句清晰阐释了庄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半个世纪以来,广受好评,经久不衰。
    作者用近现代的哲学理论来解读这部先秦经典,在哲学视角的透视下,庄子的思想穿过时空的限制,与加缪、尼采的思想展现出相同的精神特征;庄子严密的认识论逻辑链条也逐次浮出水面。

内容提要

  

    自由无碍的鲲鹏、肯定一切的庄周梦蝶……
    鬼才庄子赠与后世何其丰厚的精神遗产!
    日本老庄思想研究泰斗福永光司,以存在主义观点解释了庄子内篇的思想精髓。本书按《庄子·内篇》篇目顺序分为七部分,收录和解释、解读了《庄子·内篇》全文,在解读时,作者没有拘泥字词解释,而是尽量去抓住庄子思想的核心与脉络。后面的“庄子与《庄子》”部分介绍了庄子本人生平、思想,《庄子》这本书的特质及版本,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对《庄子》及其思想有整体的把握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目录

逍遥游  第一
齐物论  第二
养生主  第三
人间世  第四
德充符  第五
大宗师  第六
应帝王  第七
庄子与《庄子》
附记
后记
出版后记

前言

  

    这本《庄子》在十年前,也就是昭和三十一年 时,有幸作为旧版中国古典选 中的一册而出版。在那之后,又有过数次再版,每次我都做了些许订正。如今,新订中国古典选发行在即,本书也作为《庄子》部分的第一册,参与其中。之所以称之为“第一册”,是因为除《内篇》之外,还会有两本全新的分册,分别介绍《外篇》与《杂篇》。也就是说,整个《庄子》被分为三部分,独立成册,分别发售。
    得知新订版的消息时,我本想尽量对旧版内容进行一次大幅度的校对订正,以对得起它“新订”之名。但一来由于《外篇》与《杂篇》的注解工作颇为繁重,时间上没有太多的富余;二来,要将旧版《庄子》彻头彻尾地修订一番,本身又是难度十分大的一项任务。到头来也还是止步于一些鸡毛蒜皮的改动而已。
    旧版《庄子》作于十几年前。彼时我正在大阪的北野高等学校任职,由于种种原因,我曾为自己也许不得不放弃学术生涯而忧心不已,故提笔写了这本书,权当是为那个曾经一心向学的自己立上一块墓碑。那时候我住在京都,每日上班则在大阪,且每周都要负责二十多个课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写作,这本书很多内容都是深夜里在学校的值班室完成的。至于注解,更多的是我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并不拘泥于学术(语言)上的形式。在原文的训读文中我采用的方式极为灵活,甚至有些通过字面便能会其大意的简单内容,我都未加以太多的说明。当然,这种注解的方法有其所长,亦有所短。我借着这次再版的机会,希望能够补足这块短板,如果条件允许,我甚至想让它与新版的《外篇》《杂篇》实现文体上的统一。但是,不论优缺,旧版《庄子·内篇》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混沌”。要想从根本上做出改动,对现在的我来说并非易事。所以我只好用一些皮毛的改动,挂“新订”之名,行羊头狗肉之实了。
    这些改动多是些不足一提的,有些是对旧版257页释义中不太恰当之处的修正(如《德充符》中将“不得类”解释为“不同,非同类”,新版中修正为“属性不同,或种类不同。此处指生者与死者各自属于不同世界”)。另外,新版中释义多用平假名,相对容易理解一些;文中的诗(如《大宗师》)在引用原文处增加了说明,明确该处内容为诗歌。以及在需要之处添加了参考论文的出处等。以上这些算是与旧版的不同之处。
    福永光司
    昭和四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后记

  

    我对中国哲学产生兴趣,甚至下决心钻研这门学问,都要从我与一本书的邂逅说起。这本书便是《庄子》。若没有《庄子》,我可能就不会把中国哲学选为自己的专业了。对我来说,《庄子》是我的学术领域,但又远远不止于此。
    我在昭和十七年的九月从大学毕业。走出校园的同时,我被征入伍,五年的军队生活成为了我青春时代的全部记忆。彼时,太平洋战争已经进入末期,战火跨越了玄界滩,横渡了中国东海,在大陆战场的绝望中彷徨。我的身体生来强健,未能拥有“攘臂于其间”的支离疏那般的幸运;然而我的精神却天生怯懦,远不如在妻子灵前“鼓盆而歌”的庄子那般达观透彻。所以我脸色煞白地上了运兵船,怀着满心的恐惧,以一副现在回想起来仍觉羞耻的样子离开了内地。那时候,几本书静静躺在行囊之中,陪伴我远渡——《庄子》、《万叶集》、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柏拉图的《斐多篇》。我曾期望《斐多篇》能拯救慰藉我的灵魂,期望《致死的疾病》能治愈我的不安与绝望,期望《万叶集》能给予我生的欢喜与安宁。可战场之上,到处是炮弹的悲鸣、精神的颤栗与灵魂的狂躁,这使得书中的那些睿智与抒情,连带着我的那些肤浅的理解,被悉数打回成一排排空洞罗列的印刷活字。战场一隅的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只有偶尔细细琢磨《庄子》的时候,才能让我那懦弱的心,从书中那坚韧的顿悟与豁达里得到激励。在那段生死一线的战地生活里,《庄子》是一本慰藉心灵的书。
    停战一年半,我终于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比起当时国内的生灵涂炭,我的生活却似乎还要更加悲凉一些。那时,我打定主意,要重新走上学术之路。年迈的父亲又一次孤零零地站在乡下简陋的站台上,在冬季寒冷的天幕下沉默地目送我离开。车窗外他那沧桑的身影映在我眼中,我不由地想,搞学问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而我却整整虚度了五年的光阴,只因求学路上的举棋不定。最后是父亲的骤然离世,狠狠地嘲笑了我的无能与懒惰。那一天,是昭和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握着父亲冰冷僵硬的手,眼泪夺眶而出。那是我的前半生中最悲惨的一天。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掀起阵阵波浪,我从火葬场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试着在庄子的“笑声”中体会他的悲伤。彻底被生活打垮的我抬头仰望南国五月的天空,微笑……对我来说,《庄子》是教会我在悲惨之中微笑的书。
    父亲去世后,我随即在高中任职,开始了在京都、大阪两地往返的日子。即便对于我这种身体健康的人,这也绝不是一份轻松的活计。然而每当沿途的风景倒映在眼中——或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或是连绵不断的森林;急行电车在轰鸣中疾驰的这四十分钟,似乎总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些许清爽之意。后来,年轻一代生机勃勃的梦想和希望,唤醒了被我一度遗失的青春。我决定在这上天赋予我的境遇之中,用最坚韧的方式,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虽说与庄子那至高的肯定还有着云泥差别,但在我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丝仿若勇气一般的感觉。对我来说,《庄子》是一本赋予我不屈不挠之心的书。 自始至终,我都不认为自己对《庄子》的理解是完全正确且无疏漏的。但是对我来说,除了将自己理解的《庄子》解释清楚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了。这些字句解释或逻辑推理中那些不甚妥当之处,我愿按照众人的指正,谦虚改正。若是能让读者多少意识到,原来《庄子》还存在这样的一种解读之法,我便心满意足了。最后,如若已逝之人能够感知生者之心,我想谨以此拙著,当作一份迟来的歉礼,献给我去世的父亲。 福永光司 昭和三十年十月一日 于洛东北白川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