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历史的忠告--史海殷鉴录

  • 定价: ¥45
  • ISBN:978755114657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花山文艺
  • 页数:305页
  • 作者:韩联社
  • 立即节省:
  • 2019-06-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全书为人们重点提供了中国历代“君”、“臣”、“士”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方面的可资借鉴的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
    本书大量引用古籍并作通俗易懂的注释,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历史时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个历史人物,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内容提要

  

    本书分”君之鉴”和”臣之鉴”两辑,通过对中国历史上15位皇帝和15位名臣留下的警世之言和相关故事的生动阐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总结,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作者简介

    韩联社,笔名萧含,学者,作家,资深媒体人,河北省藁城市人,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经年舞文弄墨惜乎无甚佳作。早年任生产队里的饲养员,曾对着驴马牛骆驼高歌:我有一个梦想;做了大半生“喉舌”,却不晓得嘚瑟了些什么。河北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著有文集《家园里的流浪》,历史文化散文集《孤鹜已远——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中篇小说集《清明前后》,杂文集《秋风集》,诗词集《独吟楼诗草》《红船与白夜》等。

目录

自序:仿佛听闻了史册里传来的殷殷叮咛之声
上卷  君之鉴
  商汤子履: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周厉王姬胡: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晋文公重耳: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汉文帝刘恒:朕既不明,不能远德
  汉武帝刘彻: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新太祖王莽: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汉光武帝刘秀:永念厥咎,内疚于心
  晋武帝司马炎: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耶
  宋武帝刘裕:夕惕永念,心驰遐域
  齐高帝萧道成: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梁武帝萧衍:释愧心于四海,昭情素于万物
  后主陈叔宝:对轩闼而哽心,顾宸筵而慓气
  孝文帝拓跋宏: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
  隋文帝杨坚:以黎元在念,忧兆庶未康
  隋炀帝杨广:夙夜战兢,若临川谷
下卷  臣之鉴
  伊尹:惟天无亲,克敬惟亲
  箕子: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召公: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
  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子产:我闻为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范蠡: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
  商鞅: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郭隗: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李斯: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霍光: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
  窦融: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王猛: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魏徵: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冯道: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
后记

前言

  

    仿佛听闻了史册里传来的殷殷叮咛之声
    一
    写作这本书的机缘,来自于河北大学出版社邓一鸣师弟送给我的一本书:清代学者尹会一编纂的“三鉴”:《君鉴录·臣鉴录·士鉴录》。这本书本来是“四鉴”,还有一卷“女鉴录”,编者考虑到内容“封建糟粕较为突出”,删除了。
    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清代学者,河北博野人,雍正进士,历任吏部主事、扬州知府、河南巡抚、江苏学政等职,平生尚实行而薄空言,重身心而轻文字。为官之余,著述不辍,后人汇其所著为《尹健余先生全集》。据编纂者介绍,尹先生这部书,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为基础,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独具鲜明特色:一是对材料作了有针对性的选取组合,并分别标上概括各篇主旨的标题,二是对每个单独成篇的文字作了较为中肯的有启发意义的按语,全书为人们重点提供了中国历代“君”“臣”“士”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方面的可资借鉴的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
    该书《君鉴录》分为四部分:立政类、用人类、纳谏类、儆戒类。“立政类”截取了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和帝刘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后唐明宗李嗣源等君王的“仁政故事”。该卷由两个“汉唐故事”开篇:一是汉高祖刘邦率十万大军攻入咸阳,招来父老豪杰,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百姓闻之欢欣。二是唐高祖李渊率军攻克长安,与民约法十二条,“悉除隋苛禁”。尹先生评论说:“三代以后,统尊汉唐。观其开国之初,先除苛禁,约法三章与约法十二条,后先相望,民悦解悬,享祚之永有以也。”
    捧读该书,内心颇感惴惴。如此“以史为鉴”,形如“贴标签”,未免轻飘飘简单化了些。譬如“立政类”第一篇命题:“汉高祖刘邦等以仁爱得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伪命题”:著称于世的秦末楚汉战争,刘邦与项羽龙争虎斗浴血奋战达四载之久,哪里是一句刘邦“仁爱”就可以“得”天下啊!读过太史公《史记》的人大约都晓得,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邦的那副“政治流氓”嘴脸,还是很鲜明生动的嘛!——我因此有所感矣!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知人论史”,窥其一斑,不及其余,简单化地贴标签,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种只言片语组合而成的“语录体史鉴”,或闪光耀亮,或湮灭黯淡,不过是一“斑”而已。所谓“历史科学为现实服务”,并不宜按照意识形态色彩之浓淡来皴染历史,排列组合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因为,不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清历史人物的兴衰本源,把握朝代兴替的客观规律,怎么可能达到“以史为鉴”之目的呢?
    关于“历史镜鉴”,有一句名言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出《荀子·哀公》。孔子告诫鲁哀公:“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初唐宰相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引用了这句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两位古代大哲留下的语录,遂使“载舟覆舟”之说成为后世久传不衰的经典之论。
    所谓“镜鉴”,一日“镜”,二日“鉴”。“镜”,镜子也。“鉴”,其基本含义,一为古代用铜制成的镜子;二为仔细看,观察,审视,引申为品鉴、鉴别、鉴赏、借鉴等等,意指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的直观认识,进而达到理性认知与鉴别之目的。以其见闻,融其睿智,感悟世事,洞鉴历史。所谓“鉴”,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认识世界,而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即从“我见了,我看了”到“我想了,我明白了”的过程。这里的所谓“明白”,至少要有几点感想,受到几点启发,总结出几条经验与教训——惟其鉴之,方可知之,也才能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由此可见,“历史镜鉴”之要,在于窥全豹,探真知,以古鉴今,继往开来。
    孔夫子提出“载舟覆舟”之论,可谓高屋建瓴;魏徵撮其要害,并以此警诫唐太宗,堪称耳提面命;而唐太宗不以为忤,视其为“镜”,经常拿来洞照自己,不失为古之明君也。这些古代先贤眼里的历史与现实,无疑是立体的,多面的,姿彩纷呈的。因为,只有全面的观察,深刻的总结,触及灵魂的领悟,才能得出符合历史规律之结论,总结出警示世人之经典。任何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都是难以窥知历史本相,得出令人信服的真知与结论的。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耗尽毕生心血,“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总结过往历代王朝治国之经验教训,编纂《资治通鉴》,全书浩浩294卷,300多万字,宋神宗赵项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由此而命名,堪称古今镜鉴集大成之巨著。镜鉴之事,可谓大矣!
    ……
    汉武帝刘彻号称雄才大略,一生大有作为,晚年却昏聩不堪,弊政迭出,导致惨烈的“巫蛊之祸”,后来悔悟,颁布了一道《轮台罪己诏》,把自己痛骂一顿:“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他说,我从前愚昧,被那些巫婆神汉欺骗,干了不少蠢事,“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汉武帝这种反躬自省,痛责自己的做法,可谓稀世之音,尽管两千年过去,依然言犹在耳。
    大家或许知道,第一个提出“以人为本”这一观点的人,却是古代政治家管仲,他在《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倡导“民本思想”,辅佐齐桓公小白开创霸业,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家底殷实了才能讲究礼节,肚子吃饱了才能追求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了,江山才会稳固。他告诫小白:“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国君下达的政令,就像流水之源,只有顺应天下百姓的意愿,才能源远流长,其为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老百姓喜欢与否!
    初唐名相魏徵,直言极谏,其忠悯之心,苍天可鉴,先上《谏太宗十思疏》,以“载舟覆舟”之论,告诫太宗居安思危;再上《十渐不克终疏》,列举太宗“十大罪状”,警诫他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作为执政者,须时刻心怀怵惕,“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因为,“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正所谓:“天作孽,尤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太宗皇帝被如此叱责,一不急,二不恼,还甘之如饴,“手诏嘉美,优纳之”。君臣同心,其利断金,上下联动,共襄盛举,“贞观之治”之盛业,永载史册矣。难怪魏徵死后,太宗非常悲伤,感叹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他把魏徵比做一面镜子,说自己经常拿这面镜子照一照,来镜鉴为政之得失,如今魏徵死了,这面宝贵的镜子消失了,惜哉痛哉!……
    书尽千百言,难拟古人心;举首向明月,尘世传福音。冀望亲爱的读者读罢本书,能有所获益;对疏漏错谬之处,不吝批评指正。
    韩联社
    2017年9月20日于隐庐

后记

  

    最后校阅了一遍书稿,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吁——这项小小的工程,今天终于算是竣工了。作为作者,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至于以后的事情,就交给读者吧!
    此刻,心底兀然涌上来许多往事,譬如,最初的踌躇,写作的艰辛,以及朋友们的指点与鼓励等等,不必一一细述了。
    感谢河北大学出版社邓一鸣师弟,是他最初的创意,催生了这本书。
    感谢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张采鑫先生。他在百忙中审阅全书,并一一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是他的鼎力支持,使这本书得以付梓面世。
    感谢责任编辑李鸥先生。他在繁忙的编务之余,悉心指正、校阅,消灭了不少差错,使本书得以完善提高。
    感谢不断支持、鼓励我的各位朋友。你们的笑脸,你们的热情,总在我感到乏力、感到疲惫时,赐予我蓬勃的朝气与坚持下去的力量。
    最后要感谢的,就是读者诸君了。感谢你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还有兴趣阅读这本散发着古旧气息的书,还在关注那些来自古人的殷切叮咛。谢谢了!
    由于才疏学浅,知识与水平所限,本书肯定还存在着许多错漏之处,敬请亲爱的读者不吝赐教。
    韩联社
    2019年5月23日